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初中语文优质课《三峡》教学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15-11-14 21:46
标题: 初中语文优质课《三峡》教学设计
名校资料分享  《三峡》教学设计
北京市第八中学 曲彤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文意,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注释,运用工具书,准确译文。

2.抓住重点词语赏析文章的写景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

把握三峡四季江水的不同特色。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翻译法、赏读法进行教学,同时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结合文本领略三峡的风景美以及郦道元的描摹之美。

1.朗读法: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正音,在准确句读中把握大意。

2.翻译法:准确的翻译文言文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教师在引领学生运用书下的注释,使用工具书的基础上,让学生先突破四字短语的翻译,再完成全文的翻译,为后面的赏读奠定基础。

3.学生欣赏文章布局之美和山水景色之美时,注意设置主要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认识《水经注》的文学魅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向学生简介郦道元和《水经注》。

资料: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人。地理学家,散文家。著有《水经注》,《水经注》是一部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

郦道元在写《水经注》时,突破了《水经》只记河流的局限。他以河流为纲,详细地记述了河流流经区域的地理情况,包括山脉、土地、物产、城市的位置和沿革、村落的兴衰、水利工程、历史遗迹等古今情况,并且具有明确的地理方位和距离的观念。《水经注》是第一部完整记录华夏河流山川地貌的书,在历史上被称为“圣经贤传”“宇宙未有之奇书”。

【设计意图】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读准确

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强调重点字读音,尝试去掉标点,准确停顿。

略无阙处(quē)    重岩叠嶂(zhàng)    夏水襄陵(xiāng)

沿溯阻绝(sù)      素湍绿潭(tuān)       绝巘(yǎn)

飞漱(shù)            属引凄异(zhǔ)        泪沾裳(cháng)

【设计意图】准确掌握生僻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大致了解文意。

(三)读明白

师:逐段翻译,每段先圈画书下注解,将重点词语的义项罗列出来,根据书下注释及已知解释,选择合适的解释。四字词语则注意强调对应,最后翻译全文。

1.重点字词。

略无阙处:毫(无),一点儿;同“缺”,缺口。

重岩叠嶂:像屏障一样的山。   自非:如果。

亭午夜分:正午。        不见曦月:阳光。

夏水襄陵:上。         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或王命急宣:有时。       虽乘奔御风:即使;飞奔的马;驾(车)。

不以疾也:认为,觉得。     素湍绿潭:白色的急流。

绝巘:极(高的)山峰。     飞漱其间:冲刷。

林寒涧肃:寂静。

2.易错句。

隐天蔽日: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注意语言的简洁)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或”与“有时”的区分)

林寒涧肃: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类似于“互文”)

高猿长啸: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高”与“长”的准确理解)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读通、读懂文言文,并能用通顺的现代汉语翻译文章。

(四)深入探究

师:1.结合图片和字形,说说什么是“峡”。

2.三峡的山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语句,简单概括。

3.三峡的水在不同季节各有怎样的特点?找出相关语句,简单概括。

4.文章三段对江水的描写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排列的?

内容鉴赏:

“峡”指两山夹水的地方。《三峡》一文写山,突出高峻险拔、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自三峡七百里中”,交代峡之长。接着指出两岸山的特点在于“连”,“略无阙处”,毫无残缺的地方,进一步写“连”。下面接着写山的“高”:山峰相重,群山复叠,山上垒山,说明山高;山隐匿于天空,遮蔽住太阳,从另一个角度写山的高;“重”和“叠”,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瞰而得;“隐”和“蔽”,以天和日来衬其高,乃仰视所见。接下来的两句,只有正午和半夜的时候才能见到太阳和月亮。如果不是“两岸”连山,哪怕只有一岸连山,也不会形成这种状况;如果连山有缺,其他时间于缺处也能见到日月;如果连山不高,也不必待到这时才见日月;如果三峡不窄,其他时候也可见到日月。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作者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速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设计意图】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提供了非常全面的鉴赏,学生需要通过直观的认识、词句的揣摩将这些鉴赏变为自己的理解,进而真正了解《水经注》的文学特色。

(五)课外拓展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找出《三峡》中的描写与之相一致的地方。

明确:1.朝辞白帝彩云间──朝发白帝。

2.千里江陵一日还──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两岸猿声啼不住──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轻舟已过万重山──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进一步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阅读《右溪记》(唐·元结)。

【设计意图】1.增强对课文的记忆;2.引入与本篇课文相似的同样是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作为学生的拓展阅读。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