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思维碰撞擦出炫丽火花——《窗前的气球》教学后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16:0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之初,性本善。儿童如一泓清泉,天真纯净。为此,我们第六组课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在读悟文本的过程中,实现情感的陶冶,培植关爱的花蕾,懂得用真情换真情,用关爱赢得关爱。

今天,我们学习了《窗前的气球》。这篇课文表现的是同学之间的友爱。具体讲的是:科里亚得了传染病而住进了医院,整天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外,心情糟透了;同学米沙想出了好招,让画着一张可爱小脸的气球飘到科里亚病房的窗前,使得科里亚的一下子高兴起来。

上课伊始,直接板书课题,且让学生观察教室的窗户,知道“窗”字是“穴宝盖”,下面是“烟囱”的“囱”字里面,不是“久”,也不是“夕”,而是最后一笔“捺”变“点”的“夂”。“前”字的下面是“竖月”,“气”字的最后一笔不要写成“乙”,“球”字的最后一笔“点”不能丢。学生读课题后,我要求学生思考片刻,然后质疑课题,即围绕课题提出想要了解的问题。最终,我们筛选了四个问题:1.课文《窗前的气球》讲了一件什么事?——汪怡敏。2.是谁在窗前放的气球?——魏禧瑞。3.窗前为什么会有气球?——毛一帆。4.窗前的气球什么样?——胡宇轩。

朗读感悟环节,我们就围绕上面的问题来探究。一是,老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范读之后,我没有急于让学生交流,而是又让学生把课文默读一遍,且一边读一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一问题。默读之后,周嘉乐就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大有站起来之势,于是,我请他来回答这个问题。他说:“这篇课文讲的是,科里亚得了传染病住院了,他很难受。同学们不能去病房看望他,怕会传染。聪明的米沙就想出了个好招,在气球上画张小脸,让气球飘到科里亚病床的窗前,也算不太遗憾。科里亚看到气球笑了。”周嘉乐同学的发言,着实让我刮目相看,同学们都为他鼓起掌来。并相机理解“招儿”,换词为:方法、办法、主意。

二是让提出2、3、4问题的魏禧瑞、毛一帆、胡宇轩说了自己对相应问题的了解。同学们都抢着问答这三个问题,知道了是同学们在窗前放的气球;知道了因为科里亚得的是传染病,所以同学们就用气球代表对科里亚的问候;知道了窗前的气球是红色的,上面还画着一张小脸。

三是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小脸”为什么加引号?学生思考后,张馨冉说道:“那不是真的‘小脸’,而是气球。”再次追问:“这窗前的气球代表的是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说:“代表同学们对科里亚的问候,代表同学们对科里亚的关心,代表同学们对科里亚的爱……”我相机板画了“一颗心”,写了“同学的爱。”

四是完成课后的“读读写写”,也就是读句子,并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学生先读句子,之后让学生观察:“可爱的”的后面是什么词?(小脸,即事物的名字)“高兴地”的后面是什么词?(笑了,即表示动作的词)。其次,学生分别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再次,同桌相互交流。最后,指名班上交流。

五是抓住关键词句(静静地、呆呆地、摇摇摆摆、一上一下、叽叽喳喳),指导朗读。1.读好两个问句。2.读出科利亚心情的变化:孤单、糟糕→疑惑→高兴。

总结拓展环节,一是让学生思考后,同桌相互说一说:学习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我倾听了四位学生的想法,辛铭轩说:“我知道了科利亚得的是传染病,同学们很关心他,就想方设法让气球飘到他的窗前,给他带来快乐。”唐诗乔说:“同学们都很关心生病住院的科利亚。”邢家豪说:“我知道了同学们之间的爱很真挚。”程钰说:“同学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我总结道:“科利亚与同学们之间的情意真挚,令人感动。我们同学之间要相互关爱,要珍惜同学之间的友情。二是,我追问:“要是我们班的同学生病住院了,你会怎样做?”“也到医院去看望他。”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三是,思考后回答:米沙他们用气球代表对科利亚的问候,假如是你,还会用什么方法去问候呢?学生很是可爱,想出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刘恺欣的放风筝,任纵横的纸飞机和爬梯子,陈佩霓的写信,李紫涵的打电话,李贞庆的遥控飞机,姬灿灿的降落伞,罗仪琳的信鸽,高鹏皓的直升飞机,林树森的长杆,以及热气球和求助他人等方法。

这是一节集听说读写思为一体的本真的语文课,是一节质疑问难的思维碰撞课,是一节生成连连的有效的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5 20: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