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次上《卧薪尝胆》——课堂永远是缺憾的
三磨是为了正式登台,为了研讨学习活动单的使用效率。说惴惴不安也好,说胸有成竹也罢,该来的终究要来!这个台迟早要上,而且是我自己选择的。我也做好了“先死”的心理准备,必须有一个课例,才能引发大家的思考和探索,这也是我的本意!
在三磨的基础上,针对教学设计我又做了微调。在和同年级组的华芳简单商议后,还是以填空式的回顾课文内容来导入,指导朗读上直接指向文中的重点句子,同时增加课堂背诵积累的环节,以确实加深学生对“卧薪尝胆”这个词语的印象。虽然是微调教学环节,但教学的立足点却是一个“华丽”的转身: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渗透学习方法的传授,强调语言学习的积累运用。在我心中,语文教学理应简简单单、明明白白。但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是否还能如我说得这般轻松,真的就是看个人功力有多深了!而我的功力,还需要修炼再修炼!
学校本学期本着“淡化行政,强化学科”的理念,把教师例会和教研活动二者结合起来,教研活动不单是同学科的老师参加,而是全校的观摩和思辨。再加上海南省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在英才也设了跟岗学习点,所以我的“四上”定在10月30日周五下午的全校例会时间,四点半准时上课。全班62个孩子分成十五个合作小组,整整齐齐坐在多媒体教室正中央,一个个都很认真,都很专注。我喜欢孩子们这种精神状态,也是我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的学习习惯。
课始,我以一句“读诗怡情,读史明智”来导入,然后就是第一个学习活动——填空式的概括课文内容,孩子们回答得很流畅。在这个环节,我特别提示孩子们注意用上课题来填空,并告诉孩子们课题往往是学习课文的一把金钥匙——学习方法的渗透。第二个学习活动是划线找句子,渗透“拆字连词”理解词语的方法。第三个学习活动是填写学习活动单——比较勾践回国前和回国后的不同生活,渗透“修枝剪叶”式抓关键词句的方法。第四个学习活动是同桌互相说说“你眼中的卧薪尝胆还是怎样的”,给学生交流碰撞的时间。第五个学习活动借助字理教学理解“仆”字,继而深刻感悟“卧薪尝胆”的含义,并当堂背诵有关的句子。有了上述这五个学习活动,最后再回到课题,实现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学习过程。整堂课我始终抓住“卧薪尝胆”这个题眼,层层推进、步步追问、环环相扣。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眼神交流,以及生生的合作交流,不断深化与文本的对话,让文本和人物都能变得立体、丰满起来。
四十分钟,准时下课。随后的评课,老师们出于对我的鼓励和爱护,都是肯定和认可,还是谢校长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谢校的点评,我小结了这几点反思:
1、 作为一个历史故事,如果课前布置学生回去收集和阅读相关的故事,让学生先有相关的知识储备,课上起来或许会更精彩。因为课堂就是要打通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之间的联系,实现学生对新知的自我建构。
2、 语文课堂也要有“容错”意识,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生成的“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当我讲述“仆”字的字理教学时,有不少孩子都笑了,他们当然是笑奴隶可笑的形象。我当时也追问他们“笑吴王还是笑越王?为什么笑?”孩子们都说“笑越王勾践,因为他的形象可笑。”我当时只是武断地说不能嘲笑他。可是现在想来,如果当时我能顺势导入“是啊,两千多年前的越王也承受着吴国人的这种嘲笑,他会是什么感受?心里会怎么想?”或许就会引发孩子们一笑后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卧薪尝胆”了。可惜,课堂上的这种智慧我依然是缺失的!
3、 我很赞成谢校说的“老师不能急于诱导学生说出答案,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完整回答”“老师的提问过于零碎,大多是填空式的”“老师对待学生再多些宽容”“把更多的学习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能说会道”“看课看学生的表现”这几个观点!这几个观点都是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这些就是我们语文老师必须修炼的功力。有的时候有了语文意识,有了学科素养,未必就有了高效的语文课堂。所以,课堂教学永远都有缺憾。
4、 我个人一直很推崇“智慧与激情共生”的课堂。我觉得,教师有了激情与沉淀才能不断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参与、体验、感悟、唤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目一神,都是最重要的“指令”和最可贵的“激励”。所以,我习惯于和学生的语言交流和眼神交流,希望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不断刺激学生产生学习的代入感。
5、 本次研讨活动的主角当然是“学习活动单”。就这节课学习活动单的设计是否合理?使用之后是否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在本次研讨当中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答案,这就是研讨课的意义所在。一切都还是探索之中,一切都还需要坚守,一切都还需要课堂的不断检验!学习活动单是课堂上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抓手,它应该能突破教学重难点。惟其作用之大,所以如何才能合理地设计好每一张单子,真的需要整个年级科组集体的智慧!就怕冲动之后,最终还是回复平淡,回复习惯!
“三磨四上”并没有画上圆满的句号,反而让我感受缺憾的同时,再一次体会到语文教学的博大精深和细水长流。所以,坚守课堂,热爱课堂,关注学生,关注语文,才是最朴素的真理!
谢谢我们三(九)班可爱的孩子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