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说,看完后我充满了失落感,接着就是深深的思考,思考自己的行为和以后的做法。
——题记
昨夜,翻了许久的微信,都是关于教育的。其中中国教师报上的一篇让我沉思许久。那是关于课堂教学的文章,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喋喋不休吗?学生需要我们的喋喋不休吗?
其实,没有人愿意喋喋不休,就如一些老师和我交流的那样。
“我们也不愿意这样啊,可是学生不发言啊!”
“我也不愿意多讲啊,可是不说孩子不明白啊!”
“我一直让孩子发言啊,只是我不一一点拨他们说不深刻啊。”
……
不仅仅是他们,我也困惑。但是仔细想来,我还是问了自己几个问题:我相信学生吗?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吗?我的方式学生能够接受吗?我真的放权给学生了吗?
在许多课堂上,我是尽量把机会留给学生,但是往往在出现了时间不够,教学任务紧张的时候就会把权利完全收回,于是课堂还是教师引,学生练。再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对于低年级语文教学来说是极难组织的,为了节省时间,通常就以群学、对学代替了小组合作学习,总觉得把权利交给入学不久的孩子是极其荒谬的事情。
以后的课堂我该怎么做呢?
我想我会重新思考怎样的方式才适合孩子的共同探究,适合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老师会去协助,但绝对不会代替。比如拼音教学,我要学会解放自我,毕竟很多孩子都学过拼音,通过快速的示范,掌握正确的读音和拼读方式,然后让孩子做老师,小组内互教互问的方式来解决班级内的学习差异,以免出现某些孩子根本就不会读,这时的我,就可以选择问题比较大的小组重点进行指导,我想这种有的放矢要比我一个个提问浪费时间更能面对全体学习,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我会更多地思考孩子们的需要,他们需要怎样的方式愿意主动学习、主动互助。我会主动把自己推下“讲台”,把教室让位给孩子,把“教”的权利不会握紧不放,孩子能相互教的放手,孩子能通过自主探究学到的知识放手,只有那些真正的难点,才会与学生共同探索,克服难关。
我期望看到有一天,我们班的孩子能够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可以为师,可以为朋,可以虚心听取,而我含笑凝望着,在他们“喋喋不休”的思考中,成就主动探究、勇于表达的自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