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学反思优秀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7 12:57
标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学反思优秀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1
《赠刘景文》是新课标新增的一首诗。我采用了板画形式让同学们理解这首诗,同学们熟读此诗后,不懂的问题就自主地提出来。课前先给同学较充沛的自学时间,学第一首诗我给出一个预习计划:
1、先读、圈、注:
边读边涂出生字,在易读错的字上注音。
2、再读:
读准、读流利、读美。
3、讨论:
查字典理解词义,再小组同学说说诗意。
新课教学基本依照事先设计的环节进行,同学们纷纷主动读字读诗、讲自身的理解、背诗,还有的同学通过查词语手册加上自身的理解,已能基本读懂诗的意思。但由于现在未到残荷败菊的时候,所以同学对此感受不深,理解也不是很深刻,似乎是书本和老师强加给他们的!
《山行》是一篇描写秋天的诗,它通过描写寒山、白云、石径、枫林所构成的一幅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在教学过程中我为了达到预设的效果,我充沛结合画图,以便让同学更好的进入诗歌意境,进行教学。但是在教学中,我犯了一个知识性的错误,没有很好的解释“寒山”的意思,以至于不能让同学很好的理解诗歌的意思。以至于我没能完成教学目标,这是在教学中的一个严重错误。原本诗歌就是很美的,教师就要从多方面创设情境,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有了这次失误,我会在以后更加的努力钻研教材,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7 12:57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2
这个题目虽然和教学反思关系不大,但是老师对教材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同学对教材的理解。我把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写一写也是对自身教材分析的反思,更能引起同行的争鸣。
《赠刘景文》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苏轼。这首诗是明显的“借景抒情”诗,通过对深秋景色的描写抒发对朋友的美好祝愿。最后一句“正是橙黄橘绿时”很能让人联想到是在祝愿朋友能够事业有成,硕果累累。情景结合的巧妙,正是体现了苏轼的功底,而这种比喻的手法也是他常用的。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对苏轼好用比喻手法也有专门的评述。
但是,从现在人们用诗句相互赠言的习惯上来看,这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并没有流传开来,人们到是喜欢用“更上一层楼”这样的句子(这句诗当初并不是当作赠言的)。在我看来,苏轼的这句诗的情感太过直白,缺少诗的玩味。另外,有比较多的限制:必需和时间(深秋)场景(果实丰收)联系起来,因此日常使用的频率并不高,限制了它的流传。所以这首诗,虽称佳作,却成不了苏轼诗中的顶峰。
这首诗能成佳作,和第一联的出色有很大关系。这一句描写深秋残景的句子,却是抑扬交融,情理兼备。虽是败荷残菊,但是依然透露着来年再现盛景的生机。“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一联的意思不能完全割裂开来理解。对待败荷残菊苏轼是既有可惜又有对来年的向往。这种情感的处置相当理智,不失含蓄,让人读后留下深刻印象。
从整首诗来看,在情感的处置上就略显虎头蛇尾,后一句破坏了前一句所营造的氛围,前句的抑到后句的扬让人感到突兀。
晚唐诗人杜牧的《山行》,从字面上看,用字简单,并不生僻,但是蕴情深刻,是杜牧诗中的较为独特的一首。杜牧主要活动的时间在晚唐,少年的报国之志却被实际无情地打压。因此,杜牧诗风幼稚之作多有时代的“忧伤”,譬如“欲断魂”的失落、“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哀叹。然而这首《山行》却是跳出了其自身的限制,自然脱俗。诗人看到那一林的枫叶虽经冰霜却依旧红于二月花,似乎又激起他少年的壮志。平易近人的诗句中饱含了自身满腔的热情。
这首诗贵在全诗感情自然流入,正符合“行”的过程。假如把诗句拆分成一句一句来理解解释,你会觉得索然无味。
《赠刘景文》和《山行》虽然没有太多的可比性,但是两首诗比较一下却是可以对宋诗和唐诗的某些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宋诗偏重“理”,诗中往往要说一个道理,苏轼诗中的如“横看成岭侧成峰”等;唐诗则偏重“情”,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诗注重对仗工整,因此诗中常有妙对佳联,如《赠刘景文》中的第一联;唐诗虽有对仗要求却更注重全诗情感的描写,如《山行》。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7 12:57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3
在教学《赠刘景文》这课朗读感悟之前,让同学查找资料,了解诗人的情况,再听教师范读,感受古诗的韵律节奏美。同学自身模仿读,读准字音,读出韵律节奏,再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全班交流:课堂讨论疑难词句,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或多媒体课件重点讲解“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协助同学读懂诗句。师生交换读,双向反馈。同学不时模仿教师读,教师可对同学缺乏指导读,同学在反复朗读中初步感知这两首古诗的大意。启发想象,感情朗读;反复朗读,感受意境;感情朗读,引导背诵;美读品味,体会诗情。
在朗读本诗时,有些句子较难读,所以这时就需要老师去领读。在导入《山行》这课时,同学通过“寒山”、“霜叶红于二月花”等词句,很快判明《山行》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的景色。这样,语言文字训练具有相当的力度,同学的主体活动也得到明显的优化,达到了“课伊始,练已精”的境界。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充沛发挥同学的主体性,变同学被动学习为同学主动参与;变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为教师指导同学自身学习为主;变以同学“洗耳恭听”为主为同学积极思维为主;变“师—生”的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