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课堂提问如何达到最佳效果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10-8 08:51
标题: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课堂提问如何达到最佳效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既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说课堂提问对老师来说很重要,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

一、明确目的,综观全局。

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时都是十分重视课堂提问的设计的。他们既注意设计大问题,又注意设计为大问题服务的一系列小问题。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特别注意各提问之间的连贯性与逻辑性,既要做到胸中有教材,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既要考虑知识传授的严谨性,又要考虑学生活动的趣味性,既要注意优等生的能力发展,又要照顾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在全局观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准确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有效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全面落实三维目标,能让学生在兴趣上得到发展,思想上受到教育,情感上得到熏陶,思维上受到启迪,能力上得到提高。

二、注意提问的深浅与难易。

课堂提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深浅恰当,难易适中。好的课堂提问就像枝头诱人的果实,既非伸手可得,又非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就能得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不少教师教材钻研不可谓不深刻,理解不可谓不透彻,问题设计不可谓不新颖,最终课堂上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发言质量也让人不敢恭维。究其原因是设计提问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学生估价太高,教师又缺乏铺台阶搭梯子的能力,导致课堂陷入僵局或是成了某几个尖子学生的能力展示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笔者认为,高效的课堂应该是一个热闹的捕鱼场,每个学生都能借助教师发下的渔具与捕鱼的方法捕获水中的鱼儿。捕鱼数量的多少在于个人能力的大小,确保人人能捕到鱼则是教师的责任。课堂提问要能做到收放自如,也就是说在“教方法,发渔具”时要收,收的目的是为了后面的放,为了让学生在自由思考表达的空间里各取所好,自由表现。目前的语文课堂提问走两个极端,一是问题空间太小,教师紧紧拽着学生的思维走,直到走入预先设置的陷阱便算大功告成;一是问题空间过大,学生如迷途的羔羊,四处乱撞、处处碰壁。收而不放的课堂是死板的,放而不收或无法收束的课堂是混乱的,好的课堂应该放得开,收得拢,课堂提问亦然。

三、注意提问的大小与数量。

课堂提问既要避免不着边际又大又空的“真空”问题,又要力戒琐屑不堪、缺乏思考价值的小问题。大而空的问题往往不能贴近教学目标,学生的答案模棱两可,教师的评价也含含糊糊。这样的问题不但无效,而且会让学生养成囫囵吞枣的浮躁习气。缺乏思考价值的小问题起不到启迪思维的作用,反而会滋长学生不加思考、信口开河的坏习气。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密度,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进行科学的设计。不少语文课堂不同程度地存在提问不适量的现象:一是表现在问题少而空,课堂气氛沉闷;一是无价值的“问题”满天飞,课堂上问答声此起彼伏,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少。从目前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后者显得特别突出。多而滥的提问,使教学走入了“牵牛”式教学的误区,学生失去了冷静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提问也因此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提出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考的主张:“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说,教学者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诱导他而不处处硬拖着他;激励他而不时时硬压他;给他点明解决疑难的诀窍,而不把现成的答案硬灌给他。课堂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不在于教师在一节课上提问了多少问题,而在于教师教师的提问是否带给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愉悦。

四、注意提问要能激发学生联想与想象

教材中有大量想象性文本,课文中有许多省略和空白。让学生对这些文本、空白、省略进行想象,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往往很感兴趣,并且会产生一些联想。如教学《变色龙》时,我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线索,概述课文情节,理解警官奥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以及了解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后,再引导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去。”然后加上这样的提示:咬人的狗被送回给它的主人,被咬受害的赫留金受到威胁性的严厉警告,当奥楚蔑洛夫满心欢喜地向广场走去,远远看见将军哥哥在广场上散步,此时他又会变得怎样?请以《警官巧遇将军哥哥》为题,发挥自己的想象,续写课文。学生兴趣浓厚,联想丰富,发言精彩。

五、注意教师的评语要有亲和力和鼓励性

大多数老师在课堂提问中或多或少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学生的回答不正确,甚至答非所问。一位教育家指出,决不要直截了当的批评、指责甚至嘲讽他们,而应“让他再想一想,不要把他那一点渴求知识的微弱的火花吹灭。”苏霍姆林斯基曾有一个比喻“思想好比火星:一颗火星会点燃另一颗火星。”教师对学生中肯而有分寸的评价,一个微小而积极的鼓励,都会点燃学生心灵的“火星”。

 综上所述,我觉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动态进行的,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最佳的提问点切入,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学交流,解决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吸引学生注意,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探究的乐趣。一个有质量的提问会“一石激起千重浪”,荡起思维的层层涟漪;一组有质量的提问,会推波助澜,把课堂教学一步步引向新的境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