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续读《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杨庆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第三章第一节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构成”。通过本次阅读我了解到传统的数学课程内容呈现方式与现在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具有很大的不同。
我国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具有以下特征:1、螺旋递进式的体系组织。这一过程的特点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2、逻辑推理式的知识呈现。这种呈现方式的特点是在最大程度上规定了儿童的学习过程和方式,导致儿童难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方式或策略去观察、发现、解释、思考、操作和探索;3、模仿立体式的练习配套。这一特点是先呈现一个典型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然后通过师生的共同思考、讨论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接下来呈现一些习题,这些习题与例题几乎完全相同。
21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凸显出以下特征:1、在选择上表现出“贴近儿童生活”的价值取向。让儿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对于他们的生活是有价值的;2、在呈现上表现出“强化过程体验”的价值取向。它强调的了数学学习就是学生数学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将知识通过教师的传授“复制”给学生的过程;是学生自己的观察、猜测、比较、尝试、推理、抽象、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过程。3、在组织上表现出“注重探究发现”的价值取向。对学习者来说,学习就是通过自己的探索,探索和解决问题。
通过对比我发现,传统的课程内容呈现方式是重知识,学生需要付出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而现在的课程内容呈现方式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