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 | 课题 | 教学目的和要求 | 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 教学时间安排 | |
课时分配 | 周次 | |||||
一 | 负 数的初步 认识 | 要通过合理的分类,并借助直观,让学生体会正负数与0的关系。要重视两种相反作用练习。要借助直线上的点,使学生初步体会负数的大小。但不要涉及正、负数的计算。 | 重点:感受负数在生活中的存在 难点:体会正负数与0之间的关系 | 操作实践 | 2 | 1 |
二 | 多边形的面积 校园的绿化面积 | 要让学生经历公式推导的完整过程。要充分发挥方格纸(点子图)的作用。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感受推导多边形面积公式的不同方法,以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增强自主探索的兴趣。 “校园的绿化面积” 要重视实际测量方法的探索。 | 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 让学生剪,拼,旋转发现多边形图形 面积的求法 | 13 | 1-4 |
三 |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把握探索小数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思路。大数的改写要加强指导,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要注意大数目的改写与求大数目近似数方法的比较。回顾与整理时,要着重讨论小数与分数、小数与整 数的联系。 | 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及读写方法,小数并不是小的数,能与整数区别。 | 组织学生到超市里看物品的价格, 自己买东西算账 | 7 | 5-6 |
四 | 小数加法和减法 | 适当指导计算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的题目。要恰当把握计算的难度要求。整数加法的运算律的推广,只需意会,毋需言传。通过用计算器计算,拓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引导学生探索一些数学规律,增强学习的兴题。 | 重点:理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准确计算,引导梳理适合学生自主解决的实际问题。 | 组织学生到超市里观察物品的价格 | 5 | 7-9 |
五 | 小数乘法和除法 班级联欢会 | 本单元教学小数与整数相乘、小数乘小数、小数除以整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清晰把握计算方法的探索思路。引导学生依据具体数量关系列出乘、除法算式,逐步丰富对乘除法运算的理解。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求积、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 重点: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整数乘除法对小数乘除法的有效迁移,小数除法中的余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 运用迁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 | 18 | 10-13 |
六 | 统计表 和条形统计图(二) | 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安排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要具体指导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 | 重点: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解决问题,感受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难点:用复式统计表整理和表达数据信息。 | 应用多媒体广泛收集生活素材 | 4 | 14 |
七 | 解决问 题的策略 | 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 的所有答案。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 重点:用“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列举”时所应有的思维训练方法及策略。 | 联系生活实际从简单到复杂启发式引导学生 | 3 | 15 |
八 | 用字母表示数 钉子板上的多边形 | 结合具体情境,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会数学的价值。探索钉子板上多边形的面积和多边形边上钉子数、内部钉子数之间的关系。 | 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难点:用字母表示数 | 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 6 | 16-17 |
九 | 整理与复习 | 通过教师对学生系统地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能够巩固和灵活应用。 在练习过程中,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提高和补差,力争做到因材施教。反思这学期的教学得失,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 重点:数学教学思想在知识学习中的应用 难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 单元重点复习与所学知识间 的有机整合 | 8 | 18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