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随笔 我看“互联网+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2 08:2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5年最火的一个词恐怕就是“互联网+”了。“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一切传统行业,于是人们的生活衣食住行只要能在网上解决的,都能找到解决的方式。淘宝、团购网站、支付宝、滴滴打车、运动娱乐……没有你想不到的。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如果你不转型,几乎就是等于慢慢等死。“互联网+”是用互联网思维、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改造的结果是新行业形态的出现。我的理解“互联网+”就是“技术让生活更美好”。那么“互联网+教育”会出现什么?

不可否认,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是全方位的,因此也势必将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今,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广泛兴起,人人都是自媒体。各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风起云涌,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但是我认为,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会是最慢的,因为教育可不是请客吃饭那么简单。

首先我们要思考的,是“互联网+”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毫无疑问的是“互联网+”给我们的教育带来的是技术层面的支持。班班通、网上阅卷、校讯通、班级QQ群、多媒体教室……这些信息技术确实让教育工作便捷不少。“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肯定是让未来的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比如“网易公开课”、“超级课程表”等就是非常应景的自主学习软件,非常适合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自主在线学习。

但是,目前针对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课堂信息变革还太少。为什么?正如一位博友说,究其原因,因为这种“互联网+”的浪潮不是由教育内部自主生发的,而是外界带动的结果。这股浪潮来得太突然,而善于守成的教育者们有不少问题没弄明白,肯定不会急于接受,效果自然不好。即便是做到了与时俱进,也仅仅是在硬件设施上小修小补。因为高中阶段的课堂,不适应完全的信息化。互联网本身是一种技术,而要让一种技术带来一种革新,进而变成一种常态,需要很多方面的准备。

其次要思考我们的教师将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我们的学生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去适应“互联网+”时代?比如教师观念、意识的更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等。信息时代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所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教师应该从知识权威的神坛走下来,与学生一起,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且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护者”。帮助、引导、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和现象里区分区分真假。未来是属于具有探索、研究和发现、创新精神的人,而不是能够熟练记忆知识的人,去发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比记住知识更重要。对于学生的要求更高,学生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未知的强烈求知欲。但是实践表明让学生利用电脑、手机等高科技途径去学习、研究真的是比较难,因为学生要学会克服自身的贪玩本性和提高自制力。

再次要厘清互联网与传统课堂的关系。很显然,线上教学是一个势不可挡的大趋势,但是它不应该是未来教育的全部。如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拒绝思考、思想肤浅、低头一族、拜金主义成为现代人的通病。科技既造福着人们,也困扰着人们。在碎片化阅读时代,我们如何培养学生深刻宏观的思维?如今的孩子是电子产品陪伴长大的一代,但是快餐式阅读远不如纸质阅读对学生的影响大,不应该再让电子屏幕占据学生大部分时间。我们不应摒弃传统教育中那些精华内容,电子时代的 “互联网+”应该在教学中起辅助作用,而不应过分夸大教学仪器在教学中的作用。

如今的人们,微博微信看多了,读书少了;知识碎片了,思考少了,深度不够了;梦想多了,行动少了。科技是一种时尚,但是有一种时尚永远不会变色,那就是独立思考和辨别黑白。学生学习是一个静下心来思考的最好时机,学习还是“传统”一点比较好吧。为什么大部分的高中学校不让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学生的信息素养确实很重要,但是前提是学生得有那个自制力啊!一入网络深似海,在分秒必争的高中,手机的弊大于利。为什么“翻转课堂”推广起来比较难,因为很多学生从小学开始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布置学习任务和要求,有的学生连一节自习课都不会上。正如有的老师所说,“慕课”和“微课”的其实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自主性接受学习”而不是“探究性学习”,只是调整了教师讲课的时间和地点。如果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翻转课堂”只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而微课直接用于课堂教学则会把生动活泼的师生互动变为单一的看视频。所以“慕课”和“微课”只能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而不是主流,适于学生的课后复习,适于缺课学生的补课和异地学习等。

《易经》中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论述。孔子也曾经说过,君子不器。无论是认真做人还是做教育,都不能只关注一些细枝末节和花哨的技巧。教育是扎扎实实的学问,不是生产产品,当你投入了原料、资金、技术和人工成本,就一定会有相应品出来。技术也好、资金也罢,只能是手段而非目的。教育就是教学相长,就是心与心的碰撞和灵魂与灵魂的共鸣,教育的关键是人。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信息课堂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方式之一而非全部,更不是取代和颠覆传统课堂,毕竟传统课堂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其固有的优势。我们应该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并因地制宜,使二者完美结合起来,使学生、老师、学校都能够收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00: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