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关于学困生转化的经验交流 “我能、我行、我可以!”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8-8 14:20
标题: 关于学困生转化的经验交流 “我能、我行、我可以!”
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许多天才因为缺乏勇气而在这世界消失。”他还说:“对自己要有信心,是所有一切信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缺少了它整个生命就会瘫痪。”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尤其是学困生,往往挫折多于激励,沮丧多于欢乐,失败多于成功,他们无法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失去自信,情绪低沉,所以一致处于“落后”地位。我曾做过调查:有70%左右的学生不自信,有90%以上的学困生对自己缺乏自信心。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关注课改,关注学校教育发展,关注人的发展已在教师当中形成共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帮助“学困生”脱“困”,成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教学原则中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正确对待“学困生”,采取有效可行的方法使“学困生”脱“困”。

一、充分激励,满足“学困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递进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作为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种使人潜能得以实现的趋势。心理研究表明: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期望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事,这样便能获得最大的快乐。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这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

学困生与一般学生相比,同样具有各方面成功的愿望,但是,由于反复失败以及他人的消极评价,这种愿望暂时被压抑或通过其他途径流露出来。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机会,促使学困生的成功愿望从被压抑的状态中释放出来,从而引发他们争取成功的积极行动,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曾经有一位学生,平时少言寡语,上课不安心,学习成绩差,不被老师重视。在一次语文实践活动中,我发现他背诵速度快,记忆好,于是及时表扬了他,并在一次课堂上让他当众背诵,结果表现不错,于是我鼓励:“××这段时间表现很积极,特别是背诵速度很快,如果在其他方面用功些,进步会很快的。”慢慢地,他学习变主动了,在课堂上敢发言了,并且有明显进步。事后,我找他谈话,他说:“老师,我感觉我还行。”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使学生实现了成功的愿望,让他们真正的感受到“我也能行”,增强了他们形成良好的“成功心理”的信心。  

二、善于发现闪光点,让“学困生”多一点成功感

  罗丹说过:“对于我们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为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善于发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盯住学困生的“闪光点”,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优秀学生不可能全是优点和长处,学困生也决不会一无是处,至少他们具有渴望成功的愿望,具有成功的潜能。只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困生所具有的长处都因无展现的机会而被某些短处所掩盖,被视为“困难者”而打入另册。为人师者,应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的思路,转变世俗的眼光,不只是去发现他们的缺点,而是更多地去寻觅他们的优点,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即使是稍纵即逝的“火花”,也应及时抓住,并使之成为“星星之火”而发扬光大。一个成功的教师,在工作中要勇于创新,应重视学困生,多关心他们、欣赏他们、激励他们、唤醒他们、鼓舞他们,对他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要善于挖掘他们的亮点,并给他们创造“跳起来”能“摘到果子”的机会。这样不但能使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充满信心,更能帮助他们冷静、清醒地认识自己,树立起不可少的自信心,便于形成良好的“成功心理”。  

在教学中,可利用语文实践活动、课外活动、班会或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为学困生创造展现亮点的机会。如通过“闪光的珍珠”、“班级之最”、“我能、我行、我可以”、“每周明星”、“今天我当家”等展示特长、张扬个性的活动形式,使他们在某一方面得到充分展示。实践证明:他们当中有的在体育方面身手不凡;有的在背诵、讲故事、写作方面与众不同;有的能说会道、能歌善舞;有的“东边日出西边雨”;有的“风景这边独好”……让这些“闪光点”成为学困生表现自我的一道亮丽风景。正如柏拉图的“洞喻”:亮光在你背后,生命期待着我们“蓦然回首”。当我们以特别的心情对待学生时,春日的鲜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残阳都将以更美好的风姿走进我们日臻完美的生活。

  三、培养成功心理,让“学困生”自信起来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根据多年的教学积累来看,学困生大多有自卑感,灰心丧气,自己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对学习感到失望,还会嫉妒优生,疏远老师,有时还有抵触情绪。因此,对待学困生教师要“目中有人”,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关注他们,甚至“厚爱”他们,要多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逐步自信起来,并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困生的“成功心理”。如在学习、活动时让他们坚信:“我能、我行、我可以!”在生活中让他们有“我能成功”的感受。久而久之,学生对自己就有了一定的认识,拥有了一定的自信。有一位学困生曾在一次作文中这样写道:“……如今,老师让我们大声说:‘我能、我行、我可以,’又使我受到了鼓舞,我又有了学好的信心……”一个女孩,相貌平平常常,毫不引人注目,还特别胆小,上课老师叫他回答问题,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没说话脸先红。为此,她自己也很苦恼。鉴于这种情况,我有意识地让她当语文课代表,早读由她尝试领读,班会课上让她发言,活动课上让她参加女声小合唱,有意为她创设各种“抛头露面”的机会。时间一长,她逐渐变得开朗了,胆子也大了,而且对作业也认真负责,积极参加活动。还有位男生,平时涣散,学习松懈,常逃课、缺课,学习一直处于“困难状态”。在一次劳动中,当着许多同学的面,我说:“××这次作文写得相当不错,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的淋漓尽致。”他毫不在意:“老师,别取笑我了,我能写好作文?”“真的,我是认真的。”这时他显得有些惊讶:“从来没有老师表扬过我。”当时,对我触动很深:教育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而更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又有意给他机会,让他代表学生发言,出人意料,他哭了,在发言中他说:“真没想到,老师这样看得起我,又给了我这样的机会,使我坚信自己能行……”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次不经意的表扬,一次适时的鼓励,甚至一个关切的眼神,有时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影响,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让他们在无意识中自信起来。  

四、善于区别对待,正确评价“学困生”的进步

“学困生”的成因各不相同,他们都不同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教室是一个不需要一视同仁的地方,是一个只需要对人不需要对事的地方。对于“学困生”要善于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不能搞一刀切。

传统的教学评价观是以分数为评价标准,以分数的高低论好坏。如果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一部分“学困生”永远无法达到成绩优秀的标准。这种评价方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其生理、心理素质,不适合学生全面发展,是目前新课程改革的评价观所不倡导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绊脚石。教师所做的是适合于人才的教育,而不是适合于教育的人才。衡量“学困生”的进步,要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并允许学生出现反复,充分相信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在评价“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时,注意将其现在的成绩与自己原来的成绩比。如果他上次测试得了30分,这次得了35分,虽然仍处于全班最后,但应该加以鼓励,让他知道这5分是努力的结果,通过努力就能提高,就会成功。对“学困生”的评价,要客观,承认差距,不唯分数论。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上有所改变,也是进步,也应该给予鼓励与表扬。教师评价的尺度要随着“学困生”的提高而升高,让他们既感到有压力,同时也有希望。实践证明,教师适时的评价,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一种补偿,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促使他们尽快转化,取得新的进步。

总之,帮助“学困生”脱“困”重在发现、关心、欣赏,重在激励、唤醒、鼓舞。就像张贤亮先生“出卖荒凉”一样,我们的学生有可能就是一个个“荒凉的小土堆”,如果我们善于发现这些小土堆并合理“开发、利用”,也不妨“出卖一下荒凉”,那么,这些小土堆就有可能变成一个“西部影视城”而远近闻名,这不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吗?所以,培养,帮助“学困生”脱“困”,教师责无旁贷,正如我国的一句古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