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二年级语文下册《赠刘景文》优秀教案(浏览)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8 13:40
标题: 二年级语文下册《赠刘景文》优秀教案(浏览)

二年级语文下册《赠刘景文》优秀教案(浏览)一
 一、教材简说
  《赠刘景文》的大意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这首古诗是写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擎雨盖”指荷叶。第二行诗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
  二、学习目标
  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看图,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身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体会读,读完后交流自身的体会,交流后再读。
  4?教师范读,同学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同学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8 13:40

二年级语文下册《赠刘景文》优秀教案(浏览)二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含义。
   2、体会诗人的写作动机,感受秋天的美丽,懂得生活总有其美好的一面,我们要积极地去面对。
   3、欣赏情意丰富的古诗,能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流程:
  一、回忆导入,明确主题
   1、同学们,四季更迭,秋天已然悄悄地来到我们跟前。关于“秋天”,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课文,你还记得吗?(同学背诵相关片断)
   2、总结自身对秋天的经验。
     按句式说话:“在我的印象中,秋天_________________。”
   3、在古代大诗人苏轼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赠刘景文》。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配乐范读,想象画面。
   2、读准、读通诗句。考虑讨论:诗中写出哪些景物?
   3、通读全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三、赏析诗句,掌握诗蕴
   1、夏日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当同学说不清时,可引导背诵已学课文《荷花》片断,板画“荷叶”理解“擎雨盖。)到了秋末,荷花又变成什么样了?(出示“荷尽”图,理解“尽”。)
   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时与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出示“菊残”图,理解“傲霜枝”)
   3、比较两图,读前两行诗。你体会到了什么?
   4、“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的精神,令诗人对秋天平添了一分敬畏,而秋天的果实更以她沉甸甸的收获,令诗人对秋天偏爱有加。
    (出示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读诗句,想想秋天除了“橙”和“橘”,还有哪些果实也幼稚了?
    (同学说不出时,可引导背诵《秋游景山》片断“这里的果树果实累累。……”)
     再读诗句,说说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四、诵读全诗,体味诗情
   1、同学自由吟诵,配乐朗读、背诵。
   2、讨论:诗人赠给朋友刘景文的是什么?除了这首诗,还有什么?
   3、阅读现代文《秋天的窗口》。
   4、补充句段,或写一段话。
     没有春花的明艳,没有夏日的葱郁,但是秋天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秋天是美丽的。
     虽然秋风萧瑟,秋叶飘零,但是秋天也有美好的一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是美好的。
  五、誊写古诗。
  六、课外延伸。
    查找有关苏轼和其作品的资料,进一步了解苏轼其人其文其事。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8 13:40

二年级语文下册《赠刘景文》优秀教案(浏览)三
 
  学习目标:
   1、会认“菊、残、君、橙、橘、径”6个生字,会写“首、刘、枝、记”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句来说说你所看到秋天的景色吗?
   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经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出示诗人、题目):知道这首诗是谁送给谁的吗?学习生字:赠、刘。
   3、介绍诗人和写诗的背景:
     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人又叫他苏东坡。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与他很谈得来。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同学接读,提醒注意后鼻音)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
   3、反馈:
    (1)指名读(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评价: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评价?
    (2)引出生字教学:菊残君橙橘
       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
    (3)同学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读生字卡片
   4、朗读这首诗(谁能大声地再来读读?——大家再自信地读给自身听听——齐读)
  三、细读品味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读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反馈:(根据同学的回答相机教学)
    (1)荷尽
      出示2幅图片:为了协助大家读得更好,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师给你看这两幅图。
      让同学说说哪幅图写出了诗意,并说说理由。(理解“尽、擎雨盖”)
      讨论: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诗人为什么还要写这里?
      指导朗读:那你能通过朗读把荷花池的美丽表达出来吗?(个别读——女生读——齐读,教师随机评价:真好啊!真是看了还想看。)
    (2)菊残
      出示图片,说图意,理解“菊残、傲霜枝”。
      秋风中,菊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
    (3)橙黄橘绿
      读了这几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图片
   3、苏轼看到的秋天就这些景物吗?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景色。
     同学交流——一起观赏这些美景——同学说感受:秋天真是一个   的季节!
   4、引出诗句:看来秋天的美景才不止这二十八个字呢!怪不得诗人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你现在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了吗?同学说诗意,悟诗情,教师板书:爱秋天。
   5、齐读古诗:现在再来读这首古诗,相信你头脑中的这幅画会更美。带着对秋天的赞美语气来齐读这首诗。
  四、熟读背诵
   1、说说方法:这么美的诗你想不想把它背出来?你有什么方法告诉大家?
   2、熟读背诵。
  五、书写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
   2、同学认读
   3、让同学观察,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六、交流已经积累的描写秋天美景的诗。
  教学反思:
  保守的古诗文教学是“字字落实”,解释词句成了古诗文教学的主要任务,结果是把一篇篇充溢着深刻意蕴、丰富情感和诗情画意的古诗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其实,古诗具有“一诗一画”的特点。“一画”,就是当初诱发诗人有所“感”的场景。我们学习古诗首先就要带领同学看到诗人所感的那个场景,才干由此进入诗意的境界,诱发同学的情感。在本次教学中,我借助音乐、图片,让小朋友们进入了诗所描绘的景象之中;在此基础上,引导小朋友们去看、去想、去说、去听、去悟。同学的思维在扩张,认知在深化,每个小朋友眼中有画,心中有景,此时此刻他们的情感也在不时积淀、不时升华,对秋天的赞美之情自然溢于言表。
  当然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在本节课中,由于同学从未接触过这首诗,初读时疙疙瘩瘩,我就在生字教学中花费了较多的时间,虽然同学较为扎实地掌握了这些生字,读通了课文。但是积累拓展的环节就显得匆忙,同学书写生字的时间也没有了。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设计。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8 13:40

《赠刘景文》说课稿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看来仍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同学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同学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感知力。所以我想谈谈自身对《赠刘景文》这首古诗的理解和教学思路,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对同学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赠刘景文》的大意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这首古诗是写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擎雨盖”指荷叶。第二行诗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学会本课生字,重点理解诗句中“尽,擎,残”的意思。了解诗句的含义。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和背诵古诗。
    ③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同学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赠刘景文》是《古诗三首》这课中的一首诗,也是同学理解较难的一首诗,因此,应重视教会同学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以后学习古诗的教学打下基础。所以本课打算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通过词义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来协助同学领悟、感受全文。
  (3)情感与价值目标
    ①通过理解与朗读去感受浓浓的秋色,激发同学对大自然的热爱。
    ②通过学习课文,唤起同学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3、教学重、难点:
    ①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利用画面再现,从词义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来协助同学领悟、感受全文。
    ②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同学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二、说设计理念
    培养同学自主阅读,感悟诗理的能力,防止逐字逐句的讲析。本课偏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想像讨论交流等方面提高同学的语文素养。让同学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沛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三、说教法、学法:
  1、谈话激趣,营造气氛。
    四年级的同学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古诗,在课始让同学诵读有关秋天的古诗,不只达到调动以往的学习经验,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为学习本课作了铺垫,营造好气氛。
  2、掌握方法,主动学习。
    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故弄玄虚的卖弄,也不是教师讲述教师自己的读书心得,而是引导同学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同学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同学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同学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文章乃天成,妙手偶得之。”四年级的同学已经学习过一定数量的古诗,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本课教学中,我不打算面面俱到,而是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同学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后主动学习。
  3、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同学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语文教学要把同学带进教材,让同学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所以采用“想象训练”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这样进一步强化了同学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同学在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四、说教学程序:
   1、教具准备:课件,古筝曲。
   2、教学流程:
  我的优秀教案分为五个步骤:
  一、牵手秋天,诵读秋诗
  二、研读诗句,领悟诗意
  三、介绍背景,感受深意
  四、指导诵读诗句
  五、情境迁移,感悟深秋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