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教研心得 关于“互联网+”课堂实践价值的点滴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8-4 01:39
标题: 教研心得 关于“互联网+”课堂实践价值的点滴思考
自从今年“两会”期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这个名词一时间红遍大江南北,并以其迅疾的速度造成极其扩大的态势。忽然之间,我们就觉得网络与我们的生活不能分离了,从美食到衣物,从出行到住宿,网络为我们提供的便捷与迅疾,让我们相信天涯即在咫尺,消费者与商家仿佛比邻而居。其实,“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阿里研究院结论)。在线就意味着互动交流与交际的广阔化,数据化即意味着化繁为简成为可能,会更加简明和便捷。这就是生活在大数据时代的生活常态,我们要习惯并且要不断地去创新。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身在时代滚滚洪流之中,也会不自觉地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巨大变化。但总的来说,这种变化是“外围”的教育产品在技术层面热闹非凡,而教师和学生层面对教育的信息化却不是很热心。嗅觉比较灵敏的科技公司无论是在硬件设备还是软件方面,都有大胆向教育领域进军的先锋,这种互联网产业与教育的融合,造就了不少便利的平台。在国内外,有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模式,在郑州,诸如网上阅卷已经带来了很普遍的便捷,成绩分析系统为教研人员、老师和学生提供大量数据,班班通几乎覆盖了郑州的每一间教室,还有一些软件公司为学生开发的家教系统、错题纠正系统、作文评改系统等等,不一而足。但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些先进的设备、系统大多是政府进行采购,进行硬件基础建设,与之相匹配的跟进软件系统。但师生对于这些软件系统的使用却不甚普遍,更不用说效果了而创新更无从谈起。

究其原因,我觉得是这种“互联网+”的浪潮不是由教育内部自主生发的,而是外界强制带动的结果。这股浪潮来得太突然,而善于守成的我们有不少问题没弄明白,就急于接受,效果自然不好。

互联网本身是一种技术,而要让一种技术带来一种革新,进而变成一种生态,就需要很多方面的准备。比如教师观念、意识的更新,硬件、软件的更进与创新,师生的行动与反思等。

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分数至上是固有的思维,也是现实的考量。而“互联网+”的介入,在这个教育变革的时代自然会激起人们的种种思考。比如可能有人会问:“互联网+”课堂与应试教育是否矛盾?在学生学习压力很大的现实下是否能推进“互联网+”课堂?“互联网+”课堂是否是当今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必需?“互联网+”课堂能否给我们的教育带来良好的效果?如何真正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效果?诸如此类问题,如果不思考清楚就盲目上马,势必没有持久的动力和光明的前途。细细想来,上述几个问题是我们在推进“互联网+”课堂过程中绕不过去的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浅陋之见。

首先,我觉得“互联网+”课堂本身与应试教育是不矛盾的。应试教育发展到今天,大量的系统的训练自是传统之见,但对于能力的考查却越来越明显。“互联网+”课堂可以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方面发挥作用,比如课前的查阅资料、预习等,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轻松完成,互联网构建起来的交流平台也便于学生的讨论与合作,在课堂层面上也可以促使教师革新教学方式,学生在课下也可以选择个性化的网络服务。互联网所提供的便捷优势在当代无人可比,关键是如何运用的问题。我向来不排斥新事物,但对新事物我习惯先去思考、质疑,凡事预则立;我很厌恶生搬硬套、跟风弄潮式的“拿来主义”。我想说的是,“互联网+”课堂也只是课堂教学的方式之一,并不是取代和颠覆传统课堂,传统课堂在某些时候、某些学科还是有其固有的优势,任何一刀切的思维都是不可取的。而对于在当今学生学习压力很大的现状下如何推进“互联网+”课堂,我还是觉得可以在恰当的时候运用,见缝插针,按需分配。在现阶段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要用到互联网,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至于“互联网+”课堂是否是课改中的必需,能否带来效果的问题,也只有运用过的人才更有发言权。对此我也质疑,如果“互联网+”课堂不能产生与传统课堂相比巨大的效益和强大的优势,自然不能说服教师和学生接受。从理论上讲,“互联网+”的两个基本特征——在线化和数据化,应该是可以通过技术在某些方面产生明显优势的,起码在迅疾和便捷方面有明显优势。正是因为互联网,大量的资源可以实现共享(如慕课和微课)、人际之间可以实现隔时空交流(如翻转课堂)、大量数据处理可以得出科学的结论(如各种学情统计分析)等等。当然,在现阶段它不可能产生压倒性的优势,因而也无法取代传统课堂。除了技术层面的优势,“互联网+”课堂还能促使学生内在的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调动和提升,这种优势如果充分调动起来,其价值无可限量。正是由于便捷的网络的存在,学生有很多事情是可以自主完成的,当然这中间教师的角色定位又要重新考量了。

“互联网+”课堂怎样带来效果呢?我觉得要基于需要来推进“互联网+”课堂的改革。要按照教学的需要、师生的需求来运用“互联网+”思维,比如,课堂上要分析学情,可以通过集成系统来快速收集;课后收集数据来分析全班学生、分析某一道题的正答率、分析跟踪某一名学生的情况等。学生也可以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终端平台来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诊断。诸如此类做法,都会是“互联网+”课堂改革中的有益探索,当然,这中间也应该有硬件软件的不断跟进与创新和师生有意识地去运用。

总之,我的观点就是:哪里有真正的需求,哪里才会有实际的行动;哪里有实际的行动,哪里才会有真正的创新。

只愿我们在“互联网+”课堂改革过程中学得更扎实,走得更踏实,做得更结实!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