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优秀教案阅读在线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8 12:18
标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优秀教案阅读在线
《古诗两首》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2、借助注释,读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和朋友依依惜别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强化语感训练,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准确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中情,读出诗中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离上课还有几分钟,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轻松。
听说我们班的同学背了很多古诗,我们来玩个古诗对接的游戏,好吗?
我说上句,你接下句。看谁举手最快,回答得最好: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和汪伦送我情。
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又快又好,果然名不虚传啊!
同桌玩一玩。
二、导入
1、刚才我们抢答的是哪两位诗人的诗呀?
(李白、孟浩然。)
2、李白、孟浩然不只都是唐代的大诗人,他们又是一对好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与他俩有关的一首古诗。大家齐读。
3、诗的题目中有三个生字,给你1分钟能记住吗?赶快打开书本100页。
记住了吗?来,跟老师一起来写。
hè 鹤:注意左边稍微写窄一点。
mèng 孟:上面的“子”比较长。
líng 陵:左窄右宽,后鼻音。
三、读题获信息
1、一起来读读:
来,随着我的手势再读一遍,注意节奏。你看,注意了节奏,读得好听多了。
2、读了几遍课题,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3、说得真好,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
李白,在何处/送何人/去何地。
一幅多么清晰的送别画面。
同学们真会读书,读了几遍诗题,就获取了这么多信息。
今天,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
四、读准确、读流利
1、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读好了?请你读给同桌听听,让他说说你读得怎样。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还有想读的吗?
4、其他同学能读好吗?那我们一起来读。
五、读诗知画面
1、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借助注释,自身读读诗,边读边想象,你似乎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把你想到的画面说给同桌听听。
3、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依次出现了哪些画面?
(一生自由说。)
情况一:
(同学说前两行或全部。)
1、说得真好。你能把西辞说得更清楚些吗?
(生说。)
来,看看示意图,你会说得更好。你再来说说。
你还想说。
孟浩然在西边的黄鹤楼辞别了李白,然后乘着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向东边的扬州驶去。
2、你看,画面动起来了。送别是在烟花三月的一天。
烟花三月是一幅怎样美丽的画面呢?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
(同学不时地说,使画面说丰满。)
(生想象不出:你看到了什么景物?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怎么动的?)
真是一副美不胜收的江南春景!你的想象真丰富。
3、谁能完整地把这些画面描绘一下。
4、说得真好!你能想着这些画面,读读前两行诗吗?
5、繁花似锦的春天,正是诗人们游山玩水、饮酒赋诗的好时候,而好朋友却要离开我了。我们也一边想着画面,一边读读这两行诗。
情况二:
(同学说后两行。)
1、你还想到了什么画面?
2、(说到“唯见 、望”。)
望着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李白他会想些什么呢?他似乎要把自身的一片情意托付给江水,陪送友人。人虽分,心相随,多么真挚的友情啊!
3、(说到“孤帆”。)
江面上真的只有孟浩然乘坐的那只小船吗?(不是)
(如答不出来:长江是当时的水上交通要道啊,每天来往的船只络绎不绝,李白久久遥望江面,难道真的只看到孟浩然乘坐的那只船吗?)
那为什么说“孤”呢?
(孤独寂寞的心情。)
哦,你把人物的内心活动也想象出来了,画面也活了。
你还能加入什么想象把画面想得更活呢?
4、谁能完整地把这些画面描绘一下。
5、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内心的想象,让送别的画面更加丰满起来了。
那你能想着画面,读读后两行诗吗?
6、我们也像他那样,一边想着画面,一边读这两行诗。
五、读诗悟情感
1、是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情,我们想象着画面,再读整首诗,看看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情况一:
(我体会到了他们依依不舍的感情。)
那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首诗。老师给你配点音乐。
情况二:谁还有不同的体会。请你读读。
哦,你的朗读展现了一个温情的送别局面。
情况三:你是想说还是想读?
2、请同学们再读读整首诗,读出你独特的感受。
3、真挚的情谊成绩了千古名篇。让我们把它背下来吧。
(自由读背。)
能背的同学站起来,我们一起背,(课件音乐)
多美的人间真情啊!
五、读诗迁方法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通过“读古诗、想画面、体会情感”这种方法欣赏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现在,我们就用这种欣赏古诗的方法独自欣赏《送元二使安西》。(课件)音乐。
2、来,先把它读正确。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请同学们自由欣赏这首诗,借助注释,边读边想象,你似乎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4、同桌交流交流。
5、谁想谈谈?
(生自由谈。)
6、你想着画面,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这首诗。
7、能不能试背一下:
不一样的景,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送别里却蕴涵着同样的深情。
五、结束
1、时间过得真快,我们也要分别了。同学们,戴老师真舍不得你们哪!你们今天表示得太出色了,我想送一句诗给你们:
你们的确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这离别之际,你们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吗?用一句送别诗,或者自身想说的话都可以。
2、同学们,今天我们记住的不只是这优美的诗句,更难忘记的是人间美好的真情:
你能把这样深情的送别诗改编成一个感人的小故事吗?
出示课件:
作业:发挥你的想象,从两首诗中任选一首,把它改编成一个感人的送别小故事。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8 12:18
《古诗两首》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养同学的审美情趣,提高同学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同学理解诗句的意思,走进诗句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同学:搜集相关的人物、地点的资料,读熟诗句。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培养同学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整体感悟
1、谈话激趣入题。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李白、孟浩然两位诗人。
3、检查预习情况,校正读音。
4、初步走进诗篇:
大体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板书:
送
二、诵读诗文,掌握诗意
1、总结理解古诗的方法,如:
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2、同学自主利用上述方法互相说说诗的大意。
3、理解诗意。
4、整体掌握诗意。
三、品读诗句,进入意境
1、理解第一、二句诗:
⑴ 请找出诗人和朋友告别时的地方。
(出示地图:黄鹤楼。)
⑵ 图文对照,理解“西辞”。
让同学通过结合地图理解“西辞”的意思。
⑶ 以“烟花三月”为切入口,让同学展开想象。
(拓展同学思维,体会诗人和朋友离别的情景。让同学入境入情。)
⑷ 分角色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第三、四句诗:
⑴ 诵读这两句诗,请同学谈谈自身的理解。
⑵ 重点体会“远影”“尽”“流”:
① 让同学想象诗人站在江边久久不离去,看着友人渐渐远去,诗人此时会有何感想 。
(引导体会朋友之间情谊之深。)
② 想象“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是什么。
(引导同学体会情深意更重的挚友情谊。)
③ 讨论:
滚滚东去的仅仅是一江春水吗?
(引导体会朋友之间那种“海内存知己”的情谊。)
④ 分角色,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品读诗句,感悟诗情
1、诵读诗句。
(提倡换位赏读,请同学把自身就当作李白,身临其境地感悟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的深情厚谊。)
2、有感情地背读。
3、用一个词或用一句感叹的话来形容一下两位诗人的深厚友谊。
(让同学体会朋友之间是充溢深情厚谊的)
五、安排作业
查找有关送别的诗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已认识的5个生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意。
3、比较课文中的两首送别诗和收集到的其他送别诗。
4、继续培养同学的审美情趣,提高同学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第一首诗。
2、导入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二、利用学习上首诗的方法,同学自主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同学根据自身的意愿,小组合作,一起探究)
2、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在合作中学习。一起发挥自身的特点,互相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3、诵读诗句,整体掌握诗句的意境。
三、拓展思维,举一反三
1、交流课下收集到的送别诗。
2、引导同学在诗句中深深体会到:人的一生不能没有朋友,友情让人生更加美丽。
3、初步总结古人是怎么样表达对朋友的思念、爱。
四、安排作业
1、写两句表达有情的话。
(也可以是诗句。)
2、查找有关友情的名句、名言。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8 12:18
《古诗两首》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养同学的审美情趣,提高同学的鉴赏能力。
5、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同学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同学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师:
多媒体课件。
2、同学:
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对课文的预习。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培养同学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整体掌握
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2、师生互动,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李白、孟浩然两位诗人。
3、了解预习情况,指读正音。
4、交流初步感受:
了解这是一首送别诗。板书:
送
二、通读诗文,理解大意
1、回顾以前学诗句的方法:
如: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2、引导同学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同桌说说诗的大意。
3、全班交流诗的大意。
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1、理解第一、二句诗:
⑴ 请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师生互动,明确位置。
(教师板画协助理解。)
⑵ 图文对照,理解“西辞”。
板书:
名楼送
⑶ 抓住“烟花三月”,展开想象:
拓展同学思维,体会“盛世、盛景融名人”的华美画面。
板书:
盛景送
⑷ 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第三、四句诗:
⑴ 读读这两句,请同学找出用得好的词语谈感受。
⑵ 重点体会“远影”“尽”“流”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① 算算帆影远去直到尽头大约会用多长时间,谈由此发生的感受。
(引导体会目送时间之长,情谊之深。)
板书:
目光送
② 想象“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是什么。
(引导同学体会情深意更重的挚友情谊。)
③ 讨论:
滚滚东去的仅仅是一江春水吗?
(引导体会虽然“多情自古伤分别”,但“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的丰富内涵。)
板书:
心随送
④ 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赏读诗句,深悟诗情
1、自由赏读。
(尊重同学个性的情感体验,请同学把自身就当作李白,换位赏读。)
2、师生配乐互读,有感情地背读。
3、简略欣赏李白的《赠孟浩然》。
(辅助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真挚情感。)
4、请用一个词或用一句感叹的话来形容一下两位诗人的深厚友谊。
(根据同学发言相机板书。如:情深意长。)
五、阶段总结,安排作业
1、围绕“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做总结。
2、谈话激发学下一首诗和继续搜集这一类诗的兴趣。
3、安排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已认识的5个生字,会写的7个生字。正确理解“更”“阳关”等词语。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意。
3、比较课文中的两首送别诗和收集到的其他送别诗,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同学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习惯。
4、继续培养同学的审美情趣,提高同学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一首诗,导入第二首诗
1、回顾第一首诗内容,并背诵。
2、导入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二、运用学法,自学悟诗
1、自由组合,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愿意绘画的组一个组,愿意扮演的组一个组,愿意编成故事的组一个组,愿意理解诵读的组一个组……合作学习第二首诗。)
2、各组汇报交流:
(发明美、表达美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同学用自身擅长的各种方式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3、指导朗读全诗,并熟读成诵。
三、迁移学法,拓展思维
1、交流课下收集到的送别诗。
2、引导同学体会送别诗的异同,着重让同学领悟这些诗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品味“人间最美是真情”这一真谛。
3、除了送别诗,你还了解什么类别的诗?
(如:思乡诗,边塞诗,咏春诗等等,引导同学课外读诗时留意诗歌间的内在联系,使同学对诗歌的理解上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安排自选作业
1、搜集李白、孟浩然、王维的其他诗作,朗读、欣赏、摘抄。
2、让同学自主选择文中一首诗改写成记叙文。
3、结合自身的感受创作古体诗或现代诗。
4、搜集(如:边塞诗)一类诗歌,比较、赏读、摘抄或写体会。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