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7 11:32:00
|
只看该作者
《所见》教学案例和反思2
【教学背景】
毕业以来,一直任教低段,总觉得低年级的小朋友的想象力特别丰富,而且无边无际,所以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会做好十二分的准备,随时等待小朋友们丢过来的一个个烫手的山芋。但尽管准备得再充沛,考虑得再全面,也还是防不胜防,永远都追不上小朋友们想象的翅膀。
《所见》是一首出现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上的古诗,古诗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来说,理解教难,新课程规范也只是要求低段同学朗读浅显易懂的古诗,感受诗中的情感,不要求完全理解。正因为如此,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同学的想象才不会被老师的解释框住,才可以像开闸的洪水一样一泻千里。
【教学过程】
在朗读了《所见》这首诗以后,我开始讲解古诗的基本意思。
师:这首古诗讲的是一个牧童骑着一头黄牛,他的歌声响彻了整个树林。
突然,一生举手。
生:老师,这里的“歌声”一定就是牧童的吗?
我愕然,我以为自身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已经很通透,不论是作者、诗意、还是朗读,但却从来没想到小朋友们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诗中的确没有明确地说明“歌声”一定是牧童的。我该如何应对?我的脑海里马上出现了两套方案,一是明确地告诉他们“歌声”就是牧童的,这样能平安的过关,这个问题也就这样平静地结束。二是把问题抛给同学,让同学去讨论,但假如掌握不住,就容易失去控制。
正当我为难的时候,下面已经有了不少嘀咕声。
生:“歌声”不是牧童的,那还会是谁的呢?
生:难道还会有其他人吗?
生:不可能的,从图上看只有牧童一个人啊。
激烈的讨论声提醒了我,何不举行一个小小的争辩赛呢,说不定还能激起课堂上的一次小高潮呢。
主意已定,我马上示意同学们恬静下来,说:那我们就来举行一场争辩赛,同意“歌声”是牧童的,请说出你的理由,不同意的,也说出你的理由。
问题一出,下面纷纷举起了手。
生:我认为“歌声”是牧童的,因为从图上看,牧童的脸上有笑容,说明他很高兴,高兴的时候就会唱歌了,所以“歌声”肯定是牧童的。
生:我不同意你的意见,我认为“歌声”应该是树上的蝉儿的,因为后面说牧童要去捕蝉,假如蝉儿不唱歌,那牧童怎么会知道树上有蝉呢?
一个强烈的反问句,让很多高高举起的手都自觉地缩了回去。我暗自惊奇,小朋友的观察是那么细致入微,插图上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可以成为他们辩驳的理由。他们的想象虽然漫无边沿,但又是合情合理。
师:你说的真有道理,很多同学都被你说服了,谁能把他给说服呢?
生:我认为“歌声”是牧童的,因为第一句是在讲牧童骑黄牛,所以接下来的“歌声振林樾”也是在讲牧童。
生:我想“歌声”是牧童和蝉儿一起发出的,他们都在唱歌。
生:也许“歌声”是树林其他人发出来的。
……
对于这些五花八门的回答,我没有制止,也没有反驳。我能做的只有静静地聆听,静静地享受小朋友们带给我的无限宽广的想象世界。
生:我不同意刚才这位同学的意见,“歌声”不应该是其他人的,因为假如是其他人的话,为什么他们会突然不唱站住了呢?
一个反对的声音从教室一角传来,从而引发了这场争辩赛的另一个小高潮。
师:你从哪儿知道他们突然不唱站住了?
生:因为诗的最后一句是:忽然闭口立。
师:你懂得了这句诗的意思了,真棒! 可是为什么会突然停住不唱了呢?
生:因为牧童突然发现树上有蝉,他想去捉住蝉,又怕吓跑了它,所以突然停住不唱了。而且假如“歌声”是蝉发出来了,就跟后面矛盾了,蝉是一种小动物,又不是人,怎么会突然站住呢?只有唱歌的人才会“忽然闭口立”。
生:蝉儿怎么不会“站”啊,它会唱歌当然也就会“站”了,我听我妈妈说过,这叫“拟人”,就是把蝉儿当做人来写。
生:蝉儿因为突然发现有人过来了,所以才会突然停住不唱的。
生:牧童是骑在黄牛上的,所以也不是牧童突然站住了,而是黄牛站住了。
……
争辩的声音此起彼伏,尽管到下课也没有争论出一个结果,但短短几分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朋友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短短几分钟,让我充沛领略了深藏在小朋友门内心的那份渴望表达的情感。这不正是语文新课程规范所追求的吗?
【教学反思】
假如说今天的课堂还是以前那种以教师说教为主、循规蹈矩的陈腐模式,那这堂课上发生的意外,或者不能称之为“意外”,而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也许就这样平平静静地过去,我会采用第一种方案,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或者把问题抛给同学,当有同学说出“歌声”是牧童的这个答案以后,我马上予以肯定,这样,其他小朋友也不会提出任何不同意见,自然而然地认为:“歌声”就是牧童的。整堂课会在我的精心布置下顺利地完成,课堂上的这个小插曲也会无声无息地消失。然而,在新课程的影响下,我选择了放手,选择让同学自身去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并不像预先裁好的衣服样子摆到布上去,实质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儿童。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且具有开拓性,他们对诗文的理解有自身独特的感受,结合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以上教学片断给我留下以下几点深刻的印象:
一、课堂完全以同学为主体
在以上的学习过程中,同学占据了主体地位,整个学习过程都在同学的争论中交流、质疑、展开、发散──教师在这里只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只是维持了课堂秩序,让同学有一个更加热烈的讨论氛围,而同学则可以畅所欲言,对诗文中的内容提出质疑:“歌声”到底来自哪里,有的说是牧童的,有的说是蝉儿的,有的说是林中其他人的,有的说是大家的──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真正地考虑了,探究了,同时对诗文有了自身独特的见解,朗读也会变成新课标所倡议的“个性化朗读”。
二、体现了开放式的教学思想
开放式的教学是很多老师梦寐以求的,开放式并不是放任同学任意任为,而是对教材的开放,对同学思想的开放,对同学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的教学。以上教学片断就是体现了同学对“歌声”来源的不同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对于同学这些虽然有些偏离作者意图,但又不无道理的考虑,我没有反对,也没有提出自身的看法,而是积极的响应,积极的予以肯定。对同学的评价并不是教师一言定论,而是建立同学和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交互式的评价,同学的思想也在这种交互式的评价中得到升华。
一堂再普通不过的语文课,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必需尊重同学特有的想法,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前提就是要尊重同学,珍视他们的意见和想法,不照搬教材,而是把教材做为学习知识的载体,协助同学循着探索问题的路线进行有价值的研究,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