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我看“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5-7-15 00:10
标题: 我看“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我看“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海口实验中学    徐芹
对于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中国教育报》于2015年6月2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有这样的解释:微课是短小精悍的在线教学视频,它能很好地满足学习者自定步调的个性化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慕课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简称,它有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能够促进教育公平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有利于国际化和信息化教育生态的形成。翻转课堂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个解释我觉得比较通俗、清晰。说得更简单些,就是微课是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学资源,慕课是在线教学平台,翻转课堂是教学方法,即原来放在课堂完成的内容现在放到课外,而原来放在课后完成的东西放在课内;把老师的教变成了学生的学;把老师的讲解变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很多人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一场教育的变革,这场变革是由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引发的,是对现有教育体制下的教育工作者的极大挑战。但我却认为这其实是传统教学的回归,只不过,这一次,传统教学是带着多媒体技术这一现代化超强工具强势回归。我不否认它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不否认它是一场变革,但这个挑战、这个变革只是教育技术上的,不是教育观念上的。
通过我们在上海听的三节课——上海建平中学的《对联闯关步步高》、《合欢树》和上海风华初级中学的《提取公因式法》,以及任课教师的介绍,我了解到,目前,上海市在中学开展的翻转课堂一般遵循这样的几个步骤:1、在课前,学生都看了老师提前制作的10分钟左右的教学微视频,《对联闯关步步高》的微视频主要是给学生讲解了对联的类型、对仗要求、平仄要求、场合要求等有关对联的基础知识;《合欢树》的微视频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资料包,包中有史铁生人生经历、《合欢树》的创作背景和动机、一些人对合欢树的解读等;《提取公因式法》的微视频主要是给学生讲解了提取公因式的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2、老师在正式上课前搜集学生观看微视频后产生的疑问并将它们分类整理,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编入自己的课堂内容供学生讨论。3、课堂上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达到解决问题、巩固知识、深化理解的目的。4、课后再做一两道拔高练习。
在这样的课程模式中,我们不难看出,第一步骤,也就是观看微视频的落实是后面步骤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整个模式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而这个步骤,我们剥去它的技术外衣再来看它,不就是我们传统教学中的“预习”吗?
我们的传统教学本就是非常注重预习的,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充分的预习,那么老师在课堂上就很难推进,更不用说将内容深化了。记得读小学和中学时,老师每天都会给我们布置预习任务,包括阅读、做习题,而我们也总是非常自觉地在老师正式上课前就把老师要讲的内容通读、理解、做标注,甚至在高二暑假时就把高三老师要讲解的一整本习题全部做完,于是我们的课堂就是充分自主和互动的,我们带着疑问听老师的讲解,我们也能迅速地跟上老师的思维,随着老师进入更深层的知识领域,那时我们从不会上课打瞌睡,从不会觉得老师讲的是天书,从不会觉得学习是件多么枯燥、劳累的事情。只是,现在,我们很多老师和学生不重视“预习”,或者似乎彻底把“预习”给忘了,老师上课就传授新知,学生也把获得新知的过程放在了课堂,什么也不做,只等着老师讲,就如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老师忘了学生有预习的能力,学生也忘了自己可以自主地获取知识。
“翻转课堂”也是注重课前的,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自主获得相关知识,那么它就没法融入课堂与同学、与老师进行互动。这一点,与我们的传统教学是一致的。只不过,它在这一过程中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有的还设置了一些小游戏,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更富有乐趣。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5-7-15 00:10

正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得传统的“预习”有了全新的面貌,有了无比强大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还在不断增长。微视频的使用,让“预习”有了老师的介入,学生吸纳知识的时间缩短了,效率提高了,而且,对微视频的观看可以自主地选择时间和地点,而程度较差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反复地回放视频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印象,达到以勤补拙的目的。并且,利用“慕课”的平台,学生和教师都可以把全球的优质课程都拿过来观看,教师还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微视频放到网上进行共享,这样,便能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教师便能更好地整合及利用资源,便能将自己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学生能力上。目前,华东师大慕课中心就在做这样一件事,将数学课的微视频制作的任务按单元分配给C20成员学校,各校制作完成后便放在慕课平台上共享,老师在课堂上只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使学生巩固、提升。这样的安排在初始时也许会让许多老师觉得很累,但往后看,它的确是益生又益师的好事。
回想古代先贤教育学生之法,没有哪一个是重“讲授”的,几乎都是在学生有问的基础上进行“点拨”,从而传递思想的。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就是这样,先让弟子们说说自己的志向,而对子路所言,孔子“哂之”,对冉有及公西华所言,孔子未作回应,直至曾皙言,孔子才“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至于为什么,孔子也并未直接解释,而是等到曾皙问,孔子才表明自己的观点。学生有“知”,老师才引其“识”,学生有“问”,老师才助其“学”。
“微课”、“慕课”与“翻转课堂”就是用现代教育技术凸显了学生的“知”与“问”,让“预习”重新被重视,让学生的学习与老师的教学重回其原有的位置,让传统课堂强势回归了。
但是“微课”、“慕课”与“翻转课堂”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将个别的师与生的交流扩大成为全区、全市、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师与生的交流,这又是对教育的巨大变革、对教师的巨大挑战。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说,“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做些什么就会坐立不安”,“信息化浪潮终将改变教育”,“教育工作者不能置身于信息化浪潮之外”。的确,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教育工作者,如果我们置身于信息化浪潮之外,我们必将被时代淘汰,如果我们不运用技术改变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将我们的角色从一个讲授者、讲解者真正变为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我们必将在这场变革中成为被革掉的一部分。
然而,这是否是说“慕课”和“翻转课堂”一定会带来全学科的变革呢?我是不这样认为的。从目前上海中学开展“慕课”和“翻转课堂”的实践看来,这一模式更适合理科,对于文科的课程,特别是语文和历史,改变不会很大。因为在微视频的制作过程中,老师尽管可以尽量放慢语速以方便学生跟上思维进度,也可以以尽量亲切的语调来讲述,但毕竟是不直面学生的,是无法感知学生的变化的,是不可能与学生有情感交流的。理科的知识较为理性,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是重在知识的讲解,所以微视频的这些不足就不成为障碍。而在一堂语文课上,那些纯知识性的内容,如文化常识、文学常识、作者简介等等,只是语文课的一小部分,而语文课的大部分则是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去体悟作者或文本主人公的情感表达、变化,最后收获一场共鸣、一种情怀,而这些,没有面对面的交流是决达不到的。不过,我想,在高三的复习课中,如果我们采用“慕课”和“翻转课堂”,应该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5-7-15 00:10

微课资源的设计。首先是选取一个适合制作微课的主题,接着依据这一主题撰写一个微课脚本(主题讲解内容及过程),然后制作PPT课件,最后选择录制方式(录屏软件+手提电脑、DVD+黑板),进行录制。当然录制方式还有很多,比如手机+手机支架+纸+笔、平板电脑+“涂鸦”工具等,这些可能不需要制作PPT。录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我们应处于虚拟教学现场的状态,即假设面对着学生,因此,我们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停顿,要留给观看视频的学生以思考的时间。
我的微课《高考作文指导之说理深刻》就是采用录屏软件+手提电脑+PPT来制作的,在微视频中,我先给出一则材料:在湖南桑植县张家湾村,因地高多悬崖,从祖辈起,村民就靠搭在高低两处的木梯出入镇上。而村里学龄期的孩子,也只能靠爬垂直的天梯上学,而梯子下面,就是六七十米深的悬崖。然后通过分别用以小见大,比较鉴别,探究原因,假设分析四种论证方法对这则材料进行论证分析,来证明“‘中国梦’的实现任重而道远”这一观点,从而给他们做了如何深刻说理的示范。然后在微课的最后再给出另外一则材料:日前,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的“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提出网络空间的“七条底线”,成为了与会者的共识。这“七条底线”分别是“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要求他们仿照微课中的示范对这则材料进行论证分析,证明“坚守底线,能够弘扬社会正能量”的观点。第二天,我将他们的习作收上来,从中选出优秀的和不足的两类典型,然后在课堂先和学生共同对论证方法运用不足的习作进行点评、修改,再出示优秀习作和教师的范例,这样,学生在自我的评判、修正及对优秀习作的欣赏学习中,就能够学会较好地运用一种论证方法进行说理论证。接着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提升,再给出一则材料:这个夏天如果你收到了陕西师范大学的通知书,请务必珍藏,因为它是全国高校中唯一用毛笔手写的通知书。暑期,陕师大几位老先生放弃休息时间,书写了4500余份录取通知书。被称为“最值得珍藏的录取通知书”。(2013年7月16日《扬子晚报》),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论证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论证,从而证明 “传统文化需传承”的观点,然后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现场展示、点评及修改,最后老师也可以进行示范。这样,通过微视频的基础学习和课堂的巩固提升,学生得到了实在的训练,在议论文的说理上就会有明显的提升。而且,因为微视频是公开、开放的,所以,如果有学生又概念模糊,那么他可以再次观看微视频,唤醒记忆,巩固知识。
可以说,当时整个课上下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可见,微课在知识的讲解和巩固上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至少相比我们一遍一遍地重复,它节省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因为它可以共享,所以同校甚至不同校的老师可以分工合作,不会很辛苦,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接触到不同的讲解方法、教学风格,最大限度地享有资源。不过这就需要教育部门的统筹安排了。在这里要说明的是,我的这个课对作文水平中等或偏下的学生起到的指导作用比较大,对那些擅长写作的孩子没有太大的意义。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