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新编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同步检测题《一、光的传播》习题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7-5 19:08
标题:
新编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同步检测题《一、光的传播》习题
《一、光的传播》习题
1、光在 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米/秒,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 光在真空中的光速。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米/秒,雷雨天,某人看见闲电后经5秒才听到雷声,打雷处距目击者 米。
3、下列事物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有( )
A、用红绿灯做信号灯 B、在阳光下戴茶色玻璃眼镜
C、古代人用日晷来计时 D、战士打靶时瞄准
4、关于小孔成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比物体小 B、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
C、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 D、小孔所成的像不能用眼睛看到
5、晚上,人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长度变化的情况是( )
A、先变短后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 C、逐渐变短 D、逐渐变长
6、雨后的晚上,天刚晴,地面上仍然留有不少水,为了不致踩在水坑里,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面上发亮处是水坑 B、迎着月光走,地面上暗处是水坑
C、背着月光走,地面上发亮处是水坑 D、背着月光走,地面上暗处是水坑
7、当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区时,将球发生( )
A、日全食 B、日全食 C、日偏食 D、月偏食
8、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1、5×108千米,太阳光经多少秒才能传到地球上来?
9、长2米的竿,竖直放置时,地面上的影长2、4米,当时一个烟囱的影子的长是78米,求烟囱的高。
10、一个点光源,离直径为25厘米的球50厘米,球离墙100厘米,点光源跟球心在同一水平线上,它们的连线垂直于墙面,求墙上球的影子的面积。
参考答案:
1、均匀介质、3×108、小于 2、1700 3、C、D 4、C 5、A、D 6、B 7、 8、500秒 9、65米 10、4415、6厘米2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7-5 19:08
《一、光的传播》习题1.doc
(43.5 KB, 下载次数: 2586)
2015-7-5 19:08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7-5 19:18
《一、光的传播》习题
1、真空中光的速度是 m/s,它相当于1s内绕地球赤道 圈,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要 。
2、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如图1-9所示,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标尺缺口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即可以射中目标,这是利用 。
3、如图4.1-10所示,O为灯泡,A、B、C、D是地面上四个位置,某人举着一球形物体分别站在四处,在__________处时,墙上的阴影最大。
4、站在远处观察锣鼓队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队员敲锣打鼓的动作,而后听到锣鼓的声音,这是因为( )
A、人眼比人耳反应快,灵敏
B、敲锣打鼓后,隔一段时间才发出声音
C、在空气中声音传播比光慢
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5、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不透明的物体被光线照射时,后面形成影子。
B、探照灯在节日夜空形成的光束
C、平静的河面上看到电线杆笔直的倒影
D、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
6、在图4.1-11中作出室内人观察到的窗户外的景物范围。
7、孙悟空是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他一个跟斗可以翻十万八千里,一秒钟就可以翻一个跟斗,是神仙里当之无愧的赛跑冠军,但是,如来佛祖说光比他快多了,孙大圣当然不服,于是他与光相约来一次比赛,并请你来做裁判(如图4.1-12)。
(1)你认为他们谁可能赢?为什么?
(2)太阳与地球相距1.5×1011米,那么光跑一趟要多久?孙悟空呢?
8、2002年6月11日,家住上海的天文爱好者王强,用照相机拍摄的一张太阳的照片如图4.1-13所示,请说明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它的成因是什么?
9、应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可以测量河道的宽度。如图4.1-14所示,先用一根竹竿正对河对岸边上O点处的一颗大树(或其他物体)竖直插在河边A点上,再用另一根竹竿竖直插在B点,观察到两根竹竿与树干恰好重合在一直线上,测得AB=2m,然后将A竿向左移动1m,B竿向左移动1.2m才能使它们再次重合在一直线上,请用作图法求出河宽。
10、请看如图4.1-15所示的几幅图:
(1)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除了图中所示的几种情形外,你能不能举出其他的例子或事实来证明你的结论?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7-5 19:19
《一、光的传播》习题2.doc
(51 KB, 下载次数: 2487)
2015-7-5 19:1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