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8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问题案及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 10:3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标要求】
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学习目标】:
⒈  了解杨振宁的相关知识。
⒉  ⒉了解二百年来,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
⒊  ⒊了解中美教育在鼓励创新上的异同。
【学习重点】:
了解作者解说的事理(包括新事物新发明层出不穷原因,科和技的关系两方面)
【学习难点】:中美教育在鼓励创新上的异同比较。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教师适当点拔
【自主学习】
1、写出字音:
芯(       )片   蓬(      )勃    聘(   )用    趋(      ) 势    胰(      )
2、解释下列词语。
    (l)与日俱增:                                                  
    (2)按部就班:                                                   
    (3)胆怯:                                                  
(4)权威:                                                  
(5)归根到底:                                                
3、本文作者        ,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                 获得者。
4、学生疑惑。
(1)                                                                        

(2)                                                                        

【问题探究】
1、作者在世纪之交产生了哪些随想?






2、在这两百多年间能够发生这么多的新事物?本文作者的回答是什么?










3、“我可以随便举个例子:一百年以前,世界的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今天,美国的农业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1%到2%,可是他们生产出来的粮食,不仅可以供全美国人食用,还可以出口到世界各地去。”这一段话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 、文中举的“爱因斯坦不及格”的例子想要说明什么问题?








5、“科”和“技”哪一个更重要一些?二者是什么关系?








6、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有什么差异?










【教后反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2 10:34:51 | 只看该作者
参考答案:
1、写出字音:
芯(       )片   蓬(      )勃    聘(   )用    趋(      ) 势    胰(      )
2、解释下列词语。
    (l)与日俱增: 随着时间增长而增长。
    (2)按部就班: 形容做事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顺序。
    (3)胆怯:
(4)权威:

(5)归根到底:归结到根本上。
3、杨振宁   诺贝尔物理学奖
【问题探究】
1、作者在世纪之交产生了哪些随想?
杨振宁先生回顾了近两百年来世界上出现的许多新事物,分析了近两百年,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新事物层出不穷的原因,并循此提出了“科”和“技”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进而溯源说明了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的异同。
2 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  

3  列数字,做对比
4 想要说明爱因斯坦和爱迪生两个人的价值观不一致,还说明从事科学和从事技术所要专注的领域和知识是不一样的。  

5 两个都很重要,两者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  

6 中国的教育哲学强调基础知识,按部就班的训练,而美国的教育哲学会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会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5: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