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片段与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5 11:06
标题: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片段与反思
教学片段:
师:你有什么方法求出这四位同学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自身试一试,并在四人小组中交流一下。
(师出示要求:独立试一试,再在小组里交流,说说自身这种方法的过程,并比较自身与同组同学方法之间的不同之处。)
(同学独立考虑,进行交流后反馈。)
生1:我们以前学过求“2+3+4+5+6+7+8”这样的加法,就是把大与小分一分,使每个数一样多,所以,我就想到把这些数分一分,多的给少的几个,把小红的1个给小兰,小明给小亮2个,他们四人就一样多了,都是13个。
师:你们觉得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
师:刚才小A说得非常好,还联系了我们以前学过的求几个数和的简便方法,真不错!他的方法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移多补少(电脑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谁来解释一下,移多补少这个词的意思?
生2:把多的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大家一样多。
师:解释得真好!求平均数还有跟刚才这个同学不一样的方法?
生3:我把他们四人收集的个数都加在一起,再平均分成四份。(14+12+11+15)÷4=13(个)
师:(板书:(14+12+11+15)÷4=13(个))哪些同学也是这样算的?你能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4:要使每个人一样多,只要平均分就可以了,所以我先把四个人收集的合在一起,再除以4。
师:这样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先合再分。“先合”就是刚才两位同学说的:把四人收集的合在一起,求四人总数;“再分”就是再平均分。这样也能使四人一样多。
生5:我还有一种方法:因为四个人收集的都在10瓶以上,我就把10先不看,多出来的局部: 4+2+1+5=12(个),再把多的平均分成四份:12÷4=3(个)所以平均每人就是:10+3=13(个)。
师:哦。老师还是不怎么明白。谁能再说一遍?
生6:就是找一个数10,四个人收集的数都减去这个数,多出来数平均分,再加原来这个数,这样计算的话,数字比较,计算的时候比较方便。他取的是10,我也可以取11,算出来是一样的。
师:解释得真不错!这种方法我们也给他取个名:找基准数。找到一个基准数,大家都以这个数为规范,多出来的局部平均分,再加上基准数。就象小B说的,基准数可以是多个的,但一般我们取整十整百……数时计算会更简便一些。
生7:我算过了,取了12,算出来结果也是13个,而且比我刚才用的先合后分的方法更简单。
师:我们有这么多求出平均数的方法。你觉得哪一种你比较喜欢?
生8:我觉得都好的。但是,移多补少的方法会看不出来要移多少个。
生9:我觉得计算大数的平均数时,找基数的方法会简单一点,但是不要忘了加到基准数上去。
师:老师也同意这些同学的说法。移多补少的方法与找基准数的方法是相通的,找好一个基准数后,就是把多的局部拿出来补给少的,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在运用时,你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
(练习:基础练习与拓展。)
(其中的一道拓展题:三(5)班图书角有书86本,三(6)班图书角有书104本,现在学校要将50本新书分给这两个班,怎样分能使两个班的图书一样多?)
生1:我把所有的书都加起来,再平均分给两个班。(86+104+50)÷2=120(本)。这样,五班就分到了:120-86=34(本),六班就得到了:120-104=16(本)。
生2:我把(6)班比(5)班多的书与50本合在一起,再平均分给两个班。
(104-86+50)÷2=34(本),因此,六班就分得34本,而五班实际上只分得了:34-18=16(本)。
生3:我想:六班比五班多18本,先从50本中拿出18本给了五班,再把剩下的平均分。104-86=18(本),(50-18)÷2=16(本),所以,五班实际得到了16+18=34(本)。
生4:我把六班比五班多18本先平均分成2份,把其中一份给五班,使两班同样多。再把50本平均分,这样,六得到:25-9=16(本),五班得到:25+9=34(本)。
生5:我跟生3差不多,先把50本给少的五班,这时五班比六班多:86+50-104=32(本),再把多的平均分成2份,每班一份,六班就只得了:32÷2=16(本),五班得了:50-16=34(本)。
生6:我先把五班和六班原有的书平均分:(104+86)÷2=95(本),再把50本平均分:50÷2=25(本),95+25=120(本),120-104=16(本)就是六班分得的书的数量。
师:(方法一到方法六板书。)这六位同学说的方法都很不错,都有自身不同的见解。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五种方法,哪几种是同类型的?
生1:我觉得第一种方法与其它方法不是很一样,他是先合再分的。
生2:我也觉得,方法一是先合再分,而其它好象是移多补少。
生3:我觉得第六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是差不多的,先合起来求平均数,再平均分。
师:方法一与方法六有相通之处,先合在一起,再求平均数。方法二到方法五,其实都找了一个基数,再移多补少。如:方法二(画线段图),把六班看得和五班一样多,即找了基准数86,再把多的平均分,就是把多的移给少的。同样道理,方法三……
反思:
在做这道拓展题之前,我有点担心同学会遇到困难,想提示同学怎么来考虑这个问题,转念一想,我应该充沛相信同学的能力,同学可能会有比我更好的方法,让他们自身去尝试一下也未必不可,于是就出现了上面这些解法。假如在解题前我作一些提示,或许方法会少一些,先不论这些方法的优与劣,同学的思维是发散的、积极的。在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时,充沛暴露同学的思维,让同学在独立考虑后交流讨论自身的思路,并比较不同。同学理解了求平均不同方法的内涵与算理,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能有如此多的想法。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同学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是必要的。教师应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向同学提供充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协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同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5 11:06
“求平均数”教学片段设计和研讨
师:前两天,三二班的同学们分组进行了一次投标中靶的竞赛,他们的中靶成果如下表,比一比,哪个组投标中靶的成果好?请各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
第一组
1
2
3
4
5
12环
7环
8环
5环
8环
第二组
1
2
3
4
9环
10环
8环
9环
(同学分组讨论后反馈讨论结果)
生1:第一组同学投标成果好。因为第一组中靶共40环,第二组只有36环。
生2:我认为不能用总环数直接进行比较,因为两组的人数并不相等。
生3:我认为应该用各组平均每人中靶环数来比较各自的成果。
师:对!因为两组的人数不相等,就不能从总环数上比较他们的成果,用各组平均每人中靶的环数来比较就合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与此有关的新内容——求平均数。(板书课题)
[研讨:教师有意设计了两张投标中靶的成果表,以此创设问题情境,并组织同学讨论、比较,自然地引出了“平均数”这一课题。这样,不只将同学的情绪调节到了最佳状态,更重要的是通过事例让同学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求平均数的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做个实验。桌子上都放着盛着水的四个同样规格的杯子(按序标号),杯壁上有刻度,同桌同学互相看看这四个杯子中的水一样多吗?
生:不一样多。
师:怎样才干使这四个杯子里的水一样多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和做实验。(同学讨论和操作后,教师根据同学的回答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生1:我们是这样想的:从第一杯中倒出2厘米高的水给第四杯。从第三杯中倒出1厘米高的水给第二杯。这时四个杯子里的水的高度就正好相等,都是4厘米。
师:这种方法很好。把较多的局部移至较少的局部,一直到相等为止,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移多补少法”。
生2:我们是先以2厘米为规范,把每杯水中多出的局部都倒在另一个空杯中。当四个杯里的水按要求倒完后,这个空杯子里的水就有8厘米高,然后再把这8厘米高的水平均分成4份,每份水高2厘米。最后,往每个杯子里都加入2厘米高的水,这样就使得四个杯子里的水的高度正好相等,都是4厘米。
师:这种方法不错,是运用了先假设一个规范(即以最小数作为规范来考虑),在进行调整的方法达到目的的。同学们当中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3:我们是这样考虑的:先把四个杯子里的水全都倒在一个空杯子中,合起来有16厘米高,平均分成4份倒入各杯中,这样每杯水的高度都是4厘米。
师:先汇总,再平均分。这种方法也很好!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实验,都能使这四杯水的高度相等,并得到了相同的答案:这四个杯子里的水的高度都是4厘米。其中,“4”就是“6、3、5、2”这四个数的平均数。
[研讨]这一层次主要是积极地为同学自主探究发明条件,让同学在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协同运作的过程中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感悟“求平均数”的多种灵活的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同学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配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在动态中渗透“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以和“假设调整”、“汇总均分”的方法。
师:假如要直接求出四个杯子里水的平均高度,用刚才倒来倒去的方法方便吗?
生:不方便。
师:那么,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能不能先用列式计算的方法得到结果,然后再进行操作呢?
(同学合作,讨论算法)
生1:我是借助前面第三种方法的思路去想,先汇总,再平均分。也就是先把四个杯子里的水合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列式计算为(6+3+5+2)÷4=4(厘米)。
生2:由于数目小,我是直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进行推断的……
[研讨]通过“倒来倒去不方便”,引发同学的认知抵触,目的在于进一步激发其求知欲。而组织同学多向交流,旨在加大同学之间信息交流的密度和强度,培养同学课堂信息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以此达到让同学在操作的基础上探究算法,充沛借助感知向理性过渡,促进同学主动构建认知结构的目地。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5 11:07
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请举例说说。
生 1 : 期末考试后,老师算出我们全班的平均分,就用到平均数的知识。
生 2 : 算出每个单位的平均工资,也是用到平均数的知识。
生 3 : 算出我们四年级每个班的平均人数,也要用到平均数知识。
生 4 : 我们演讲竞赛(学校刚刚举行了演讲竞赛)打分时,也用到平均数。
师: 同学们举出很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平均数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如,老师上网也找到这些利用平均数计算的有关信息。
屏幕出示一些春节期间各行各业利用平均数计算报道的有关信息。
师: 根据同学们举出的例子以和老师提供的信息,你对平均数有什么感受?
生 1 : 平均数真好用!
生 2 : 平均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从同学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与同学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同学体验到:身边有数学、数学无处不在。现在,他们突然间感受到了每天在做的事与数学是那么的亲近,这将对他们学习数学发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的课程规范强调:“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为此,教师要构建生活课堂,让同学在自然真实的主题活动中去“实践”数学,在实践中探索发现,感受数学的魅力。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5 11:07
感悟生活的魅力——《平均数》教学片段和反思
[片断一]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老师要好好地奖励你们,让大家玩一个游戏吧。游戏规则是这样的:男、女同学各派3名代表进行5秒钟的拍球竞赛,以总数多少比胜负,看哪个队获胜?
(同学兴致高昂,踊跃报名。)
代表上场后,教师请同学当裁判。
裁判把各自统计出来的数据板书在黑板上。
师:口算出结果。
生1:男同学总得分34分。
生2:女同学总得分24分。
师:男同学代表队获得冠军。
(男同学非常激动,女同学却默不出声。)
师:我看同学们玩得很开心,我很羡慕你们,我也想参与。这样吧,我加入女同学代表队。
(女同学笑得很绚烂:男同学却皱起了眉头。)
竞赛再次开始。
裁判把各自统计出来的数据又板书在黑板上。
师:口算出结果。
生1:男同学总得分36分。
生2:女同学总得分44分。
师:女同学代表队获得冠军。
(女同学欢呼。)
生(抗议地说):老师,你偏心,我们3个人拍球,女同学4个人拍球,这不公平,我们也要多加1人。
师:看来人数不相等,用比总数的方法来决定胜负不公平。怎样比较才干做到公平?
生:我们男同学也多加1个人。
师:不增加人,有什么好方法来比较男、女两队总体拍球水平的高低?
生:求出各自的平均数来比较。
[片断二]
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 见过平均数吗?请举例说说。
生1:期末考试后,老师算出我们全班的平均分,就用到平均数的知识。
生2:算出我们三年级每个班的平均人数,也要用到平均数知识。
生3:歌手唱歌竞赛抒分时,也会用到平均数。
师:同学们举了很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平均数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老师上网也找到一些利用平均数计算的有关信息(电脑显示)。
师:根据同学们举出的例子以和老师提供的信息,你对平均数有什么感想?
生1:平均数真好用!
生2:平均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片断三]
课件出示(判断说理):
1.王伟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95分,数学97分,英语96分,他三科的平均分是96分。
生:同意。
师:判断这么快,用什么方法?
生: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2.三(1)班的平均身高134厘米,三(2)班的平均身高135厘米,李亮在三(1)班,朱龙在三(2)班,李亮肯定比朱龙矮。
生:不同意。
师:理由呢?
生:平均身高并不是实际身高,反映的是我们各自班的整体水平。
[反思]
课堂是每个同学都在经历的生命历程,同学渴望着这个历程的丰富多彩。生活中毫不起眼的一些例子能让他们为之思索、争论、兴奋、抱怨,是因为师生一起的“演绎”。这节课的学习,同学获取了很多知识,我和同学一样,也获得了几分感悟。
1.生活实例引入教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从同学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与同学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同学体验到:身边有数学,数学无处不在。片断一的创设,用同学熟悉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拍球竞赛,来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沛发挥了同学的主体作用。
2.数学问题回归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课程规范强调:“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为此,教师要构建生活课堂,让同学在自然真实的主题活动中去“实践”数学,在实践中探索发现,感受数的魅力。片断二、片断三所设计的问题,就是同学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实际。因为它有着熟悉的生活背景,具有同学乐于参与的空间,所以它有强大的吸引力。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5 11:07
片段一:在解决问题中认识平均数,学会求平均数。
师:同学们喜欢打篮球吗?这不,四年级几个班的同学正在举行一场有趣的投篮竞赛,想去看吗?课件出示四年级同学在投篮竞赛的画面。
师:四(1)班只来了1位同学,投中了5个。
师:假如你是裁判员的话,想用哪个数字来代表他们的水平?
生:5
师:四(2)班来了2个人,小青投了3个,小红投5个。
师:该写几来代表他们的水平呢?
生:8个。
师:假如用8个来代表他们的水平,你认为四(1)班的同学有意见吗?
生:肯定有意见,不公平。因为四(1)班1个同学,而四(2)班来了2个同学。应该是4。
师:你这个4哪来的?
生:(3+5)÷2=4,每人投4个。
师:同学们体会一下,把这两个同学的投球数合起来,再平均分给两个同学,你们觉得这样一来,每个人看起来能不能一样多?
生:能,都是4个。(师板书:合并、平分)
师:4个能代表两个同学的整体水平吗?
生:能。
师:真好!除了这位同学想到的先合再平分以外,看看图,谁还有别的好方法,能一眼就看出来?
生:把小青的5个移1个给小红,就能看出来都是同样多。
师:数学上从多的里边挪一些补给少的,我们给它个名称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师:四(3)班来了3个同学(小明投了7个,小兰投5个,小刚投6个),课件出示画面。
师:你觉得该用哪个数来代表他们的整体水平?(让生结合图,在小组中交流)
生:用6比较合适,可以把小明的给小兰1个,这样每人都是6个。
师:他是移多补少的。(操作课件移多补少的过程)
生:还可以列式计算:7+5+6=18(个),18÷3=6(个)。
师:在这个问题中,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并再平分,都能使每个人看起来同样多。(板书:同样多)数学上把这同样多的数,说成是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赏析】以同学感兴趣的投篮竞赛为题材,充沛利用条形统计图,并创设了“用几来代表各班同学投篮的整体水平”的问题情境,让同学在问题解决的困惑中发生求一组数据平均数的需求,丛中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并渗透了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先求和再平分)和基本方法(移多补少)。有效地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获得了新的知识。使同学初步体会到求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片段二:在比较中感受平均数的实质特征。
师:6是7、5、6的平均数,这里的两个6,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哪不一样?
生:小兰是小明给他一个,小刚是自身有6个。
师:通过移多补少得到平均数的6,是反映三个人的整体水平。
师:四(4)班来了4个人,成果都出来了,(2,6,8,4)假如不计算,能不能通过4个条形图,估计他们的平均成果是多少?
生1:5个;生2:3个;生3:2个;生4:8个。
师:(师指着条形图)就以8个为例,可能是8个吗?
生:不可能,因为8个是最多的,平均数不会是8个。
师:你觉得平均数会不会是2?为什么?
生:也不可能,因为2个是最少的。
师:那么,平均数应该在……
生:平均数应该在最高和最矮的之间。
师:是不是真的这样吗?列式算一算。(同学列式计算后汇报)
生:2+6+8+4=20个,20÷4=5(个)
师:老师把这个5,用一根线表示出来了,刚才有同学说,这个平均数比最高的要少,比最矮的要多,现在看来是这样吗?(引导生观察条形图)
生:是。
【赏析】首先,张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同学比较两个6表示的意思,这样的教学布置,意在让同学体会,求平均数是一种统计数据的处置方法,只是通过计算求出一组数量的平均数,用以说明这组数量的一般情况,而不是真正的把这些数量平均分。最终使同学明白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有力地揭示平均数的实质特征。
其次,张老师不让同学计算,而要同学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来估计四(4)班同学的平均成果,意在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对平均数的估计能力,当同学猜出许多不同的答案以后,张老师却一点都不着急,而是引导同学观察条形图,通过认真观察,仔细分析,使同学发现平均数居然是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特点,然后,再让同学列式计算,验证自身的发现。这样布置,不只形象地揭示了平均数的意义,而且突出了平均数是一种统计量的实质属性。
片段三: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求平均数的价值,锻炼实践能力。
师:关于平均数的学问还很多呢,最后,老师要带大家到生活中看看,假如你真的了解平均数的话,相信大家一定有深刻的认识。
师:(出示健康报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男性平均寿命是71岁。)
师:可是有个70岁的老伯伯看了这则信息,他怎么会难过呢?猜猜,老伯伯会想些什么?
生:他可能会想,平均寿命71岁,我都70岁了,怎么办呀!想想心里很难过。
师:你觉得他懂平均数吗?
生:不懂。
师:有没有同学想对老伯伯说些什么?
生1:平均寿命是71岁,但你也许能活到80多岁或90多岁。
生2:平均寿命是71岁,未必每个人的寿命只活到71岁,有的人会活到比71岁更长。
师:我现场采访一下在坐同学,你家有爷爷、奶奶活到71岁以上吗?
生1:我外公今年78岁。
生2:我爷爷今年78岁。
生3:我外公今年82岁。
生4:我奶奶今年83岁。
师:你说,这时我这个老伯伯心里还难过吗?
生:不难过。
【赏析】学以至用,这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所在,也是培养同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身边的事物,发展同学数学素养,张老师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这样既符合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又符合同学的认知规律。让小朋友们真切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体验到自身能够运用平均数的知识协助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5 11:07
[平均数]教学片段
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方法求出了平均数,请你选择最喜欢的方法,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出示:7,3,6,4的平均数是多少?)
生1:我是这样想的(7+3+6+4)÷4 = 5,所以 7,3,6,4的平均数是5,我在加的时候还用了凑十法。
生2:我是从7拿出2给3;6拿出1给4,通过移多补少得出7,3,6,4的平均数是5。
师:你们的方法都很棒。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学校五年级篮球兴趣小组队员的身高情况。出示小组队员身高(单位:厘米): 147,149,152,151,146
先估计一下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算一算,比较一下你估计的准不准。
生1:我是这样想的,152拿出3个给146,151拿出2个给147,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就是149。
生2:我是这样想的,(147+152+149+146+151)÷5=149(厘米)。
生3:我是这样想的,这列数从146到152,里面少148与150,148与150的中间数是149,所以这些数的平均数是149。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5 11:07
[片断一]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老师要好好地奖励你们,让大家玩一个游戏吧。游戏规则是这样的:男、女同学各派3名代表进行5秒钟的拍球竞赛,以总数多少比胜负,看哪个队获胜?
(同学兴致高昂,踊跃报名。)
代表上场后,教师请同学当裁判。
裁把各自统计出来的数据板书在黑板上。
师:口算出结果。
生1:男同学总得分34分。
生2:女同学总得分24分。
师:男同学代表队获得冠军。
(男同学非常激动,女同学却默不出声。)
师:我看同学们玩得很开心,我很羡慕你们,我也想参与。这样吧,我加入女同学代表队。
(女同学笑得很绚烂:男同学却皱起了眉头。)
竞赛再次开始。
裁判把各自统计出来的数据又板书在黑板上。
师:口算出结果。
生1:男同学总得分36分。
生2:女同学总得分44分。
师:女同学代表队获得冠军。
(女同学欢呼。)
生(抗议地说):老师,你偏心,我们3个人拍球,女同学4个人拍球,这不公平,我们也要多加1人。
师:看来人数不相等,用比总数的方法来决定胜负不公平。怎样比较才干做到公平?
生:我们男同学也多加1个人。
师:不增加人,有什么好方法来比较男、女两队总体拍球水平的高低?
生:求出各自的平均数来比较。
[研讨:教师加入女同学代表队进行拍球竞赛,在数据比较中,同学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怎样比较才干做到公平呢?这样就激起同学探究问题的兴趣。在活动参与中,同学充沛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数学学习活动的生命性内涵。]
[片断二]
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 见过平均数吗?请举例说说。
生1:期末考试后,老师算出我们全班的平均分,就用到平均数的知识。
生2:算出我们三年级每个班的平均人数,也要用到平均数知识。
生3:歌手唱歌竞赛抒分时,也会用到平均数。
师:同学们举了很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平均数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老师上网也找到一些利用平均数计算的有关信息(电脑显示)。
师:根据同学们举出的例子以和老师提供的信息,你对平均数有什么感想?
生1:平均数真好用!
生2:平均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研讨: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同学联系实际生活,让同学关注、搜集、分析身边的客观信息和典型数据,并通过交流对“平均数”内涵深层理解。]
[片断三]
课件出示(判断说理):
1.王伟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95分,数学97分,英语96分,他三科的平均分是96分。
生:同意。
师:判断这么快,用什么方法?
生: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2.三(1)班的平均身高134厘米,三(2)班的平均身高135厘米,李亮在三(1)班,朱龙在三(2)班,李亮肯定比朱龙矮。
生:不同意。
师:理由呢?
生:平均身高并不是实际身高,反映的是我们各自班的整体水平。
[研讨:教师充沛依据同学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问题。引导同学经历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进一步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