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读《谈课堂作文教学》读书笔记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5-6-7 00:03
标题:
读《谈课堂作文教学》读书笔记
读《谈课堂作文教学》读书笔记
龙楼中学小学 曾美英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而岁月却是如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从师范毕业以后就走上三尺讲台,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这25年来教育教学中让我最让我头疼的是作文习作。
“作文真难!”这是步入三年级学生经常说的话,虽然我是个老教师,可出的学生们写的习作却是一塌糊涂,尽管我也采取了多种方法试图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可是就是难于提高。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大量阅读怎样教学生习作有关知识,都不尽人意。
我根据自己的科目着手进行作文教学。因为作文教学和课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读写结合必须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对于低年级学生,每学一个字,不仅要会读能写,更重要的是会用。在课堂上多进行句子训练,多种形式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为日后写作文打好基础。对于三年级学生,教师更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课文中圈、点、标、画,让学生体会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通过阅读,理解作者是怎样谋篇布局的,从而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写作方法,之后,选取相似的题目让学生摹仿写作。这样不仅减轻了作文难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再次回顾文章写法,体会课文之精、之美、之妙,更易于接受写作文,并通过学语文提高作文兴趣和写作水平。
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是写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不但可增长知识,又可借鉴人家写作的手法,实在是一举多得。为了正确指导同学们读书,我要求他们读有益身心健康的书报杂志。并将其中的优美词、句、段积累起来。通过一定数量的阅读,吸取各种各样的知识来为写作服务。让同学们得到写作上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都说观察是写好作文的条件之一,处处在意周围的人、事、物,将会得到许多作文的好材料,也将会把文章写得更全面、更细致。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5-6-7 00:03
在上习作训练课时,我要求大家带来自己平日心爱的玩具,写一篇观察短文。目的是希望调起学生的习作兴趣,纷纷拿出自己心爱的东西,例如玩具火车、变形金刚等。尽管我要求同学们观察时要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发挥想像,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于按照老师的要求,写成一篇有条理、内容充实、结构完整的文章。只有少数同学写得比较生动有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就,必须作长期的实践、训练。所以,写作训练一定要加强。我经常让他们有目的地观察,学习,搜集作文材料,然后进行写作。我还建议孩子们特设两个本子,一个是“资料收集本”,包括文章摘录、剪报、参观笔记等内容,一个是“练笔本”,包括日记、偶感、作文等。令他们知道:文章多做始能精。
开拓生活源泉,丰富学生感受,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了作文教学的任务:小学生写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了解学生生活,抓住写作时机,创设写作情境,指导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做及时、客观的报道。文章要有感而发,任何文章都是作者心灵的再现,可见丰富学生的感受是学生习作一个重要环节,丰富学生的感受实际上就是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对作家是如此,对刚学习写作的小学生更是如此。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承受生活,认识生活,丰富情感。相对于中学生,小学生的生活还是比较单调的,主要还是局限于家庭、学校和有限的社区活动,但这并不防碍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要引导学生享受生活,在平淡的生活中享受爱的温馨,享受友谊的温暖;要引导学生学会承受生活,生活不总是阳光明媚,也还有风雨,要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挫折;要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生活中的人与事,学会与不同性格人相处,学会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办法;要引导学生用心体验生活,体验幸福感、成功感、挫折感、羞耻感和感恩,丰富自己的情感。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就会乐于表达生活,表达生活就会有话可说。
组织学生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丰富学生感受。结合节日庆祝活动,班级主体队会等让学生亲身经历,大胆参加。如:“六.一”庆祝活动、“国庆节庆祝活动”、“知识化大擂台”、“辩论会”等。这些活动给了学生自由的空间,话题是学生自己喜欢的,内容是学生自己准备的,孩子们说自己想说的,兴趣自然就浓了,当然也有话可写了。
让学生自己通过课外的活动,丰富自己的感受。
农村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如放牛、捉鱼、赶鸭、采蘑菇、摘果子这些充满童趣的事只有在乡村孩子的生活中才能出现。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独立参与生活,感受生活,培养学生表达这种感受生活乐趣的愿望。平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春夏秋冬的动物、植物、景物、人物的变化。春天来了,引导学生去找春天,观察春天大自然的变化。夏天、秋天、冬天又有什么变化?在家里留心家庭生活,观察父母,在学校留心校园、操场、教室的变化,同学、老师、好朋友的言谈举止,有哪些印象深刻或令你感动的事?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用上最鲜活而不是老掉牙的材料。
强化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主动练笔,并且教会学生表达。写作这项基本功不是一朝一夕能出成果的,它需要持久的写作激情和一定的表达能力。所谓表达就是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把看到、听到或经历的事情表现出来。常听到老师们抱怨:"没少让孩子读书,积累句子,可这孩子怎么还是不会表达呢?"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学会表达是关键。选材再好,观察再仔细,表达不清还是没有用。有的学生生活经历挺多的,究其原因,一是不会表达,平日里词句积累太少;二是思想上存在惰性,懒得动笔,要解决作文课不再头疼的问题,也必须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强化训练。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5-6-7 00:03
平时鼓励学生大量读书、背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扩大阅读积累量。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古往今来的名人作家都是博览群书的典范。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阅读就是为了积累语言,这里所说的阅读尤其指课外阅读。专家研究指出,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达到了课本的4.5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所以我们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至少应在课本的4.5倍以上。所以大量读书、大量背诵,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是学生乐于表达的源泉。
再就是通过写日记来积累,成主动习作的习惯,进行强化练习。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实验作文也是对学生习作进行强化训练的好形式。小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也强,我们不妨适当地让他们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来习作。在指导学生写一篇“我成功了”的作文中,我发现一学生写了自己通过做实验证明某一说法,领悟到一个道理的文章。读了他的这一篇习作,觉得文章内容真实又有新意。于是,我便给学生一些结论性的语句。如“鸡蛋在盐水中不会下沉”“蚂蚁搬家要下雨”等,让学生实验、观察并习作。发现学生通过实验写出的文章比生搬硬套写出来的文章更能打动人。质量明显比平时高,从字数上来说也明显增多了,主题也丰富多彩。
这些都是我平时向老教师或有关的书籍以及在教学中积累出来的一点经验,此次协同研修活动使我有了更大的进步。对学生作文兴趣的持续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来自于学生表达的欲望。任何人都有表达的欲望,并且需要有表达的平台,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学生写作的原始动力,管老师用《作文评价周报》让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并且能够持续保持,这是很不容易的。在教语文课的时候我曾经对学生的作文训练进行了尝试,也是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因为如果学生不爱写、不想写就不会有鲜活的文字,但是远没有形成管老师的系统。如果办理的学生都敢写作文,都爱写作文,都有表达的欲望和兴趣,这是很难得的。
而管老师出版的班级作文周报本身对学生有吸引力,它刺激着学生的写作状态,学生想在周报上发表文章,想写出好文章,能够上报。这份“动力”有局限性。一两个月后,新鲜感消失,这份动力就自然减弱。为此,管老师策划了三年的作文教学方略,来激励并维持学生为周报写稿的热情,在参与中不断获得肯定,在肯定中不断催生新的写作目标,形成一个较为恒定持久的写作动机。
为了激励学生的兴致,刺激学生不断写作。管老师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激励机制,管老师想到了给学生发卡。学生每发表一篇文章,就发“刊用纪念卡”一张。“刊用纪念卡”,即一张名片纸,发卡时在上面写一段话,如:“你的文章真棒,希望下次还能在报上见到你优美的文笔。”“未来的小作家,从这里起飞吧!”“小心,别落下了!”“写得真好,周报上又留下你童年的影子。”如此花言巧语,学生自然抵挡不住诱惑了。回想我们给学生的作文评语,总是循规蹈矩,老生常谈,也难怪学生会爱理不理,甚至不屑一顾。
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管老师还采用了连环计。凡获得3张“刊用纪念卡”的学生,可以换取一张“作文新苗”奖状;获得“作文新苗”称号的学生,再在班级作文周报上发表5篇文章,就可以获得“作文小能手”称号;获得“作文小能手”称号的同学,再发表7篇文章,就可以获得“班级小小作家”称号;获得“班级小小作家”称号的同学,有资格出期“个人专刊”。“个人专刊”,即这期周报上的所有文章都出自一个学生之手,并且规定,所有文章都必须是一个月里写的——这一个月,对学生而言,是一次高峰写作体验。“个人专刊”面向全校发行,学生可以获得最高荣誉——“班级诺贝尔文学奖”。这种评奖方式基本能保证了学生长期的写作兴趣。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5-6-7 00:03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的动力,管老师给学生们发“发稿费”。发给学生的“稿费”不是真的钱,而是一张模拟稿费单,也就是一张名片纸,上面敲个章,章上刻有“《评价周报》第X期稿费X元X角”字样。学生在周报上每发一篇文章就获得相应的稿费,文章长,稿费多。这些“稿费券”可以用它到“班级图书交流中心”买自己喜欢的书。书从哪儿来呢?管老师可谓想足了办法,用足了计谋。例如:学校提供科研经费,从中提取;联络有关家长资助;收取适当的实验经费等。
管老师善于激励。谁都有被肯定的欲望,大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激励应尽可能地完善,尤其注意照顾后进生。他们不是流离于班级之外的别种人。管老师通过“三大动力”,即“等级评奖”、“积分活动”、“稿费活动”来激励学生。这几项活动可以分年级操作,如在三、四年级使用“等级制”、五年级使用“积分制”、六年级使用“稿费制”,这样各年级分别操作,既有层次性,同时又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最近又读了王有声老师写得《谈课堂作文教学》一书。从不同角度讲了王老师在教学作文时的点滴收获,也能从中看出王老师由一个课堂上经常犯错的年轻教师成长为作文教学专家的过程。读了这本书,我觉得从教学上和工作方向上都很有收获。
王老师在书中关于作文教学讲得很细,适于学习借鉴。比如,怎样指导学生改病句、常用的关联词造句容易出现的问题、教给学生一些修辞知识、阅读课中怎样讲授作文知识等。我认为读这本书解决了一些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小疑问,有些大方向明了的问题,细微之处该如何处理,王老师都解释的非常详细。就拿用“不但……而且……”造句来说,一个学生造句:爸爸不但会修电视机,而且还会修收音机呢。王老师在评析时讲到,这个句子上下两层颠倒,前半句是平房,后半句是地下室,应该把后面一句更上一层楼。学生说:爸爸不但会修电视机,而且还会组装电视机呢。王老师幽默的语言讲解使我明白了在教学中应该怎样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细致分析,一针见血,不在课堂上浪费时间,做些无用功。
从这本书中我还感觉到王老师的勤奋,基本上是“一课一得”的教学设计,使王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越走越专。这也是我应该努力的方向,做到“一课一得”,让学生学有所获,自己在专业上也有所成长。
《王老师谈课堂作文教学》中亮点——复读。怎么讲呢?教材中的课文,是学生练习习作最理想的范文。一篇课文学过了,期中、期末再学学,那是一般性复习。把它拿到作文课上,作为本次作文的范文再进一步讲“破”它,这就是“复读”。我的作文教学经常以学生学过的课文为范文进行引路,《王老师谈课堂作文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这种做法
通过这次研修活动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朝着管老师、王老师书中描述的方向奔去——也在自己的班级中尝试着做《班级作文报》,我希望自己可以把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调动起来,希望可以让自己的学生在校园里快乐生活,在班级里快乐生活,在自己的倾吐里快乐生活。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