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望天门山》课堂实录 [打印本页]

作者: 19681018    时间: 2015-6-5 16:23
标题: 《望天门山》课堂实录
《望天门山》课堂实录            
明德小学黄大香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我也非常喜欢,因为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古以来,优美诗作就浩如烟海。据我了解,同学们已经背诵了不少的古诗了,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老师听一听?(3、4名同学,及时评价)  
  同学们背的诗真不少,看来都非常善于积累。苏东坡先生有句话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啊,学习古诗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呢!
二、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诗,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板书:李白)对于李白,同学们并不陌生,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李白呢?
   是啊,李白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漫游中度过的。25岁的时候就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离开了家乡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顺江东下,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被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望天门山》。(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望天门山》(齐读)
三、初读
1、范读
  你们想知道这首诗是怎样写的吗?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5页,先听老师朗读一遍,注意听清楚字音。
2、自读
   大家喜欢这首诗吗?那就赶快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待会儿老师检查,看谁读得好。
3、检查读
  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大家注意听他字音读准了没有。
   大家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指名点评
   谁还想读给大家听?师点评
四、小组合作学习
    为了把课文读得更好,老师建议大家再来读课文。可以对照注释和查阅的资料来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了诗意后,再来读课文,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出色。(个人自学开始)
   现在,小组交流一下你的学习收获。
五、交流、品读
    同学们交流的非常认真,下面我们就谈一谈,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什么样的美景呢?
1、天门山
  你们知道天门山在哪里吗?为什么叫天门山呢?
(出示天门山图片)
  你们看,这就是天门山,你们觉得天门山怎么样?
  雄伟险峻的东、西梁山分别矗立在长江两岸,两山隔江相对,犹如天然的江上巨门,浩瀚的长江水从中间挤开一条通道,奔腾前行。
2、学习前两句诗
  此时,作者李白看到了这壮观的景象,不由得吟出了前两句诗。
1)谁来读一读前两句?
2)同学们想一想“中断”是什么意思?天门山为什么会从中间中断呢?
“至此回”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至此回?
3)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真是山水相依,你冲我挡。
4)从这两句我们可以体会出江水怎么样?
(汹涌的江水录像)
  你们看,汹涌的江水正奔流而下,多有气势啊!
5)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指名读,生点评优点或缺点
6)范读
  请同学们注意听老师读,哪里有停顿,哪些词是重度的?
  指名回答
7)学生练习,再指名读
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3、学习后两句
1)读到这里,我不由得要问:这么壮美的景色,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呢?
  你怎么知道的?
  诗人是在船上看到的:两岸青山------相对出
2)“相对出“什么意思?青山为什么能出来呢?
  (船随着激流前行,诗人望着人前方迎面的天门山扑入眼帘,又向后移去,好像是出来迎接自己一样。感觉不是船在动,而是青山在逐渐靠近自己。)
3)生活中你有这种感受吗?(行驶的车辆)
  诗人用词多么精妙啊,一个“出”字把山给写活了。
4)这青山仿佛是要出来迎接自己一样,诗人的心情怎样呢?
(高兴、激动、自豪)
  那你就是李白,请你读出诗人的这种心情。
5)李白在高大的天门山面前,丝毫没有感到自己的渺小,自己虽从遥远的天边来,却有这青山专程相迎,这又是多么豪迈呀!
  让我们齐读后两句。
6)小结
  诗中这么几个字,我们却品味欣赏了这么久,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诗歌中藏着的美,并从内心产生一种震撼,一种敬畏,这就是诗的魅力。
4、再读悟情
1)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再把诗读一读,看看诗中都描绘了哪些色彩鲜明的景物?(板书:青山  碧水  白帆 红日)
   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你们看,青的山、绿的水、白白的帆、红红的太阳,构成了一幅多么精美的图画呀!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同学们,诗歌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写景如画,更在于借景抒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
  (板书: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3)请同学们带着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满腔的爱一起朗诵。
  非常有感情,体现出了长江流经天门上时的壮观景象。
五、欣赏录像
1、下面就让我们走近长江,去领略一下它的风采。
(播放《再说长江》的片段)
解说: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生活了千千万万个春秋了,可她还是这样年轻,这样清秀,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你们看,这两岸陡壁耸立,直插云天,浩瀚的长江水只好紧束腰身,使出浑身力气,从两山之间挤出一条弯弯的水路,奔腾汹涌,勇往直前。她是那么百折不挠,锐不可当。
    有人说长江像一幅展不尽的山水画;也有人说长江是一条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长廊;依我看,长江倒更像一部辉煌的交响乐!你们听,由江流组成的主旋律多么高亢、多么雄壮!
2、我听到了同学们的惊叹,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3、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看到这惊心动魄的江山胜景,我和你们的感受一样,难怪当年的李白看到后诗兴大发,写下这如此不同凡响的《望天门山》,连清代的乾隆皇帝都称赞这首诗:“词调高华,言尽意不尽。”
六、背诵
1、同学们,这么好的一首诗,你们想不想背下来?试试看
  谁愿意上前面背给大家听?(配乐)
2、你们都能背下来吗?
    请同学们站起来,面向听课的老师,让我们用激情的朗诵把诗中的情传送给在座的每一位老师。
同学们朗诵的非常精彩,让我感受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七、总结拓展
   李白一生热爱大自然,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因此,也写下了大量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你们想一想,我们曾学过李白的哪一首诗也是抒发了这种感情?(《望庐山瀑布》)
   同学们记得可真清楚。
   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江山真是美如画,历代诗人都为之陶醉,并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像这种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不仅李白写过,其他诗人也有很多,请你们回去后继续搜集背诵,我们开一个“赞美祖国诵诗会”!

作者: 19681018    时间: 2015-6-5 18:11
  第三、关注学困生,教师的教学重心要下移。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除了面向全体以外,还要特别关注学困生,教学的重心必须向下移。首先,课堂小组合作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思考、发言,引导、帮助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倾听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其次,小组合作讨论结束后,在小组的汇报时,把教学的目标直接指向学困生,让他们代表小组来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并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这样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等这样的问题。有的学困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想回答又怕回答时,这时,老师要给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你能行的鼓励。会使学生的思维发生质的飞跃。这既是检查小组讨论的情况,又可检查学困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为教师及时调控课堂有很大的帮助。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