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5-19 09:36
标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杜甫及本诗创作背景,把握诗中“罥、衾、彻、庇、见”等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2、学习本诗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和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语言,感受形象,再造形象,并联系诗人的身世处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和崇高情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if !supportLists]-->一、 <!--[endif]-->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一首诗。谁来把题目读一下?(指名读)大家注意到没有,题目中的这个字(“为”)读——(wéi),意思是——(被)。
<!--[if !supportLists]-->二、 <!--[endif]-->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怒号 三重茅 挂罥 飘转 塘坳 倚杖 俄顷
布衾 恶卧 丧乱 大庇 突兀 见此屋
2.了解作者
杜甫,字子美,唐代诗人,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与大诗人李白并称“李杜”。杜甫一生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其诗作被称为“诗史”,其人被尊为“诗圣”。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风沉郁顿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春望》《兵车行》《北征》等。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投影出示朗读要求:① 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② 韵脚读出延长音;③ 读出感情;④ 边读边想象画面。)
(1)请男女生各一名,进行朗读PK。
(2)其他学生点评,教师作适时点拨。
(3)齐读课文。
2、了解记叙要素(投影)
这首诗写了什么事(请用简洁的文字加以概括)?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四、深入研读
1、感受天气——人生苦旅的悲凉时节
(1)默读诗歌,画出诗中描写天气的诗句,并用几个四字词语来加以概括。
(2)明确:狂风肆虐、乌云密布、大雨如麻、凄凉肃杀
2、走进草堂——一贫如洗的凄伤之地
(1)结合诗句,借助想象,说说风住雨停之后你所“见”到的草堂内外的情形。
(2)试用几个四字词语来概括诗人的生活处境。
明确:一贫如洗、家徒四壁、千疮百孔、摇摇欲坠、陈设简陋、破败不堪
3、走近诗人——孤苦伶仃的苍老形象
(1)好一个凄凉的秋天!好一座凄伤的草堂!可怜我们伟大的诗人就生活在这般境地!结合诗句,借助想象,说说你所“见”到的诗人是一副怎样的模样?
明确:衣衫褴褛、年老体衰、生活清苦、饱受困顿、哀伤无助、忧心忡忡、心急如焚
(2)堂堂一代诗圣,却落得如此境地。这是谁之过?仅是因为天灾?
(3)饱受“人祸”之苦的,仅是诗人一家吗?何以见之?
(4)你能借助平时积累的杜甫的诗句来加以回答吗?
明确:《春望》里写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由于战乱山河破碎,人烟稀少。
《石壕吏》写到“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可以看出,战争残酷,死伤惨重,民不聊生,衣食无着,就连老妇人也被逼上战场。
《咏怀五百字》里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政治腐败,贫富不均。
《无家别》里写到“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这是连年战争,人亡村衰,空寂萧条,毫无生气的社会缩影,是朝廷无能、百姓遭殃的见证。
4、聆听心声——超越时空的伟大情怀
(1)当时的社会诚然可憎,诗人的处境诚然可悲,但是,即便在这水深火热之中,我们的诗人也不失他的英雄本色!听读课文,画出诗人于千疮百孔的心中发出呐喊的诗句。
(2)边画边放声朗读诗人于千疮百孔的心中发出呐喊的诗句。
(3)你从诗人的呐喊声中听出了什么?
明确:牺牲自我、舍己为人、死而无憾、祈求广厦、心系苍生、心忧天下……
(4)结语:
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自身的痛苦,但他又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自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自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
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心忧天下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着广大读者的心灵……
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再来诵读全诗!
五、巩固延伸
1、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运用描写与想像,将本诗改写为一篇记叙文。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