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选)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53
标题:
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选)
撰写公开课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公开课教案能够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同学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站提供的这套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符合新课标的规范,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同学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下面提供多套公开课教案供您参考!
《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掌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掌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烘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文中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诵读,培养同学学习文言文的语感。
2、理读法:
引导同学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和常用虚词。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时布置】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从小就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故事──愚公移山。那就让我们在上课文之前,先回忆一下这个故事。请看 Flash《愚公移山》。
二、重点文常
1、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已经散失,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的有关古代资料编写的,里面保管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2、文体:寓言这种体裁的特点是寄托一定的道理在一种比喻性的虚构的短小故事中,往往带有讽喻或劝戒的意味。
三、读课文,理解文意
1、同学默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解释全文,有问题的一会儿质疑。
2、同学质疑,教师提醒同学注意一些重点词语的解释。
四、理解全文
1、愚公家周围环境如何?他为何要移山?移山有什么好处?(尽量用原句回答。)
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移山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移山有何困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困难有山高大、面积广、年老力衰、移山人少、运土石工具简陋,往返路途遥远。这样写的作用可以烘托出愚公移山的决心之大。
3、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眼前的,停滞的观点。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久远的,发展的观点。
4、考虑:但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
明确: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5、考虑: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示人物?
通过愚公和智叟的对比,再次表示出愚公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智叟不智,愚公不愚,“愚公”实“智”,“智叟”实“愚”,这正是寓言给两人取名的用意。
6、不是智叟一个人对移山发生了质疑,还有愚公的妻子,那么,愚公妻子的态度和智叟的态度是一样的吗?请你找找文章中的描写,比较分析。
同学讨论,明确:
愚公妻:
称谓:妻称愚公“君”(尊敬愚公)
语气:“以君之力……何?”(担心)
“且焉置土石?”(献疑)
智叟:
称谓:智叟称“汝”(轻视愚公)
语气:“甚矣,汝之不惠”(倒装,轻蔑)
“以残年余力……土石何?”(嘲讽)
7、这则寓言有何寓意?
明确:告诉人们,只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任何困难都可战胜。
8、问:为什么用这个神话结尾?
讨论并明确:意在说明愚公移山的精神和行动惊天地、动鬼神,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9、全班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运用对比烘托手法,通过愚公的胜利,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必需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六、安排作业
1、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
2、练习册上的相关作业。
七、教学后记
【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愚公妻:
称谓:妻称愚公“君”(尊敬愚公)
语气:“以君之力……何?”(担心)
“且焉置土石?”(献疑)
智叟:
称谓:智叟称“汝”(轻视愚公)
语气:“甚矣,汝之不惠”(倒装,轻蔑)
“以残年余力……土石何?”(嘲讽)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53
《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列子》和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2、学会识别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3、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和愚公形象的实际意义。
4、让同学对愚公的举动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同学创新精神和自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2、难点:
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和愚公形象的实际意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二、简介《列子》和作者
1、《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里面保管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2、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三、授新
1、同学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掌握下列实词:
仞 冀 箕畚 孀 龀 匮 亡 厝 雍 陇
2、通假字:指;反;惠;亡;厝。
3、重点句子的翻译和字词的落实:
年且九十(年纪将近九十岁)
惩山北之塞(苦于大山的阻挡)
杂然相许(大家纷纷表示赞许)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还不能够搬掉魁父这样的小山丘)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夏去冬来,经过一年才干往返一次)
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不可变通的地步)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何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
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没有山岭阻隔了)
4、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四、安排作业
1、复习、巩固文中疑难字句的解释。
2、参照课后练习感知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整体感知
1、逐段朗读课文,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
第一段:极言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高大,交代它们的位置。
第二段:具体写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段: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
第四段:写愚公移山的胜利。
2、本文写太行、王屋的高大,愚公的年迈,移山人力伪缺乏,运土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有何作用?
前面都是为下文移山的艰难作了铺垫。烘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3、愚公是移山的积极倡议者,他对移山的态度自然很坚决,那么,他和智叟的分歧在什么地方?各用什么观点来看待移山这个问题?
智吏认为人力是有限的,不能改变自然,因而讪笑和阻止愚公移山;而愚公认为人定胜天,山虽庞大但它是死的,不会随时间流逝而加增;而个人力量虽然有限,但生息繁衍则有无限潜力。智叟只用短浅的停滞的观点看待问题;愚公用久远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4、从课文看得出来,“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何在?
智史与愚公形成鲜明对比。智望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实是愚。愚公之“愚”在于他决定一生平险、挖山不止。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愚公目光久远,且认为子孙元辰而山不加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者实愚,愚者实智。显而易见,这样命名不只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形象。
5、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
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正是恰恰表示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6、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志向,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实质的不同。
7、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需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三、课堂小结
我们常说愚公精神,那么什么是愚公精神?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畏惧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学习和以后的生活中,都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不可防止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假如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必将一事无成。
四、安排作业
1、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愚公移山》的读后感。
3、预习《诗经》两首。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54
《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三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⑴ 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⑵ 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2、过程方法目标:
⑴ 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掌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⑵ 掌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烘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生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争辩法。
3、品读法。
4、归纳法。(引导同学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和常用虚词。)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同学循声跟读。
2、同学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同学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同学自学情况。
⑴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指通豫南
⑵ 对加点粗的解释: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杂然相许
且焉置土石
⑶ 一词多义:
① 方:方七百里方其远出海门
② 且: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③ 曾: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益其所不能
④ 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吾义固不杀人
⑤ 亡: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⑥ 其:惧其不已也其如土石何帝感其诚其妻献疑
⑦ 之: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虽我之死,有子存焉甚矣,汝之不惠告之于帝
⑷ 翻译下列句子:
① 甚矣。汝之不惠!
②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 投渚渤海之尾。
④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同学分两组,展开课堂争辩。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小朋友帮助;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胜利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要克服困难,就必需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胜利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四、品读课文,掌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协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烘托手法:
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志向,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示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烘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烘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假如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胜利,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绩?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是想通过对《愚公移山》寓意的深入研讨,引导同学们能够辩证地、全面地、发展地分析和看待问题。今后我们所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也许会充溢荆棘,让我们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锁定目标,开动脑筋,去开辟一条让世人瞩目的人生之路!
七、安排作业
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课后反思】
这堂课,我根据新教材特点,结合同学的实际情况,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充沛估计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精心设计了一些新颖的考虑题。力求充沛调动同学的积极性,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过程;充沛发挥同学的主体地位,让同学争辩,教师仅起组织、协调同学的导演作用,从多方面培养同学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力求充沛体现新课程规范的“培养同学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和“努力提高同学语文素养”的指导思想。
整个初中阶段的文言通过整理归纳,应该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同学学习不够主动,这在今后的复习教学中一就要重视同学的文言积累。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54
《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⑵ 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2、能力目标:
⑴ 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掌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⑵ 掌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烘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生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掌握文意;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 flash──愚公移山。
同学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同学循声跟读。
2、同学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同学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同学自学情况。
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⑴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女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⑵ 对加粗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A、处分
C、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⑶ 一词多义:
方:
方七百里
方其远出海门
且: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曾:
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益其所不能
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吾义固不杀人
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其: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之: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⑷ 翻译下列句子。
① 甚矣。汝之不惠!
②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 渚渤海之尾。
④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同学自由回答,其余同学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同学用自身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同学分两组,展开课堂争辩。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小朋友帮助;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胜利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同学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需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胜利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身的对立面转化,胜利、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掌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同学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协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烘托手法:
同学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志向,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示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烘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烘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同学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假如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胜利,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绩?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同学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安排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胜利。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说明你的观战场点。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54
《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五
【教学目的】
1、诵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2、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其中深刻的寓意。
3、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设想】
从第五册开始,文言文集中编排单元。这给学习文言文带来了方便,也提出了问题。方便的是,集中学习文言文,有利于培养同学文言语感,以新带旧,学起来比较容易些;问题是,前面四册教材的文言文数量较少,而且与现代文混合编排在一个单元里,可以说,同学对文言文还比较生疏,这又给集中学习文言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前面的准备缺乏。
因此,五六册的文言文教学,需要有一个总体设计,由浅入深,遵循学习文言文的规律,依照教材的规定,从诵读训练开始,在“读”上下功夫。然后,再逐渐的深入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去。
读文言文,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读好停顿,主要指句中的停顿。一个长句中,哪个词与哪个词连在一起读,不该连在一起读,就决定了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读好句中的停顿,句子的意思也就大致明白了。
熟读能够成诵。背诵文言文的篇或段,也是五六册教学的重点。所以,加强读的训练,有益于背诵。
对课文内容的掌握,依照教材规定,能够领会文句的大体意思,懂得文章的主旨就行了。因此,教学中,不一定要直译课文,大体意思知道了,就基本上达到了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着重指导同学弄懂文章的主旨。
课文中遇到的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意义不同的词,一词多义的词,以至通假字、虚词等,选择重点的,让同学了解它们的意义或用法。所谓重点,一般来说,限于课后练习所列的词语。
本课教学目的,依照以上的认识而制定。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乃至作业,都从教学目的动身,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读准下列字音:
仞 惩塞(惩山北之塞)迂 汝 曾(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 荷
叩 箕畚 龀 匮 亡(亡以应) 厝 朔
2、读好下边句子中的停顿:
⑴ 惩山北之塞
⑵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⑶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⑷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⑸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借助教材上的注释。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同学自身放声读一遍课文。其间,遇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看注释或查字典。教师不予指导。
二、互读课文
两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读,一个听。听者发现读音有错,当即指出。两人对某字的读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这个字,留待一会儿解决。如是,二人各读一遍。三订正读音。
教师逐一出示写有下列字的卡片(或将下列字集中写在一块小黑板上),请同学个体回答,集体订正。正音时,有意识引导同学了解字词的意思。为后边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万仞 惩山北之塞 迂 汝 曾不能 遂荷担者 叩石
箕畚 始龀 穷 匮 亡以应 一厝朔东
四再读课文。
同学再次放声读一遍课文。教师提示:注意读准字音。
说明:至此,同学已经读了三遍课文,听读了一遍;加上正音(并有释词),可以说,教师借助“读准字音”这一要求,基本上实现了熟读课文的目的。在反复的朗读中,相当一局部同学会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这就为完成后边的教学环节打好了基础。但这并不算完全达到了“读”的要求,下一步,通过指导“读好句中停顿”,再读课文的重点语句,并为完成“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的进一步做铺垫。
五读好停顿。
教师逐一出示下列语句(制成卡片,或写在小黑板上),请同学读出其中的停顿,然后,对为什么这样读作一点解说。其间,随时提示同学会借助注释来读,慢慢培养使用注释的习惯。
下边语句中所画的“/”为停顿处,供参考。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说明:句中的停顿,一般依据句意或一定的语法关系来读,但又不能限制的过于死板。有的长句,可以停顿两次。这里没有标示出来,是为了供施教时灵活掌握。因为读好停顿,一是为了会读文言文,二是为了弄明白句意。初始阶段,不必为究竟在什么地方停顿而纠缠不休,只要明白了句意,就基本上达到了目的。同学随着读文言文数量的增多,尤其是随着对内容的深入理解,会慢慢读好句中停顿的。
六试译课文。
两个同学一组,由一位同学根据书上注释和自身的理解,串译课文大意;另一位同学订正或补充。二人遇到不会解释或意见不一致的语句,将它们画下来,留待一会儿解决。
说明:在前面诵读的基础上,大局部同学对课文语句的意思能够做到大体了解。两人互相研究、讨论,发明了较准确了解课文内容的条件。提倡借助注释来疏通文意,这也是在培养同学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此时,教师作巡视,注意了解同学出现的问题,使后面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七集体讨论。
每一组提出疏通文意时遇到的问题,全班研究、讨论。意见不一致时,教师适时给予点拨。
待同学没有问题再提,教师提出下列语句,指定同学说出大意,以检查刚才同学们自译的效果,也是将重点突出,以加深同学的印象。若下列有的语句,同学们已提出,此时教师不必再检查。
说出下列语句的意思和加点词的意思。
1、方七百里
2、河阳之北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5、叩石垦壤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7、甚矣,汝之不惠
8、而山不加增
9、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八听读课文。
教师读课文,同学听读。要求: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不看书。
说明:这个环节,是在前面读、译、议的基础上,通过听读,回忆强化同学对课文文意的了解,也是对前面施教内容的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深刻的喻意。
2、积累文言常识。
〖教学过程〗
一、研究内容(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能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意思吗?(本文写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2、你认为愚公是不是很“愚”呢?为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要紧扣课文内容。要点是:
⑴ 愚公是为了发明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决心移山的──“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⑵ 下定了决心移山,就毫不动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⑶ 故事的结尾,终于感动了天帝,将山搬走。移山的胜利也说明愚公不“愚”
3、智叟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聪明”呢?
回答要点:外表看起来,智叟好像是聪明。因为愚公终究“年且九十”了,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移走。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愚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时挖下去,“山不加增”,终于会胜利的哲理。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是“智”,而是真正的“愚”。
4、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聪明。课文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
面对困难,要敢于斗争,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取得胜利。能够这样做的人,才是聪明的。
5、怎样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6、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胜利,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要克服困难就必需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说明:这6个讨论题,旨在理解全文深刻的喻意。有两点注意:
1、同学的回答,不必如教学设计所写参考答案一样,重要的是看他们的理解。
2、第5题,同学可能答出反映了“封建迷信”或“作者的思想局限”这一类内容,教师注意引导。
二、词语练习
同学做课后练习三、四。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文言常识。先个体做,后全班订正。
有条件的,可适当补充以下内容: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返)
汝之不惠(惠──慧)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无)
一厝朔东(厝──措)
无陇断焉(陇──垄)
三、背诵课文
背诵教材指定的段落“河曲智叟笑……亡以应”。
方法:给2~3分钟自身背;然后,教师读这段话,同学随之默读(不看书);请若干同学站起来试背,全班背。大约5—7分钟完成。
四、扩展研讨
读练习五第1题。讨论“我们今天仍然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吗?为什么?”
说明:此题旨在联系实际,提高同学的思想认识水平,深化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研讨时间不要过长,注意掌握讨论的话题。
五、安排作业
1、再背课文要求的段落,直至记牢。
2、写一篇读后感。
参考题目:愚公不“愚”、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山》有感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700里,高七八千丈,原本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住在大山的正对面。由于北边的大山挡路,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他感到很苦恼,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一切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挖平,(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往哪儿搁?”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协助他,冬夏换季,才干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们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总体说明】
学文言文,熟读课文是第一件要做的事。课文读得不顺畅,像字音读不准,句中停顿读得不恰当,是不利于引导同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
读课文的方法很多。齐读、自读、互读等等,根据课文实际和同学实际选择方法。但是,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有益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调动同学学习和积极性、主动性。这是我们编写这课教学方案以和其他文言文教学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54
《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六
【教学要点】
1、顺畅翻译全文。
2、认识人物形象,理解故事寓意。
【教学难点】
1、个别重点词句的翻译。
2、愚公的形象和故事的寓意。
【教学方法】
活动性阅读教学法(有条件的应结合多媒体教学法)。
【课时布置】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竞赛活动导入
(设问式导语,可不抢答,只引起考虑,用投影。):“愚公移山”是(多选题):(答案:全选)
A、寓言故事
B、神话故事
C、成语
D、文章名
E、歌曲名
师:由此可见,“愚公移山”是极有名的寓言故事,它所包括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它 作为成语,在实际(口头、书面)中,经常会用到。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会对这个故事有更全面的了 解,会加深对故事所包括的意义的认识,或许还会对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发生深远的影响。
关于列子(略);
检查预习:注音(略)。
二、口头表达活动
那么,谁能讲讲这个故事(讲故事,不是翻译)?
(生举手,讲后师评价,给个人记分)
(此活动既练表达,又使教师了解预习情况,为下边的翻译作准备)
三、朗读
1、范读(或放录音)。
2、生齐读,师正音。
四、翻译
1、第一自然段:(师为主译,重点词:方、阳)(投影。图示法,后边第二、四自然段均会用 到。)
图示一:华北地区图:有关省区、黄河、长江、汉水、渤海等。(见和图)
图示二:山水阴阳示意图。(见和图)
交叉竞赛活动:(抢答,给四人小组记分)
“方七百里”是指:(答案:B)
A、周长七百里
B、四边长七百里
C、七百平方公里
2、第二自然段:生为主译,重点词:且、惩、险、曾、如……何、焉、诸、箕畚。
⑴ 四人小组分角色读:愚公、妻、“杂”、陈说语。
⑵ 每人口译,质疑互助。
⑶ 小组派代表质疑,别组作答或师答。
⑷ 指定某四人小组译全段(或分二组译),师或生指正。
3、第三自然段:生为主译。重点词句:甚矣,汝之不惠;毛、虽、匮、亡。
(具体操作步骤如第二自然段。愚公、智叟角色要读出语气与感情。)
4、第四自然段:师为主译。重点词:已、之于(诸)、陇断。
5、通译全文:
⑴ 每人口译全文(趁热打铁,加强记忆。)
⑵ 情境翻译扮演:(给四人小组记分)
① 抽一四人小组分角色译“聚室而谋”对话内容;
② 抽一四人小组分角色译“智愚舌战”对话内容。
(由译、演活动进入故事情境,过渡到对内容、写法的理解。)
五、质疑活动(师预先准备,与生的质疑相结合)
刚才我们依靠集体的智慧攻下了第一关──翻译关,现在我们同样要用集体的智慧攻下第二关(最后一关)──内容与写法关,大家有没有信心?那么,大家对这个寓言的内容、写法方面有何疑问?或者说它在内容、写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质疑点:
1、第一段写山之“方”、“高”有何作用?写其“本在……”有何用?
烘托移山之难;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2、第二段哪些语句写出了愚公一家移山的决心和情景?愚公是个怎样的人(涉和第一、二、三段)?
第一问略;志大智高,不畏艰难:山之大、年之高、路之远、人之嘲都难不倒他。
3、智叟是怎样阻止愚公的?表示了他什么思想? 夸张、反问;静止的眼光,无所作为。 愚公是怎样指责他的? 对比、顶针(顶真)、反问;发展的眼光。 作者给这二人起名字,有什么用意? 愚者实智,智者实愚。
4、其妻与智叟对待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 从用词上可找出许多不同点,表示其不同的思想。
5、第四段写上帝被愚公的“诚”感动了,这个“诚”指什么说的? “诚”即顽强的毅力、不畏艰险的精神。 为何不写终于挖掉了两座山,而要写成神助移山? 说明其“诚”感天动地;给故事一个圆满的结局。
六、讨论活动 针对上述问题和生所质疑采用多形式解答:
问题1、2、3由师引导生解答;
问题4分组(四人组)解答;
问题5师解答(由此导出寓意)。
寓意:这篇寓意通过愚公移山的胜利,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需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
和:质疑与讨论中的板书 阻 神背走 移
无 笑而止之 高(感天动地) 毕力平险 不
所 一毛不能 万仞 叩石垦壤 畏
作 如土石何 方七百里 寒暑易节 艰
为 不若孀妻 太行 王屋 始一反焉 难
七、一文一诗(歌)活动(此活动提出即可,不占用上课时间)
公精神确实感人、激励人。《愚公移山》这首歌对我们更好地理解愚公精神很有协助,课后大家把歌词誊写、背诵下来,体会这首歌词的写法,并学会唱这首歌(下次语文活动课上要用到)。
和:《愚公移山》歌词(投影)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太行与王屋,凭的是一身肝胆。
想起来不是奇闻,唱起来不是笑谈。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八、艺术朗读活动
我们已经认真分析了课文,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看看比学课文前的朗读在感情、语气等方面是不是掌握得更准。
(指定愚公、智叟、妻各一人,“杂”3 ~5人,陈说语集体读。)
九、竞赛抢答活动 以四人组或以大组为单位,题念完后举手抢答,记分,对则给10分,错则
扣10分(难度较大时,可不扣分)。对积极为集体争光者要褒扬。可由师口念题,也可用投影,用电教平台则最好。以下竞赛题供选用,用几道题视需要和时间许可而定。)
和:竞赛抢答题 1、“指(故意念成 zhǐ)通豫南”中“指”的读音是什么?
2、江苏有“江阴市”,请问它在长江的: A、南面
B、北面
3、愚公的年龄是:
A、90岁
B、80多
C、90多
4、“聚室而谋”中“室”指:
A、房子
B、全家人
5、“某人已有家室”中“家室”指:
A、住房
B、家属、家庭
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中“焉”的意思是:
A、语气词
B、哪里
C、于之(在这里)
7、“杂然相许”中的“相”表示:
A、互相
B、一方对一方
8、“诸位”与“公诸世人”中的“诸”:
A、相同
B、不同
9、“公诸于世”的说法不妥,为何?(古文中只有“投诸……”、“告之于……”的用法,无“诸于”的用法。)
10、愚公有几个儿孙: A、两个 B、3个 C、4个 D、4个以上
11、“京城氏”、“夸娥氏”中:“氏”的意思是: A、姓 B、名 C、字
12、“遗男”是“孤儿”(失去父亲或家长双亡的小朋友)的意思,文中的孤儿,他的母亲还在不在?
13、“跳往助之”的“跳往”可否改为“前往”?
14、“寒暑易节”指的是: A、一年 B、半年 (争议题,不扣分)
15、“穷山恶水”中“毛”指的是: A、草 B、长草
16、“杂然相许”中“许”的意思是: A、赞成 B、允许 C、答应
17、“而山不加增”中“加增”的意思是: A、增加 B、增高 C、更增
18、“不能自已”中“自已”的意思是: A、我 B、控制自身
1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中“已”的意思是: A、停止 B、已经
20、“方七百里”是指: A、周长七百里 B、四边长七百里 C、七百平方公里
21、“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中,“二子”是指: A、第二个儿子 B、两个儿子
22、“帝感其诚”中,“诚”是指: A、老实 B、诚信 C、忠诚 D、诚心
23、“太行、王屋二山”中,“二山”的说法与现代汉语相比,省略了一个什么词?
A、数词 B、量词 C、代词 D、副词
24、“高万仞”是夸张的说法。古代的一仞是指: A、九尺 B、八尺(或七尺) C、六尺 D、五尺
25、“愚公移山”是(多选题):(答案:全选) A、寓言故事 B、神话故事 C、成语 D、文章名 E、歌曲名
26、愚公叫家人挖山用的是命令的语气,对吗? A、是 B、不是
27、愚公挖山的目的是: 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28、愚公提出移山,其他几位家人都支持,只有其妻反对。这种说法对吗?
A、对 B、不对
29、“智叟笑而止之曰”中“笑”的意思是: A、笑容满面 B、讥笑 C、笑微微
30、本寓言也可看作是神话故事。神话可以充沛发挥想像力,但又得有一定的依据。请考虑,在地理知识方面,有哪些是本故事的依据?
十、总结
1、通过本寓言,我们主要学到了什么(如时间许可,可让同学总结)。
2、同学们(或各组)的表示(以鼓励为主)。
十一、作业安排
1、有关作业。
2、下次(两周后)语文活动课我们将组织一次争辩。争辩的话题是:移山不如移家。一、二组是甲方,三、四组是乙方。请班长组织甲方人马(主辩、副主辩、五名发言人)准备挑战,请学习委员组织乙方人马准备应战。为使本方成为胜方,全班每人这两天都要提供炮弹──写好一篇争辩稿分别交给班长、学习委员。大家有没有信心搞好这次活动?
华北地区图(略)
山水阴阳示意图(略)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54
《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七
【教学目的】
1、反复朗读,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播放背景音乐──《愚公移山》的歌曲。
巍巍壁迎的三峡是举目“高峡”,几年前人们还曾认为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是夸张的梦话,而今天,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梦话变成实际,高峡真正出平湖、那么,一个人搬走两座大山是不是仍是奇闻笑谈呢?好,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愚公移山>>,来认识这位移山的愚公吧。
二、正课
1、朗读(放录音),注意揣测语气。
2、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⑴ 愚公要移的是什么样的山?
讨论:太行、王屋,方七百里,高万仞。
⑵ 齐读第二自然段。讨论: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板书:愚公移豫南汉阴
⑶ 愚公移山要克服哪些客观困难呢?齐读第三段、
讨论归纳:年老将少路途遥远工具简单
⑷ 分角色朗读第二、三段。
(先小组进行,教师点播,然后齐读。)
注意体会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语气有什么区别?
讨论归纳:
两人的态度不同。
愚公之妻的怀疑是从关心动身,提出实际问题,语气较轻、智叟则是讥笑、责难,阻止愚公去移山。
⑸ 移山结果如何?齐读第四段、
讨论归纳:帝令背走。
3、移山胜利说明了什么?
讨论归纳:这是一篇寓言,寓言就是通过某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它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远喻近,还可以小喻大。本文以移山胜利结尾,就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是对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和坚强意志的讴歌。
4、争辩: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愚公是该搬家还是该移山?
讨论,小结: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造福千千万万人的子孙后代,他明知山高路远,人老将少,工具简陋,困难重重,仍去移山,看是愚不可和,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谓站得高,看得远,实则不愚。而今,我们仍可见到愚公精神、1998年的长江、嫩江洪水肆虐,处处告急。“洪水无情人有情”,正是广大军民手牵手,肩并肩,众志成城,抵御了千载难逢的特大洪灾。而搬家或绕道似乎是明智之举,实则是就事论事,从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自然不可改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可智叟在愚公的批驳下哑口无言,可知他是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的人。假如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那溃堤面前人往高处走便是了,大可不必“严防死守”、假如遇事怕难退却,何来“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也永远只能是诗人笔下的蓝图,更不要说如今的“南水北调”了。
其实,今天我们可以不移山也不搬家──打隧道。而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这种精神接力。苦干加巧干才是胜利嘛!
5、那你认为,愚公和智叟到底谁愚?
讨论归纳:愚公不愚,智叟非智。
6、根据板书背诵课文。
7、听歌曲《愚公移山》,感受愚公形象,口头描绘出来。
三、课堂练习
如以此为资料创作歌词,你会抓住哪一主题?请构思好后写下来。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54
《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八
【教学目标】
1、领悟故事隐含的寓意。
2、让同学对愚公的举动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同学创新精神和自主能力。
3、揣测人物语言中隐含的思想情感,准确掌握朗读的语气。
【教学方法】
1、借助注释,通过提问,师生讨论,相互检测等方式完成字词句的教学。
2、通过朗读,掌握讨论的方向,同学分组讨论。
【教时布置】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同学自由朗读,达到基本顺畅的水平
二、每四人一组,由一人朗读,三人纠正
三、师生竞赛:教师朗读,同学选定一人(或毛遂自荐)朗读,同学评判,指出应改进的地方
四、同学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大意
五、围绕词义、句义,师生相互提问、解答,问题设计要巧妙
例:
1、愚公多大年龄?
不到九十岁。且,将近
2、“遗男”几岁?
七八岁。龀,换牙,七八岁。
3、移山是苦活累活的事,“遗男”的父亲同意他去吗?
“遗男”没有父亲,孀妻,寡妇。
4、有女性参与劳动吗?
没有。夫,男子。
六、各大组推荐一人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要求绘声绘色
七、在掌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师生齐读课文,加深理解
八、围绕字意、词义、句义,相互拟题测试
第二课时
一、分析人物对移山的不同的态度
1、让同学扮演愚公的妻子、智叟,分角色朗读愚公妻和智叟说的两段话。
2、同学翻译这两段话。
3、教师提问:愚公的妻子说的一段话应以怎样的语气朗读?
关切、担忧。
4、教师提问:智叟说的一段话应以怎样的语气朗读?
轻蔑、讥讽。
5、让同学揣测当时两人的不同心理?
愚公妻子:老伴儿,你一大把年纪了,挑运土石,身体能顶住吗?
智叟:你这老顽固,连山上的一根草都拔不动,还想移掉两座大山?简直是异想天开!
6、同学归纳两人对移山的态度。
7、通过分析“杂然相许”、“跳往助之”,同学归纳愚公的子孙、“遗男”对移山的态度。
8、教师提问:愚公的妻子、子孙和“遗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说明愚公的举动得到众人的支持,移山是造福子孙的一件大好事。
二、分析愚公移山的原因、遇到的困难以和移山的意义
(教师提问,同学作答。)
1、愚公为何要移山?
大山阻塞,去山南要绕道而行。或答“出入不便”。
2、移山有何意义?
可用原文回答:“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也可用自身语言回答:道路疏通,出入方便。如答“造福子孙”则更佳。
3、在当时的条件下,移山有何困难?
可从三四个方面回答:
⑴ 山体庞大;
⑵ 工具简陋;
⑶ 劳力缺乏;
⑷ 路途遥远。要结合文中语句分析)
4、既然移山困难重重,愚公为何不放弃呢?
因为愚公坚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大山必能
移走。
5、太行、王屋二山最终是靠神的力量移走的,作者为何这样设计结尾?
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
恰恰说明愚公精神感人至深。
6、同学概括愚公移山精神
敢于向困难挑战,坚持不懈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7、假如你是愚公,你如何解决大山阻塞的难题?
可开凿隧道,可开辟一条山路、可搬家……
8、在今天,我们同样会遇到各种困难,除了需要愚公精神外,还需要什么?
除了苦干,还要巧干、依靠科学技术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也会遇到一座座山,希望你们也像愚公一样,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当然,也要学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安排作业
1、你对课文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2、充沛发挥想象,描写愚公等挖土运石的情景。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54
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寓意。
2、学会背诵。
3、积累语言。
【课型】
阅读讨论课。
【重点】
写作技巧与人物艺术形象。
【教学线索】
抓住“平险”引发。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时】
一个课时。
【教程】
一、导入
由祖国语言的丰富性,讲到成语,由成语谈和“愚公移山”。
显示:愚公移山
二、“一读”课文,寻找“引子”──叙事线索
显示:
1、文中哪个词语能起引发故事的作用?
“平险”──愚公的一个想法和举措,引发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讨论故事情节
显示:
2、愚公要“平险”,“险”在哪里?
“险”在家对面──“面山而居”。这是故事的背景。
3、为什么要“平险”?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这是故事的开端。
4、“平险”是如何进行的?
“谋”、“许”、“率”、“叩”、“垦”、“运”、“助”等行为。这是故事的发展。
5、“平险”的反对者有哪些理由?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故事的高潮。
6、结局是什么?
“神惧”、“帝感”而“无陇断”。这是故事的结局。
四、“三读”课文,小议人物对话
显示:
7、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人物对话。
8、有两次对话显现了故事的曲折与波澜,能否找出来?
愚公妻与愚公的对话──目的为解决问题。
智叟与愚公的对话──目的在于阻止行动。
五、“四读”课文,点击细节
显示:
9、“遗男”行为在故事中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有二:
⑴ 说明愚公之举深得人心;
⑵ 反衬智叟实为愚笨和无理。
六、“五读”课文,分析人物
显示:
10、课文是怎样表示愚公这个人物的?
⑴ 正面描写──语言、行动(愚公确知“平险”之利,有远大志向)。
⑵ 鲜明对比──智叟实愚,愚公实智(愚公深明可以“平险”之理,有正确的认识。)
⑶ 侧雨烘托──山高、路远,神惧、帝感(愚公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
愚公形象即为:有远大志向,有正确认识,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
七、“六读”课文,明白寓意并学会背诵
显示:
11、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愚公移山的胜利,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需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
12、用“首字连缀法”背诵“河曲智叟……”一段。
按“河曲──甚──以──其──北山──汝──曾──虽我──子、孙──子、子──子──而──何──河……”反复训练。
八、结束语
希望同学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认真领会愚公精神,并运用于学习、工作、生活之中,促进自身健康生长。
二、正课
1、朗读(放录音),注意揣测语气。
2、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⑴ 愚公要移的是什么样的山?
讨论:
板书:
太行、王屋,方七百里,高万仞
⑵ 齐读第二自然段。讨论: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板书:
愚公移豫南汉阴
⑶ 愚公移山要克服哪些客观困难呢?齐读第三段、
讨论归纳:年老将少路途遥远工具简单。
⑷ 分角色朗读第二、三段。
(先小组进行,教师点播,然后齐读)
注意体会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语气有什么区别?
讨论归纳:
两人的态度不同。
愚公之妻的怀疑是从关心动身,提出实际问题,语气较轻、智叟则是讥笑、责难,阻止愚公去移山。
⑸ 移山结果如何?齐读第四段、
讨论归纳、板书:帝令背走。
3、移山胜利说明了什么?
讨论归纳:这是一篇寓言,寓言就是通过某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它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远喻近,还可以小喻大。本文以移山胜利结尾,就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是对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和坚强意志的讴歌。
4、争辩: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愚公是该搬家还是该移山?
讨论,小结: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造福千千万万人的子孙后代,他明知山高路远,人老将少,工具简陋,困难重重,仍去移山,看是愚不可和,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谓站得高,看得远,实则不愚。而今,我们仍可见到愚公精神、1998年的长江、嫩江洪水肆虐,处处告急。“洪水无情人有情”,正是广大军民手牵手,肩并肩,众志成城,抵御了千载难逢的特大洪灾。而搬家或绕道似乎是明智之举,实则是就事论事,从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自然不可改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可智叟在愚公的批驳下哑口无言,可知他是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的人。假如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那溃堤面前人往高处走便是了,大可不必"严防死守'、假如遇事怕难退却,何来"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也永远只能是诗人笔下的蓝图,更不要说如今的“南水北调”了。
其实,今天我们可以不移山也不搬家──打隧道。而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这种精神接力。苦干加巧干才是胜利嘛!
5、那你认为,愚公和智叟到底谁愚?
讨论归纳、板书:愚公不愚,智叟非智。
6、根据板书背诵课文。
7、听歌曲《愚公移山》,感受愚公形象,口头描绘出来。
三、课堂练习
如以此为资料创作歌词,你会抓住哪一主题?请构思好后写下来。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