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八年级下册语文《我的母亲》公开课教案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7
标题: 八年级下册语文《我的母亲》公开课教案

《我的母亲》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理解、积累“责罚、管束、广漠、宽恕、质问、轻薄、仁慈、文绉绉”等词语。
   ⑵ 了解胡适的生长经历,理性考虑母爱和其深远影响。
  2、能力目标:
   ⑴ 理解文意,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⑵ 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掌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⑶ 感悟胡适和其作品所包括的人文内涵,丰富文化素养。
  3、德育目标:
    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诵读。概括、提炼母亲的形象,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和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课文以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再现了中国保守社会一位既普通又伟大的母亲形象。全文毫无夸饰之辞,直白,坦诚。引导同学充沛诵读,掌握文中的母亲形象,感受母亲深细而严格的教育和其深远影响。
  2、延伸拓展:
    本文选自《胡适自传》。引导同学延伸阅读有关胡适的传记,如其中的《先母行述》,全貌性地感知胡适和其作品所包蕴的人文内涵。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打印好的讲义资料。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文意。分析母亲的形象。品味语句,掌握自传的语体特点。拓展延伸,理性考虑母爱和其影响。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同学们,母爱,是一个饱含温柔深挚情意的永恒话题。的确,无论是年常年少,还是天涯海角,单飞后心的另一端永远牵挂的是对母亲的思念。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就是儿女心泉的自然流淌,让我们在歌声中感念、祝福普天下所有的母亲。
  (多媒体显示)
             烛光里的妈妈
        妈妈,我想对你说 话到嘴边又咽下
        妈妈,我想对你说 眼里却点点泪花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
        你的黑发泛起了霜花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
        你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
        你的腰身变得不再挺拔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
        妈妈呀,孩子已长大
        不愿牵着你的衣襟
        走过春秋冬夏
        噢,妈妈,相信我
        孩子自有孩子的报答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胡适的人生经历,去感受母爱的力量。(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胡适简介
  (投影)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初学农学,后攻读哲学、文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他早年积极提倡文言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17年1月,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上的“八不主义”。后又发表了《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在当时都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他还是新诗的倡议者和实践者。1920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1922年兴办《努力周刊》和《读书杂志》,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反对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达。1926年游历欧美,在各国讲学。1928年与徐志摩等出版《新月》月刊。晚年致力于《水经注》版本的考证。主要著作还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文言文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等。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同学默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
    (投影)
    文绉绉(zhōu zhō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佃(diàn)户:佃,租种土地。
    轻薄:言语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仁慈:慈祥慈善。
    质问:依据事实问明是非;责问。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2、同学自由朗读,批注文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考虑:
   ⑴ 文中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⑵ 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试用“母亲是一个________的人”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同学精彩回答,教师点拨:
   ⑴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置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身人格的侮辱。具体说来,写对“我”的管教,主要写了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在学习方面,天刚亮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在做人方面,除了写每天早晨对“我”的教育外,重点写了“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写母亲作为当家的后母当家之难,主要写了三件事:
    ① 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
    ② 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③ 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
   ⑵ 提示母亲品性的语句有:
    ①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② “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③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④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据此,同学精彩填充有:
     “母亲是一个对我管教深细而严格的人”
     “母亲是一个容忍善良、仁慈温和又很有刚气的人”
  3、本文是中年胡适对自身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除了主体局部写母亲外,课文的其余局部还提和到了什么?
    请同学们采用跳读的方式,勾连课文的思路。教师点拨:
   ⑴ 课文前三个语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课文开头交代了由于自身身体弱和母亲的管教养成了文绉绉的性格。第2段写自身爱学习的性格和儿时最活泼的游戏。突出表示了对儿童游戏的追念和缺少儿童游戏生活的惋惜。第3段叹惋自身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⑵ 课文最后一段,写母亲对自身深远的影响。
  4、同学通读全文,体味流露在字里行间的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四、合作探究,理解深层内涵和写作方法
  1、同学精读课文,深透理解文意。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⑴ 课文前三语段,只有一句提和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作为课文内容鲜明精练概括的文题无关,作者这样布置行文结构的用意是什么?
   ⑵ 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⑶ 人们常说:母亲是小朋友的第一任老师。在回顾人生历程时,胡适表达自身对母亲的感念之情,但在文中却极少运用直接抒情的语句,那么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同学讨论后交流结果,教师明确:
   ⑴ 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了自身童年的喜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出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总的来说,作者在前三段想标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只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这样看来,前三段实在不是闲笔,不只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呼应。另一原因是,这篇课文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同时也是写自身人生生长道路上的一段历程,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生长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身童年的经历。
   ⑵ 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教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的待人接物对自身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只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⑶ 对此,大体可从两个方面来研讨:
    ① 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有些语句就饱蘸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等。
    ② 作者是用童年的视角来回忆童年往事,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品味关键语词,掌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教师导学:人们常说“文如其人”“文即其人”,文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做人的态度风格。本文语言直白、坦诚,毫无夸饰之辞,而这正是胡适的品性受了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请同学们结合语境,品味句中加点词语的分寸感。
    (投影)
   ⑴ 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⑵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⑶ 假如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假如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假如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同学小组交流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⑴ 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这一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标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⑵ 说自身“混”了二十多年,表示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我”在人海里“混”,就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⑶ 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假如”这一表假设的词语,意在标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身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示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五、拓展延伸,体验反思
  推介阅读《胡适自传》中的《先母行述》或《乡村母亲和博士儿子》,让同学在阅读中比较充沛地了解胡适的生长经历,拓展视野,丰富情感和文化素养。
  (投影)
乡村母亲和博士儿子
  中国文言文的倡议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的中国大学者胡适(1891~1962,名适,字适之),是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人。其父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曾在东三省、广东乃至台湾省任官职;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三十岁,是一乡村良家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二十三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唯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材。
  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十三岁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9年的乡村生活,对他的一生发生了巨大深刻、无以替代的影响。他在《四十自述》中写道:“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大哥的孩子比我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料和我的总是一样。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小朋友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他人听。我母亲只装作不听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个无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助,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我母亲耳中,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7

  嫂嫂的“生气的脸”和妈妈的“格外容忍”,在小胡适的心坎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日后好脾气的养成,和他这段日子的冷眼旁观很有关系。
  胡适母亲对小胡适的学习更是重视,三岁前在台湾生活时,胡适家长即让他认方块字,学了约有一千字。回到安徽家乡时,胡适才三岁零几个月,但母亲望其读书心切,就让他在其四叔开的私塾里念书。因为个子太小,还要把他从念书的高凳上抱上抱下。胡适从小就对读书有兴趣,他母亲的“红色制度”是一个重要原因。别的小孩学费只有两元,而胡适的母亲渴望他读书,故学金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六元,以后每年递增,最后一年加到二十元。母亲嘱托先生要为他“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懂得了书中的意思,就防止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使胡适在学习上比一般的小朋友更扎实,九岁就能看《水浒传》,为他在“儿童生活史上打开了一个新鲜的世界”。他不但把大量的小说“看”进去,还能把小说“讲”出来,向周围的本家姐妹们说书。这种“讲”,逼他把文言文的故事翻成果溪土话,使他更了解了古文的文理。即使是尊贵显赫者,他的身上也会留有卑贱低微的母亲品格的烙印。
  胡适母亲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她从不溺爱独子。胡适说:她从来不在他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望一眼,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目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胡适母亲这种既严厉又维护其自尊心的教育方式,使胡适从小就懂得正经做人,顾惜名誉,这为他日后的不时上进奠定了基础。
  胡适十三岁时,母亲毅然将他送往上海求学。徽州人固有“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送男孩出外学徒经商的习惯,但胡适终究是他母亲年轻守寡朝夕相处的独子!深明事理的母亲送儿子上路时没有在儿子和众人面前掉一滴泪。
  到上海后,胡适初进梅溪学堂,后因其课程设置不完备,又进澄衷学堂,后转学中国公学。接受了许多新知识、新观念的胡适,经过一番曲折,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官费赴美留学。此时他年仅十九岁。因行期由政府决定,他竟未能回家乡向母亲告别。
  胡适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初读农科,经过一年半后改读政治、经济,兼攻文学、哲学,后又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在美留学7年间,胡适与母亲只能坚持书信来往。他母亲在病重时也不让人告诉儿子,以免他中断学业。非但如此,母亲还借钱为儿子买书。胡适曾在《留学日记》中写道:“得家书,叙贫状,老母至以首饰抵借过年。不独此也,宋焕家有图书集成一部,今以家贫,愿减价出售,至减至八十元。吾母知余欲得此书,遂借贷为儿子购之。吾母遭此窘状,犹处处为儿子设想如此。”
  1917年7月,胡适在美国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是年12月,奉母命回家乡与村姑江冬秀女士完婚,次年7月,江即北上与胡团聚,直至白头。当年11月,胡适的母亲病逝。第二天胡适接到电讯,和夫人回家治丧。胡母辛劳一生,看到了儿子的成材,也可瞑目了。但胡适心中的悲哀却是难以言表,在《先母行述》中,他写下这样36个字:“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后胡适又发表诗作《十二月一日奔丧到家》纪念母亲:“依旧竹竿尖,依旧溪桥,只少了我的心头狂跳!何消说一世的深恩未报!何消说十年来的家庭梦想,都一一烟消云散!只今日到家时,更何处寻她那一声‘好呀!来了!’”大学者、洋博士胡适与其乡村母亲冯顺弟的情深义重,乡村母亲培养独子成材的种种轶事,将永远给后人以有益的启迪。
  请同学们结合补充资料,试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发表个性化的评论。
  教师点拨:作者母亲为人方面,主要是克己谦礼,宽容善待,和睦仁慈;而在教子方面,主要表示为严格,有时过于严厉。这是由于旧社会的妇女把“相夫教子”作为“天职”和美德的缘故。而对于作者母亲来说,深感教子的责任更加重大。她所敬重的丈夫过早地去世,对小朋友的教育责任全部落在自身身上,同时小朋友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还有如何才干对得住她去世的丈夫,等等。正是这诸多原因,她容不得小朋友有一点坏毛病,生怕他不争气。所以,她对小朋友的教育格外深细而严格。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掩卷遐思,我们不能不说:是母亲,撑托起我们生长的蓝天丽日;是母爱,伴我们坚实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孟郊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道出了游子的念母之情。感念母亲的恩德,我们就该以积极奋发去回报母亲的辛劳料理。让我们道一声:妈妈,您辛苦了!我们爱你永远,以此来告白神圣无私的母爱。
七、课堂练习(分发打印好的资料)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003年中考试题)阅读肖复兴的《母亲》,完成文后习题。
母亲
肖复兴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身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扭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经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着:“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发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小朋友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小朋友的乐园,我们没事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立刻晕了过去。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她呀……”
  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便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肚子。我不知怎么搞的,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回家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身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古。那年小姐姐才18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她看见了,一把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向孩子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寻个人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身那颗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身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小朋友,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往外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谓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来,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的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小朋友。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屈,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母亲啊,您对小朋友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这一年,爸爸因病去世了,妈妈先是帮人家看小朋友,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她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橘黄色的灯光里是妈妈跳动的心脏。只要妈妈在,那小屋便充溢温暖,充溢了爱。
  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地跳动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妈妈,请您的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永远也不能原谅自身。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1、“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这句话在文章的首尾反复出现,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本文共写了六件事,详略布置得当。理出文中详写的两件事,用“为了……,妈妈……”的句式分别概括这两件事。
  3、去车站回来的路上,妈妈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寻个人家好啊,好!”妈妈真的是认为这样好?她为什么要总说好?
  4、阅读画线句子,联系上文,体会妈妈的哭所包括的复杂感情。
  5、作者把母亲比作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想一想,还可以把母亲比作什么?仿照作者的句子请把你的想法写在下边。
〖参考答案〗
  1、赞美、感激、怀念(写出三点或其中任何两点即可)
  2、⑴ 为了使“我”的伤和时得到救治,妈妈背着我跑到医院。
    ⑵ 为了省出一个人吃饭,让“我”和弟弟吃饱饭,妈妈远嫁亲生孩子。
  3、妈妈不认为这样好。妈妈总说好是为了安抚她自身那颗流血的心。
  4、⑴ 为孩子远嫁而伤心。
    ⑵ 为儿子终于理解和接纳了自身而欣慰。
  5、略(比喻贴切,表述清楚即可)
八、安排作业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题(三)。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搜集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并简短点评、编辑成册,在班上与同学交流。
  2、我们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不只是爱的抚慰,往往还有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态度。人们常说:母亲是小朋友的第一任老师。请你对自身的“第一任老师”作一个客观的评价。
  3、阅读短文《母爱》,回答问题:
    家里虽然一贫如洗,但母亲情愿节衣缩食,省下钱来请了一位先生。我到10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的时候,在母亲的再三督促下,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防止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倒霉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身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哭着。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中勉强说着“打得好”。在现在看来,这样的教育方法真是野蛮之至,但是我不敢怪我的母亲,因为那个时候就只有这样野蛮的教育法。如今想起这些,仍然感念着我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肿得有半寸高,偷向灯下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幼稚丝的蚕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地把被窝盖上,在我额上吻了几吻。
   ⑴ 这段文字所写的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
   ⑵ 这段文字所写的主要人物是( )
    A、父亲
    B、母亲
    C、先生
    D、“我”
   ⑶ 这段文字重点是表示( )
    A、“我”幼年时读书的痛苦。
    B、父亲对“我”学习上的严厉管教。
    C、母亲在教子读书上深沉的爱。
    D、当年教育方法的落后野蛮。
   ⑷ 看到“我”背不出书而遭重打,母亲为什么一边饮泣吞声,一边又勉强说“打得好”?对于母亲的这种态度和做法,“我”是怎样认识的?
〖参考答案〗
  3、⑴ “我”十岁那年年底的一个夜里 “我”家中
    ⑵ B
    ⑶ C
    ⑷ “饮泣吞声”是因儿子挨打而感到痛苦,“勉强说‘打得好’”是希望儿子读书上进,表示母亲关心教育儿子的复杂感情。“我”当时是“不敢怪”,如今是感念。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遗
〖名人谈母爱〗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7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日本)
  妈妈你在哪儿,那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慈母的胳膊是慈祥构成的,小朋友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胜利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记忆中的母亲啊!最心爱的恋人啊,您是我所有的欢乐,所有的情谊。(法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在小朋友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洁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法国)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协助,小朋友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名人背后的母亲〗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英国前首相希思、英国歌唱家埃尔顿·约翰、电影演员史泰龙、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并非都是最聪明、最富发明性或最佳之人,但他们有一个一起点,即生活在家长离异的单亲家庭,或者父亲是个唯命是从的男子。是母亲协助儿子树立雄心壮志,并为他们的胜利倾注了全部精力。
〖《美国丽人》导演让母亲感受欢呼〗
  当《美国丽人》的导演山姆·门德斯3月26日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金像奖时,他的右手牢牢抓着奥斯卡金像奖,而左手则扶着他母亲瓦莱丽的肩,因为他要让母亲和他一起接受人们的欢呼。门德斯激动地说,是母亲让他树立了坚持不懈的决心,是母亲的无尽推动力使他成为最优秀的导演。
  出生在英国的门德斯5岁时家长离异,是母亲抚育他长大成人。他深情地回忆说,当他请求担任电影导演的70封申请遭到拒绝时,是母亲聆听了他近乎绝望的痛苦诉说,鼓励他更加努力,继续应试。门德斯的同事、导演蒂姆·弗思说:“他的母亲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的避风港、他信心的发明者。”
〖国际象棋大师母亲是他的顾问长〗
  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在22岁时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际象棋冠军,是国际象棋史上的奇才。卡斯帕罗夫能讲15国语言,是一位有造诣的数学家、计算机专家、纽约华尔街杂志的定期撰稿人。
  卡斯帕罗夫7岁时父亲倒霉去世,自此以后,他的母亲克拉拉成了他前进的指导力量。在他的自传《变化的童年》中,卡斯帕罗夫把童年对象棋的兴趣归结于观看母亲下棋。是母亲鼓励他树立强烈的自我,这对他走向国际象棋世界级大师起了关键作用。
〖克林顿母亲要他自信〗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是母亲培养出来的一位胜利者。在克林顿来到人间前3个月,他的父亲去世。克林顿的母亲弗吉尼娅是上夜校成为一名护士的,她下决心要使儿子不但有个好职业,而且要上升得很快。她一心扑在儿子身上,让克林顿住大房间,在他3岁时就开始教他读写。克林顿上小学时,弗吉尼娅每天接送他上学,为此克林顿被同学们讥笑为“胆小鬼”。上高中时,克林顿是同学中第一个拥有汽车的同学,是他母亲从小给他存钱买的。后来克林顿到牛津上学时,弗吉尼娅要求他每星期给她写一封信,并审查他结交的新朋友,叮嘱克林顿“永不停止学习,永远不要说‘我做不到’”。
〖单亲家庭同样能出人才〗
  伦敦大学心理学家多萝西·埃诺博士,谈到那些渴望胜利并取得胜利的人们时说:“母亲那种献身精神、那种专注,灌输给一个男孩的是伟大的自尊,那些从小拥有这种自尊的人将永远不会放弃,而是发展成自信的成年人。你有了这种信心,假如再勤奋就可以胜利。”
  英国皇家医院心理学家悉尼·克朗认为,确保一个小朋友健康、幸福生长的最佳之路仍然是保守之路──一个家长相亲相爱的稳定家庭。但历史向人们展示的是:人类中最具发明性的思想家和事业胜利者中,一些人却生长在单亲家庭。假如引导得当,母亲的决心和奉献精神是能够发生时代最胜利的人才的。
二、时文超市
妈妈,我答应您
毕淑敏
  母亲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年轻时十分美丽。我小的时候,尽管她对我发着脾气,面色很难看,但在我看来,她依旧是美丽的。这甚至影响了我一生中对女子的审美观,我一直以为像我的母亲那样,白净端庄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的女人,才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女性。
  我觉得我的父亲离开北京以后,我的母亲才真正地长大。尽管在这以前,她已经有了3个小朋友,还经受了一次下乡的锻炼。现在,她一向依傍的肩膀断然离开,在漫长的中蒙边境建设中国铁的边防。三个小朋友像蚂蟥一样吸在她的身上,汲取她的力量。
  我更深刻地认识母亲则是在我的父亲患重病之后,母亲的天塌了,我知道这对于她是怎样繁重痛苦的打击。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父亲,抚慰着我们。其实这个世界上最需要抚慰的正是她自身啊。父亲在最后的痛苦中,对我说:我很幸福。有你妈妈有你们……
  父亲去世后,母亲曾对我说,你爸爸到远处去了。你们小的时候,你爸爸就经常到远处去,这一次不过走得更持久些。我们终会到你父亲所在的地方去,我们还会团圆。在没有远行之前,我们仍像以前你父亲不在的时候,一道好好过日子,好吗?
  好的,妈妈,我答应您。
  爸爸妈妈,无论天上人间,我们永远在一起。
我的母亲
老 舍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协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一起支撑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需割去,她不能为自身的便当而耽误了孩子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地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身。她还须自晓至晚地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和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地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家长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我廿三岁,母亲要我结了婚,我不要。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我爱母亲,但是我给了她最大的打击。时代使我成为逆子。廿七岁,我上了英国。为了自身,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以第二次打击。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域。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
  七七抗战后,我由济南逃出来。北平又像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到西南。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小朋友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宁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去年一年,我在家信中找不到关于老母的起居情况。我疑虑,害怕。我想象得到,有倒霉,家中念我流亡孤苦,或不忍相告。母亲的生日是在九月,我在八月半写去祝寿的信,算计着会在寿日之前到达。信中嘱咐千万把寿日的详情写来,使我不再疑虑。十二月二十六日,由文化劳军的大会上回来,我接到家信。我不敢拆读。就寝前,我拆开信,母亲已去世一年了!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提示:文学巨匠托尔斯泰说:“一切作品要写得好,它就应当是从作者的心灵里歌唱出来的。”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可算是这方面的杰作。
  作品平铺直叙之文声声有泪。文中关于母亲“送子上学,送女出嫁,除夕夜送子返校”三件事的叙述,既鲜明地突出了母亲深明大义,坚强朴实的性格特征,也渗透出“我”对母亲不尽的疼爱。
  朴实无华之词字字有情。文章在遣词造句上可谓独具匠心。如关于除夕夜里母亲的神态描写,用了“笑”“愣”“叹”三个动词,其中蕴蓄着感彻肺腑的深情:这一“笑”,分明是母亲因除夕夜里儿子回家而万分高兴;这一“愣”是母亲因除夕夜里儿子又要离去而十分惊讶;一“叹”则形象地表达了母子不能共度除夕的忧伤。
  结尾的议论抒情性文字,起到了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7

《我的母亲》公开课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了解胡适的相关知识,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作者。
   ⑵ 了解自转类文章的一般特点。
   ⑶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能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⑷ 能够品味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⑴ 同学预习;教师重点点拨并讲解课文中的关键内容。
   ⑵ 提问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归纳出作者母亲的性格特点。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能够揣测具体语句中所包括的感情。
【教学模式或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文绉绉(zhōu)庶祖母(shù)吹笙(shěng)
   
绰号(chùo)眼翳(yì)舔去(tiǎn)
   
摹画(mó)侮辱(wǔ) 
  2、解释下列词语:
    责罚:处分。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羞耻。
二、导人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作者回顾自身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生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作者简介: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 《尝试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提示和要求:
  1、抓住关键句、段。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四、学习课文内容
  1、让同学提出自身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考虑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2、教师提出问题,同学讨论交流:
    提问: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明确:“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提问: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明确: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教师可让同学从收集来的有关胡适生平资料来交流介绍)。
    提问: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明确: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王叔的牢骚话,表示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示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小朋友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五、探究活动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身的理解与看法。
  同学可以发表自身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六、小结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敬爱,记下了自身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七、安排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8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   管束 责罚 气量 广漠 质问 宽恕 文绉绉
二、朗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粗词语的含义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假如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假如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假如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引导同学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同学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三、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同学朗读课文,交流心得。
  明确:
  文章在平淡的语言下,多了一份感情。这份宽广、耐久的母子之爱,通过淡似白描的勾勒,显示出那样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本文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不是凭借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而是仗凭它的平实。
  平实的语言,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催我去上早学”。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女性的地位极低。更何况胡适之母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主妇,她身为寡妇又兼后母,除了盼望亲生儿子“踏上”他“老子”的脚步外,还企盼什么 ?所以“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对于非己所生的儿子、媳妇,母亲则“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母亲忍辱负重的痛苦形象.只通过这平淡的叙述,便跃然纸上,并在读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响。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对母之爱倒显得深沉而质朴。
  其实,平实的风格来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任何虚情假义、矫揉造作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通读全篇,我们能够感到胡适对母亲的深深爱意。胡适作为书香门第的后代,在幼年时期接受的便是论述保守儒家忠孝仁爱的伦理教育,以后又从朱子(小学)中,学会了“勤谨合缓”,因而对于母亲的不易,便理解得更深,更切,所以说出了家乡“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当然,对于自身的母亲,也就爱得更深。“假如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假如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假如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爱母之情,敬母之意,透过字里行间,强烈涌现出来。感情之真、之纯,动人心弦。
四、比较欣赏
  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同学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
  推荐篇目:
  老舍《我的母亲》。
  邹韬奋《我的母亲》。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赵丽宏《母亲和书》。
五、欣赏“诗中的母爱”
  如: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又如:歌曲《妈妈的吻》(付林)、《烛光里的妈妈。等,通过欣赏歌曲,来感染教育同学珍惜母爱,学会孝敬母亲。
六、小结
  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身人生生长所发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保守社会的“母亲”形象。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示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七、安排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8



《我的母亲》公开课教案三
【前期准备】
一、教材分析
  《我的母亲》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初一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标题是编者加的。它的体裁是传记,堪称文学的传记,传记的文学,既可供胡适研究者参考,具有史料价值,也可供文学喜好者欣赏、阅读,具有文学价值。文章内容翔实,饱含感情,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作者把自身的生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身的“做人的训练”,对自身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自身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从胡适一生的奋斗与追求,从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与成绩来看,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因此,教学本文应该从宏观上确立掌握好重点,解决好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同学的视野,感悟胡适和其作品所包括的人文内涵。
二、教学设想
  鉴于上述考虑,本文教学时应从三个角度展开,也就是分三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远处看课文,读标题,了解作者,对课文和作者作一般性的了解。
  第二个环节,立足课文,感知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所在,为训练语文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熟读全文,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成为本文的重点。
  第三个环节,立足课文向外看,拓展视野,增加见识,丰富语文素养。
  这三个环节的布置由易到难,由课文向课外拓展,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第一个环节的设置,意在让同学从比较中了解本文在内容与写作方面的特点。第三环节是在第二环节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完成的,由胡适的作品延伸到他的学术成绩,由他对母亲的感情延和他的文化观。
三、教学准备
  学好本文,需要同学做好如下准备工作:第一,搜集自身熟悉的抒写母亲的诗文或歌曲,掌握其主要内容;第二,查找资料,初步了解胡适和其他的家庭情况。
  教师课前需要阅读《胡适自传》,或者其中的《九年的家乡教育》和《先母行述》两篇,感悟母亲对儿子的深深关爱,以和胡适对母亲那种“生未能养,病未能传,毕世劬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的哀痛之情。
四、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理解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3、了解胡适和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五、教学参考
  用3课时学习本文。前2课时学习课文,掌握文章内容,体会母子情深;后1课时举办主题讲座──胡适和他的《先母行述》,让同学了解母亲对儿子寄予的厚望,了解一个伟大的母亲对儿子爱的特殊方式,同时体会作者对母亲刻骨铭心的怀念以和“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劬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的深深哀痛,以达到丰富同学情感、拓展文化视野的目的。
【互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歌曲是如何歌颂母亲的?你还知道哪些抒写、歌颂母亲的作品?用一句话解读作品的主要内容或者思想感情。
  同学口头交流。
  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我们应该感激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了解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作者对母亲感情怎样。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默读提示和要求:
  1、抓住关键句、段。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文绉绉 穈 翳 龌龊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理清文章结构:


三、再读课文,注重自身的独特体验
  1、让同学提出自身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考虑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2、教师提出问题,一起研讨:
   ⑴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⑵ 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
   ⑶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① 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② 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③ 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④ 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⑤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示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示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小朋友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⑷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身的理解与看法。
四、朗读下列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题目见课后研讨练习三)
  引导同学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同学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五、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说说自身在哪些方面受到母亲的影响,然后写在随笔本上
【延伸拓展】
一、主题讲座
           胡适和他的《先母行述》
  发放资料《先母行述》,对照文章学习,让同学比较充沛地了解胡适的生长经历,体会他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丰富同学的情感和文化素养,增加见识。
二、讲座内容
  1、胡适生平简介。
  2、解读《先母行述》,了解母亲,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从中学习什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8

《我的母亲》公开课教案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3、体味母亲宽容、善良、温顺、刚气的品格。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身对母亲为人处世和教子方式的理解。
【教学重点】
  1、感知文章内容,理清脉络,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2、了解“母亲”为人处事对作者的影响。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身对母亲为人处世和教子方式的理解。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查找有关胡适的资料,阅读《胡适自传》、《先母行述》,拓展视野。
【课时布置】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文绉绉 绰号 庶祖母 吹笙 摹画 眼翳 舔去 侮辱
  2、解释下列词语:
    责罚:处分。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羞耻。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二、导入
  母爱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的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女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母爱是神圣的、伟大的、不求回报的。今天我们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请听《妈妈的目光》)
  胡适简介。
  首先由同学简介,后教师补充:
  胡适(1891~1962),现代诗人、学者。中国文言文的倡议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原名嗣穈,字适之。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其父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30岁,是一乡村良家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惟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材。
  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9年的乡村生活,对他的一生发生了巨大、深刻、无以替代的影响。胡适母亲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她从不溺爱小朋友。1910年,即胡适19岁时,赴美国留学。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胡适的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从胡适一生的追求与奋斗来看,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注重自身的独特体验
  学法指导:
  1、抓住关键句、段,适当批注。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3、读课文,考虑:
   ⑴ 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情?分别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⑵ 作者对母亲怀着怎样的感情?
    明确:
   ⑴ 对我的管教(教之严):
     每天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学
     从不在他人面前骂我一句──维护小朋友自尊心,教子有方
     我说了轻薄的话,受到重重责罚──责罚严厉,教我做人
     作为后母当家之难(爱之慈):
     除夕夜如何对待大哥的债主,不骂一句,面无怒色──善良宽容
     如何与两个嫂子相处,化解矛盾──忍让温和
     对待他人对自身人格上的侮辱(气之刚)
     让发牢骚的五叔道歉,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正直刚烈
   ⑵ 怀念、感激、敬爱。
  4、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四、自由赏读课文
  教师引:同学们,胡适,这位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的中国大学者,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让我们带着内心真诚的感谢再次走近胡适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请大家有感情地自由选读课文。
  小组自由谈: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身的理解与看法。(同学可以发表自身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五、小结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敬爱,记下了自身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六、安排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写一个母亲教育你的感人事件。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8

第二课时一、导入
  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只会为作者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动,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敬爱、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极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作者的感情是如何体现的呢?
二、检查反馈
  1、第一课时学的字词。
  2、口头梳理第一课时学习的知识点。
三、问题探究
  1、同学默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找出包括作者对母亲感激之情的句子,谈谈自身的体会: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以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道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天夜里她把我叫醒,她真的用舌头舔我的眼病。”
    爱子情深,平实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万分之一二。”
    如实道来,真诚倾吐,流露出对母亲的疼爱之情。
  2、作者极少用直接抒情的语句,却能够字里行间感人至深,他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质朴真切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结构,真挚的情感。
    童年的视角回忆童年的往事,没有成人的姿态和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敬爱母亲之情溢于言表。
  3、作者说“受到了母亲极大的影响”,表示在哪几方面?齐读最后一段。
    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谦虚的种种美德。
四、情感延伸
  1、母爱如三月的春风曛得人昏昏欲睡,犹如夏夜的凉茶让人精神倍爽,又是母爱又是絮絮地唠叨让我们不能理解,我们都能理解母爱吗?母亲爱子女的方式不同,多数的母亲都是说教式的爱,一件事说起来三遍四遍,我们嫌母亲烦,不能理解,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或者你有事不能理解母亲的做法,请你说一说。
  2、母爱如水,母亲是源,无论你奔腾到哪里,身上流淌的,依然有不尽的源头之水。我们每天都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你长这么大,母亲为你做的事有哪些你忘不了?
  3、母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雨的伞,是滴落的泪,是甜甜的吻。母爱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健康地生长,母亲有多大的功劳啊。有谁知道母亲节是那一天?(每年 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五、小结
  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身人生生长所发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保守社会的“母亲”形象。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示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结束语:也许,我们的母亲没有领袖的丰功伟绩,没有明星的光彩夺目,没有科学家的渊识博学,没有英雄的豪言壮语,没有文学家的鸿篇巨著。但母爱如天大,同时又小得只能住在我们的心里,母爱是可以撑天的支柱,也是我们想拥抱的温暖。我们永远爱着您──妈妈。
六、作业
  1、优秀:
    老舍《我的母亲》。
    邹韬奋《我的母亲》。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赵丽宏《母亲和书》。
  2、写一封给家长的信。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8

《我的母亲》公开课教案五
一、整体感知课文
  你觉得胡适的母亲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人。
二、体会作者情感
  1、文中作者对母亲表达了怎样一份情感?感激之情。
  2、找出文中直接抒发感激之情的语段。第4、第13两段。
  同学朗读、互评,明确:作者感激母亲的做人训练和极大极深的影响。
三、品读5~7段,理解母亲的做人训练
  1、在作者的心中这是一种怎样的做人训练?
    仔细阅读后交流:从关键的词句中分别品读出母亲对我的严厉、慈祥、呵护和期望。
  2、引出胡适简介,同学谈对他的印象:
    面对自身的这份成绩,胡适心中会对母亲说什么呢?
    用文中的相关内容仿照例句,说出胡适的心声:
    你那一句“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让我的人生之路有了航标,从此不再迷路。
    你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品读8~12段,感受母亲极大极深的影响
  母亲与家人相处时,作者感受到什么?
  从关键词句中品读出:母亲的痛苦,母亲温和、宽容、仁慈和刚气以和对作者耳濡目染的影响。
五、引出《先母行述》中的语句,教师深情朗读
  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 ,何以如此!
  进一步感受胡适对母亲真挚而深沉的情感。
六、朗读最后一段结束本节课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8

《我的母亲》公开课教案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情况,记重点字词。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和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3、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过对作者母亲形象的了解,激发同学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母亲的品性和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设想〗
  本文是胡适先生对母亲的回忆,文章展现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本课时主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同学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和对作者为人处世的影响,掌握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通过质疑解疑解决文中“为什么要写前三段”等难点问题。最后在拓展延伸中让同学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母亲,并让同学联想到自身的母亲,激发起他们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境,调节同学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1、课件展示体现母爱亲情的画面,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境,引起同学共鸣后,请同学用一句话概述对母亲或母爱的认识。
  2、师:当我们拥有第一声啼哭时,我们就拥有了世上最伟大、最真挚的情感──母爱。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用笔抒写过对母亲的热爱之情,著名学者胡适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我的母亲》一文,去了解一下这位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母亲有怎样的感情。
二、检查预习
  (课件展示重点字词)
  文绉绉 穈先生 掷铜钱 庶祖母 翳病 舔去 侮辱
  生齐读后,合作听记,并用“文绉绉”“侮辱”造句。
三、了解作者
  (课件展示胡适形象和个人主要情况,并给同学推荐《胡适自传》)
  生自由读,了解胡适相关情况。
四、探索新知
  1、整体感知:
    师生合作朗读文章(播放歌曲《母亲》),生考虑问题: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课件展示母子亲情的画面并出示问题)
    师生读文后,生回答明确:文章是作者中年时对自身人生历程的回顾,写了自身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生长的几件事。
  2、合作探究:
    师:这篇文章作者主要写了自身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生长的几件事。这是几件什么样的事?这几件事表示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请速度文章回答下列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⑴ 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示了母亲怎样的品性?由此,你认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⑵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
    读文后,生分组讨论交流,推举代表回答,师生一起明确:
   ⑴ 共写了以下几件事:
    ① 唤我起床,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促。
    ② 母亲从不在外人面前打我、骂我──维护小朋友自尊心,教子有方。
    ③ 我说轻薄话,手重重责罚──教之严。
    ④ 新年之际,大哥的债主讨债,母亲从不迁怒他人──宽容、温和、仁慈。
    ⑤ 忍受两个嫂子给她的气,不可再忍时,便以痛哭解心中之苦──宽容忍让。
    ⑥ 受“辱”后,非常生气,讨回公道──有刚气。
     由此可看出母亲是一个教子有方,对子严格,宽容忍让,仁慈温和,有刚气的人。
   ⑵ 作者对母亲怀有敬爱和怀念之情。
  3、质疑、解疑:
    (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疑)
    师根据生提问情况适当补充,课件出示下列主要问题:
   ⑴ 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有哪些影响?
   ⑵ 课文前三段看似与写“母亲”无关,为什么还要写?
   ⑶ 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的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生结组讨论后,师生一起明确答案:
   ⑴ 我学到了母亲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优秀品质。
   ⑵ 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同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只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⑶ 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和这些对我的影响。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只写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五、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问题)
  1、母亲教育儿子是非常严格的,你是怎样看待母亲的教育方法的?
  2、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身母亲的影响?回忆一下,与同学们交流。
  生考虑后,互相交流。
六、总结
  同学们,母爱犹如一泓清泉,让我们的心灵永不受污;母爱犹如一缕阳光,让我们的心灵永远温暖。热爱我们的母亲吧!让我们用歌曲《懂你》来表达我们的这份心意。(播放歌曲《懂你》)
七、优秀
  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板书设计〗
                 教子有方     怀念
        我的母亲 → 仁慈温和,有刚气 ←
         胡适      宽容忍让     敬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味饱含感情,讲究分寸的语言。
  2、理解母亲,体会真挚的母爱,完成本单元写作实践。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
  2、写作。
〖教学设想〗
  《我的母亲》一文语言质朴感人,讲究分寸,学习本文应让同学掌握语言特点,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真情。另外,根据同学写作文没有真情实感,不会捕获素材这一点,让同学体会本文的选材特点,从而知道写文章贵在流露真情,贵在选取生活中的感人事件。同时,让同学回忆自身与母亲之间的感人事件,唤起他们对母亲的理解与热爱之情,完成本单元写作实践。
〖课前准备〗
  1、划出文中饱含感情的语句并体会。
  2、搜集、查询歌颂母亲(包括动物世界)的诗歌、名言、故事、文章、歌曲等。
〖教学过程〗
一、师揭示主题
  同学们,胡适的母亲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保守的母亲形象,她们把全部的爱和希望倾注在小朋友身上,日夜劳碌,为家人做无尽的奉献。如今,我们的母亲不再仅仅是一个家庭妇女,她们也踏上了社会的舞台,她们不只要照顾小朋友,照顾家庭,还要工作,作为儿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堂课我们就为母亲献上一首心中的歌。
  师板书:
    我的母亲
        ──献给母亲的歌
二、教学过程
  1、自主合作探究:
    师:本文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进行分析。(生速读文章,找出语句独立分析或结组讨论,明确本文语言质朴、真切,讲究分寸的特点)
    例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母亲爱子之深,平时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可以看出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如实道来,真诚倾吐,流露出对母亲的疼爱之情。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几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之大。
    假如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假如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假如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假如”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已经具备了这种美德,表示了作者的谦虚的品格。
    师:文章的选材具有怎样的特点?(生讨论后明确:选取生活中平凡的小事)
  2、写作链接:
   ⑴ 师:《我的母亲》一文,作者通过回忆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生长的几件事,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在我们生长的过程中,母亲给我们的关心是最多的,你和母亲之间有哪些令你难忘的亲情故事呢?请说一说。(生考虑后,互相交流)
   ⑵ 在同学回忆亲情故事的基础上,提问同学几个问题:
    ① 你过生日吗?你的母亲过生日吗?你知道母亲的生日吗?
    ② 你知道母亲的心愿吗?你做过令母亲欣慰的事吗?
    ③ 你知道母亲喜欢什么吗?
    ④ 你给母亲使过脸色、顶过嘴吗?
以上问题会让不理解、不体贴家长的同学感到羞愧,教师趁热打铁,让同学表达一下他们对母亲的感谢之情。
   ⑶ 生用自身独特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班内选出一名主持人)
    ① 主持人开场白。
    ② 生展示歌颂母亲的歌曲、诗歌、文章、故事、名言等。
   ⑷ 同学写作:
     师:同学们,让我们用笔记录下我们和母亲在一起的感人瞬间。可以为母亲做传记;也可以给母亲写一封信;还可以写关于母亲的任何文章。
三、总结
  同学们,每一天我们都沐浴在母爱的阳光下,每一刻母亲的心都牵挂着我们,让我们由衷地热爱母亲,感谢母亲吧!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8

《我的母亲》公开课教案七
【教学目的】
  1、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了解胡适和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设想】
  1、布置两课时。
  2、方法:自读、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莫泊桑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胡适先生回顾自身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生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文绉绉(zhōu)绰号(chuò)庶祖母(shù)
    
 吹笙(shēng)摹画(mó)眼翳(yì)
    
 舔去(tiǎn)侮辱(wǔ) 
  2、解释下列词语:
    责罚:处分。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羞耻。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示了母亲什么品质?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
    一是对我的管教;
    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置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身人格的侮辱。
    具体说来,写对我的管教,主要写了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在学习方面,天刚亮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在做人方面,除了写每天早晨对我的教育外,重点写了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写母亲对我的管教,表示了母亲对我既严格又慈祥和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写母亲作为当家的后母当家之难,主要写了三件事:    ⑴ 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通过这件事表示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⑵ 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这件事表示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质。    ⑶ 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这件事表示了母亲“刚气”的一面。
  2、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和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了自身的喜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总的来说,作者在前三段想标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只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这样看来,前三段实在不是闲笔,不只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一原因是,这篇课文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同时也是写自身人生生长道路上的一段历程,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生长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身童年的经历。
四、研读赏析语言
  1、四个片段中,哪些话语、哪些细节让你动情?请在书上圈点批注。
  2、同学找出有关语句,把自身对作品的解读、感悟与大家交流;并把自身对作品的感悟通过朗读展现出来。
  3、议论的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经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你能从本文中找出议论句吗?
五、小结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敬爱,记下了自身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六、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补充:通过这些故事,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你试着填空)
    读了______ ,我看到了一位_________的母亲。
〖参考答案〗
  读了母亲背“我”赏灯,我看到了一位无微不至地关爱小朋友的母亲。
  读了母亲讲故事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情感丰富、才具被埋没的母亲。
  读了“我”受罚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既慈祥又识大体的母亲。
  读了母亲熬夜做鞋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勤劳能干的母亲。
第二课时 一、继续研读课文
  1、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这感人的一幕幕,充沛表示了母爱的光辉,情真意切,感人至深。那么,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来表达这些情感?(同学讨论)
   ⑴ 截取人物最典型的经历来写。
   ⑵ 细腻而饱含真情的语言。
   ⑶ 交叉必要的议论。
  2、朗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粗词语的含义。(结合练习二)
   ⑴ 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⑵ 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⑶ 假如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假如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假如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作者写此文时,年已四十,而且已是大学者和文化名人了,但他说“混”了二十多年,用词极为谦逊,讲究分寸。而且在说到自身的“美德”时,还用了“假如”、“学得”、“一丝一毫”、“一点点”等限制词,这些都体现了胡适先生的谦谦君子风度。文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做人的态度、风格,而胡适先生的文风正是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
  3、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示在哪些方面?
    这“极大极深的影响”正如作者所说: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和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亲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
二、迁移练习
  1、假如让你来写《我的母亲》,你准备捕获哪些闪光的瞬间?你打算采用哪些写人的手法?
  2、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雪雨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
  母爱是最温馨的。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抒写了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情似水的母爱。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
  推荐篇目: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赵丽宏《母亲和书》。
三、小结
  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身人生生长所发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保守社会的“母亲”形象。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示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七、安排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每个人设计一张卡片,内容:最想母亲说的一句话。
    参考: 你的前半生我无法参与,你的后半生我奉陪到底。
  3、课外阅读推荐:《感悟母爱——震撼心灵的118个真情故事》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8

《我的母亲》公开课教案八
【教材分析】
  《我的母亲》是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一篇文章。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标题是编者加的。文章内容翔实,饱含感情,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作者把自身的生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身的“做人的训练”,对自身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自身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从胡适一生的奋斗与追求,从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与成绩来看,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因本单元都是名家之作,或追述难忘经历,或展现生活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同学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本着这个目标,我将本节课进行大胆延伸,用资料和声音让同学用心感受、体验、理解、考虑感人肺腑的人物形象,并有自身的心得和评价。
【教学设想】
  文章写的是“我的母亲”,这是能够引起同学共鸣的话题,尽管时代不同,“母亲”的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可怜天下家长心”是每个时代都相同的。所以,教学本文,要适当联系同学生活,让同学获得体验。八年级的同学逆反心理很强,他们有自身的思想、行为和处置问题的方法。而且同学与家长之间有代沟,有很多同学不理解母亲对他们的关爱。所以。教师让同学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然后引导他们关心家庭,关心家长。从而激发同学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他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协助他们形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因此,我将设计四个方面的目标来完成本文。
  1、知识与技能:
    复习围绕我的母亲的发生的几件事和母亲的品性;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身边事例的介绍,培养同学明辨是非的能力;利用换位考虑的方法,培养同学学会关心他人,能长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替他人着想;培养同学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语文考虑:
    通过放录音,发展同学的笼统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的能力,丰富对世界的认识,培养同学明辨是非的能力;经历了由探究、感悟不理解母亲到理解母亲和换位考虑的过程,培养了同学责任感和换位考虑的能力;培养了同学回忆、重新整理思路、组织语言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捕获生活中有用信息的能力。
  3、解决问题:
    能有家庭责任感和关心他人意识;形成换位考虑变换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战略,体验他人的感受,并通过理解感悟学会换位考虑;通过学会评价他人和回忆自身的做法的过程,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与态度:
    让同学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然后引导他们关心家庭,关心家长。从而激发同学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他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协助他们形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1、了解胡适的生长历程,理性考虑母爱和其深远影响。
  2、培养了同学责任感和换位考虑的能力 ;培养了同学回忆、重新整理思路 、组织语言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3、通过学会评价他人和回忆自身的做法的过程,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
  复习围绕我的母亲的发生的几件事和母亲的品性,培养他们家庭责任感。
【教学难点】
  利用换位考虑的方法,培养同学学会关心他人,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替他人着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同学们,母爱,一个饱含温柔深挚情意的永恒话题。的确,无论是年常年少,还是天涯海角,单飞后的令一端永远牵挂的是对母亲的思念。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就是儿女心泉的自然流淌,让我们在歌声中感念、祝福普天下所有的母亲。母亲也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我们应该感激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了解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母亲感情怎样。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默读提示和要求:
  1、抓住关键句、段。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文绉绉 糜 翳 龌龊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理清文章结构。
三、再读课文,注重自身的独特体验
  1、让同学提出自身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考虑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2、教师提出问题,一起研讨:
   ⑴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⑵ 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
   ⑶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① 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② 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③ 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④ 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⑤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示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示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小朋友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
   ⑷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身的理解与看法。
四、朗读下列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题目见课后研讨练习三)
  引导同学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同学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五、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说说自身在哪些方面受到母亲的影响,然后写在随笔本上。
三、延伸拓展
  主题讲座:胡适和他的《先母行述》。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母爱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的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女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母爱是神圣的、伟大的、不求回报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
二、复习
  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同学小组讨论回答: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5件事情:
   ⑴ 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催”去上学;
   ⑵ 聆听教诲,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⑶ 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⑷ 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⑸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示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示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小朋友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三、探究活动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等方面谈谈自身的理解与看法。同学可以发表自身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四、情感延伸
  1、母爱如三月的春风曛得人昏昏欲睡,犹如夏夜的凉茶让人精神倍爽,又是母爱又是絮絮地唠叨让我们不能理解,我们都能理解母爱吗?母亲爱子女的方式不同,多数的母亲都是说教式的爱,一件事说起来三遍四遍,我们嫌母亲烦,不能理解,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或者你有事不能理解母亲的做法,请你说一说。
  2、母爱如水,母亲是源,无论你奔腾到哪里,身上流淌的,依然有不尽的源头之水。我们每天都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你长这么大,母亲为你做的事有哪些你忘不了?
  3、母爱可以使你在痛苦中得到抚慰,在孤独中得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中得到幸福。母爱是无任何条件的,就连小动物的母亲也会维护自身的婴幼儿,请听下面的故事。(播放《黄鼠狼妈妈找食物》)     (老师打出课件后,播放了一个深情而又荡气回肠的歌颂母亲的曲子《烛光里的妈妈》,创设了很好的氛围。然后让同学换位考虑。)
    动物如此,我们人类呢,在奥地利发生啦这样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
    2002年2月23日,位于奥地利西南部阿尔卑斯山的费拉茨谷地发生拉一起雪崩,一对正在滑雪的母女被大雪埋葬。当她们历尽艰辛爬出厚厚的雪堆时,却又面临着新恩的危机:由于她们身上都衣着银灰色的衣服,救援飞机很难发现她们的踪影,随着时间的推移,饥饿、寒冷和恐惧纷至沓来。母女俩开始了艰难的自救,然而无济于事,她们的努力换来的是更严重的困难,她们昏迷了。当孩子醒来的时候发现自身躺在医院里,她起先还以为是梦,但医生告诉她这是实际,她昏迷在雪地里,被雪崩救援人员发现紧急送到了红十字医院。医生还不无沉痛地告诉她,真正救她的其实是她的母亲!救援人员在她母亲的遗体旁发现了一块染满鲜血的锋利的岩石切片,而她母亲的左手动脉被切开了。救援人员正是因为看见了雪地上那道鲜红的长长的血迹才发现下面有人……
    医生的话还没有说完,孩子就痛哭起来。她一直以为做清洁工的母亲是极其低微的,甚至曾以母亲的低微为羞耻,但是在这一瞬间,他发现母亲原来是如此伟大!在这次雪崩灾难中,在迟迟得不到救援的生死关头,母亲以一种感天泣地的行为,用自身动脉里流淌的鲜血为孩子指引了生命的方向!孩子终于心痛地明白,自身原来一直都拥有着一份人世间最珍贵的财富,那就是比血更浓的母爱!
    同学们,故事中的母亲用生命保全了孩子,希望我们能从中悟道爱的真谛。假如你是那位母亲,体会一下当时母亲会怎么想,怎么做,请说一说。
  4、母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雨的伞,是滴落的泪,是甜甜的吻。母爱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健康地生长,母亲有多大的功劳啊。
    有谁知道母亲节是那一天?     生: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五、小结
  也许,我们的母亲没有领袖的丰功伟绩,没有明星的光彩夺目,没有科学家的渊识博学,没有英雄的豪言壮语,没有文学家的鸿篇巨著。但母爱如天大,同时又小得只能住在我们的心里,母爱是可以撑天的支柱,也是我们想拥抱的温暖。我们永远爱着您--妈妈。
六、拓展训练
  有一个叫小兰的女孩,身患重病,家里无力为她治疗,但在社会各界的协助下,小兰住进医院,获得治疗。她的母亲会怎麽说?(同学自由发言)
  母爱是无偿的,但在很多故事中也会有许多陌生人无偿的献出他们的一片爱心,除了母爱,生活中,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爱?
五 安排作业
  以“母爱或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作文。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9

《我的母亲》公开课教案九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了解胡适和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预习作业详见课后字词和补充字词(注意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二、导人新课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作者回顾自身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生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作者简介: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提示和要求:
  1、抓住关键句、段。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四、研讨与欣赏
  1、让同学提出自身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考虑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2、教师提出问题,同学讨论交流:
    提问: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明确:“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提问: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明确: 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教师可让同学从收集来的有关胡适生平资料来交流介绍)。
    提问: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明确: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王叔的牢骚话,表示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示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小朋友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五、探究活动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身的理解与看法。
  同学可以发表自身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六、小结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敬爱,记下了自身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七、安排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2、完成《同步探究》上自主性探究和开放性作业局部已学习过内容并评讲。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
  管束 责罚 气量 广漠 质问 宽恕 文绉绉
二、朗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粗词语的含义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假如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假如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假如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引导同学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同学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三、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同学朗读课文,交流心得。
  明确:文章在平淡的语言下,多了一份感情。这份宽广、耐久的母子之爱,通过淡似白描的勾勒,显示出那样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本文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不是凭借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而是仗凭它的平实。平实的语言,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催我去上早学”。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女性的地位极低。更何况胡适之母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主妇,她身为寡妇又兼后母,除了盼望亲生儿子“踏上”他“老子”的脚步外,还企盼什么?所以“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对于非己所生的儿子、媳妇,母亲则“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母亲忍辱负重的痛苦形象.只通过这平淡的叙述,便跃然纸上,并在读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响。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对母之爱倒显得深沉而质朴。
  其实,平实的风格来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任何虚情假义、矫揉造作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通读全篇,我们能够感到胡适对母亲的深深爱意。胡适作为书香门第的后代,在幼年时期接受的便是论述保守儒家忠孝仁爱的伦理教育,以后又从朱子(小学)中,学会了“勤谨合缓”,因而对于母亲的不易,便理解得更深,更切,所以说出了家乡“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当然,对于自身的母亲,也就爱得更深。“假如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假如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假如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爱母之情,敬母之意,透过字里行间,强烈涌现出来。感情之真、之纯,动人心弦。
四、比较欣赏
  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同学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
  推荐篇目: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赵丽宏《母亲和书》。
五、欣赏“诗中的母爱”
  如: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又如:歌曲《妈妈的吻》(付林)、《烛光里的妈妈》等,通过欣赏歌曲,来感染教育同学珍惜母爱,学会孝敬母亲。
六、安排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三。
  2、完成《同步探究》“课外拓展”局部内容。
七、课后反思
  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身人生生长所发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保守社会的“母亲”形象。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示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9

《我的母亲》公开课教案十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概括母亲的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掌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3、感悟胡适和其作品所包括的人文内容,丰富文化素养。
  4、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同学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   诵读、概括。提炼母亲的形象,培养同学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深厚内涵和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母爱是一个包括温柔深挚情意的永恒的话题,从古到今,有很多歌颂母亲的作品(让同学回忆有关母亲题材的作品)。   同学们一定还会记得我们小时侯经常唱的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但有这样一位母亲,对他人的小朋友非常和善,对自身的小朋友却十分严厉,有时鞭打小朋友时,还不允许小朋友哭出声音来,对这样的母亲,他的小朋友会怎样评价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走进胡适先生的人生经历,去认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二、胡适简介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曾任北京大学校长,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章
  1、同学默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佃户:佃,租种土地。     轻薄:言语举止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仁慈:慈祥慈祥。     质问:依据事实问清楚是非;责问。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2、同学自由阅读,批注文章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考虑:
   ⑴ 文中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⑵ 勾画出文章中揭示母亲品质的语句,试用“母亲是一个_________的人”的句式组织语言,评价母亲的形象。
    同学讨论回答,教师点拨。
  3、本文是中年胡适对自身人生的一段回顾,除了主体局部写母亲以外,课文的其余局部还提和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布置?
  4、同学通读全文,体味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四、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深层的内涵和写作方法
  1、同学精读课文,深透理解文章,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⑴ 课文前三语段只有一句提和母亲。而其它内容好象与课文内容没有什么关系,作者这样布置行文结构的用意是什么?    ⑵ 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以外,还花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2、教师引导同学得出上述问题的答案。
  3、同学回答下列问题:
   ⑴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的母亲管束我很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⑵ 为什么说她是“严父”?
   ⑶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忍的地步,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示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的侮辱。
     通过以上这些事,表示了母亲以下的品行:她是一位恩师,对我的谆谆教诲,对我严格要求,从不拿小朋友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话伤人感情。
五、拓展延伸
  1、从你的阅读积累或生活积累中将一个关于母亲的故事。
  2、母亲节快到了,你将给母亲送一件怎样的礼物呢?为什么?
  3、代表胡适写一句感谢母亲的话。
  4、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身的看法。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