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参考资料(精编)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3
标题: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参考资料(精编)

《藤野先生》参考资料一
【鲁迅对藤野的思念】
  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中要出《鲁迅选集》的时候,曾经来问鲁迅先生自身,选些什么文章好。鲁迅先生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目的是在借此探听藤野先生的一点消息。当这选集出版的第二年,译者增田涉到上海来访问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打听藤野先生的情况,增田涉说没有下落时,鲁迅先生慨叹地说,“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
               (摘自许钦文《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回忆】
  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当时日自己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在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
  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假如周君因此而在小说里和友人之间把我当作恩师谈着,我要是早读到该有多好啊!既然他至死还想知道我的消息,倘早通了音信,他自己也该多么喜欢啊!
                  (摘自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
  (藤野先生的侄子藤野恒三郎说)40年前,也就是鲁迅逝世的那一年,有一位记者拿来了一张鲁迅逝世时的照片给我叔父严九郎看。这时,我叔父才知道鲁迅逝世的消息,当时,严九郎正襟而坐,把那张照片举过头顶,然后提笔写了“谨忆周树人君”,由此可见,藤野严九郎对鲁迅的敬慕之情多么深切!
     (摘自《心随东棹忆华年》,1976年11月7日《人民日报》)
【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的经历】
  1902年4月,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与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和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并写《人的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优秀论文。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并加入光复会。
  1909年8月,由日本回国……
                     (摘自《中国现代文学手册》)
【主题思想和其表示方法(颜雄)】
  关于《藤野先生》的主题思想,近年来在教学和研究中论争颇为热烈。有说主要是以作者思想感情的演变为线索,爱国主义好比一条红线贯穿全篇,主题不在写藤野先生;有说主题思想即是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表示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次要的;有的将此二者等同一律,认为主题思想既是歌颂藤野,又是记叙自身的爱国主义思想历程的。
  任何作品的主题,都是和题材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寓于一定的题材之中的。《藤野先生》的题材,总起来说,就是作者留学仙台期间的生活片断,包括:初到仙台的生活状况;与藤野先生相识和先生协助自身修改讲义的情形;学习期间两件难忘的事:试卷风波和“电影”事件,还有“惜别”等等。结论得从对作品的具体分析中引出来。且让我们沿着作者的思路,看看文章写了什么和怎样写的吧。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樱花烂熳的上野公园里,看到的是一群胸无救国之志、反以标志着民族压迫和封建统治的“辫子”为荣、浑浑噩噩的“大清”牌纨绔子弟的丑恶扮演,留同学会馆的门房,原本值得去买几本书的,却也被他们弄得一团糟!鲁迅抱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渡海而来,没料到东京竟也像南京那样乌烟瘴气。失望、痛苦、厌恶、忿怼和急切地要求学到身手以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种种萃于一身的复杂心绪,都容纳在这感触良多的一句话里面了。远大的志向与灰色的环境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不得不离此他去了。所以,“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跟令人生厌的东京告别,一到仙台,颇受了“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还有教职员为食宿操心;当然,更使他高兴的,是从此“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了。就在这时,鲁迅认识了解剖学教授藤野严九郎先生。
  以上,写的是与藤野相识之前,自身的生活环境与思想状况。接着,便转入记叙的重点:直接写藤野了。
  作者通过初见时藤野的相貌、衣着、声调,尤其是为“我”添改笔记、修正血管画图和鼓励“我”大胆解剖尸体等真切感人的细节描写,正面赞颂了藤野先生朴实厚道、待人以诚、忠于学术、潜心研究等优秀品质和个性特征。藤野对“我”的关怀,表示出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和循循善诱的教师的特点,与前面所写的以“物以希为贵”为动身点的职员们,形成一种对照。这之后,具体地叙写了仙台经历中两件终生难忘的事件:试卷的风波和电影的教训。这两件事可以说是“交叉”的;但绝非与写藤野“无关”。这里用受了狭隘民族主义、军国主义毒害和嫉妒心很重的局部日本青年,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心胸广阔的品德,通过对比,藤野的形象显得更高大了。时事影片事件的侮辱和刺激,从此“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毅然决然弃医从文,这样自然只好与藤野先生“惜别”了。“惜别”这个细节,写得格外婉切动人,同学的“慰安他的谎话”和先生的凄然的叹息,以和接受邀约,赠送相片与临别叮嘱等等,有限的文辞之中蕴含着无限的深情!离开仙台之后,仍然没有离开写藤野先生,不过改变了角度:写先生对“我”的影响,写“我”对先生的眷念,写“我”从先生身上得到的启示和汲取的“勇气”和力量。──总之,写了埋藏在“我”心中的“永久的纪念”。
  可见,全文实如标题所示,自始至终是写藤野先生的。歌颂和怀念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是全篇的中心内容。全文依照与藤野相交的经过记叙,自然地形成三大局部:结识藤野之前的情况,结识藤野之后的种种,与藤野惜别以后的怀念。文章是顺着到仙台之前、到仙台之后、离别仙台之后的时间次序记叙的。
  然而,这篇作品在思想的容量上,比上面说的要丰富得多,它的主题思想也不止于对藤野个人的赞颂和怀念。假如我们进一步思索一下:藤野先生为什么能如此关怀保护一个中国同学?是什么力量决定了鲁迅与藤野之间如此深厚的情谊?形成这种情谊的根基是什么?为什么鲁迅对藤野先生特别感激在心?我以为这是作品所告诉我们的更为深刻的内容,是作品的主题开掘得更深之所在,自然也就成为我们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更需探究的地方。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3

作者在严谨的结构和精练的文字里,偶或直接点明,更多是委婉透露:藤野对鲁迅这个异域同学的特殊关怀和精心培育,是基于对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情和尊重,或者无妨说,是鲁迅的救国救民的志向吸引了、感动了藤野先生。这在文章直接记叙藤野的那些细节里虽未大事铺陈,可是,这个唯一的中国留同学发愤图强的精神,表示在学习上的不用说了,就是生活上,比方睡觉不畏蚊虫叮咬、吃饭能喝下难以下咽的芋梗汤的艰苦生活,作为老师的藤野,即便未曾目睹,也不会从不耳闻。事实上,鲁迅逝世之后,藤野回忆起当年的同学时,就有这样的印象:尽管他身在异乡,却不以为苦。可见他是看到了这个青年为了使国家复兴,不惜艰苦奋斗的志气的。透过一些细节的含蓄的描写,我们不是可以窥见藤野的思想了么?文章在记叙了与藤野的交往以后,更有一段明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思想动机的话,便是:“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段精彩的议论是全篇的画龙点睛之笔。作品的主题思想当然是通过全篇的叙述、描写和议论各个方面表示出来的,并不只仅表示在这段议论里;但是这里的议论却是主题的升华,它将前面对于藤野先生品德的赞颂,作了更深入的开掘。作为学者的藤野,他的目光望着世界范围内的医学,自身希望能为新医学的发展贡献力量(故说“大而言之”)。“为学术”是他的全部思想行为的准则。他是从“为学术”的总目标动身来“为中国”的──“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在他身上,“为中国”与“为学术”是一致的。这正是一个对来自“弱国”的同学抱着同情与尊重而又矢志于医学事业的正直学者的伟大“性格”的最集中的表示。而鲁迅去仙台学医,想用医学来“为中国”图富强,所以,“为中国”与“为学术”也是一致的。总之,“为中国”与“为学术”,既是藤野保护鲁迅的动身点,也是他们师生之间发生友谊的基础。这六个字实在把藤野的思想品德和性格特点上升到更高的境界了。藤野先生“最使我感激”的,说到底,正是感激他的“为中国”“为学术”的高尚思想和品德。尽管先生善良的愿望只是出于科学救国论,而鲁迅所持有的这种救国论在仙台已经被无情的实际所击碎,因而弃医从文,他的爱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尽管藤野对于鲁迅中途停学改变志愿并不很理解,但是,对于一位善良正直的日本学者来说,能如此同情和尊重一个“弱国”同学的志向,并且持着同情的态度,实在是非常可贵的了。
  如上所述,一面是爱国主义的志向和志向,一面是对于这种爱国主义的同情与尊重。爱中国、“为中国”是沟通两颗心的渠道,是维系两人友情的纽带,是作品的内在线索(或者说主心骨)。全篇的基本内容是记叙作者与藤野的师生情谊,赞颂藤野的高尚品德,作为贯穿全篇的内在线索则是爱国主义──说完整些,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藤野对它的尊重。二者是明与暗,外在与内在的关系,如此看来,写爱国主义精神与写藤野的品质,非但不相对立,而且是相得益彰的了。这正是理解主题思想的关键。
  总之,鲁迅这篇关于留日生活的“回忆的记事”,以记叙藤野先生为中心内容,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为内在线索,通过直接描写和间接表示、正面记叙与反面烘托,深情地赞颂了藤野先生正直高尚的思想品德、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特别是“为学术”“为中国”的伟大精神,以和他对作者自身的深刻影响。这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朴实无华的,它不依靠惊人的题材、离奇的故事和俏丽的语言,却开掘了如此深刻的主题。古人优秀论文有言:“惟造平淡难。”《藤野先生》可谓范例。                     (摘自《〈藤野先生〉三题》)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3

 阅读鲁迅
阅读鲁迅,似乎过时;又似乎时髦。
  我记得自身最初接触鲁迅,是初中时候。当时没有课本,用的是找来的零散文章,还是油墨打印的,散发着一股浓重的油墨味道。其中有两篇,印象很深,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篇《战士与苍蝇》。前篇凭“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这样怪异的句子钻心入肺,后者则单看题目就让人不得要领。总之觉得这鲁老先生,离我们很远,极其遥远。可望不可和。或者,竟连望都不可望。虽然也有热闹的百草园增添依稀情趣,终究生冷异常,终究没有静心去读的心思。
  以后有了课本,便陆续见到了诸如《故乡》、《一件小事》、《藤野先生》、《孔乙己》、《祝福》这样的篇目。和至到高中,鲁迅作品俨然已经成为每册语文课本里最重要的局部,当然包括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在鲁迅作品中,此篇是我最珍爱的,属于读不够的那种。我们的语文老师林柏华,是以一口纯粹北京话来教学这篇文章的,在教学过程中,她流下了眼泪。
  离开学校后,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鲁迅作品渐渐以客观、自然、本性的面孔,进入我的生活。断断续续,没有间断。慢慢觉得,其实,我所读的,并不只仅是那些文字。
  但是经常防止不了贴标签似的去读。每逢这种时候,我就索性丢开。这不是自身本意。
  诚如人们所说,鲁迅的作品是常读常新的,鲁迅作品包括其自己的魅力永远停留在我们心间,鲁迅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是的,鲁迅是永远的鲁迅。但是也是平常的鲁迅。惟其如此,我们才干客观公正,去感知鲁老先生那颗心。朴直善良的心。
  一方面,我以为,我们阅读鲁迅,就是需要以一颗平常心,去读。不要夹杂什么政治的、社会的因素。你心态越是平静,所得就越是惊喜。
  另一方面,在读鲁迅的时候,需要结合时代来读。要寻求鲁迅精神与当代精神的对话关系。我们的时代,需要从鲁迅那里汲取许多营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鲁迅。不只仅是文学的、文化的鲁迅。
  好像矛盾。
  其实,不矛盾。需要掌握尺度。
  曾经,鲁迅不是鲁迅。鲁迅成为工具。或者如今,鲁迅仍然是某些人的工具。我相信,这是一种悲痛。
  忽然想起一颗尘埃先生提到读鲁迅时讲的话:
  说鲁迅,离不开“良知”二字,从这个意义上看,鲁迅的精神是平民化的精神,是所有的人都应该仰视的。但在鲁迅的身上更多的是给知识分子留下了值得考虑的问题,什么是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精神,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一个被称为知识分子或者自以为知识分子的人都应该看看他的作品,那短短的杂文,甚至是一两句话已经远远超出了现在的每部煌煌巨著。
  这两天,又以他的杂文为伴了。虽然鲁迅所生存的年代距离我们有些年头了,可是,明明,我会在他的字里行间,近距离地触摸到他的热度、他的良知。他的那种心灵深处的东西,我看着很亲切。这是一个多么睿智的老人;这是一个多么理性的老人;这是一个多么热情的老人;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老人。
  呵呵,一个有意思的老人。可以做朋友的老人。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3

鲁迅笔名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阿张、周樟寿、豫山、周树人,1881年9月出生于浙江绍兴。当时其祖父周福清在京做官,当抱孙的喜讯传到他那里时,恰巧张之洞来访,于是其祖父便以所遇为孙取名“阿张”,之后又以同音异义的字取作大名“樟寿”,号“豫山”。鲁迅7岁进私塾就以此为名。绍兴话“豫山”和“雨伞”音近,同学们常以此取笑他,便请祖父改名,后改名豫亭,再改豫才。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了家乡,来到南京,投奔一个名叫椒生的叔祖,入了江南水师学堂。
  周椒生自己在水师学堂做官,却对这种洋务学堂极为蔑视,认为本族的后辈不走光宗耀祖的正路,而跑到这里来准备当一名摇旗呐喊的水兵,实在有失“名门”之雅。为了不给九泉之下的祖宗丢脸,他觉得鲁迅不宜使用家谱中的名字,遂将“樟寿”的本名改为“树人”,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
  1918年5月,在钱玄同的激励和介绍下,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文言文小说《狂人日记》,首次使用笔名“鲁迅”。在“鲁迅”之前,还曾用过“迅行”的笔名。鲁迅一生用了140多个笔名,而以笔名“鲁迅”闻达于天下。
  许寿裳曾对此作过解释:“(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3

朝花夕拾之简介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收入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回忆散文共10篇。其中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以《旧事重提》为总题。1927年7月,鲁迅添写《小引》和《后记》,将它们结集出版,改名为《朝花夕拾》。第一版由北京未名社1928年9月出版,为鲁迅自身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1932年9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
  
  《朝花夕拾》中的散文都是鲁迅回忆往事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出鲁迅的生长道路。它们文笔优美,感情深沉,都是散文中的佳品。除了选入课本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和山海经》等作品,还有《范爱农》、《无常》等名篇。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4

鲁迅留日背景 、心态《藤野先生》 主题
 最近看到新教材第六册的目录,又有《藤野先生》一课。几个刊物的编辑老师希望我写一点“指要”之类的文章,于是欣然从命。
 
(一)
  多年来多种版本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师用书”都认为,藤野先生的品质是“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学严格要求”、“热情诚实”、“求实精神”、“严谨治学”、“不怀民族偏见”等,《藤野先生》的主题,也就是赞扬他这些精神,同时抒发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抒发爱国主义感情当然是正确的,但以上对藤野先生的品质的概括,我认为不准确,把主题定为赞扬藤野先生这些精神,当然也就不准确了。
  藤野先生是鲁迅终生感激和怀念的老师。他不但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表示怀念,还一直在家里挂着他的照片。1934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来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选哪些篇目,鲁迅表示: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还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藤野先生。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得知没有打听到,于是叹息:“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可见对藤野先生感情之深。他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是什么原因使鲁迅如此感激,如此高度评价藤野先生呢?我想,仅仅是“认真负责”之类,似乎在鲁迅眼里不能称为“伟大”,也不会令他终生怀念和感激。况且,“认真负责”之类的说法也经不起推敲。
  ──藤野先生是否对每个同学都如此“认真负责”?不是,只是对鲁迅一人,为此还引起了“爱国青年”的不满和怀疑。
  ──虽然日自己在历史上曾多次侵略我国,从民族感情上说有许多让我们讨厌和憎恨的东西,但不可否认,他们的“认真负责”是世界公认的,这已经成为大和民族的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保守。这个民族的人几乎个个是工作狂,比藤野先生更“认真负责”、更“严格要求”、更“严谨治学”的还大有人在。相比之下,藤野先生单就这一点来说决不是最优秀的,可鲁迅为什么不说他人“伟大”却单单这样评价藤野先生呢?其中一定另有原因。
  那么,藤野先生“伟大”的品质究竟是什么,进而《藤野先生》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知道,阅读一篇作品,不应当简单地根据其事件、情节来概括人物性格和作品的主题,而应当将人物性格、作品主题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和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倾向联系起来,全面考虑。所以,要弄清藤野先生的“伟大”之处和《藤野先生》的主题,还需要先弄清鲁迅留日的时代背景和他当时的心态。
(二)
  原本,鲁迅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家庭环境。他的祖父周福清出身翰林,在北京当内阁中书。周家大门上悬着一块横匾,上书两个大字:“翰林”,显示着家族地位的显赫。假如去绍兴旅游,至今我们还可以在鲁迅祖居感受到这种气派。但是,从鲁迅十三岁那年开始,他的家庭遭受了两次重大的的打击。先是祖父因科考舞弊案入狱,从此,家境急剧衰败。第二年,父亲周伯宜突然吐血,重病不起。鲁迅是长子、长孙,从此,他过早地挑起了一局部家庭重担,“经常奔波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不久,父亲病逝,留下寡妻和他们兄妹四人(有一个妹妹后来夭折)。那一年,鲁迅十五岁。
  从此,他感受到人世间的种种歧视与冷遇。
  一是当铺、药铺的冷眼和轻蔑;二是路旁闲人的指点和讥笑;三是几个“名医”,其实是庸医医术上的糊弄、药引上的刁难和费用上的狮口大开。更让人生气的是本家亲戚的“变脸”和欺侮。本家各房聚议分家时,竟公然欺负,要将坏房子分给他们。从《琐记》(见《朝花夕拾》)可知,“衍太太”之流对小鲁迅不无恶意的流言,也在院中传达开来。他和弟弟们到外婆家避难,大舅父家的人竟称他们是“乞食者”。这些,本也是惯常现象,中国向来不乏势利小人。只是少年鲁迅比一般小朋友过早地感受到这一点,他幼小而敏感的心灵打下了过深的烙印。这使他后来的作品中也多反映对社会阴暗的感受。
  由于在家乡感受到的是轻蔑、是势利、是冷酷、是欺侮,由于家乡让他憎恶和痛恨,“那么,走罢!……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琐记》)于是鲁迅进了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半年后又到南京矿路学堂。在南京,他读梁启超的《时务报》,读严复的《天演论》,了解中国,了解世界,了解满清政府的落后与腐朽,这时的他又感受到另一种歧视──他爱于课余时间骑马游玩,有一次经过学校和近满族人聚居的旗营,旗营中的满族少年,见他一个汉人竟敢高高地骑马经过营门,便投来石块和辱骂。他大怒,扬鞭追赶那些掷石者,结果摔下马来,跌得头破血流。这种歧视已不同于以前,以前的歧视只是针对他的家庭和个人,现在的歧视则是针对他和他的被统治的民族,使他意识到自身还是满清的奴隶。这件事也给他很大的刺激,20多年后写《杂忆》(见《坟》),在谈复仇问题时还提到过。
  矿路学堂毕业了,既然在国内感觉很气闷,鲁迅便选择了国外留学,于1902年3月东渡日本。先入东京弘文书院学习日语,再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但他在日本又继续受到比以前更严重的歧视。对此,华东师范大学王晓明先生在他《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第三章《离乡者的悲痛》中这样说:
  鲁迅到日本去的时候,日本的国力正是逐渐强盛,独霸东亚的野心也日渐膨胀,又刚刚在甲午海战中歼灭了中国的北洋水师,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轻视中国人的风气,有的日本报纸就公然宣称:“西洋人视中国人为动物,实际确乎不得不发生动物、下等动物的感觉,因此,他们(指中国人)在生理上已失去人类的资格。”因此,鲁迅在这个时候去日本留学,便不可防止地受到种种歧视和轻蔑。他走在东京的大街上,就经常遭受少年人的辱骂。……一个自尊自重的中国人,怎么能忍受这样的处境?
  ……鲁迅见到的许多留同学,偏偏又那样不争气,非胆不从日自己的轻蔑中汲取自我警策的动力,反而以自身的种种乖行,不时地证明那轻蔑的正当。就以与鲁迅同住的留同学来说吧,有整天把地板踏得咚咚作响,尘上飞扬地学跳舞的,也有不遵守客店里新老客户循序洗澡的惯例,抢先钻迸洗澡间,把水泼得四溅的,在这样的日常小事上都如此令人讨厌,其它的方面就更可想而知。一面是日自己的轻蔑的跟光,一面是这些同胞的不成器的丑态,难怪鲁迅一拿到修习日语的毕业证书,便立刻跑到偏僻的仙台去……。
  仙台又怎样呢,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里,只有鲁迅一个中国人,那些讨厌的同胞的嘴脸,自然是可以免见了,但是,日自己那股蔑视中国人的风气,在仙台同样很盛。仙台报纸上的辱驾中国人的言论,一点都不比其它地方温和,鲁迅所在的那个班的同学中,也同样有对他白眼相加,毫不掩饰的人。他考试成果中等,便有同学以为是得了老师的暗中协助,于是托辞去检查他的笔记,甚至写信向他发出威胁。课间放电影,映到日本军人挥刀砍杀中国人,而围观的其它中国人一脸麻木的时候,也有同学大声地议论:“只要看中国人的样子,就可以断定中国是必定灭亡……”
  比之家乡和南京,这种歧视更让鲁迅无法忍受,因为它针对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整个中华民族!这不只伤害他的自尊,还触痛了他爱国主义的感情。
(三)
  患难见真情,患难中也格外珍视真情,一个长期饱受歧视与冷遇的人,假如有谁曾经对他提供过协助,付出过热情与尊重,他一定会倍觉感动,倍加感激,甚至终生不会忘记。感情分外丰富和敏感的鲁迅当然也是这样。所以当年在外婆家,农家小朋友的憨厚热情和纯洁友谊被他写入了《社戏》,还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愚昧、鄙陋、好“切切查查”、让他“憎恶”的阿长,因为给他买来了四本小书,他便写了《阿长与山海经》,称她有“伟大的神力”。在阿长去世三十年之后,他还为他的长妈妈祈祷:“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对藤野先生也是一样。在日本“举国上下都弥漫着的轻视中国人的风气”中,藤野先生不但不歧视他,反而对他这个中国同学特别热情、友好与尊重,这当然会令饱受歧视鲁迅终生怀念与感激。单说藤野先生给他改“讲义”,竟让鲁迅“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今天我们读《藤野先生》中的这段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鲁迅所说的“讲义”,实际上是课堂笔记而不是作业。──别说是高等院校,即使是中小学,教师也没有给同学“添改”课堂笔记的义务。
  2、不是“批改”,不是“修改”,而是“添改”,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付出。
  3、改得十分认真,不是只改一处或几处,而是“从头到末”;“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4、绝不是偶一为之,而是“每一星期”一次,“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5、藤野先生这样做,可没有任何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或其它利益的驱使,相反,还招来了“爱国青年”的不满和怀疑。
  藤野先生还特别理解和尊重鲁迅。解剖实习时,他听说中国人敬重鬼神,怕鲁迅不肯解剖尸体,还特别加以关照。得知鲁迅弃医从文时,藤野先生“脸色仿佛有些悲痛,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为什么“竟没有说”?答案只有一个:他尊重鲁迅的人生选择。后来他把鲁迅请到自身家里,拿出一张照片以为留念,反面写着“惜别”二字(实际是“惜别 藤野 谨呈周君”八个字,见下图,出处同上)。
  纵观鲁迅一生,可以这样说,从1893年祖父因科场舞弊案被捕入狱,到1926年写《藤野先生》,除了初到教育部当佥事那几年,鲁迅实际上一直都并不得意,一直都生活在轻蔑、歧视、势利、冷酷甚至是诬陷和迫害之中(论原因虽然其中也有他性格的因素,但我们今天不讨论这个问题)。从《朝花夕拾》全书、从整部《鲁迅传》和其它资料来看,还不曾有谁像藤野先生这样在那么长的时间内给他以那么热情的关怀和协助,特别是在他留学时候。所以鲁迅说:“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根据鲁迅的性格判断,此话绝非虚言。
  藤野先生在日本并非著名学者,其言其行也许并非楷模,甚至还因学历不达标被仙台医专解聘,此后回家乡开诊所度过并不得意的一生,但是,他在对待鲁迅,其实也是对待中国人的态度上,的的确确难能可贵!须知,那是中国在甲午海战惨败之时,是在日本独霸东亚的野心日渐膨胀,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轻视中国人的风气之时,是在日自己视中国人为“猪头三”、为“下等动物”之时。还要考虑到,时至今日,日本政界和社会还有相当一局部势力仍在歧视中国,歧视中国人。他们至今仍称中国人为“支那人”以示侮辱性。媒体披露过多起中国人在日本遭受侮辱与迫害的事件(包括著名主持人水均益在以“优质服务”著称的日本机场受到无缘无故的侮辱与刁难,在出租车上受到司机的无故辱骂)。倒退一个世纪,藤野先生做到这一点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现在,我们可以归纳藤野先生的品质了,那就是:在日本举国上下都轻视中国人的风气中对中国人的特别热情友好与尊重。我们也可以概括《藤野先生》的主题了,那就是:赞扬藤野先生在日本举国上下都轻视中国人的风气中对中国人的特别热情友好与尊重,同时也抒发自身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4

(四)  藤野先生在鲁迅逝世后的纪念文章《谨忆周树人君》,可以印证这一观点:
  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当时日自己还骂中国人作“猪头三”。在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
  我少年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阪的先生教过汉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这在周君就以为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
  藤野先生对《藤野先生》的理解,应该是有权威性的。这篇文章不只能证明他“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还能让我们知道其中原因──他少年时学习汉文,从小受到中国文化的抚育。
  课文有几项内容,也可以印证以上观点:
  1、本文明线是赞扬藤野先生,暗线是抒发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两条线,相辅相成,互有密切关系。若藤野先生的品质的是“认真负责”之类,与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什么关系呢?
  2、写“爱国青年”是什么目的?答案:反衬藤野先生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好和尊重,反衬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所谓“反衬”,是用相反的内容烘托,和“爱国青年”对中国人的歧视、轻视相反的是什么呢?正是藤野先生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好和尊重。而“认真负责”之类,不能与“爱国青年”相反,也形不成反衬关系。
  3、写其它教职员对鲁迅先生的关心是什么目的?答案:也是烘托藤野先生的品质。但这是“正衬”──这些人对鲁迅的关心,只是“物以稀为贵”,不是尊重,更不是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还有两点须说明。我并不否认藤野先生“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学严格要求”、“热情诚实”、“求实精神”、“严谨治学”、“不怀民族偏见”等等,但是,相比之下,这是次要的,甚至是无足轻重的。还有,说藤野先生“不怀民族偏见”,也并不准确,没有到位。──他只要不象“爱国青年”那样歧视鲁迅,就是“不怀民族偏见”了,而藤野先生非但不歧视,反而比对日本同学更热情友好与尊重。
                          2003年1月1日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4

《藤野先生》的中心人物
语文教学刊物(包括《中学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这一北一南两家权威)和参考书都说藤野先生是《藤野先生》的中心人物,同时又说“全篇洋溢着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不但自相矛盾,而且不符合文章实际,不符合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既然《藤野先生》“全篇洋溢着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中心人物怎么会是藤野先生?
  是鲁迅从属于藤野,还是藤野从属于鲁迅?答案是后者。更明白地说,对藤野先生的态度是表示作者爱国主义思想的一个方面。鲁迅之所以特别敬重、特别怀念,并且以他来激励自身,就因为他“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在”;军国主义的日本,在歧视中国的氛围里,唯独他没有民族偏见,希望中国强盛起来。尽管鲁迅如此敬重藤野先生,但还是不到毕业,就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他,为的是要从事文学救国。时事电影的放映是鲁迅作出如此重大抉择的直接原因。在这一点上,藤野先生的作用远远不和电影里那些麻木不仁的中国人。这是表示鲁迅爱国主义思想的又一个方面。此外,对东京的中国留同学、仙台医科大学的日本同学的态度无不体现着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些都说明,《藤野先生》的中心人物是鲁迅,而不是藤野先生。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4

怎样理解鲁迅的弃医从文
《藤野先生》札记
一九○六年,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求学期间,由于幻灯片事件的剌激,决定弃医从文。这是鲁迅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也是我们在《藤野先生》的教学中必需重视的一个问题。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通常认为,弃医从文是鲁迅早期思想发展的一次飞跃,它集中反映了青年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但是,爱国主义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即使在同一国家的同一历史时期,每个爱国主义者也会有自身的特殊表示。只有把弃医从文看成是鲁迅早期思想发展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做具体分析,才干对鲁迅的这一抉择做出确切的说明。
  弃医从文并非鲁迅早期思想发展途程中的第一个转折。一八九八年,当鲁迅离开绍兴故乡,“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时,他首先进的是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翌年二月,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和设的矿务铁路学堂,直至一九○二年一月毕业。鲁迅在南京学洋务的几年间,中国的大地上,惊心动魄的剧变迭起:戊戌变法的彻底失败,义和团运动的惨遭镇压,八国联军的疯狂入侵,丧权辱国的辛丑和约的签订,这些接踵而至的内忧外患,促使包括鲁迅在内的许多先进的中国人考虑和探索国家和民族的出路,结论是:“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胜利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日自己向西方学习有效果,中国人也想向日自己学。”正是在这一时代浪潮的推动下,鲁迅于一九○二年四月到了日本。当他知道日本的维新运动“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后,即决定弃矿从医。尽管鲁迅此举的动机不无幼稚之处,但他做出这一抉择的动身点是爱国主义,则是确定无疑的。这种爱国主义的实质,是“对于维新的信仰”,它是当时的维新浪潮冲击青年鲁迅所激起的一朵浪花。
  给新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在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之前,改良运动的倡议者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除旧布新”、“保种自强”,代表了那时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青年鲁迅在思想上接受了他们的某些影响,但并非信仰他们的整个思想体系。康、梁等人倡议维新运动的目的在于实现君主立宪的社会制度,即所谓“主以中学(君主),辅以西学(立宪)”,而鲁迅学医的目的则是为了救活象他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可见,青年鲁迅是把学医看成是能够切实地报效国家、民族的具体途径的。基于这样的思想基础,他一旦发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就毅然决然地另择新路:“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倡议文艺运动了。”
  其实,在一九○六年弃医从文之前,鲁迅想以文艺改变民众精神的活动即已开始。一九○三年,他题赠许寿裳的《自题小像》诗,不只抒发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迈誓言,而且慨叹“同胞未醒”,流露出“不胜寂寞之感”。同年,他译述了《斯巴达之魂》,歌颂了公元前480年前巴达三百市民为抵抗 波斯侵略军全部为国捐躯的壮举。鲁迅介绍这一故事的动机,显然是为了唤起民众的爱国主义热忱。他还翻译了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哀尘》,叙述了女人主公芳秽“求为一贱女子而不可得”的凄惨遭遇。在译者和记里,鲁迅写道:“嗟社会之陷穽兮,莽莽企球,亚欧同慨”。可见,他翻译这一作品的目的,在于借西方作家之笔,唤起东方读者对自身苦难的共鸣。
  值得注意的是,鲁迅的上述活动,并非偶或为这。据许寿裳回忆,在从事上述活动的同时,鲁迅经常对他谈到以下相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这就提出了如何改造国民性的问题。鲁迅的这一思想在二十世纪初叶是难能可贵的。当时,不要说已经走到了终点的维新派,就是站在时代前列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的着眼点,主要也还是“排满”,对于如何改变人们的精神,提高人民的觉悟这样一个事关重大的问题,还很少有人注意。青年鲁迅考虑到这一点,不只表示了他的爱国主义热忱,而且反映了他思想的深邃。可以认为,即使没有幻灯片事件的刺激,鲁迅迟早也会作出弃医从文的抉择,因为他已经具备了做出这一抉择的内在原因,而幻灯片事件,则是他做出这一抉择的契机,或曰直接原因。
  鲁迅的弃医从文,与当时正在海外兴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浪潮密不可分。一九○五年八月,孙中山先生在东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组成同盟会,明确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并发行《民报》,大力宣传民主共和国的革命思想。而以康、梁为代表的 维新派,这时已经完全堕落成保皇派。在同盟会成立之前,革命派和主张君主立宪的改良派就展开了一场大论战。一九○三年,章太炎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鲁迅对此大为赞赏,称章太炎是“有学问的革命家”。他还格外推崇邹容的《革命军》,认为“别的千言万语,大概都抵不过浅近直截的‘革命军马前卒邹容’所做的《革命军》。”鲁迅的弃医从文,发生在革命派和改良派决裂期间,决不是偶然的。正是蓬勃发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为鲁迅早期思想的这一转折提供了时代和社会条件。假如说,一九○六年弃医从文以前,鲁迅曾经爱过改良派严复、梁启超的影响,那么,在这以后,这种影响则由章太炎所替代。鲁迅的弃医从文,标志着他在政治上已经解脱改良派的影响,而站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立场上来。
  从解救中国人生理上的病痛,到医治中国人精神上的痼疾,从医学救国到文学救国,鲁迅青年时期思想的这一发展,是他区别于其它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的主要特点。它集中反映了鲁迅早期思想的启蒙主义特色。
  启蒙主义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历史上的启蒙运动,特指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民主文化运动,它的代表人物,在法国是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在德国是莱辛、赫尔德、席勒、歌德。此外,人们也往往用启蒙运动来泛指任何通过宣传教育使社会接受新知识而得到进步的运动。正是在后一种意义上,我们把鲁迅企图通过文艺来改变人们精神的思想称之为启蒙主义。毫无疑问,这种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进步意义。但它终究不是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 依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只有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武器的批判,推翻反动阶级的政权,建立崭新的社会制度,才干使中国人民走上解放的大道。文学在革命中虽也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它并无扭转乾坤的力量。至于人民群众思想上的弱点,也只有在革命的实践中才干逐逐步得到克服。马克思、恩格斯说得对:“革命之所以必需,不只因为没有任何其它的方法能够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干抛掉自身身上的一切脏东西,才干建立社会的新基础。”不过,在二十世纪初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尚未介绍到中国来。只是在历史的车轮驰进了一九一七年时,世界才发生了划时代的巨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协助了全世界的也协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身的问题。”“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鲁迅的文学救国思想,发生于十月革命之前,其局限性,应归因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鲁迅的思想也不时向前发展,对文学与革命的关系以和文学的社会作用也有了全面、正确的估价。大革命时期,他就认识到:“改革最快的还是火与剑”。“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当然,文学的作用也“不应特别看轻”,无产阶级文学,“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一翼”。文学作品“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则是鲁迅一生坚持的一贯思想和主要社会实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4

《藤野先生》写作特点
1、形散而神聚:
      
  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所谓形散而神不散,即从形式上来看,十分自由,天南地北,历史地理,国内国际,奔驰自如。但是,优秀的散文又总是不拘一格而中心突出,富于变化而主题集中,灵活多样而线索分明,纵横开合,随意驱使,都紧紧围绕一个思想。《藤野先生》一文正是这样。
  这篇散文,从所写的时间来说,自1904年在仙台医专的生活到1926年在厦门大学的工作,20多年;从所写的内容来看,有东京清国留同学的情况,有医专的同学生活,有国内有国外;从写作手法来说,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真是写人则栩栩如生,记事则娓娓动听,状物则身临其境,抒情则感情奔涌,议论则尖锐泼辣。
  全文三个局部,层次井然。第一局部写“我”对清国留同学在日本东京无所事事,白昼逛公园,晚上学跳舞的腐败生活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那末别的地方如何呢?文章过渡到第二局部,着重写作者在去仙台途中见闻和仙台医专的生活。赴仙台途中,作者特地点出“日暮里”与“水户”两个地名。这是为什么?因为“日暮里”,望文生义有日落西山暮色降临之感,与当时“风雨如磐暗故园”的祖国现状吻合,触景生情,记忆尤其深;至于“水户”是明末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之地,朱先生是浙江余姚人,颇有民族气节,明亡后进行反清宣传活动,事败后长居日本讲学,这当然又对鲁迅先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鲁迅去日本是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这种爱国主义思想强烈地表示在对两个地名的记忆中。鲁迅离开东京到没有清国留同学的仙台医专学习,正是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作者在仙台的住宿吃饭,虽然受到优待,但终究十分艰苦,然而他不怕蚊虫叮咬,不怕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坚持学习,这不也表示了作者为了寻求救国真理而发奋学习的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品质吗?
  文章的第二局部着重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藤野先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对作者无微不至的关怀,激发了作者学习的积极性。当作者在课堂上经受了一场“观赏枪毙中国人”的“盛况”之后,便利机立断,决定弃医从文了!“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资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倒霉的。”(《呐喊·自序》)学医是为了救国,弃医从文也是为了救国!
  可见,爱国思想,象一条闪光的红线,贯穿在作者的一举一动之中,全文也正是用这条红线把各种各样的资料有机地组织起来的。
  文章的第三局部写作者离开仙台以后直到写作本文时的一段生活,着重写了藤野先生对自身的影响和鼓舞作用。还是写作者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形散”是指内容的丰富性,手段的多样性;“神聚”是说中心突出,主题鲜明。本文充沛体现了散文写作的这一特点。
  2、开头与结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文章亦然。一篇好的文章经常从开头就能深深地吸引着读者。其开头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开门见山也好,概括集中也好,但必需与全文所表达的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开端是事情胜利的一半,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因此,我们说《藤野先生》的开头是包括着作者极大愤慨、失望、不满、厌恶等深沉感情的概括式开头,既总括了文章一、二两节的内容,又为下文的展开作了很好的伏笔。另外,应知道《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虽然十篇各自独立成篇,但又经常首尾相连,紧密贯通。《藤野先生》是其中的第九篇,前一篇《琐记》,详细记述了作者对故乡的失望而到异地南京去求学的经过。在南京求学几年,大失所望。在《琐记》的末尾说:“所余的还只是一条路:到外国去。”到哪里去呢?1902年作者到了日本,先在东京弘文学院。那末“东京”又是怎样呢?那就是《藤野先生》一文中开头的这句话:“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两篇文章不是首尾相连了吗?
  好的结尾,或者干净利落,坚决果断,或者言已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或者前呼后应,首尾贯通,或者升华主题,突出重点。《藤野先生》的结尾写道:“只有他(藤野先生──引者注)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的文字。”
  这一段结尾的文字,既起了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密的作用,而且更主要的是起到画龙点睛式的突出了文章战斗作用。
  我们知道,鲁迅是在1926年8月被“挤”出了“集团”之后从北京到福建的,其时的厦门大学保守势力浓厚,尊孔读经的声浪甚嚣尘上;不久,那些原先为北洋军阀效力的“现代评论”派的人物纷纷南下,来到厦大,并与厦大的反动势力互相勾结,继续打击,排挤鲁迅。鲁迅在北京曾经不遗余力地用杂文为武器,同这些“正人君子”之流进行过英勇顽强的斗争,写下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以和《坟》中的一局部杂文。如今,在厦门这样一个环境中,鲁迅决心改变战斗方式,“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那时作者的心里是这么“芜杂”,情况是那么“离奇”,他只好追忆往事,总结经验,结清旧帐,以利再战,于是“从记忆中抄出”了这十篇散文,写成《朝花夕拾》。鲁迅以回忆性散文的形式为武器,立足实际,回忆往昔,继续作战。所以本文的结尾含义十分深刻,既是在文章整体结构上首尾连贯一致,浑然一体,使人有严谨之感,又明白庄严地宣告:回忆往事,是为了今天的战斗。从而突出了文章主题的作用。怀念藤野先生,激励自身的斗志。
  全篇以讽刺批判麻木不仁的清国留同学开头,以决心写文章揭露无耻的“正人君子”结束,笔力遒劲,令人深思。
  3、两组人物对比:
  鲁迅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来描写人物,淡淡几笔,人物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两相对照,贬褒之中,泾渭分明。《藤野先生》一文中有两组人物对比。
  一是“我”与清国留同学的鲜明的对比。
  二是藤野先生与日本某些同学的对比。
  在作者笔下,藤野先生外貌并非不俗,只寥寥数笔,形象逼真:“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讲话,给鲁迅也是给读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接着,通过留级生讲“掌故”,侧面交代了藤野先生朴素的生活:“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的;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这样一位骨科教授,生活如此简朴,令人发生敬意。
  写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中感受最深的几件事是:一是协助作者改正听课笔记;二是写藤野先生耐心地指出鲁迅听课笔记中的错误;三是写了藤野先生因为鲁迅敢于解剖尸体而高兴,以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向鲁迅详细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四是写了作者告别藤野先生决定放弃学医时的情况,“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痛,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并将一张亲笔题有“惜别”二字的照片赠给鲁迅,“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作者善于抓住藤野先生的主要特征,选择富有意义的几个细节,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人物的形象,写出了人物的思想品质。文中反复描写他的抑扬顿挫的声音,时时萦绕在作者耳畔,引起作者深沉的回忆。
  对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日本同学,作者也只选择了几个细节,同藤野先生形成鲜明的对照。
  藤野先生是日本一个教授,学者,对一个中国同学如此之关心保护,而那所谓日本的“爱国青年”们,却妄自尊大,思想卑鄙,两相对比,寄托着作者泾渭分明的感情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4

《藤野先生》副词的选用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开头就使人有失望情绪,乃是副词“也”、“无非”所起的作用。
  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用表示反问语气的“何尝”和否定副 词“不”配搭,表示了愤慨的感情。
  3、“实在标致极了”程度副词“实在”用在这里表肯定,加强了讽刺效果。
  4、“似乎想说话”,“似乎”传达了作者对先生的了解。
  5、“居然睡平稳了”,“居然”一词把作者战胜生活上的困难的精神表达出来了。
  6、“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大概”表示测度、不完全肯定、与句末语气词“罢”合用,更增加了不敢肯定的语气。
  7、“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大概”大大地减弱了肯定的语气。表示“留级同学”说的话本不可信,但在某一点上倒被印证了。
  8、“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大概”表估计不一定确切。
  副词恰当运用,使语气更加准确,并增强了文章的感情色彩。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4

《藤野先生》一文中副词“也”的妙用
磨砺语言技巧,丰富语言的表示力,这几乎是每一个作家所刻意追求的。优秀的作家总是把对语言的锻炼,当作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即使是一个虚词,也要精心揣测,决不苟且从之。
  副词“也”字,是一个十分平常的虚词,但在优秀作家的笔下,它有时却具有深刻的表示力,经常从看似平淡中显示出奇巧。
  《藤野先生》是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脍炙人口的一篇。这篇回忆性散文。记叙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开头一句,“也”字的出现。似乎显得有些唐突。使人不明就里,但只要翻开《朝花夕拾》,就可以明白。《藤野先生》的前篇《琐记》一文,作者写了他因对故乡的失望而到南京求学,在南京求学数年,还是一无所得,大失所望。在结尾局部他写道:“所余的还只是一条路:‘到外国去’。“到哪去呢?就是日本东京。而东京又怎样呢?“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文章以这句话开头,已暗示了作者行踪的来龙去脉:新近离开的故土无非是这样,而东京“也”无非是这样──都是中国有些青年同学不学无术,醉生梦死的现象,所以,要离开东京,得到别的地方去看看了,由此引出下句“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为行文的转换,巧妙地设下了伏笔。这个“也”字,表示出了鲁迅先生在探索真理途中一再失望的心情。
  无独有偶。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在他的小说《项链》中,开头也有类似的句子。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过失,生在一个小职员家里”。开头的这个“也是”,初看起来令人费解,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前文已有过相同的事物或情况,原文才干用“也是”,那么路瓦裁夫人原先和谁一样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呢?
  小说告诉我们,“她有一个有钱的女朋友,是教会女校的同学”,小说最后局部照应了这个“也是”──在极乐公园里,“她忽然看见一个妇人领着一个小朋友在散步。原来就是佛来思节夫人,她依旧年轻,依旧美丽动人”。
  这个“也是”用法在奇特中显出巧妙。当时的法国资本主义社会,“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自身:天生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她和那位女同学同样具备美丽动人这一天生的资本,但佛来思节夫人成了阔太太,过着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她却只能衣着粗陋的衣裳整天在寒冷的住宅里流泪。这个“也是”,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对无法跻身于上流社会的悲痛感慨,隐隐地流露出来,真可谓起句非凡。
  假如我们把上两例中的“也”字去掉,改成:东京无非是这样”、“她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那么作品语言的表示力便大受影响,其在结构上的前呼后应作用也便无从体现。而添上这个看似十分平淡的副词,增加了文字的隐含信息,富有极强的表示力,令人玩味不尽。由此可见,在作品中恰当准确地使用好虚词同样能收到神奇的功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4

反语与真情
——浅析《藤野先生》一文的反语运用
  
  反语是依靠语言环境的协助,运用与说话人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的修辞格。运用反语能引人深思,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起到讪笑讽刺的作用。《藤野先生》一文中的反语不只具有强烈的讽刺作用,而且透过反语还可体味出文中表示出来的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正是本文反语运用的一个突出特点──透过反语见真情。
  
  “清国留同学”中有的“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对于“清国留同学”的这种丑态,作者说“实在标致极了”,“标致”在这里是反语,用副词“实在”加以强调,便增强了这一反语的讽刺力量,强烈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同学”的鄙夷和反感。
  
  “中国留同学会馆中的一间洋房待到黄昏时,常难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这里“精通时事的人”是反语,这些人精通的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作者把“清国留同学”学跳舞与这一反语用在一处,可见,“学跳舞”也是一种无聊的事情。从上面这两处反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为了寻求救国真理而满怀希望来到日本的鲁迅先生,在东京见到的却是这样不学无术、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同学”,他们拿着清政府的银子在这里不是用心读书而是吃喝玩乐。这与作者来此的目的完全不同。因此,作者大失所望,对“清国留同学”的所作所为十分反感。这种感情便通过反语表示出来。同时,我们透过这两处反语还能感受到作者内心涌动着的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试想,假如作者对祖国没有这片真情,那他怎么会对“清国留同学”的行为感到反感,又怎么会用反语加以讽刺呢?可见,作者通过反语表示出来的对“清国留同学”的厌恶和反感,正是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示。
  
  作者在仙台学习时,有一天收到了日本“爱国青年”写的匿名信。“爱国青年”是反语,指的是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的日本青年,在他们看来“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身的能力了”。所以他们认为鲁迅先生那次考试和格不是自身能力所和而是得到先生泄漏出来的题目。作者对这些日本青年的荒谬逻辑和愚蠢做法十分愤慨,称他们为“爱国青年”实际是对他们极大的讽刺。我们从这一反语中可以感到,作者对这些日本青年的愤慨、痛恨之情其实正是作者爱国主义感情的一种表示。正因为作者热爱自身的祖国,所以这种有损祖国尊严的做法必定激起作者的满腔义愤。透过“爱国青年”这一反语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作者的一片爱国深情。
  
  文章的结尾处,作者写道:“于是点上一支烟,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文字”,“正人君子”是一句反语,作者强调所写的文字是“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有深刻的含义:作者决心以笔作武器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从作者决心与“正人君子”斗争到底的决心和行动来看,文中几处反语中流露出来的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已转化成了实际的行动。
  
  总之,《藤野先生》一文中运用的几处反语,处处体现出了作者的爱国真情,只要我们阅读时认真体会就会更真切地感受到本文反语运用的突出特点──透过反语见真情。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4

藤野先生的两次叹息
 鲁迅先生在著名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一文中,以热情的笔触胜利地刻画了藤野先生工作认真、治学严谨、关心同学的教师形象,抒发了作者对他的真挚深沉的感情。文中描写藤野先生的两次“叹息”对表示人物性格,表达作者感情起了积极作用。
  课文的第22节,藤野先生问“我”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我”为难之时,他“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一“叹息”表示了藤野先生对科学的求实精神:一叹“我”为难之时,说不出详细的情形──难知其中实情;二叹自身不能亲眼看一看,听说而已──难想其中之状;三叹那畸形的脚而表示出的愚昧──难解其中之谜。一个致力于医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对某一现象希望能听得详,看的真,解得准。由此可见,“叹息”正是藤野先生工作认真,治学严谨的写照。
  课文的第34节,当“我”学医救国的美梦破灭之后,意识到要救国,得改变人民的精神,因此决定弃医从文,并以同学物为借口告诉藤野先生,没想到这一想法却使先生受到惊动,此时,他又是一次“叹息”,这里的“叹息”流露出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他为现在的师生即将离别而叹息;更为“我”将来的学习担忧而叹息,“为医学而学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没有什么大协助”。对同学的挚爱、留恋深深包蕴于简短的叹息之中。
  藤野先生的两次“叹息”,一次表示出对工作的态度,一次表示出对同学的关怀。这正是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高尚品德之所在。因此二十多年后,两次“叹息”还深深印在作者的脑海之中。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5

《藤野先生》中关于三个“他们”的理解
1、“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
  2、“‘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3、“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第1句中的“他们”是指那些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的日本“爱国青年”,他们把弱国的人看作低能儿。
  第2句中的“他们”是指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青年同学,妄自尊大,盲目忠君。
  第3句中的“他们”是指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无聊的看客。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5

鲁迅敬仰藤野先生的原因
读《藤野先生》,我们知道藤野是作者特别敬仰的一位老师。文章写于1926年,这时的鲁迅,已经是国内著名的文学家了,以鲁迅的性格和为人,这类回忆录不会是应景之作,也绝不会是一般虚浮的客套文章。直到30年代,鲁迅还曾不时地向日本朋友打听藤野的下落。1934年底,两位日本翻译家要译他的选集,写信将选目寄给鲁迅并征求他的意见。鲁迅回信答复让他们“全权处置”,只提出了一条意见,就是要求这两位译者一定把《藤野先生》译出补进去(原选集拟定的目录中没有这篇文章)。《鲁迅选集》日译本出版后,1935年6月鲁迅在给日本的一位友人的信中,再一次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用语仍相当地恳切。
  藤野在仙台医专其实是一位很平常的教师,在国内医学界算不上知名人士。1912年仙台医专改为东北帝国大学医学专门部后,藤野又执教了3年,以后在该校任教的出国留学硕士博士生越来越多,藤野因学历不够,于1915年自愿退职(这一年藤野只有42岁),在家乡的福晋县开设私人诊所维持生活。1904年至1906年,鲁迅在藤野执教的仙台医专学习。第一年讲授解剖学的教师就是藤野。从研究鲁迅的史料看,两人自始至终并没有什么私交。藤野把自身对鲁迅的关心协助如交谈、改正笔记之类,都看成是自身工作份内的事情,对其他同学,他也是这样做的。1906年鲁迅离开仙台直至病逝,30年间两人从未通过信。从藤野一面说,他的这个同学一去是杳无音讯了。直到1935年底经他人介绍看了日译本《鲁迅选集》时,才知道30年前学医的‘周君’,如今已是中外著名的大文学家了。从藤野后来发表的纪念文章(鲁迅逝世以后,他与一些采访者进行了一些回忆性的谈话,后来有人把采访他的谈话整理成由他署名的文章《谨忆周树人君》,发表在日本《文学案内》1937年3月号上)看,在仙台医专期间,他一直把鲁迅当成是一个极平常的同学。这篇文章回忆说:“周君身材不怎样高,圆脸,是聪颖相的人。”“在入学时好象不大能充沛地说日本话,听讲也不大理解,好象用功得非常费劲。”还说:“周君的成果,记得是不大好的一位。”应当说,这些回忆是真实的。鲁迅在仙台医专第一学年6门课,年末成果总平均分为66.5分,在142名考生中排第68名。这样的成果名次虽仅属中游,但鲁迅作为异国的同学,在有些人看来,能考出这样的成果,极有可能是借助了“外力”。所以个别同学含沙射影,疑心藤野先生向鲁迅漏了题。这个恶作剧对年轻的鲁迅刺激相当深,所以才引发出他在《藤野先生》中的那段话:“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身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岂不知在考试的六门课中,偏偏就是藤野讲授的解剖学,鲁迅是不和格的,成果为59.3分。假如是别的老师,只要稍微“灵活一点”,就很可能会放一码了,但藤野一如既往,对所有不和格的同学,当然也包括鲁迅,一分一毫也没有“通融”。恶作剧制造者后来知道真相后,托人捎话,向鲁迅道了歉。
  既然藤野当时仅仅是一个没有什么知名度的普通教师,两人又没有什么私交,为什么单单会成为鲁迅心目中最敬仰的恩师呢?为什么在文章里称赞藤野的性格“是伟大的”?从《藤野先生》这篇散文看,藤野不歧视弱国的同学,热爱自身的专业,这些当然是重要的原因,但还有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藤野先生在当时是同学所公认的一位严师,而且作为异国同学的鲁迅,也多次深受了这位老师“严”的教诲。藤野先生治学的“认真”,不但给年轻的鲁迅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而且直接影响了鲁迅后半生的生活态度。
鲁迅病逝以后,日本好友内山完造发表《鲁迅先生》,其中回忆了鲁迅崇尚认真的一些很感人的谈话。鲁迅有一次对作者说:“老板(内山完造),此番我睡了(指生病)三个月,细细想过了。中国四万万的民众,害着一种毛病。病源就是那个马马虎虎。就是那随它怎么都行的不认真的态度。”“日自己的优点,是不拘何事,对付一件事,真是照字面直解的‘拼命’来干的那一种认真的态度。”又说:“那认真是应该供认的(指日本)。我把两国的人民比较了一下。中国把日本全部排斥都行,可是只有那认真却断乎排斥不得。无论有什么事,那一点是非学习不可的。”“等我病好起来,这一点我一定要说的。”
  许广平在一些回忆文章中也写到,鲁迅生前无论做什么事,总是那么的认真,从未见他敷衍了事,或虎头蛇尾。修改未定稿自不必说,即使已经发表过的文章,在编辑成册前,仍加以细细审查修改。在编辑自身和他人的文集时,鲁迅还经常亲自做校样工作,细到连一个标点的位置也不放过。有一次,他还在萧军和萧红自己校对过的样稿上又改正了几个错别字。鲁迅的这种认真,连萧军和萧红都为之惊讶。许广平在《鲁迅先生怎样对待写作和编辑工作》中还说:一张校样,鲁迅总正面看看,还要反过来看看,在排行歪斜的地方,在空白过大的地方,在过于拥护的地方,在错落不齐的地方,他都清楚地分别做出各种记号,以引起排字工人的注意。
  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也表示了鲁迅所特有的那种认真。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中写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和鲁迅全家一齐吃饭,菜是从一个叫“福建菜馆”里买来的,其中有一大碗鱼肉丸子,她和许广平每人先吃了一个,都没有吃出什么异味来。小海婴吃了一个,却直嚷嚷丸子变馊了。大家都不信,以为是海婴淘气。唯有鲁迅没有随声和和,而从海婴的小碗里捡出几个品吃了,然后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检查就抹杀是不对的。”原来这家菜馆把新做的和旧有的搀混在一起出售,而大人先吃的几个,恰恰都是新鲜的,海婴吃的恰恰是旧做的。事后,许广平对萧红感慨地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那怕一点点小事。”
  从以上许多事例可以看出,鲁迅一生都在崇尚“认真”,并身体力行。在《藤野先生》一文中,与其说作者是在敬仰藤野先生个人,毋宁说是在崇尚日本整个民族所拥有的那种特别“认真”的风尚。总之,崇尚“认真”,以严师为荣,这就是鲁迅特别敬仰藤野先生最重要的原因。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21:25

鲁迅生平介绍
鲁迅(1881~1936)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与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优秀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文言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与《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优秀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同学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同学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与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证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局部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腾》、《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空虚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