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初一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参考资料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18:19
标题: 初一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参考资料

  初一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参考资料
  
  【《朝花夕拾》小引(鲁迅)】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中国的做文章有轨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前几天我离开中山大学的时候,便想起四个月以前的离开厦门大学;听到飞机在头上鸣叫,竟记得了一年前在北京城上日日旋绕的飞机。我那时还做了一篇短文,叫做《一觉》。现在是,连这“一觉”也没有了。
  
  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一九二七年五月一日,鲁迅于广州白云楼记。
  
  (摘自《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关于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于12岁那年到这里上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故学业中断。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这样一直到大约1898年往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首尾竟达六年……
  
  这里的一切都保管得十分完好,仍旧如鲁迅回忆时写的那样:“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匾和画,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后,党派干部想尽方法才找回来。当年和鲁迅一道念书的同学,解放初还有周梅卿、章祥耀、王福林三位健在,依照这三位老同学的回忆,三味书屋恢复了原来的安排。屋子里,好像是中国旧式的客厅,这在今天的青少年看来,是会感到奇特的。同学的座位一共有11个;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极为珍贵的木刻文物。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身。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关于私塾】
  
  私塾乃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达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
  
  私塾的同学多六岁启蒙。同学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同学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同学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和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
  
  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有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和《孩子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等,同学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
  
  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同学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同学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
  
  至于私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保守。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同学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同学复述。其后同学回到自身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同学须一律背诵。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同学,先生经常揪同学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18:19

  
  【对本文主题的分歧意见】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是什么?众说纷纭。就其主要分歧来说:一种意见认为,本文的主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另一种意见认为,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1、主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李何林认为:本篇的中心思想是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来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示了儿童的广阔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像《论语》《幼学琼林》《周易》《尚书》这些宣扬封建毒素的古书,艰深难懂,逼着同学死记硬背,不懂也不能问。
  
  重点在批判封建教育,揭露私塾摧残儿童的身心发展,但百草园终究不是学校,不是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课堂,不过是能引起儿童乐趣的地方,所以这不是写两个课堂。
  
  作者写这个私塾老先生,说“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这是传言,并不是作者的看法。作者的看法已渗透在全篇的叙述中: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动的对比;通过对这位老先生一面教同学死读书、读死书,一面自身在课堂上摇头晃脑地欣赏无聊文章的描写;特别是通过写同学按规矩如何先拜孔子后拜他,鲁迅如何抱着求知的渴望和仰慕的心情拿天真的问题去请教他,而碰了一鼻子灰……说明了他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不过作者还不是把他写得很凶。他对同学也“大叫”“瞪眼”“怒斥”,偶尔也打“戒尺”“罚跪”,但这些都不常用。对这位老先生,作者是用轻松幽默的笔调予以揭露。
  
  这篇散文不只写景细致,且景中有情。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的情,使读者感到此情此景亲切可爱:使人爱文中的景,更爱景中的情,更爱有这种天真感情的儿童,从而也就更憎恶夺去儿童“好景”的封建教育。
  
  (摘自李何林《北京市中学语文课本中十五篇鲁迅作品的问题试答》,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雪步认为:“作者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儿童时代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描写,所表达的主题则是揭露和批判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封建教育制度,从而表示了鲁迅对封建社会和其教育制度的彻底否定。”
  
  (摘自山东师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编《鲁迅教学手册》)
  
  2、主题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张硕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历来的概括是: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相比,表示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这一概括,源于许钦文《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61年),为历年来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所沿袭。
  
  笔者认为,这一概括的前半局部是正确的;后半局部则不符合作品实际,也不符合鲁迅的创作本意。这篇散文,没有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意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原题《旧事重提》之六)。对于《朝花夕拾》全集的写作缘起和本意,鲁迅有过明确的说明。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道,这本散文集是在北京至厦门这段时间写的,在广州编定。其时正是鲁迅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的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抚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正是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的,当时他“是被学者们挤出了集团之后”,只好借这样一朵儿时的“小花”,来排遣寂寞。这是一。第二,《小引》还说明,原来集名是《旧事重提》,编定时,“我还替它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这一改动,是为了更符合这组散文的内容实际。因为,在苦闷失望中的鲁迅,当时经常回忆起儿时的故乡的瓜果。这组散文,正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的滋味的小品,就像鲁迅书桌上的那盆“水横枝”,树叶青葱得可爱。所以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做一组晨曦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其中的一篇,它的创作思想不可能游离于《朝花夕拾》之外。
  
  从作品的实际内容来看,也看不到批判封建教育的意思。首先,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前后描写无法形成所谓“相比”或“对照”,它们在叙述格调上是浑然一体,前后一致的,不存在褒前贬后的问题。百草园生活的描写自不必说,是何等欢乐,天真。三味书屋的生活描写又何尝不是这样。作者描写刚到书屋时对里头的摆设安排首先就充溢着新奇的情感,那“黑油的竹门”,“三味书屋”的大匾,“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幅,那没有孔子牌位的拜孔子和拜先生仪式,对未脱孩提稚气的鲁迅,充溢着一种不同于百草园戏耍的新鲜感。假如说,百草园是令人留恋的,那么进了三味书屋,则又使他的好奇心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当然,“何曰怪哉”之类的好奇,是不可能从先生口中或书上得到解答的,但作者写到这些时,并不认为这是对儿童的束缚,只是说“做同学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并认为先生是一定懂得的,只不过不愿说。接着,描写了读书生活中的乐趣。“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人声鼎沸”,“先生自身也念”,而他在念书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些描写,同样是充溢着欢乐、天真的笔调,一种怀着成年人回顾儿童们放声唱读的乐趣,一种从老先生略带迂腐的神态中品出的幽默,交织在文章之中,给人以欢乐、风趣的欣赏效果。这里怎么看得出“枯燥无味”的气息?哪里有批判或贬抑的格调呢?即使是写到戒尺、罚跪这些封建师道的象征品时,作者也是以一种轻松的口吻写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连续两个“不常用”和一个“总不过”,还缺乏以反映出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态度吗?至于写到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小花园以和儿童们在园中的戏耍,写到上课时偷偷在下面玩纸盔甲,画画儿,就同写百草园欢乐生活更无二致。直到文章结尾,作者还以自身在三味书屋中画画的成果而自豪,为这些画儿的卖掉而惋惜,在这惋惜之中,我们不是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留恋和依依之情吗?从上述所举的这些描写笔调和内容来看,说作者是在批判三味书屋中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束缚,实在有点离题万里。
  
  从作者对两个人物的描写中,我们也看不出褒贬对照的色彩。长妈妈以她的慈祥和动人的故事,赢得了儿童鲁迅的爱;先生则以他的品行“方正、质朴、博学”以和对同学的宽宥获得了少年鲁迅的敬重。文章是这样描写先生的:他对同学和蔼,开始严厉,后来就好起来。同学溜出花园去玩,并不是不可以,只是去的人“太多”“太久”,就不行了。他不屑于回答“何曰怪哉”之类的怪题,但也不轻易体罚同学,在同学不听话时,“普通总不过瞪几眼”。他有点旧书生的迂腐,但是,这并没有给同学带来一点恶感,更没有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恐惧的阴影。因此,从作品对三味书屋先生的描写中,也看不出作者有批判封建教育的意思。
  
  应该说,贯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就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依照某种主观需要,凡持革命的文艺家的作品都必带“火药味”的偏见,凭空地把它和会为批判封建教育,把它的前半局部和后半局部作为对照割裂开来,不只破坏了这篇作品整体的和谐统一,也破坏了它的诗意。因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应该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示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18:2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参考图片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参考图片2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18:2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参考图片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参考图片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参考图片5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18:20

  初一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补遗
  
  在浙江省绍兴城内新台门鲁迅故居东边不远的对面,是清末秀才寿怀鉴(字镜吾)的寓所内第三间房,用为书塾。
  
  “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思是劝勉学者利用“三余”之时刻苦勤学。后来寿镜吾先生的祖父寿峰岚将“三余”改为“三味”。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载有“诗书为之太羹,史为杂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太羹是不掺任何调料做的羹。以“太羹”之味来喻“诗书之味”,意谓读经诵诗,一般人觉得是枯燥无味的。但无味之中含着深味,即“寓至味于淡白”。俎的本意是古代切肉的砧板或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这里是肉的代称。“史为杂俎”,即说史书之味犹如摄取各种肉食所含之味那样丰富、博杂。醯是醋,醢是肉鱼等制成的酱,均属调味品。醯醢并列,见其调味品种类甚多。寿家书屋“三味”之名可能据此而来。另外,“三味书屋”匾额两旁的柱子上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诗书。”(清·梁山舟书)下联与“诗书为之太羹”是一致的。寿镜吾的祖父将“三余书屋”的匾改为“三味书屋”,正是为了使它与书屋中的对联相一致。寿镜吾之子寿洙邻写的《我也谈谈鲁迅的故事》中认为,“三味书屋”中“三味”的意思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这个回忆与上文所说还是比较接近的。
  
  鲁迅于1892年2月,即12岁那年到三味书屋读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住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学业中断。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读书。一直到大约1898年往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其间断而复续,首尾竟达6年。
  
  三味书屋的一切都保管得十分完好。“三味书屋”的匾和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后,党派干部想尽方法才找回来。解放初期,当年和鲁迅一起在三味书屋读书的周梅卿、章祥耀、王福耀还活着。依照这三位老同学的回忆,三味书屋恢复了原来的安排。屋子里,好像是中国旧式的客厅。同学的座位一共有11个;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斗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比较潮湿。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其来历是这样的: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寿先生的批评,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身。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鲁迅逝世20年后的1956年夏,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因事到绍兴,观赏三味书屋时,她特意看了鲁迅原来坐过的那张课桌。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北墙,由于光线较暗,许广平立即打开手电筒照亮,很快就找到了那个“早”字,一笔一画都刻得十分清晰。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18:20

  《朝花夕拾》简介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关于翻译本书,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一日致增田涉信中说:“《朝花夕拾》如有出版处所,译出来也好,但其中有关中国风俗和琐事太多,不多加注释恐不易看懂,注释一多,读起来又乏味了。”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日致增田涉的信中,提到增田涉和佐藤春夫合译《鲁迅选集》时说:“只有《藤野先生》一文,请译出补进去,《范爱农》写法较差,还是割爱为好。”
  
  本书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等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18:2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发表、结集和写作背景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最早发表于同年10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副题:《旧事重提之六》,后由作者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从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看,我国正处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高潮时期,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军顺利北伐,冲击着北洋军阀的统治。另一方面,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加紧迫害革命力量,斗争很尖锐。无论是在1924年的女师大事件中,还是1926年发生的“三·一八”惨案中,鲁迅先生始终坚定地站在爱国青年同学一边,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无花的蔷薇之二》、《死地》、《可惨与可笑》等一系列文章,与反动势力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战斗。当然,这也就更加触怒了封建军阀,而被诬陷,被通缉。为了平安起见,鲁迅先生在许寿裳等友人的敦促和协助下,先是暂避在西城锦什坊的莽原社里,后又辗转住进几家外国医院,最后于9月初到达厦门,经林语堂推荐,在厦门大学国文系任教。
  
  鲁迅在厦大仅一百三十多天的日子里,一方面为革命风暴在南方的兴起而欢欣鼓舞,正如9月14日给正在广州的许广平的信中所说;”此地北伐顺利的消息也甚多,极快人意。”
  
  可是,另一方面,鲁迅不久就发现,厦门也骨子里和北京没有什么两样,“沉沉如死”。厦大校长兼国学院院长林文庆,是个顽固守旧分子,他使厦大弥散着尊孔复古的空气,令人窒息。林文庆与跟踪鲁迅而来的“现代评论派”分子串通起来,以种种卑鄙手段排挤鲁迅。鲁迅此时又陷入渴望战斗而不可得的新的孤寂与苦闷之中,于是,对于往事的回忆便开始在他心中酝酿了,这正如《故事新编·序言》中所说:“直到1926年的秋天,一个人住在厦门的石屋里,对着大海,翻着古书,四近无生人气,心里空空洞洞。”“这时我不愿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中出土了”。《朝花夕拾》小引中还有如下说明:“……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挤出集团之后了。”“朝花”,即清晨带露珠、色香“自然要好得多”的鲜花,指鲁迅青少年时的事;“夕拾”,是说直到中年以后才在回忆中把它们写出来,借以慰藉“夕时”“离奇和芜杂”的心情。
  
  鲁迅在厦大期间写的后五篇回忆性散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此前在北京期间写的前五篇回忆性散文有:《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深意,严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18:2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艺术特色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一九二六年九月,那时鲁迅正在厦门大学教书。
  
  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的散文。在这篇热情洋溢、诗意葱茏的著名散文里,鲁迅用轻松、活泼、清新、雋永的笔触,细致而又生动地叙述了他的童年生活,描绘了他那个故居后面的园子和他被送入私塾以后的情况。
  
  事实上,鲁迅故居的那个后园,原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荒凉的园子,似乎连花也没有一棵。可是,从小就很喜好自然、喜欢动植物的鲁迅,这个园子是他童年时期的唯一乐园。那园子里的东西,不论是什么,对于童年的鲁迅来说,都有无限的乐趣。冬天的百草园更使他感到兴趣,因为在下了雪以后,他就可以在那园子里拍雪人和塑雪罗汉,也可以捕鸟,了麻雀以外,有时还能够捕到“张飞鸟”。
  
  鲁迅被送往私塾念书,使他不能再经常到百草园去玩,可是,生性好动的鲁迅,却又利用私塾后面的那个比较小的园子,来满足他那活泼好动的儿童天性:他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找蝉蜕,还经常捉苍蝇去喂蚂蚁。
  
  喜好自然、喜欢动植物原是人们的天性,特别是儿童。鲁迅在这篇优美的散文里,充沛地描绘了自然的乐趣,刻划了天真无邪的儿童心理,所以特别能够吸引人。
  
  鲁迅在这篇散文中,还写了几个人物,写了给他讲美女蛇故事的长妈妈、教他捕鸟的闰土父亲、给他开蒙的私塾老师和他的小同学们。长妈妈和闰土父亲,他都写得很简单,但即使如此,他们的形象也被勾勒得相当清楚。私塾老师,因为是这篇散文后半篇中的主要人物,所以鲁迅就写得比较细致,不但真实地刻划了他的外貌和性格,而且还生动地描绘了他的书房。
  
  通过自然环境的细致描写和人物的生动刻划,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幅旧私塾的真实图画。旧私塾的教育是极不合理的。那里原是一个培养封建道德、封建统治阶级推行愚民政策的地方,就是对刚刚七八岁、天真未凿的小朋友们,也硬灌输一些所谓古圣贤的哲理,强迫他们死读一些深奥难懂的古籍,而且滥用体罚,异常严酷。鲁迅的塾师虽则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不象一般顽固凶暴、面目可憎的老学究,但他也备有一条戒尺和立有体罚的规则,可见这是旧社会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任何人都不易违反。对于旧私塾这种种不合理的现象,鲁迅虽然没有进行正面的抨击,但是他通过形象的描写,却对这种不合理的现象给予了尖锐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
  
  不论从思想内容方面,或是从写作艺术方面来看,这篇散文都是富有特色的。它的主要特色,我认为是以下几点:
  
  第一、感情深厚:
  
  鲁迅是一个极富于感情的人,特别是对于在旧社会中被压迫、被损害的下层人物,他更富于同情心。他所写的作品,也都是感情深厚、泾渭分明的,这篇散文也是如此。他对于他家里的女工长妈妈,闰土的父亲和他的开蒙老师,都满怀着由衷的爱,对于他的塾师还充溢着尊敬。长妈妈和闰土父亲,我们曾经在《阿长和山海经》以和《故乡》里见到,因而觉得很亲切。他的塾师,我们虽然在这里还是初次见面,但也觉得和蔼可亲,并不陌生,就象看到了我们早已熟识、久别重逢的故乡父老似的。在我们读了鲁迅关于这个严峻而又慈祥的老人的生动描写以后,谁都不能不为鲁迅对于他的真挚感情所感动,甚至还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起他在《藤野先生》中所写的那位日本老师。除了对人物以外,鲁迅对于那些曾经在他儿时给他无限乐趣,教他热爱生活的动植物,也充溢了亲切的感情。当他追忆到家里人要把他送入私塾,从此不能再朝夕和那些动物们、植物们相处的时候,他就不由一往情深、不能自身地写道:“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从这简短然而动人的抒写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对于他的百草园,对于他那些朝夕相处的蟋蟀们、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是多么的一往情深,恋恋不舍啊!
  
  第二,诗意浓郁:
  
  这篇散文的另一个特点,是浓郁的诗情画意,特别是前半篇描写百草园景物的一些段落。百草园虽是一个荒凉的普通园子,但鲁迅却能以生花妙笔,把它写得花团锦簇,有声有色。他用朴素的、毫不雕饰的笔墨,把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鸣蝉、黄蜂、云雀、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等等常见的景物,化平凡为神奇,描写成一幅生动自然的、绚烂夺目的风景画,使人仿佛置身在那个园子中,亲自听到繁声竞奏的天籁,看到旖丽多采的风光,甚至原本是叫人害怕的美女蛇,也能够把人引入一个惝恍迷离的迷人的幻境,使人感到神秘而又真实,恐怖而又可爱。这种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描写方法,确是要有深厚艺术修养的人才干运用自如的。
  
  第三,形象鲜明:
  
  鲁迅的描写人物,笔墨都非常经济,经常运用画龙点睛的方法,很善于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而加以生动的、浮雕式的刻划,因而虽然着墨不多,人物的形象却异常鲜明。这篇散文中的塾师,就是声音笑貌,跃然纸上的人物。看了那些生动的描写,读者就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真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似的。他着重地描写了这位老塾师的慈蔼可亲,说他虽有一条戒尺,却是不常用,虽有罚跪的规则,但应用的时候也很少。小朋友们顽皮的时候,他也只是瞪几眼,大声喊他们读书,一听到小朋友们放开喉咙,“人声鼎沸”地读起书来的时候,他自身也全神贯注地读起书来了,读到得意的地方,还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对这位老师的迂腐可笑,鲁迅也有所讽刺,例如鲁迅问他关于“怪哉”的故事,他就不但不回答,而且还怒形于色,因为他认为小小朋友只应该读些正经的书,而不应该好奇地问这些不伦不类、不见经传的事情。又如他自身所读的文章和读书时的神情姿态,也是够迂腐可笑的。因为鲁迅善于从各个方面来刻划人物的性格特点,所以这个方正、质朴、慈祥、迂执的老秀才的形象就很鲜明突出。不但人物的形象非常鲜明,就是对于动植物,鲁迅也能够用最简洁的笔墨描写出它们的性格特征,例如对于斑蝥,他就这样生动地描写道:“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虽只是这样寥寥数语,但不是也已经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了吗?
  
  除了以上三个重要的特点,还有不少其它很明显的特点,例如选材的严格,剪裁的精当,结构的谨严、活泼、语言的简洁、含蓄等等,都很值得我们仔细揣测和认真学习。由于这篇短短的散文,具有这么许多思想内容上和写作艺术上的特点,由于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这么完美,它从发表以来,就一直被读者公认为“五四”以后最优秀的散文之一。它不知打动过多少读者的心,在今后,它也仍将继续地打动读者,使广大读者从其中不时地得到思想上的启发和艺术上的享受。
  
  前面已经说过,这篇散文是鲁迅在厦门大学教书的时候写的,当时他寂处在厦大图书馆的楼上,天天受到“正人君子”和洋奴买办们的攻击排挤,境遇并不比他在北京时好得多少,我们可以想见,他的心情是很恶劣的。可是,在素性倔强,敢于和任何恶劣环境进行斗争的鲁迅的心里,却始终燃烧着希望和理想,充溢着乐观和勇气,因而他所写的作品,也往往是洋溢着热烈的情感和爽朗的气氛,即使偶然有一些阴郁繁重的色彩,但也不象当时那些流行作品似地充溢着委靡不振、颓唐伤感的情调。这种特点,就是他在苦闷彷徨时期写的,后来收在《野草》中的某些情调比较灰暗、调子比较低沉的散文诗中,也还是可以曲折地看得出来。《朝华夕拾》里的散文,虽然都是在鲁迅不能写其它作品,根据儿时的回忆写出来的,但其中丝毫没有人生短促、往事如梦之类的无病呻吟。所有的情调都是健康的、开朗的,因而它们的风格也都是朴素无华、刚健清新的,而我认为这是鲁迅散文的最大特色。虽然,鲁迅自身曾经在《朝华夕拾》的《小引》中不胜感慨地说过:“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可是,事实上并不如此。旁的不说,就是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样文笔清新、意境深远、抒情色彩极浓,几乎象诗一样的散文,谁又能说不是摇曳多姿,色香俱佳的鲜花呢!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