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初一语文《伤仲永》教材研讨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18:08
标题:
初一语文《伤仲永》教材研讨
初一语文《伤仲永》教材研讨
《伤仲永》整体掌握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两局部:叙事局部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议论局部则标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干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文章通过方仲永这一实例说明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考虑。
本文的语言十分精当。叙事局部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干变化的过程,议论局部也不过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例如第一段,首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这不只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烘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第二段叙事极为简要,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结尾的议论局部,言简意深,说理严谨。对本文语言精当的特点,可以逐词逐句体察、品味。
本文语言平实而又不乏感情色彩。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忧伤之情,并以鲜明的态度标明作者的观点。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18:08
《伤仲永》问题研究
1、本文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干初露时的情形?
本文详写方仲永才干初露时的情形,这样布置暗含了文章的主旨,是符合作者意图的。
王安石写这篇文章,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题目中的“伤”字,就已经透露这一点。“伤”是忧伤、哀怜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伤”仲永?因为方仲永天资非凡而“受于人者不至”,最终“泯然众人”。但这不是仲永自身造成的,不能怪仲永,因为他终究是个小朋友,不能掌握自身的命运;这是他贪财短视的父亲造成的。文章在首段叙事中详写仲永才干初露时的情形,有两条线索:一条从叙述方仲永才干的突然显露到声誉日隆;另一条叙述仲永父亲从发现儿子才干到以儿子才干为谋利手段。这样写的用意:一是说明“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才干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说明仲永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至于仲永长大后才干衰退以至丧失殆尽,则是“不使学”的必定结果,当然不必多说。叙事局部已经蕴含了所要说明的道理,因此议论局部也不必多说了。
2、“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事中有什么作用?
本文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第一段是“闻”,第二段是先“见”后“闻”,依次写方仲永五岁时才干初露时的情形、十二三岁时才干衰退时的状况和又过七年后“泯然众人”的结局,标明方仲永才干变化的三个阶段。叙事一气贯通而又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又结构紧凑,内容集中而又意旨鲜明。这种见闻录的方式还使方仲永与“我”发生了联系,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真切之感。文章叙事局部按时间顺序把“闻”“见”“闻”三个片断结为一个整体,其中的过渡句就是“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此句中的“之”字承前,指仲永才干初露时期的情形;“闻”“久”二字则标明作者长期不在家乡,仅从风闻中得知,尚未见到仲永──这最后一点是暗含在全句话中的。假如把这一点意思明说出来,则全句应是“余闻之也久而未见其人”。这样,下文再说“见”就十分自然了。由此可见,“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是用一明一暗的两层意思来实现上下文的过渡的。
3、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结尾的议论局部就事说理。作者认为“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他的才干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并引发天赋不如方仲永的人假如不“受之人”,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慨。这段话论说事理,步步推进,辨明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令人深感“受之人”的重要。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这里要注意,“受之人”是说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而不是说人自身的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方仲永因其父“不使学”而根本无从学习,无从努力),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而后者并不在本文的议题之内。但我们却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对我们认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的关系不无裨益。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 18:08
《伤仲永》教学参考
1、让同学自身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并独立完成作业,以培养同学的自学能力。教师略加点拨,适当答疑。
2、虽然本课没有要求背诵,但仍要重视诵读。课文一定要熟读,最好能背下来。
3、要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资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4、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测精当的语言。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