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8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优秀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情趣”的尝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13:3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数学知识产生于生活实践,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的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关键词:利用生活经验,引出数学问题   创设生活情境,感悟知识内涵   重组生活习题,培养应用意识   开展数学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基于以上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把抽象的数学还原于生活,使学习数学真正成为生活中的需要,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利用生活经验,引出数学问题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些生活经验引出数学问题,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探索之中。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说一说在现实生活中看见过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学生举出多种实物,如水桶底、下水道洞口的盖子、汽车的轮子等,然后问学生,为什么要把它们设计成圆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讲了许多为什么这样设计的理由:“水桶的底面用圆形可以多装水;下水道的盖子做成圆形就不会掉入洞内;汽车的轮子做成圆形行驶起来就很平稳。”接着我再引出学习的内容:“这些好处都是与圆的特点有关,等学了圆的知识之后,大家就会明白它的设计道理。”

    通过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开头,不仅使儿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而且使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二、创设生活情境,感悟知识内涵

    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现实。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例如,教学“按比例分配”时,上课一开始,我带进教室一捆书,问学生:“你们分过东西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批科普读物,想分给同学们课余时间看,你觉得应怎么分?”同学们纷纷谈了自己的想法,归纳出分东西要思考“分什么?有多少?分给谁?怎么分?”接着告诉学生:“这批书一共200本,我们班共有5个小组,怎么分?”学生说:“平均分,列式为200÷5=40(本),每个小组40本。”这时我又提出新的问题:“我们班5个小组人数不等,第一小组8人,第二小组9人,第三小组11人。第四小组和第五小组都是6人,你认为按上面的分法合理吗?”学生纷纷提出:“按小组分不合理,必须按各小组人数的多少分。”于是学生提出了许多办法,有的说可以用总本数除以总人数,再分别乘各组的人数;有的说可以先算每组人数各占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总本数乘几分之几,等等。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建议,指出这种按每份数大小分配的实际问题叫做“按比例分配”。然后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求出各组应分多少本。

像这样,从学生身边所熟悉的生活中引出问题,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认识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就会学得主动,从而喜爱数学,愿意学数学。

三、重组生活习题,培养应用意识

    数学教材中一些应用题,有的是人为地编造情境,离学生生活现实较远,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善于处理品教材,联系生活实际,把社会生活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学习的大课堂。例如我在教学“百分率”时,发现课本上的习题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所求百分率的含义。我于是就编了一些学生熟悉的、贴近他们生活的数学问题来取代。例如(1)本班数学期中考试有40人参考,35人及格,其中25人优秀,求这次考试的及格率和优秀率。(2)本校有学生280人,昨天因病请假5人,求昨天全校的出勤率。(3)体育课上,小明和小亮进行投篮比赛,小明投20个,中15个,小亮投18个,中14个。求谁的投中率高?

通过改编和自编习题,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应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身边的问题,这样,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四、开展数学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利用数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则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支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理解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

在数学活动中,一方面可由教师结合有关数学知识提供一些数据,让学生自选设计有关方案。如:“有A、B、C三个学生旅游团队同时去游览某公园时,门票的票价规定如下:


50人一队

30人一队

20—30人一队

20人以下一队


每人18元

每人20元

每人22元

每人25元


其中A团队有40人,B团队有48人,C团队有42人。请设计一种认为最佳购票方案。”结果学生设计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案,并进行了比较,既培养了学生合理理财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活动的组织能力。

    另一方面,可由学生观察校园内,教室里,家中等身边的事物,结合有关数学知识,自己发现问题,从而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如在学习正比例的知识后,有的学生根据“在同一时间内杆高的方案,这个方案设计和旗杆高度巧妙测量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人过程中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理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又使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深切地感到课本里学习的数学都是有用的。

    从实践中我体会到,数学教学只有走生活情趣道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另一方面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生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5-7 12:13:27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你的文章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04: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