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让孩子在活动中生动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5-4-28 12:02
标题:
让孩子在活动中生动发展
让孩子在活动中生动发展
片段:
(1)引出“米”。师:刚才小朋友用自己的尺子量黑板的长度很麻烦,量比较长的物体长度,需要一个大单位“米”,那1米有多长呢?
生:1米就是100厘米。
师:真不了不起!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
学生不知所以然。
(2)感知“米”。师:(出示米尺)这就是1米。小朋友也有。请你拿出你的米尺,用两手拉直,把手松开,让米尺掉桌上,现在我们两手之间就是1米。
如果不用米尺帮忙,你还能用手势比画一1米吗?
要求:同桌互相帮忙,一人比划,一人用米尺量,看看谁比画得又快又准。
师:猜一猜,自己身上的哪部分到地面是1米呢?请同作帮你忙,量一量验证。
(3)建立“米”的表象。闭上眼睛想象:1米有多长?
交流:说说1米有多长?
生1:学生有用手势表示1米。
师:不错,有没有同学跟他想法不一样?
生2:用身体比较。1米是从地面到我的鼻子处。
师:谁还有不一样的?
生3:我找到地面地砖的长大约是1米。
师:是不是1米?谁愿意来量一量验证?
学生分组用米尺验证。
请你找找教室中从哪到哪也是1米?
反思:
片断中安排了学生安静思考和独立探究的时间,又安排了同桌合作的空间,在师生的相互协作过程中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实现教学目标。如:让学生用学生尺量黑板长度,感受到用“厘米”作单位量不方便,从而引出“米”。对于1米,学生有初步的感知,知道1米=100厘米,但是1米到底多长,学生没有一点概念。每个孩子都生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1米有一定的感知,但这种感知是粗糙的、零碎的。本片断中,由活动冲突引出米尺,再让学生比划1米,在比划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1米的参照。这样的活动学生轻松接受,而这种接受不是源于教师的说白,而是学生的一种感悟。接着老师让学生用一庹这个参照在身体上找出1米,在操作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充分的体验,感悟1米的长度,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通过闭眼想象,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清晰表象。而学生找到1米的地砖时,教师抓住机会,引导孩子找生活中的1米,这是将书本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能力的活动,逗引学生展开空间想象,这是为加深对1米的长度表象而设置,但又无人工做作的痕迹。再如:让学生交流1米有多长时,当学生回答得非常正确时,老师没有立即肯定或者表扬,而是用“不错,有没有同学跟他想法不一样?” 谁还有不一样的?”运用合理的延迟性评价,给其他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相互启发,从而获得更多更好的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得发展。在这样得氛围中,学生互相启发,在交流中获得知识的体验和成功的自信,课堂氛围也更轻松了,活泼了。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