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两幅图片:第一幅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第二幅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中国展区图片; 教师提问:如果你是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策划者,你要设立几个展区?展出哪些产品? 教师继续提问:那么为什么你们挑选这些产品?这些产品有什么特点? | 学生们众说纷纭,回答讨论。 学生们回答1904年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所以以蒸汽为标志。选择这些产品。 | 激发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引出两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
水到渠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 | 请学生阅读教材P78,提问思考: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联吗?如果于,结合史实,说明工业革命如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创造条件的? 转承:好,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下,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非常卓越和丰富的成果,给人类生活带来无穷深远的影响。下面让我们来回顾这段历史,看看历史上伟大的发明家们带给我们人类那些巨大贡献: | 学生 回答。 | 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教材,从教材中获取有效信息,并且理解历史是连贯的,有连续性,事物是彼此有联系的。 |
五彩斑斓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 1.历史游艺园(幸运“52”) 游戏规则: 每个词后面都有相关内容,大家分成五组组,每组推两位选手,一个描绘,一个猜内容答题时间1分钟,看哪组最棒。 2.列表师生共同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从发明者国籍的角度大家有无看出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什么特点? | 学生回答,美国和德国的居多。 19世纪后期,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率先完成电气化,工业发展势头超过了老牌工业大国英国。 学生回答,电力的广泛运用,效率更高,影响更大。 | 通过活动设计,调动学生积极性,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整理和展示,让学生从感性中体会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斐然,并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指导学生学会整理分析历史现象。 引导学生从现象背后分析本质。 |
深入人心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阅读教材 讨论 思考: 1.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又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发展的? 2.想一想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提示:从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作用入手) | 学生思考回答:为了提高效率,工厂不断改进经营管理方式,流水线生产成为一种趋势,产量迅速增加。 | 引导学生用辩证的历史观点分析历史现象。 |
归纳小结、 巩固知识 | 列表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 学生完成。 | 通过本活动环节,一是起到巩固复习的作用;二是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法来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对比法是一种比较受用的历史学习方法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