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13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10:1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鳟鱼钢琴五重奏》培养学生对西方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趣。
2、通过欣赏《鳟鱼钢琴五重奏》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和变奏手法等知识。
3、熟悉《鳟鱼》的主题旋律,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这些情绪。  教学重点:
1、音乐形象的感受和体验。
2、了解变奏曲及简单的变奏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笛子曲,演奏笛子曲《我是一个兵》片段,[摘A(愉快活泼)A1(舒展自豪)、A3(欢快跳跃)三个片段],演奏前提出问题:
A、老师演奏的乐曲情绪是怎样的?有没有变化?
B、每一种情绪的音乐旋律有什么关系(异同)?
2、教师演奏后,学生讨论交流一分钟。
3、学生回答问题。
同:旋律很相似。
异:速度不同:力度不同;节奏不同;演奏技巧不同;其他不同;(视学生讨论情况定,也可以不提。)
4、教师总结:像这首乐曲一样,主题旋律相似,但在其它音乐要素方面加以变化重复,表现出不同的音乐形象和情绪。这样的乐(歌)曲称为变奏曲。下面我们来聆听一首著名的变奏曲——《鳟鱼钢琴五重奏》。
二、欣赏《鳟鱼钢琴五重奏》。
1、教师简单介绍《鳟鱼》的创作背景,教师唱一遍主题旋律,使学生熟悉。
舒伯特是奥地利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谱写的艺术歌曲对后人影响很大,被誉为“歌曲之王”。他还创作了大量其它体裁的音乐作品。
《鳟鱼》原是舒伯特根据诗人巴尔特的浪漫诗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虚诈和邪恶所害,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恶。
《鳟鱼钢琴五重奏》根据歌曲的音乐主题写成,运用多种变奏的手法,将歌曲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和描述。
2、听乐曲中的几个音乐主题的片段,分析音乐形象,并注意哪些音乐要素发生了变化。
主题(A):自由、悠闲地无忧无虑的在水中游。
主题(A1):水鳟鱼纯真可爱的形象刻画。(音色等的变化)
变奏(A4):钓者出现,描绘鳟鱼不幸的遭遇。(节奏等变化)
3、分组讨论音乐形象,并概括变奏手法(音乐要素的变化)(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   4、分发表格,学生游览后,完整地欣赏乐曲。要求结合刚才欣赏的音乐片段的音乐形象,边聆听,边用简洁的语言填写表格。
5、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乐曲演奏时运用了哪些乐器?归纳出钢琴五重奏的定义,并点明它是室内乐的一种形式。
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五件乐器,每件乐器担任一个声部旋律的演奏,这种演奏形式称为钢琴五重奏。它是室内乐的一种。室内乐原指西欧宫廷贵族中演奏(唱)的世俗音乐,以区别于教堂音乐、歌剧音乐。十八世纪末以后指由少数人演奏(唱)并为少数人欣赏的音乐。现在多指各种重奏曲(有时也包括独奏曲)、使用少数乐器伴奏的独唱、重唱曲等。
6、请同学们分组,自选你最喜欢的鳟鱼形象或你以为最有把握表现的鳟鱼的形象,讨论设计并分工把鳟鱼的形象表现出来,也可表演完整的音乐剧,把鳟鱼的几种形象以故事的形式都表演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或加入“力量薄弱”的一组进行表演。
7、分组展示,进一步体验音乐形象。
三、课后作业,请同学们找一些课外资料,了解并熟悉一些变奏曲式的歌曲或乐曲,下节课带来同学们相互交流欣赏(每小组课外交流后各推荐出一首在课堂上展示)。需要了解作品中的几个问题:A、作者及作品的背景。B、作品的音乐形象及情绪。C、了解乐曲中运用了哪些变奏手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10:19:44 | 只看该作者
《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教案
设计思路
通过对比聆听,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成对变奏曲式的分析。利用哼唱短小旋律做发声练习,并熟悉主题旋律。用音乐带出作家、作品;用哼唱主旋律代替发声练习;用理解作品带动更好的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作曲家舒伯特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诗《鳟鱼》,创作了声乐作品《鳟鱼》,旋律轻松、活泼,顿音记号和连续四个十六分音符的多处运用,形象地表现了鳟鱼在水中的灵巧形态。作曲家先创作的歌曲《鳟鱼》,之后创作的《钢琴五重奏》。教材中把乐曲放在了歌曲的前面,可以由欣赏引入歌唱,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歌曲的演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演唱,学生能够熟悉《钢琴五重奏》的主题旋律。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自学资料,以达到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及其作品。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分析,学生能够总结出变奏曲的特点,从而了解什么是变奏曲。
3、情感目标:学生在了解《钢琴五重奏》后,能够很好的把握歌曲第一部分的演唱,喜爱并有兴趣继续下节课的歌唱学习。
教法学法分析
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加大学生的参与度,运用师生交谈发、问答法、音像信号法、讨论法等,培养学生自信心,敢于表达、表现,从而更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学生学会演唱《鳟鱼》第一部分。(通过播放、范唱主题音乐,突出重点。)
难点:知道什么是变奏曲。(通过对比、分析乐曲、体验音乐要素,突破难点。)
课前准备
资料:1、舒伯特的生平、作品。2、《鳟鱼五重奏》的创作背景。
制作课件。
音频:《钢琴五重奏》分段节选。
视频:舒伯特介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比欣赏两段音乐:(主题、变奏一)问:你能用自己的话形容这两个片段的相似与不同吗?
认真聆听讨论回答直接进入聆听环节,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情境。
二、发声练习。
教师范唱两行乐谱,带领学生哼唱旋律,做发声练习。
按照老师要求,跟老师一起做发声练习。既做了发声练习,又熟悉了旋律,为歌唱打下基础。    三、学习变奏曲知识。
1、播放音乐片段(变奏三)教师辅助哼唱主旋律。要求:认真聆听,思考这个片段与刚才听到的两个片段的相似与不同。
2、总结变奏曲的定义、特点。按要求聆听并讨论回答,锻炼学生分析乐曲的能力。
四、引入课题。
讲解:刚才我们哼唱、聆听的乐曲就是今天我们主要欣赏的乐曲《钢琴五重奏》。
五、了解作曲家及作品。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资料。
2、学生学习后讲解。
3、总结。
根据老师给的资料,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对作曲家舒伯特的了解及对作品的认识。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记忆更深刻。
六、故事。
给学生讲《鳟鱼》的故事。(背景音乐《鳟鱼》合唱版)
问:1、故事中三个主人公的性格特点。2、背景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是否符合歌词的表现情绪?(注:让学生既关注故事内容,又要听清音乐的旋律,难度较大,可以让学生闭着眼睛感受)听故事、听音乐,讨论后回答问题难度较大,学生更投入。
七、学唱《鳟鱼》第一部分。
1、教师范唱第一部分。(明亮的小河里面„„游得多欢畅)
2、教师带领学生演唱。
3、纠正临时变化音的音准。
4、模仿演唱。
5、注意临时变化音的音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10:20:11 | 只看该作者
《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教案
教学目的:
1、介绍浪漫乐派早期代表作曲家舒伯特,欣赏《A大调钢琴五重奏》即《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
2、引导学生从旋律、和声、音区、音色、力度、织体等方面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启发学生对音乐的独立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
1、复习并引课。
2、欣赏新作品《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作品感受欣赏以及作者简介、主题分析、记忆。
3、作品结构分析。
教学方法:
以听为主,结合其他的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引课。
1、播放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曲》。让同学们伴着欢快的音乐步入教室。随之上课铃声响起后请学生说出听后的感受。优美的旋律能使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轻松、自然的全身心进入一个美好的音乐天地。
二、总结并引课:
1、播放《鳟鱼钢琴五重奏》主题,请学生说出曲名、曲作者。
2、让同学观看演奏形式并听主旋律。讨论演奏形式:五重奏。并复习弦乐四重奏、弦乐三重奏、钢琴三重奏、钢琴五重奏。
3、简介歌曲的作者,作者全名弗朗兹彼得舒伯特,1797年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教师家庭,家庭的熏陶为他以后的艺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位多才的作曲家,被誉为“歌曲之王”,辞世于1828年。在舒伯特20岁那年,即1817年,他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歌曲《鳟鱼》。这之后,在1819年,他创作了一首室内乐作品《A大调钢琴五重奏》。全曲共五个乐章,在第四乐章中,它运用歌曲《鳟鱼》为主旋律写成,由于这个显著特征,全曲又名《鳟鱼钢琴五重奏》。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由《鳟鱼》为主旋律写成的,《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
三、欣赏乐曲。
分段落欣赏。
1、第一段主题:感觉——轻松、自如、欢快。
2、第二段:主奏乐器是什么?速度、力度的变化怎么突出小鳟鱼在溪水中活泼、愉快游动的情景?
3、第三段:感受、分析。
4、第四段落:与前三段相比又有什么样的感觉?有明显的变化吗?
5、第五段、第六段、第七段又分别是什么样的感觉
四、通过复习旧课,做音乐形象性的对比联想:欣赏法国作曲家圣桑斯的《动物狂欢节》并说出里面用了什么乐器来突出不同的动物形象。后与《鳟鱼》对比。
五、再次欣赏《A大调钢琴五重奏》全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5: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