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科普说明文。课文层次清楚,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提出飞机为何能在夜间安全飞行这一问题;三次特殊的实验;受蝙蝠的启示制造出了雷达。教学要点是让学生弄清蝙蝠的嘴和耳朵的作用,初步了解蝙蝠探路的方法,以及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关系。这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揭示课题后,我就题目提出疑问“谁了解蝙蝠?”“谁知道雷达?”“为什么把蝙蝠和雷达放在一块呢?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估计少有学生能回答的,但出乎我的意料,课堂上很多小手举起来了,有的说“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蝙蝠在夜间飞行。”“蝙蝠吃蚊子和飞蛾。”“有些蝙蝠会吸人的血。”
我抓住本课课后的主线问题“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学生都知道是通过试验。在学习科学家是怎样做试验的这一环节时,我所运用的是填表法,以小组合作方式,自主学习。表填完了,学生也明白蝙蝠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我趁热打铁,接着问:学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都说:“它用嘴和耳朵是怎么配合的?”那你就赶快默读第七自然段找出答案,并用简单的图画来说明。我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障碍物,然后就巡视,发现只有几位学生画对,我就请画对的其中一位学生上黑板画,并他讲出画的原理。
此时我趁热打铁,继续追问那科学家又是怎样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雷达的呢?哪些自然段告诉我们?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我又让学生自由读第八自然段,找出答案,也用简单的图画来说明。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高,很多学生很快就举手了,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画对了。最后,我就根据课后第三题来提问学生,让学生关上课本来抢答。学生们都答对了。从而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理解,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基本能达到预期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遗憾的是,我让学生读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少了些。以后,我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