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3-30 19:55
标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同学的观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尝试通过“研究朗读”加深理解课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
  2、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景象。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复合片)
  [教学步骤]
  
  一、激情导入
  师:万里长城雄伟壮观,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是人类文明的见证。然而千万年来,神奇的大自然也在缔造着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俺国广西的桂林山水就是大自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俺们就去一睹它迷人的风采。(板书课题)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3-30 19:55

二、观察图画
  师:(投影出示桂林山水画面)看,这就是桂林山水的局部景色,青山绿水,非常美丽。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美丽的景色?(同学介绍时,教师引导偏重于观察有顺序有重点,叙述的语言要生动。)
  过渡语:如此秀美的风光,该用怎样的语言来描写它呢?
  三、初读课文
  1、看画面,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2、简单介绍“啊”的音变:在普通话中,“啊”在句子末尾时,读音会受它前一个字的读音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在本课中“啊”就这样读:真静啊(nga);真绿啊、真奇啊(呀);真秀啊(哇)真险啊(哪)。
  (注:同学了解“啊”字读音这一特点即可,为什么这样变化不必讲。本课出现的让同学读准,读对。)
  3、同学自由读课文,注意字音。
  4、检查朗读情况。
  过渡语:“桂林山水甲天下”,俺们就与作者一起荡舟漓江来观赏这天下第一的山水美景吧!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3-30 19:55

四、图文结合,研究朗读。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画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结合画面,想一想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2、讨论: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引导同学把特点说具体,并与大海、西湖的水比较,理解“汹涌澎湃”、“水平如镜”。)
  静——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3、指导朗读。
  采用研读法,即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让同学真正做到由感而发。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读时语气要缓,要轻。“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读得稍重些即可,不要过分强调重音,以免使得整体不和谐。“静”字读得稍慢,“清”略显示轻快,“绿”读得更加明快。读这一段,整体感觉轻缓,富有起伏。
  指名读——师生评价(可问:这里为什么这样读?怎样读更能体现漓江水的这一特点呢?你认为他哪里读得好,请说说理由。你能试一试吗?评价中交叉自由读、指名读、范读等形式的朗读)——自由读想象体会漓江水之美。
  4、总结学法:结合图画读课文——找特点——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
  让同学先通过观察、比较领落桂林水的独特,然后再从语言文字的具体描写中进一步体会,最后通过研究读使同学感悟、表示桂林水的特点。此时,同学随着有声有色的朗读,身心会进入那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色之中,进一步领悟大自然的美韵。
  (二)运用第二中学到的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三)检查自学。
  1、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
  奇——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秀——色彩明丽
  险——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结合画面,理解“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理解“奇”这一特点时,可补充以下内容,协助同学想象体会漓江两岸的奇峰,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摆开架势啄斗的公鸡。碧莲峰的山体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书僮山很像一个古代捧书而立的书僮,螺蛳山周围有一道道盘旋的螺纹,活像一只尾巴朝天的大田螺。还有一处山景叫“罗汉晒肚”,像一个敞胸露肚的罗汉坐在江边休息。也可让同学展开想象,说说接下来山峰像什么。
  2、指导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
  把学到的学法紧接着运用,使同学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到学法的运用之中。这样便于同学掌握学法,起到了学以致用的作用,长期坚持一定能够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的。
  过渡语:漓江的水静、清、绿,美得独特;桂林的山奇、秀、险,与众不同。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山,又是怎样的一幅美丽景象呢?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想象山绕水,水映山,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美丽画面。
  2、说说你想象到的画面。(引导同学体会作者“舟行碧波上,人在面中游”的感觉。)
  3、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
  边读边想象,既能够加深同学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能够使同学展开丰富的联想,对语言文字的具体描述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促进同学能够直观地、发明性地理解语言文字。
  五、感情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象,再次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含义,并试着背诵课文。
  
  和板书设计:
  2、桂林山水
  甲天下
  水——静、清、绿
  山——奇、秀、险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3-30 19:55

桂林山水》一文中,那描写漓江水的生动优美的排比句在多少读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已是数不胜数。俺带领着自身的同学一边入情入境的朗诵着清新的语句,一边畅游在漓江之上。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了解排比句的写法及仿写例句是一个重点。但俺没想到,它也是一大难点。看小朋友们表示出来的费劲劲,俺还真有些犯愁。是不是范围太大,他们反到觉得无从下手呢?假如是这样,俺为他们提供几个语境试试。
  
  于是,俺想出了以下几个语境:
  1、花坛里的花真……啊;
  2、夜空中的星星真……啊;
  3、地上的雪真……啊;
  4、高空中的太阳真……啊;
  
  小朋友们针对这几种事物都迅速的想到了各自的特点:花可以从“多,美,红,香”几个角度来描写;星星可以从"亮,多,美”等角度来描写;雪可以从“厚,软,白,凉"等角度来描写;太阳可以从“红,热,大,亮”等角度来描写;再次练习时,小朋友们都写出了自身满意的排比句。小朋友的迷茫就像是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向,此时,俺想,他们最需要俺们做的就是帮他们点亮一盏指路的明灯。哪怕这光是极其微弱的。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3-30 19:55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同学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审美过程是一种见情、见性、见灵、见神韵的活动,靠的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鲁迅说,文学作品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审美从文章三美入手。
  
  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俺引导同学进行了朗读的训练,努力读出文章的美。
  
  1、读出音乐美、形象美。俺引导同学以一个游览者的身份,用从容、轻松的语气语速朗读,突出几处强调重音,如“却从没见过”、“静、清、绿”、“奇、秀、险”等。注意以上几点,分小组读课文,在读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同学就能感受到一连串意象的美。
  
  2、通过配乐来朗读课文,使同学的审美感受又进一层。
  
  3、展现桂林风光图画,让同学观赏,同学感叹“啊,这样美!”同学头脑中意象或与此契合,或没有想象到,通过互补、印证想象更丰富了。
  
  除了加强朗读的训练,俺还引导同学读中悟情,进行语感分析,析语言之妙。
  
  俺让同学读读你认为好的语句,并用“这句话好,因为______________”句式说话。有的说俺认为“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名不相连,像老人、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这句话好,因为它的比喻真巧妙。
  
  有的同学说俺认为“俺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这句话好,因为这句话中峰峦雄伟,红叶似火词语用得好。
  
  俺想新理念如何与课堂教学结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需要不时琢磨反思。俺今后在这方面还需努力。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