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1)某校七年级1班的学生李杰想在暑假的时候去古城西安旅游,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他和同伴们出发了……出发之前,李杰要做哪些准备? (2)他可以选取什么样的交通方式出行? | (1)地图,衣物,相机,钱物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进行回答。 (2)选择火车出行或飞机出行。 | (1)激发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2)通过本活动,主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地图中获取有关信息,找出主要的交通方式,并通过比较几种交通的优劣,选择较为合理的交通方式,知道地图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
困惑一 | 困惑一:第二天,他们来到了距离不远的黄河支流——渭河岸边,他惊呆了,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1)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2)这样黄土覆盖的区域到底有多广,包括哪些地区? | (1)黄土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其证据是:“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2)学生读图6—10,找出黄土高原所在的区域及包括的省份。 | 通过展示困惑的方式,结合旅游情景,激发学生思维。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黄土高原的位置,包括的范围,形成的原因。 |
困惑二 | 困惑二:李杰和同伴们沿着渭河岸边继续边走边看,眼睛所到之处尽是沟壑纵横的地貌,这是为什么呢? |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得出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等。让学生阅读图6-14分组讨论结合黄土高原的土壤特点,分析降水特点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人为原因:过度开发 让学生阅读图6-14分组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 这一环节由连环的情境导入,继续抓住学生眼球。该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图表的介入和严密的分析才是突破的关键。此环节提供了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及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机会。 |
困惑三 | 困惑三:第一天晚上,从渭河岸边回来的李杰决定去逛逛西安的街道,不远处传来了强烈的声响,循声望去,原来是几个艺术家在练嗓子。 | 由情境引出秦腔,突出它是黄土高原人的爽朗性格的集中体现,接着展示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安塞腰鼓、皮影戏、庆阳剪纸等艺术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比,黄土高原的文化给你 哪些不停地感受?有哪些鲜明的特征? | 通过本活动,一方面让学生感受黄土高原的文化的典型特点,另一方面尝试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这些独特地域文化产生的地理背景。 |
困惑四 | 困惑四:又是新的一天,李杰决定去西安郊外走走,发现这里的人们住房很有特点,居然住在洞里,后来听人们说,这是“窑洞”。李杰于是寻思:是什么原因让这里的人们可以住在窑洞里呢? | 由情景中引出黄土高原人们住窑洞的原因: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塌陷。窑洞隔音、隔热、保暖。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窑洞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 引导学生结合史地要素综合考察窑洞的历史、建造原因等,由此体会人类的居住形式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
课堂小结 | 在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下,这里的人们造就了独特的文化、民俗。同时因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我们不仅要传承这灿烂的文化,更要保护好这片养育我们的土地,让她永远散发出动人的魅力。 | 在旅游结束的时候,李杰在旅程中结识的新朋友也很想了解李杰家乡的情况,请你以简单的及句话来介绍自己的家乡。 | 联系复习南北差异,升华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