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小蓝裙的故事》公开课教案优秀阅读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3-29 22:37
标题: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小蓝裙的故事》公开课教案优秀阅读
《小蓝裙的故事》公开课教案1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借助批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很小的改变开始的道理,并善于从生活中去感受、发现美。
3. 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培养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 绘声绘色讲故事。
课时布置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指导同学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10)
1.(板书: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都曾听过哪些故事呢?今天,俺们就自身来读一个故事。师板书完课题,生齐读。
2.看到了这个题目,你们会有哪些问题?让俺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问题通过俺们自身读书就能解决,再看看俺们在读中又会发生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20)
1.同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课堂小结(5)
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安排预习内容。
四、安排作业(5)
1. 写自身喜欢的字或词语。
2. 朗读课文。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学会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3. 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重点难点
绘声绘色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查检复习(7)
1. 指名认读生字。
2. 朗读课文。
二、精读理解,绘声绘色讲故事(28)
1.引导同学运用已学过的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对自身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
比方“脏兮兮”“协调”“焕然一新”等词语的意思,以及问题:“街道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变化?”、“小姑娘的蓝裙子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变化呢?”
2.同学再读课文,在文中去找出问题的答案。
3.同学汇报自身的体会。
4.都是小结:所有这一切的改变,只是因为大家的一认识:与美的事物不协调。假如俺们每个人都能要求自身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的话,俺们就能发明美,俺们的自身就是美了。
5.教方法指导同学讲故事。
⑴指导同学抓住三“不协调”和三“不对劲”来记住这个故事。
⑵指导同学在讲故事时注意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做到绘声绘色。
⑶同学小组内讲故事,互相评议,比一比谁讲得好。
⑷自愿者讲给全班听。
6.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三、作业设计(10)
1.比一比,再组词。
唤( ) 两( ) 冻( )
焕( ) 俩( ) 栋( )
2.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俺不小心把手划破了。
手被俺不小心划破了。
⑴老师亲自把一件礼物送给了小女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俺和妈妈把家里收拾得焕然一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老师送小蓝裙——小姑娘变成“小公主”
母女收拾屋子——家里焕然一新 改变往
小蓝裙的故事 往从小
爸爸整理庭院——房屋整洁亮丽 的开始
邻居行动起来——街道整齐清洁
教后感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3-29 22:38
《小蓝裙的故事》公开课教案2
《小蓝裙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因为出色的表示得到了老师亲手做的礼物——一件小蓝裙。这件蓝色的小裙子使脏兮兮的小女孩变成了美丽的小公主,使脏兮兮的家焕然一新,使杂草丛生的庭院整洁起来,最后使整条街道都很清洁了。课堂上小朋友们对文中提到的三次“不协调”理解得很到位。课后,俺让小朋友们在日记本上写一写这个小镇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让俺们看看小朋友的日记吧——
《小蓝裙》后续——吴汉
很多年以后,那位小女孩成为巴黎服装设计学院的优秀毕业生。毕业后,她回到了生她养她的小镇,开了一家名为“蓝裙子”的服装设计公司。
小女孩的服装设计款式新颖,衣着合身,舒适,很多人都喜欢穿她设计的服装,她还在世界服装大赛上拿过很多大奖,她是整个小镇的骄傲!
一天,她的公司里来了一位蓝发碧眼的客人,请她帮助设计一件适合自身穿的礼服。女小朋友的助手们提出了很多建议:有的认为应该把礼服的颜色设计成为红色,这样充溢活力;有的认为礼服的颜色应该是白色,这样显得很高贵;还有的认为礼服的颜色应该是黑色,这样更深沉一些……可女小朋友却认为,这些颜色都不符合这位客人的气质,她拿出笔,在设计纸上迅速地勾勒出一件蓝色的礼服——在蓝礼服下面有轻盈的褶皱,白色的蝴蝶在腰间闪动,蓝色的腰带飘动在每一个观赏者的心中……人人都被这样的设计吸引了,尤其是那满眼的蓝色,真迷人!
很多人忍不住问女孩:“怎么会想到用这样的蓝色?”女小朋友微笑着说:“因为这颜色一直在俺心里……”
蓝裙子的故事——张彤
小女孩衣着这样漂亮的蓝裙子,真是高兴极了!几天都乐得合不拢嘴!
新学期开学,女小朋友依旧每天都衣着它。一天,由于女小朋友着急上学,吃早饭的时候,不小心把油弄到了蓝裙子上,可女小朋友照样衣着它上学,同学告诉她:“你的漂亮蓝裙子脏了。”她不以为然:“脏这么一点,没关系。”
上体育课的时候,小女孩不小心摔倒了,小蓝裙子上满是泥点子。回到家里,她还是没有把蓝裙子换下来,她的妈妈也没有帮她洗干净,再后来,小蓝裙子越来越脏了,家里也脏兮兮的,庭院里也重新杂草丛生,整条街又恢复了以前的脏面孔……
试想:假如小女孩在蓝裙子脏一点的时候就及时换下,假如她的妈妈可以督促并协助她洗干净,假如她的爸爸还和以前一样把庭院清理干净,整条街道就不会恢复以前的旧面貌了!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3-29 22:38
《小蓝裙的故事》公开课教案3
教学目的
1?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学会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借助批注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从微小的改变开始的。
3?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和批注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懂得要发明出更多的美,就应该要求自身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从俺做起,从小事做起,用自身的进步来影响他人。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
课时布置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在一个美丽的小镇里,人们个个衣着整洁美观,言行举止文明大方,公共场所遵守秩序,街上老人有人扶,盲人有人帮。说来也怪,这样高素养、高文明的形成竟和一条小蓝裙有关,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俺们就一起来学习《小蓝裙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不熟悉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认读,全班抢读。
3?分组朗读课文,比比哪一组读得通顺、流利。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批注感悟
1?默读课文,结合编者的批注,考虑:课文写小蓝裙引发了几次“不协调”的现象?用“”分别画出来。面对这些不协调的现象,你有什么想法。请把想法批注在旁边。
2?同学交流汇报。
出示画出的句子:
①原来小女孩的脸和上衣是脏的,与小蓝裙不协调。
②家里乱糟糟的,与衣着小蓝裙的漂亮孩子不协调。
③第二天,爸爸看到杂草丛生的庭院与家里的整洁很不协调。
④邻居们看到他们的房子如此干净整洁,觉得自身住的地方
不对劲。
(1)先根据同学的回答出示画出的句子,抓住“脏——小蓝裙”、“乱糟糟——漂亮孩子”、“杂草丛生的庭院——家里的整洁”等的对比,理解“不协调”的含义。老师相机指导同学读句子。
(2)面对这些不协调,你有什么想法?把你的批注说给大家听。同学交流批注,老师相机指导读相关段落。(如:谈到“小女孩的脸和上衣是脏的,与小蓝裙不协调”时,老师引导:是呀,每一位善良的爱美的人都想协助小女孩梳洗干净,小女孩的妈妈当然也不例外。俺们一起读第4段。同学读后评议,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特别是“哇,好一个漂亮的小公主!”在与前面的对比中,引导同学读出惊喜的语气)
3?同学分组讨论。“一个月后,一条整齐清洁的街道就出现在这个城镇上。”为什么一条小蓝裙会改变一条街道?(抓住每一次由不协调到协调再引发新的不协调的变化,从而悟出一个道理: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从微小的改变开始;俺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发明美)
4?猜一猜,这个小镇还会有哪些变化?(可从人们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等方面考虑)
小结:多让人惊喜的变化呀!所有这一切的改变,只是因为大家的一个共识:每个人都要求自身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从俺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就能发明出更多的美。
四、复述课文
指导同学抓住4次“不协调”记住故事梗概,然后先在小组内讲,互相评议,再到班上讲。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