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5-3-20 10:15
标题: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陆少伟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对于这一课的第一课时我是这样的处理:
一、目标的定位。
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系统中最重要的支柱,是教学设计的统帅和灵魂,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决定着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正确。 2011年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定义语文课程的性质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核心是语言,本位是语言,性质是语言;为此,我给整堂课定位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抓住文眼“厄运”来读悟,采用“关键句突破法”让学生扣住“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来体会其“厄运”,发散交流,自读自悟,反复的读悟为第二课时谈迁的重新振作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更反衬出人物的信念的坚定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在读每一自然的同时,要适时概括自然段段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关注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但理解词语和感悟人物的步骤上要更清晰些、沉稳些。
二、设疑、质疑,启发思考,为学习课文而引路。
读书贵在质疑。每个环节我都会设置一些疑问,或启发学生疑问,用这样的方式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这样的疑问也最容易把学生快速带入文本。如在上课伊始,我先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接着,引导学生质疑课题。他们提出:“厄运指什么?”、“是谁遭到了厄运?”、“他遇到了什么样的厄运?”、“什么是信念?”、?“有着什么样的信念?”、“为什么说这信念是厄运打不垮的?”顺着这些问题自然进入文本,比强拉硬拽好多了。然后,在下面的环节都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谈迁第一次编写《国榷》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艰辛呢?”这些问题很容易引发思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
二、加强和朗读训练,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我一直认为第一课时的朗读训练非常重要,它不仅是理解课文的重要前提,也是进行朗读习惯的培养和语感训练的重要环节。所以,在这一课朗读方面我是这这样处理的:
首先是初读。我的要求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目的是让学生自由选择,读得更放松更投入,而且,第一遍要把每个字每句话都读准确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特别是文中的长句和比较拗口的句子,学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样的要求,会让学生在读文时更用心地找出自己容易读错的地方或觉得难读的地方,然后进行多次训练,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把课文的生字新词画出来再自己读一读。然后是是“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次读书是让孩子们带着目的去读,边读边想。在这一环节,我带着学生一起梳理文章的脉络,最后归纳为板书“立志编史”、“书稿被盗”、“重编《国榷》”,并让学生根据我的板书来对文章进行概括。学生很快就把文章概括出来了,然后,我再随机渗透指导概括文章的方法:把每一段的主要内容连结起来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是体现在检查朗读,这一环节我采取了指名读、分组读、男女生轮读等方法进行读书的训练及检查,这一环节也是进行读书指导的最佳时机。在检查的过程当中学生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正好适机进行指导和纠正。虽然这些只是些细枝末节,但却不可忽视,一是训练学生面对多音字时应该持严谨的态度;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准确无误。而且,在长句的朗读中,我也不失时机地引导并指导朗读的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孩子们对这样的训练并不感枯燥,而是兴致勃勃。这样的训练是为了真正做到,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内容也要重语言。
这节课的教学,孩子们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感情激昂,发言积极,语出惊人。看来他们真的读“进去”了!但愿谈迁的精神能使孩子们受到深刻的教育。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