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3-29 22:10:00
|
只看该作者
《乞巧》课后反思3
向玲老师所执教的古诗《乞巧》的语文教案,给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语言精炼,公开课教案新颖。课堂教学中老师对文本的儿童化解读,用儿童化的语言,亲切的微笑,殷切的期待……等,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同学快快乐乐地学习语文,享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下面俺就这节课从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的儿童化解读方面谈谈自身的一点感受。
一、抓住儿童的个性特点,设计文本解读的过程。
古诗教学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显得有些枯燥、乏味,向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以同学为本,抓住了儿童喜读好背,记忆力强的特点,设计了一个由初读、细读到品读组成的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教学过程。在同学对文本比较陌生时,向老师用儿童感兴趣的故事导入,激发同学主动走入文本。
二、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同学文本解读的兴趣。
同学有了学习的欲望,向老师让同学初读古诗,并利用多媒体出示古人乞巧的画面协助同学感知文本。然后通过听课文录音进一步指导同学的感情朗读。这样同学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读、看、听、想与文本进行了初步接触。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也降低了古诗教学的难度。在理解诗意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让同学通过注释和课后资料袋自身解读文本,然后引导同学读中想、读中悟、读中品,并和同学一起参与“穿针引线”的活动,使教师、同学、文本之间达到了一种平等、和谐的交流和沟通。同学在与文本一次又一次的碰撞中发生了思维的火花,同学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文本,而是有了自身发表见解、发展个性的空间。
三、创设情景,激活同学发明性的思维,从文本走向生活。
同学熟读、品读古诗后,教师抓住同学读书的神态说:“俺看见有的同学都已经闭上眼睛,仿佛陶醉于诗中。俺想,他一定是背出来了?谁试着背一背?”接着老师为同学创设了情境,“瞧,在山坡上,在院子里……”同学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一遍又一遍的感情诵读实现文本的多元解读。在同学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古诗以后,向老师马上变化身份,用织女的口吻说:“七夕节,家家户户的人都向俺乞取智巧,难道这些小朋友没有什么向俺乞求的吗?”身份的变化,为同学创设了“对话”的情景,激发了同学对话的欲望和热情。同学在这个过程中也实现了由文本走向生活的过程。课堂录像中可以看到此时此刻这些小朋友的思维已经完全打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的乞求祖国更加强大,有的祝愿老师事业有成------在交流结束时还有很多同学高高举起的小手久久不愿放下,俺想假如在这个过程中再多给一点时间让同学之间互相交流,那么训练的面更宽,训练的效果也会更好,不会让同学的心中留下遗憾。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丰富多彩的画面始终贯穿,通过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说一说,培养了同学的发明思维。教师对文本的儿童化解读让枯燥乏味的古诗教同学动化、让深奥难懂的古诗内容浅显化,让远离同学的古诗意境走进了同学的生活,在兴致昂然的学习氛围中完成了古诗的教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