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如何开展社会调查》同步测试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3-5 18:16
标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如何开展社会调查》同步测试
名校资料 《如何开展社会调查》同步测试
浙江省青田县东源镇中学 陈春飞
一、选择题
1.某校学生开展了“家乡人文景观特色”问题的问卷调查,他们可以从哪些内容来设计问卷调查内容( )
①高温多雨、水网密布 ②人们的居住特色 ③人们的饮食特色 ④人们的精神活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解析】课标要求考察本地(县、乡、村或城市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本地在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此题是考查针对社会调查主题的选择设计调查内容。要注意自然环境与人文特色的区别,第一项是属于自然环境特点。正确答案是B。
2.小丽同学想了解家乡的人文环境──人们的精神活动有什么特色设计了一份问卷,其中有一句话是“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这句话应该出现在问卷的( )
A. 前言部分 B. 主体部分
C. 结束语部分 D. 调查问题和问题回答部分
【解析】课标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此题是考查对社会调查的问卷调查方法的设计。问卷调查方法的设计一般包括标题、前言、主体和结语四部分。正确答案是C。
3.我们在社会调查中,以书面形式提出问题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 实地考察法 B. 问卷调查法 C. 文献调查法 D. 访问调查法
【解析】课标要求针对调查提纲确定调查方法,此题是考查学生对调查方法理解。抓题干以书面形式搜集资料调查方法。正确答案是C。
4.小明对自己家乡自然环境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B. 种植水稻
C. 四季分明,风景优美 D. 靠养殖业发家致富
【解析】课标要求描述我国区域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此题关键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区别与辨析,第一、二、四个选项是人们生产生活特点。正确答案是C。
5.(浙江嘉兴、舟山2011年中考试题8)
寻访古迹、实地考察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古城西安是中国历史的一位特殊“见证者”,它见证了( )
①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②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③光绪年间的“公车上书” ④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解析】课标要求考察城市社区和人文特点,此题是考查以社会调查的常用方法──实地调查法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与西安的有关的人文特点──历史知识。正确答案是C。
二、非选择题
6.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家乡发展我关注”为主题进行社会调查。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和实践。
为使调查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班长就调查程序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小强认为,调查程序应该是:①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调查,搜集相关资料;②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调查报告;③拟定出自己的调查提纲;④确定调查的区域的范围和主题。但其他同学一致认为小强的调查程序不正确。
(1)请你按社会调查正常的活动程序重新排序: 。(只填写数字序号) (2分)
(2)你认为“家乡发展我关注”的可以采用哪些调查方法?(3分)
(3)调查活动结束后,九年级(1)班召开了心得交流会,踊跃为家乡发展进言献策,请你就如何开发和建设家乡提些建议。(5分)
答案:
(1) ④③①②。
(2)实地调查法、查阅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等。
(3)根据家乡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河流等)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注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挖掘展家乡的文化内涵,发展旅游经济等。
【解析】课标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包括:本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基本数据,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生活的评估,以及人地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此题考查学生学习区域调查的方法,理解家乡的自然与人文特色,理人地之间的关系。第(1)小题考查学生社会调查应怎样来安排,第(2)题则是考查学生对社会调查方法的理解掌握情况,第(3)题考查社会调查的区域发展考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特征。
7.(浙江省台州市2009年中考试题24)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3-5 18:16
【调查探究】浪费是造成水资源紧张的一大原因。某学习小组想从生活小事入手进行探究,于是设计了《家庭用水情况调查表》,组织了一次社会调查活动。
(1)该小组在这次活动中使用了什么调查方法?(2分)
(2)请你在表格中的⑧处再设计一道调查题目。(2分)
(3)该小组同学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分析造成家庭用水浪费的原因。请写出其中两条填在下表中。(温馨提示:可按照问题分类──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思考)
答案:(1)问卷调查法(2分)
(2)要求:调查题目必须主题符合、格式符合,如果主题不符的不给分,格式不符合的扣1分。(2分)
(3)
注:序号填错扣1分,漏填不扣分;若学生得出其他符合主题的结论也得分,但必须是序号与结论相对应。
【解析】课标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考察本地(县、乡、村或城市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本地在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此题主要是注重知识的综合性、探究性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包括理解、运用、体验层次。以社会调查步骤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整合”同一试题中,旨在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