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打印本页]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3-1 08:26
标题: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3-6-6 20:17 编辑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九年义务教育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减法》(一课时)。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是在小学算术运算和刚学过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一种运算,并且在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讲授的。这一节课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方程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教材从学生年龄特征、文化知识的实际水平出发,先让学生动脑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探索、总结归纳,升华得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再用减法法则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安排使抽象的法则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并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享受到探索的乐趣。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渗透了化归的数学思想,即把不熟悉的有理数减法问题化归为比较熟悉的有理数加法来解决,从而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于解决新问题。同时让学生尝试观察、类比、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
2. 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觉得本节课主要是理解减法法则,熟练运用法则计算。法则的探究——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要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归纳得出减法法则。所以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有理数的法则,能根据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难点是: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正确完成有理数减法到加法的转化。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以及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熟练的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
(2)、理解通过化减法为加法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渗透化归的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通过分组合作学习活动,学会在活动中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化减法为加法进行有理数运算的教学,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这一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法分析
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进行这样的教法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情境——观察探索——总结归纳——知识运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使课堂洋溢着轻松和谐的气氛,探索进取的气氛。在思考中体会法则的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以增加课堂容量和教学的直观性。
四.学法指导
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分析、类比、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使学生不仅学到科学探究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究的甘苦,领会到成功的喜悦。
接下来,我在具体谈一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在通过练习复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后创设教学情境:
爸爸的身高是174cm,儿子的身高是124cm,爸爸比儿子的身高高多少?(并用多媒体投影仪投影出爸爸和儿子身高图片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及设想] 事实上,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
本题是从学生身边随手拈来,学生根据小学掌握的知识都能理解,知道是作差运算。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到与刚学过的有理数加法所解决的问题不一样,有理数的加法所解决的问题都是进行和的运算,而本题是进行差的运算。为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减缓了坡度。
(二)、创设情境——观察归纳——形成概念
(用多媒体投影出)下表记录了某地某年2月1日~10日每天气温情况:
怎样求出该地2月3日最高温度比最低温度高多少?
分析:(1)、由上题思维学生很容易理解本题是进行差的运算:5-(-4)=
(2)、5-(-4)=?引导学生小学学过的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是互为逆运算,要找一个数使:?+(-4)=5, 学生通过试算很易得出:9+(-4)=5,说明5-(-4)=9。同时用多媒体投影出自制的温度计,让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液柱从零下4oC上升到5oC的过程。
(3)、而5+(+4)=9,所以5-(-4)=5+(+4)
根据上述探究的结果我先后安排如下三个探究题
1、等号两边的式子从左式到右式有哪些变化?(思考、与同伴交流)
2、有没有不变的数?能得到那些结论?(思考、分组讨论、交流)
3、你能不用简练的一句话来概括所得结论呢?(思考、分组讨论、交流)
最后由教师和大家一起总结归纳。得出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然后让同桌各举一个例子验证这个结论) [设计意图及设想] 从实际问题引入新课, 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还可组织组与组之间的评比,这样也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然后每组由一名学生代表发言,让学生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确保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让学生从接受知识到探究知识,从个人学习到合作交流。这样的活动教学将会真正焕发出课堂教学的活力,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注入一种新课程理念。
(三)、应用研讨——深化概念
例3 计算:(课本P20)
(1)(?16)?(?9); (2)2?7; (3)0?(?2); (4)(?2.8)?(+1.7)
[设计意图及设想] 此题考察趁机考察学生运用减法法则解决问题。要求学生能有条理的写出计算过程,教师要及时查缺补漏,规范解题格式,此题完成后,学生已顺利达到教学目标。鉴于学生易犯“一号两用”错误,可以把第2题设置成错误的解题过程:2?7=2+(+7)=9,让学生找出。
例4 某次法律知识竞赛中规定:抢答题答对一题得20分,答错一题扣10分,答对一题与答错一题得分相差多少分? [设计意图及设想]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数学问题来源于实际,同时又应用于实际,让学生充分体验历经困难探索结果而轻松用于实际的快乐感觉。同时也巩固了正、负数的意义。
(四)、即时训练——巩固新知
2、计算:(1)12?17; (2)(?10)?4; (3)0?12; (4)(?32)?(?18)。
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通过学生的观察尝试,教师引导来巩固新知识。
(五)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注意:(1). 运用有理数减法法则时,两“变”,一不变。
(2).运用减法法则时,不能“一号”两用。
[设计意图及设想]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六)、布置作业
1、课本P24习题1.4 2
2、2体会本堂课你所获得成功的经验,写好数学日记,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写“数学日记”这种作业形式,能够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总结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评价分析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设置,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讨论发现新知,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在问题讨论、引导发现、巩固训练的过程中,师生的信息交流畅通,反馈评价及时,学生与学生积极交流、讨论、思维活跃,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教师的期盼控制中。
结束: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希望各位专家老师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