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3-23 18:52:00
|
只看该作者
彻。]
2.师:从同学们的表演来看,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你有兴趣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吗?(生复述故事,展开了适当的想像,加上了一些课文中没有的情节。)
(四) 反思课文
1.师:《精卫填海》这个故事中,出现了精卫,大海这两个角色,你欣赏谁呢?(生展开了一个小小辩论会)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思维火花的相互撞击,相互融合,创新在求异中进行。]
生1:我欣赏精卫,因为她很勇敢。
生2:我喜欢精卫的善良,她为了别人去填海。
生3:我喜欢大海,我认为大海不是故意要淹死精卫,可能是刮大风了,精卫才掉进海里的。
生4:我也喜欢大海,大海非常美丽。
生5:我喜欢精卫,她即使遇到困难也不放弃。
生6:我喜欢大海,如果大海真的填平了,地球不是变成沙漠了吗?
……(生各抒己见)
[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地读书,深入地思考,积极地表达,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发展了辩证思维能力,提高了对作品的理解、欣赏能力。]
2.师结:同学们既欣赏精卫的勇敢善良,又欣赏大海的宽广美丽,为人类造福。
3.师:如果你是勇敢善良的精卫,运用你21世纪小学生的智慧,你会怎样减少洪水的发生呢?
[开放求异后的归纳、整合、评价和提升,思维和语言互为表里的训练,真正达到人文浸润,语言积累的目的。]
生1:我要建立一个海滩监测站,预测洪水的到来。
生2:我要设计一个大型的吸水管,水涨了就吸进大海的水,不漫出来。
生3:我要衔种子洒在海边,植树造林,就不会发生洪水了。
生4:我要驾着飞机把许多种子洒播在大地上。
……(生联系科学,展开想象,想出了许多办法。)
4.(课件2)师:大家为精卫想了这么多办法,精卫一定很感谢大家。让我们学习精卫的勇敢善良,一起来保护地球,减少灾害的发生。
课后反思
下课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新“精卫填海”。让学生将故事重新编写。我以为平时不喜欢写话的学生会愁眉苦脸,但出乎意外的是,没有一个学生有不情愿的表情。
第二天早读,我走进教室,便有几个学生迫不及待地捧着手中的作品凑到我跟前,稚嫩的字迹,但却非常有趣。
有一篇作品充满浓厚的神话色彩,讲精卫被淹死后,炎帝找到龙王大帝制服大海。有一篇写了精卫和大海最后成了好朋友。还有一篇写了精卫和她的子子孙孙终于填平了大海,可是他们发现地球失去了大海之后变成了一片沙漠,后悔了,又齐心协力衔树种,植树造林,渐渐地,大海重回到地球,大海也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不再乱发脾气淹死人们,从此,地球上不再有灾害,大家一起快乐地生活。
我和孩子们一起分享着这一个个童稚却充满对地球、人类关爱,充满人情味的小故事,都开心地笑了。
捧读着孩子们富有想像力的小故事,回味着课堂中学生精彩而有独到见解的发言,我感到由衷地庆幸。假如我在课堂上断然地否定那个说“不喜欢精卫”孩子的发言,假如我郑重其事地告诉学生“精卫填海”只是一个神话故事,并不是真实发生的。也许,这一堂语文课只是一节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课,也许,学生过几天就淡忘了“勇敢的精卫”和“愤怒的大海”。学生在表演、讲故事时加入了许多自己的语言,像“我不会放弃的”、“只要努力,我一定把你填平”等精彩的片断,还加上了惟妙惟肖的动作和表情。在辩论和讨论时,他们并没有局限于书本,的确,用现代人的眼光和科学的角度来审视精卫填海这一行为,并不可取,而我们为什么非得让全班50位小孩异口同声地说喜欢精卫呢?为什么不允许他们将事实上我们心里也认同的话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呢?我为我的尊重学生的机智应变而高兴,我恰当地保护了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学生在课堂上思维火花的相互撞击,相互融合,创新在求异中进入沸腾状态,我和学生都获得了意外中的惊喜。
我想,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如果少些理性,多些情趣;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包办,多些自由,我们的学生才会越来越喜欢语文,我们的语文课程才会真正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