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在文言文中自由穿行
[打印本页]
作者:
lsp
时间:
2010-3-23 14:34
标题:
在文言文中自由穿行
在文言文中自由穿行
──也谈文言文教学
江西省九江市长虹小学 赵红英
翻开语文课本,文言文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因其是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还因其带来的新鲜感与好奇心。但它的生涩难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屏障,只有走近它穿过它才能看到墙外的另一种色彩。
《新课标》明确地指出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吸收祖国语言文化的珍贵遗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让学生亲近文言文,进而实现在现代文与文言中自由穿行。
一、自主参与,还原生活──语文与生活自由穿行
小学阶段安排的四篇文言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注重故事性及趣味性;内容跟儿童的生活相关,读来浅显易懂。面对这些故事,学生在陌生之余也会感到新鲜与好奇,在熟读成诵的前提下让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以这一点来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思考的主动性,就能消除文言文所带来的阅读的障碍与心理距离。
五年级下学期的《杨氏之子》讲一个九岁的孩子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对这样有趣的文章,教师可采用对话的形式来展开,把它变成一个有趣的会客场景。
师:今天我孔君平来见好友却扑了个空,我把他儿子叫出来。这孩子端来水果招待我,水果中还有杨梅。“杨梅”──“杨氏”,有主意了!
师(用手指着杨梅)对杨氏子说:“此是君家果。”
生1(扮杨氏之子):(想了想)“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后评议:听到我们的对话,谁有发现?
生2:我从“应声答曰”中了解到杨氏子是立马就找到了应对的方式,而没有多想。说明他非常聪明,反应快。
师:从哪看出他聪明?
生:你孔君能在姓上作文章,我杨氏子也在姓上作文章来。
师:那让我们拿起书来再一次走进《杨氏之子》这个有趣的小故事,看看杨氏子是怎样“甚聪惠”。这一次老师当杨氏子,同意吗?
(师生合作读)
生(扮孔君平):用手指着杨梅,对杨氏子说:“此是君家果。”
师(扮杨氏之子):“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后评:这一次谁有什么发现?
生:这次杨氏之子的回答虽然工整,但太生硬,不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显得有礼貌,又包含了另一层意思:“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样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语文学习的外延即是生活的外延,那我们何不把两者沟通起来,让语文生活化?师生合作读的过程,就是把文字还原成画面,变成生活场景的过程,通过抓关键词于不露痕迹中感悟了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好听的故事充满着趣味性,幽默性,永远都是小学生的所爱。
二、白话铺垫,降低坡度──文言与白话自由穿行
文言文虽然与白话文在表达方式有些不同,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文化方面的传承。因而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白话文铺设台阶,降低难度,打通文言文与白话文的通道,使之自由穿行。
如何让学生在接触古文时没有生涩之感,很自然地打破了古文的阅读障碍,王崧舟老师教《两小儿辩日》是这样做的:
在学生读过多遍的前提下,他采用“我问你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走近文言文。
师:一个小孩从视觉的角度在对太阳观察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什么结论?
生: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师:你没听清我的问话:一个小孩──记住,是一个小孩在对太阳观察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什么结论?请你用课文中的话回答我。
(王老师这样暗示学生直接说出第一个小孩的回答,学生这才明白了,接着回答。)
生: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王老师反复强调“一个小孩说”,这样就把“一儿曰”转换成了白话文,把学生把带入现代文口语环境中。在充分读的基础上,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角色──他就是第一个小孩。王老师要求学生用课本中的原话回答,那就预示学生必须先读懂文章,找到第一个小孩所说的话(他对太阳进行观察之后的结论)。这样,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就构建了一条有效的通道,学生穿行其中却浑然不知。有了白话文的先行铺垫,下面的对话就自然展开,水到渠成了。
师: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他的理由是什么?请你用课文中的话回答我。
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三、找切入点,促语言生长──词语与篇章自由穿行
文言文跟白话文一样,有它的文眼,只要你留心找准这些关键词作为切入点,去品味它,促使语言生长,可以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
在教学六下教材《两小儿辩日》中,题眼为“辩”,那我们就要弄清“辩”什么?“辩”时双方的理由及得出的结论?“辩”的过程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如果不由一根粗线来组织也许会使解读文言文的过程变得索然无味。
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本文时很巧妙地抓住了两组词语作为切入点。他先让学生听写词语:“车盖、盘盂”,并让学生用手比画一下它们的样子,然后再让学生读,引导学生通过肢体语言来理解词语的意思,感受两小儿的观察结果。
师:你知道车盖是什么样的?
生:是古代人坐的车上用来遮挡太阳的,形状像伞。
师:读一读。
生:车盖。(生读时声音不够大)
师:不够大,才举过半个头顶,再举高点。读。
生:(大声读,并把手举过头顶):车盖。
师:盘盂又是用来做什么的?
生:用来装水果什么的,跟我们现在的盘子差不多吧。
师:读读。
生读:盘盂。
师:请你把它端起来。
生(读并动作演示):盘盂。
师:这样一读,我们明白了什么?
生:车盖大,盘盂小。
师:还明白了什么?
生:这两者都是用是形容太阳的形状。……
这是王老师的独具匠心之处,在听写关键词,再加上动作演示,比较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但直观地了解到这两种事物的不同,使“车盖,盘盂”在学生的头脑中不再是两个生硬的词语,似乎是具体可感,可触摸的物,是不同时间的太阳;在听写“沧沧凉凉、探汤”后,又让学生说哪个可以形容秋天,哪个形容夏天,并说一说为什么?
就是这四个词语所包含的信息──从视觉及触觉两个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两小儿辩日的实质,很自然地成为“辩斗”的先导,成为了走进全文的一个入口。
四、夯实语言,注重情趣──语言与情趣自由穿行
面对初学文言文的小学生,如果撇开它的趣味性、可读性来逐字逐句支解文章,学生就会索然无味;如果抛开品词析句,就失去了语言根基。只有兼顾趣味性的同时,通过品词读句,才能领悟文意,形成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样既可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性,又让学生游弋于古代经典文化的长河中,厚实文化底蕴。
如:了解《学弈》中两人不同的学习态度时,我们可以情趣为先导,从品关键词入手。
师:读到这儿,我想把这两个成语送给他们,是哪两个?
生:“专心致志”与“三心二意”。
师(引读):一个“专心致志”──
生:惟弈秋之为听。
师:(引读)一个“三心二意”──
生: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谁能说说,你是从哪看出这两人学习态度不一样?
生1:我从“其一人专心致志”看出第一个人学习很专心,他只听弈秋的教导。
师:“只听”?哪儿写了“只听”弈秋的教导?
生1:“惟弈秋之为听”中的“惟”。
生2:第二个人没用心听,他在想心事。
师:他在想什么呢?
生:援弓缴而射之。
师:第一个人一心一意只听老师的教导,另一个人(做拉弓射箭的姿势)却身在曹营心在汉啊,怪不得“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师:“为是其智弗若矣?”
生(摇头晃脑):非然也。
对于初学者,教师一方面借助情境的创设及肢体语言带动学生去思考,去经历,去用心灵去感悟,使那份好奇及对文言文的新鲜感保留得久一些;另一方面夯实语言根基,不仅能消除文言文所带来的阅读的障碍,还能在语境中学语言,悟语言,使那使兴趣有所依托,否则会因为字词理解的障碍而使这使热情化为乌有。
五、补白内心,外化理解──语言与精神自由穿行
“文章不是无情物”,有着丰厚文化背景的文言文更是如此,只有引导学生熟读深思,才能一步步走进它的精神世界。在《伯牙绝弦》,闫学老师对伯牙痛失知音后心情的解读,就在引导学生读书的基础上不断地让学生补白人物的内心,把他的精神世界外显出来。
师:不幸的是,钟子期染病而死,(出示最后一句话)伯牙──
生齐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为什么伯牙认为钟子期死就再无知音呢?
生:再也没有像子期那样理解他。
生:他又回到过去无人理解的情形了。
师:是呀,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没有人会像钟子期那样──
生齐: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志在流水,没有像钟子期那样──
生齐: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乃──
生齐: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他破的仅仅是琴吗?还有什么?
生:是对生活的希望。
师:此时,伯牙想对钟子期说些什么?
生1:子期呀,你不在了,我弹的琴又给何人听呀!
生2:你走了,却留下我在这个世界忍受孤独、寂寞呀!
……
师:见到伯牙如此绝望,如果钟子期地下有知,他又会如何劝伯牙?
生3:伯牙,你不要如此绝望,这个世界上还会有你的知音。
生4:伯牙,看到你现在这样子,我真的很难过。
……
这是在这一次次的读书,一次次的想象说话中补白了文章的空白处,一步步地走近人物的内心,使主人公的情感得到了宣泄,使语言与精神自由穿行,同生共长。
文言文看起来难啃,其实只要置身其中,细细品味,它的每一个文字都会向你微笑,敲击你的心灵,你就能在其中自由穿行。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