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苏教版一年级美术第一册(上册)全册教案 [打印本页]

作者: hao123    时间: 2010-3-22 20:02
标题: 苏教版一年级美术第一册(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看!我们的画》
  教材思路:
  本课是属于“欣赏评述及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是学生进入小学阶段的第一节美术课,大家互相还不熟悉,用画传情,用画表情,在介绍及展示活动中领略美术的魅力。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大胆想,大胆画,用自己熟悉的工具材料尽情涂抹美丽作品。适当穿插工具材料及画种相关美术知识的介绍,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师生见相互交流展示,以画会友。
  *了解美术的多种表现形式,体会美术作品的魅力。
  *选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大胆想,大胆画出漂亮的画。
  重、难点:
  体会自己的心情,用自备的材料画自己想表现的画。
  教学准备:
  教师:美术作品,常见的美术工具材料,展示用纸笔等。
  学生:自己得意的画作,水彩笔,油画棒,记号笔等
  教学过程:
  ——展示及交流:
  1、观察周围的新人新物。讲一讲当上小学生的所见所闻的随感。
  2、大家进行自我介绍,了解新伙伴的特征和可爱之处。师生在介绍时谈谈自己对美术的认识和看法。
  3、在教室办一小小画展,师生画作展示,相互交流观摩。
  (课前布置大家各带一张自己得意的画作)
  4、从观察身边的新事物入手,一件件逐步介绍。介绍学校的环境及美术室,交流入学上课的心情。
  ——欣赏及介绍:
  1、介绍美术的概念,种类。
  美术常称造型艺术。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造型指塑造形体。
  美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
  2、观摩一些艺术大师的作品(如毕加索,米罗,雷诺阿,梵高,马蒂斯,卢梭,康斯坦丁、克力等),作简单的生平介绍,,引发学生关注,激发兴趣。解读大师作品的创作特点及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
  3、介绍一些常见画种(水彩画,水粉画,油画,线描,速写,中国画,素描,版画,剪纸,雕塑,书法,篆刻,电脑美术等)及创作用工具材料(铅笔,毛笔,颜料,水彩笔,油画棒,色粉笔,调色盘,彩纸,剪刀,油泥,胶棒等)
  出示相关作品。
  例:达芬奇《蒙娜丽莎》那神秘的、亲和的微笑,像母亲像姐姐吗!
  梵高《向日葵》那是花的盛宴,那是金黄的聚会,那是太阳的儿女们啊!
  莫奈《日出
  印象》也许河水还没有醒来,也许鱼儿还在梦乡,可渔船和太阳早就等不及啦,偏要跳进他们的梦里,淘气地添上几声耗子和一抹橘黄。
  4、介绍一些儿童画作品,看一些有趣,色彩丰富的插图作品(如美术书中的作品),体会同龄孩子的用笔用色。
  ——讨论与练习
  1、你最想画一幅什么样的画呢?说说看。
  2、引导学生尝试用各种材料表现物体形象,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逐步形成创造性的作品。选一种或几种画画工具,大胆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3、大师们说: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在我们眼中世界是那么新鲜、神奇,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画出我们的惊奇、梦想和快乐,那就是很精彩的画。
  (可开展一些比谁画得多、画得大或涂色漂亮的竞赛活动。)
  ——小结与评价
  1、互相观摩,介绍自己今天的画作。
  2、多邀请一些朋友来看自己的画,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大家。
  (设计的环节较多,可根据课时需要选择性运用)


作者: hao123    时间: 2010-3-22 20:03
第二课《走进大自然》
  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综合
  探索”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是优美的,感性的,斑斓的。大自然的色彩丰富美丽,而红黄蓝三原色可以调配出许许多多的颜色来。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来,把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色彩表现出来。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大自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用水粉颜料做调色游戏,认识大自然的色彩。
  *学习用几种基本的颜色调配许多颜色。
  重、难点:
  色彩调配的方法,对颜料习性的掌握。
  教学准备:
  教师:七彩自然的图片若干,颜料,彩笔,几种蔬果切面,范作等。
  学生:收集的与大自然有关的图片,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抹布、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欣赏及交流:
  1、观看大自然的风光图片或记录片。(如四季美景)
  认识各种颜色,认识红黄蓝三原色,橙、绿、紫三间色,
  大自然太迷人啦,这么丰富,美丽的色彩你能分辨出来吗?
  2、交流各自带来的图片资料,小组讨论自己的观后感。
  3、谈谈自己眼中的大自然,那绚丽的日出,那风花雪月,那秋虫的颜色,那霞光的天空,装饰性很强的舞台化妆——脸谱。
  4、“猜猜看”色彩游戏。观察大自然的色彩,比比谁找到的颜色多。
  ——讨论及反思
  1、大自然的颜色在阴天和晴天一样吗?
  2、白天看到的颜色晚上躲到哪里去了?
  3、阳光下的喷水池旁会出现彩虹吗?
  (大自然的光和色会玩魔术)
  ——展示及介绍:
  做一幅色彩游戏图。可用水粉颜料、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调色游戏(几种基本的颜色可以调处许许多多颜色来)
  1、水彩笔、油画棒涂色并进行变色练习。
  2、也可用彩色铅笔先涂一层颜色,在上面再涂另一种色,就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3、用水粉色画画,在第一种颜色没有干时就紧接着涂另一种颜色,它们会融化在一起。
  红+黄=橙蓝+黄=绿红+蓝=紫
  ——尝试与练习
  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画大自然的颜色。
  1、可做一“七彩花园”的情境设定,认识一些大自然常见花卉,借助图片及学生的记忆描述。
  教师可将不同色彩形状的花板演一些。(梅花,菊花,一串红,百合花,向日葵,荷花,太阳花,蝴蝶花等)出示花园范作几张,从不同角度描绘大自然。
  在作业纸上画各色花卉,并添画小草、蘑菇或小昆虫,空中可添画太阳、云彩、小鸟、蜻蜓、蝴蝶等。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2、可用蔬菜切片玩色彩盖章游戏,如藕片、土豆,青椒等均是不错的载体。可选择不同的色不同的底衬纸看不同的效果,玩过再添画。
  3、介绍点画法、平涂法,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涂色方法。可任选表现方式,试着用颜料盒中的几种色彩,调出大自然美丽、丰富的色彩。
  ——小结与评价
  1、作业小组及班级观摩,互评。
  2、讲讲自己的画,互相找亮点,互相评价。
  3、喜欢哪些颜色,不喜欢哪些颜色?为什么?
  (设计的环节较多,可根据课时需要选择性运用)
作者: hao123    时间: 2010-3-22 20:03
第三课《七彩生活》
  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欣赏
  评述及造型
  表现”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没的眼睛“,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导他们多关注生活,从而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领会生活的多姿多彩。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七彩生活的回顾,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了解色彩相互混合后的不同效果。
  *用同一种颜色在不同颜色的纸上涂抹,观察其效果;用水粉做调色游戏,完成一张随意画。
  重、难点:
  能认识生活中的色彩,并掌握一些色彩的调配知识。
  教学准备:
  教师:七彩生活图片或照片若干,演示用纸,颜料,彩笔,美丽的生活用品实物等。
  学生:一些生活中色彩斑斓的照片或图片,彩笔、油画棒或水粉颜料,2-3支毛笔,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交流及讨论:
  1、诗歌诵读
  “赤橙黄绿青蓝紫,我们的生活像彩虹;好好学习去创造,美好生活在前头”
  2、说说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
  举例说一说七彩生活(互相讨论后回答)。
  如建筑物有七彩的,热气球是五颜六色的,焰火是五彩缤纷的,衣服是漂亮的,家具是很美很实用的,玩具是各色各样的,跳舞的人们是美丽的,汽车外面的颜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3、交流观看各自的图片,照片,说说生活中最打动你的地方。
  4、喜欢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颜色,为什么?
  ——欣赏及介绍
  1、出示一些七彩生活的场景图片,找出最感兴趣的地方。如漂亮的毛衣,可爱的卡通气球,明快流畅的建筑,温馨的房间……
  2、画画七彩的生活,介绍几种绘画方式。如彩笔画、油棒画、水粉画,撕贴画等。
  如用水粉色做调色练习,观察颜色相互混合,并列或覆盖后的不同效果。(介绍挤色方法,调色方法及涂色方法)
  再如用同一种颜色在不同颜色的纸上涂抹,观察它的效果。
  或用油画棒和水粉色一起作画,会出现一些有趣的效果!(油水分离)
  介绍用五彩油画棒在纸上涂抹,然后用黑色油棒覆盖,再刮色出现五彩效果的刮画法。
  介绍彩纸撕贴画的方法,选定目标,撕出外形加以拼贴。
  ——练习与体会:
  1、出示一些生活用品的勾线图例。
  如汽车、房子、玩具、床、花瓶、台灯等。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用自己选定的方法画生活,画自己熟悉的七彩大世界。
  也可用颜料试着组织一幅彩色画面。
  如能适当加以创造,会比现实生活还美丽。
  3、完成作业后,退后看色彩相互混合、并列和覆盖后的不同效果。
  ——小结与评价
  1、课堂小结,作业互相观摩
  2、说说自己的画,介绍自己的生活,
  唱一些快乐的歌,并做做游戏,感受生活“我们的祖国像花园……
  3、设法自己去装扮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设计的环节较多,可根据课时需要选择性运用)
作者: hao123    时间: 2010-3-22 20:04
第四课《新花布,新衣服》
  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设计
  应用”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学生乐于来展示,孩子都喜欢穿新衣服,都喜欢漂亮的花布。给自己或家人设计一件衣服是高兴的事儿。设计制作时能否做到有变化、有创意,敢于想象是重点。学生可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本课通过师生交流启发,使学生造型设计有创意。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生活中的花布及服装,了解服装设计的一些简单奥秘。
  *引导学生运用身边能找到的工具材料进行创作,设计花布和衣服。
  *培养对生活美的情感体验,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难点:
  设计服装外形,并涂上美丽花纹。
  花布及服装款式的设计,服装的搭配。
  教学准备:
  教师:布娃娃1-2个(穿漂亮服装),服装设计师的作品2-3幅,相关资料,范图,花布及服装实物等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彩色纸、剪刀,胶棒等
  教学过程:
  ——欣赏及交流:
  1、观赏一些漂亮花布实物,问学生可以做什么?
  2、服装设计师用花布设计漂亮衣服,观看图片和小朋友们自己的衣服,看一些搭配的实物。
  3、认识花布上的颜色及图案及许多有趣的装饰方法,。如有具象图案的,有抽象图案的,有点状,有线状,有各色拼贴的等。
  4、介绍名家名作(图片),如迪奥、圣洛琅、夏奈尔、范思哲,三宅一生等服装大师的作品。
  ——介绍及演示
  1、介绍运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作品(图片)
  用彩色水笔可以涂抹出漂亮的花布;用纸亦可拼贴出美丽的花布,用花布可以设计服装,用废旧材料也可进行作业。
  2、观看同龄学生设计的作品(实物)
  3、设计花布的方法介绍
  (1)有用水粉色设计的花布,有用油画棒设计的花布。
  板演1-2种花布的构图。
  (2)找出自己设计花布所需的漂亮颜色,一一摆放好。
  (3)是花草类、动物类还是点线构成类、格子类。
  ——练习与体会: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介绍一些利用不同材料进行制作的方法,以及在制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学生用手中材料画线、涂色、打点完成一块花布,亦可用彩纸剪贴的方法来完成。(注意点线面的搭配)再用花布设计一件衣服
  2、设计可以是立体作品(利用各种现成的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围在布娃娃身上。
  3、也可先设计好服装,再在上面装饰。
  4、可结合换装游戏设计一服装展示小册子。将纸三折,分别画上服装,可结合不同季节画。向左一折,换了一套衣服;向右一折又换了一套衣服,比一比,那身衣服更好看呢?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用油画棒、彩色水笔等设计花布和衣服,力求造型精巧、图案新颖、色彩明朗,设计一块漂亮花布及一套漂亮服装,当一位小小设计师。
  展开想象,大胆绘画,设计新颖独特的花布、服装,与众不同。
  (服装设计师大赛开始,四组进行创造竞赛。)
  ——小结与评价
  1、来,试试我设计的新衣,别小看我,我也是小小时装设计师。可举办一服装秀,让学生当模特儿展示。
  2、课堂小结,作业评比观摩。
  自由欣赏全班的作品,选出你最喜欢的。
  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评一评本组成员的作品,说一说好在哪里?
  用花布设计成服装,可用撕或剪的方法。
  ——课后拓展:
  1、准备材料,可以小组现场装扮1-2位同学,出谋化策,设计出一定的风格。
  2、可以打扮自己的洋娃娃,用包裹、拼贴等方法。
  3、服装设计师是创造生活美的魔术师,还可创造哪些美妙作品,拿出自己的行动,回去再尝试。
  (设计的环节较多,可根据课时需要选择性运用)
作者: hao123    时间: 2010-3-22 20:04
第五课《圆圆的世界》
  教材思路:
  本课是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大星球和小水珠,都是圆的,滚动的和转动的,都是圆的。优美、柔和、活泼,是圆的感觉,圆圆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大胆用彩笔表现这圆圆的可爱世界。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说说对圆形物体的感觉,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
  *启发学生认识圆形,认识各种圆形物。
  *用线条或颜色画出生活中的圆形物并添画有趣的细节。
  重、难点:
  认识圆形,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并能用彩笔表现。
  巧妙画出圆形物,并运用恰当的构图和色彩。
  教学准备:
  教师:一些球、钟、游泳圈、纽扣、葡萄实物及圆形物图片、范图,吹泡泡物品等。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生活用品线描写生稿及圆形物实物等。
  教学过程:
  ——交流及讨论:
  1、谈谈生活中有哪些圆圆的物品,如锅、碗、球、泡泡、游泳圈、西瓜、水果,地球,时钟等。
  2、欣赏实物及图片、感受圆形的美。
  大星球、小水珠都是圆的,圆形给人优美、亲和、活泼的感觉。
  3、世界上的许多东西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呢?(方便,灵活)
  4、说说自己对圆形物的感觉。
  ——游戏及体会
  1、师生玩游戏”吹泡泡”,体会圆圆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2、玩溜溜球或跳跳球亦很有趣。
  ——欣赏及评述
  出示范图,了解作品在造型、构图、色彩几方面的特点。
  要求造型生动,构图饱满,色彩丰富。
  ——展示及介绍
  板演示范
  徒手画圆,添画,色彩平涂,整理完成。
  画圆的几种方法,如上半圆,下半圆;左半圆,右半圆;一口气画一个滚溜园等。
  ——讨论与练习
  1、画出几种你知道的圆形物,要求用线条色彩来表现。
  对部分同学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提醒注意圆形的画法,添画的构思、操作等。)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可用用勾线平涂方法画生活中的圆形物;也可用运用身边的线、绳等材料排一排,摆一摆,摆出美丽的图形;亦可用彩纸撕剪等法表现圆形。圆形的相互重叠亦很有趣!
  我们不仅要动脑筋想画什么,还要想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对造型饱满、作业细心,添画有趣的作品予以肯定。
  人们常说:画无定法,就是说,画画没有一定的方法,关键是看完成后的艺术效果,鼓励学生多去尝试。
  ——小结与评价
  1、作业展评、小结。让部分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如何想的,如何画的。
  2、课后作业:多去画画周围的圆形物,让圆圆世界变得更有趣。
作者: hao123    时间: 2010-3-22 20:05
第6课找找方形总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七幅欣赏图片和说明文字。在版面中有五幅图片来自于生活:书
  架、餐桌椅、方形的门窗、长城上的烽火台等。其中一幅还用文字启发学生换个角度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从不同的角度看,方形会改变形状。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里寻找方形,体会方形的特点。另外两幅是学生的作品:是用不同的方法、材料表现的方形物,启发学生能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表现方形,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找找圆形》的基础上,巩固观察的方法,进一步学习各种表现的手法。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方方的物体,观察它们的特征,并区别方与圆的不同,深刻地感受方形稳定,对称的美感,并有选择地利用一种手法表现方形物。本课要着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展开丰富的想像把方形物刻画得更细致、更有趣、更生动,进—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方形,寻找、观察生活中的方形物。
  2、引导学生运用画画、剪剪、贴贴、撕撕玩玩等多种手法来表现方形物,同时能表现出方形物中有趣的细节。
  3、体验方形给人的感受,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寻找、观察和表现方形物,培养他们观察和表现事物的能力。
  在方形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不同表现手法大胆想象,添加有趣的细节让画面更生动、更完整。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若干小皮球、若干小箱子、方形物的欣赏图片、学生作品。
  学生准备:彩笔、彩纸、剪刀、糨糊。
  教学过程
  A.导入
  a.学生参与游戏:请两组学生分别帮皮球和箱子搬家,看哪组学生快。通过游戏,学生们发现小皮球难放稳,而箱子一下就放稳。由此知道:方形具有稳定、对称的美感。
  b.揭示课题:方方的物。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寻找、观察、表现方形物。
  B.新授
  a.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方形物,拓宽创作的思路:
  (1)你能回忆出生活中有什么物体是方方的呢?(请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
  (2)老师出示教材中的图片:请学生们欣赏生活中的方形物。方形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
  (3)分组进行比赛:在相同的时间中哪一组学生绘画的方形物最多,以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最后评出哪组数量最多;哪组刻画最细致?哪组纪律最好(得胜组奖励小星星或小旗等)。
  b.指导学生表现方形物,并刻画出细节。
  (1)出示两幅相同的方形物的作品,请学生们选择哪幅完整?(绘画细致的完整)
  (2)出示多幅学生作品,着重让学生们观察方形物的细节表现。(甚至可以在背景上添加内容,让画面更充实,更丰富。)
  c.小组讨论交流:
  (1)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现方形物(画画、剪剪、撕撕、贴贴等)
  (2)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方形物呢?
  d.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C.小结
  a.作业展评:大家欣赏作品。
  b.互相评论:有哪些独特的方形物?有哪些独特的表现手法?谁的画面最完整?对优秀作品给以奖励:小星星、小旗等。
  c.课后拓展:搜集各种方形物的图片供大家交流,学习。
作者: hao123    时间: 2010-3-22 20:05
第7课找找三角形总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较多表现的是生活中找到的三角形及三角形的运用,如:船帆、三角形的地砖图案、北京故宫角楼、滑梯和埃及的金字塔等。通过学生观察和寻找周围的三角形,让他们发现生活中三角形的众多存在和作用,让学生能发现三角形的异同,比较不同形态的三角形给人不同的感受:尖头向上的三角形显得稳定、坚硬;倒立的三角形给人危险和锐利的感觉。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物体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并尝试用一种方法来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启发学生说说、猜猜、看看和画画,让学生找到三角形,了解三角形并巳。画画三角形的物体。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寻找、发现和观察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发现它们的异同,体会不同三角形给人的不同感觉。
  2、技能目标:引导学生用画、剪、撕、帖、折等多种手法来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和积极创造生活美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寻找、发现和观察三角形的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能力。
  采用不同的手法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添加细节组成有趣的画面进一步来美化生活。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三角形生活用品或图片、三角形的作业纸、绳子。
  学生准备:准备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A.导入
  a.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三角形是什么样的吗?
  b.出示三角形的纸片,教师补充三角形的特征。
  c.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且把它们表现出来。
  B.新授
  启发学生了解、寻找、观察三角形:
  a.教师出示不同三角形形态的图片,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三角形。
  和大师一起画三角形:米罗、毕加索。他们两个都是大画家。
  b.为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教师带领他们来到操场开展活动:请学生们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或和其他同学合作表现出不同形态的三角形,由此感受不同三角形给人产生的不同感觉。
  c.在学校中、教室中寻找有趣的三角形:红领巾、三角尺…
  d.欣赏课本中古今中外典型的三角形物体:建筑、玩具、设施等。让学生们更进一步地发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作用,从而产生表现三角形物体的欲望。
  猜猜看:滑梯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呢?
  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物体,尝试用多种手法来表现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a.出示三角形物体,尝试用多种手法来表现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b.教师示范:在实物投影仪上画三角形。讨论:你们还有什么手法来表现三角形的物体呢?激发学生表现的兴趣。
  c.出示图片:用多种手法表现的有趣的三角形物体:色彩画、剪贴画、线条画等。
  d.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们在三角形的作业纸上制作:剪贴或绘画等。
  C.小结
  小组合作,把三角形的作业“串”在绳上作彩旗,既展示作业又装饰教室。
作者: hao123    时间: 2010-3-22 20:05
第8课拼拼搭搭(一)(二)总课时
  教材分析
  在圆、方、三角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用不同的形进行组合,创作出有趣的、多变的世界。了解形的组合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组合图形的独特美感,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点、线、面组合的基本规律。能采用多种表现方法来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形的组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2、认知目标:掌握形的组合规律。
  3、技能目标:尝试用多种材料、多种表现方法创作。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欣赏及创作,发现和体会形的组合的美感。
  能合理运用各种形进行组合,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
  教师准备:收集大师的作品:如米罗的作品。
  学生准备:准备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A.导入
  分小组活动:利用教师分发的基本形拼一拼,再“添画”几笔成为一个有趣的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形自由发挥想像力,展开联想翅膀,想像创意。
  揭示课题:拼拼搭搭。用这种方法还能做出什么有趣的图案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
  B.新授
  a.请学生们欣赏大师(米罗易宝)作品,感受用不同的形“拼搭”的奇妙世界。
  b.学生讨论交流生活中各种形的组合运用,感受它们带来的美。
  c.欣赏图片(课本中的学生作品),再次感受拼拼搭搭的美妙:
  色彩的美:可用对比的鲜艳色彩也可用协调的美丽色彩。
  形状的美:大小不同的各种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有点有线也有面。
  内容的美:有写实的具体内容,也有抽象的内容。
  构图的美:画面饱满有虚有实。
  d.学生小组讨论用这种方法可装饰什么呢?(手帕、书签、钥匙扣和封面等)
  e.教师出示各种拼拼搭搭装饰的实物,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f.作业布置:每组选择一种实物来装饰。
  g.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作业。
  C.小结
  a.作品展示:通过各种途径(悬挂、粘贴、赠送等)。
  b.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作品奖。
  c.课后拓展:你能做出立体的拼拼搭搭吗?用什么方法呢?
  第二课时
  A.导入
  1.出示图片,让学生在图片中找出有哪些形状在其中。
  2.由此引入课题:形的组合联想。
  B.新授
  a.出示形的组合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了解组合的基本概念。
  b.欣赏生活中形的组合的应用。
  c.欣赏大师的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形的组合的独特美感。
  d.教师出示用较硬的纸剪出各种形状,启发学生考虑:怎样“拼搭”出立体组合作品?(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交流)
  e.学生第一次作业:尝试用“插接”的方法制作立体的作品,教师参与制作。
  f.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相互交流制作的心得体会,评选出造型独特、色彩美丽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用废旧材料组合的作品,发现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激发他们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兴趣。启发学生用多种材料和多种方法来创作立体的形的组合。
  g.学生欣赏图片:现代装置艺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h.学生第二次作业:用废旧材料分小组完成一个形的组合装置,教师巡回指导。举办废品装置艺术展览:展示各小组的组合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
作者: hao123    时间: 2010-3-22 20:06
第九课太阳、月亮你们好总课时
  教材分析
  在小学低年级段,造型技能的局限是影响创作意愿深入实现的潜在障碍,通过太阳和月亮的圆、半圆的平面基本形生发成新物形的联想和添加开展造型训练,由干抽象的几何基本形本身没有特定的指向性,所以用太阳和月亮来约束造型。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创造的造型可简可繁。
  充分利用了儿童常常以想像代替思维、常常把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的思维特征。虽然儿童的见闻和阅历比成年人少得多,但儿童可以海阔天空地去进行想像,而且他们创造的形象胜过思考,有时想像着在虚构的故事中进行活动。选择学生生活、知识、情感上已经熟知和接受的太阳和月亮的个性形态,运用想像画、手工制作等开展想像创造。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启发学生独立或合作想像画或使用各种材料表现太阳和月亮。
  2、认知目标:制作或者自编太阳和月亮的故事,创造出太阳和月亮的拟人形象。
  3、情感目标:为儿童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释放紧张压力,体会游戏的欢乐,发现不可思议的想像带给人的趣味和轻松。
  教学重难点
  发展开放性思维,通过想象创造出有特色的新形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准备圆形纸板、作画工具、剪刀、胶水、台灯。共同收集各种材料:如绳子、吸管、纽扣、小石子、果壳、包装纸、金属丝等。这些材料虽多,但只要平常多留心,就能收集到各种有趣的东西。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变一变:师生围坐一圈,教师引导:出示圆形硬纸板:“这是什么?”变个魔术:画上五官,剪贴出光芒:“圆形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太阳娃娃。”
  2、看一看:原来圆形可以变成太阳,那么关圆形呢?
  瞧瞧书上有许多会变的太阳和月亮,他们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你能看出他们是怎样画或做出来的吗?
  总结出:有的是用单色线画的,有的是用蜡笔画的,有的是水彩作品,有的是电脑制作的,有的是手工制作,还有的把太阳画在了圆盘上……
  3、想一想:看到了这么多有趣的画法,你有没有受到启发?如果给你一颗太阳或月亮的种子,你想种出一个什么样的果实呢?
  4、谈一谈:把你的想法告诉给大家吧!
  总结出:原来每人心中的太阳、月亮是不同的,在建筑工人的心中太阳是最好是绿色的凉爽的,这样他们在夏天的阳光下工作就不怕晒了。长着大嘴巴的太阳能说出你心中的愿望,并帮你实现。月亮可以是一把乐器,可以是老婆婆,也可以是小孩……
  5、做一做:用你们手上的各种材料画出或制作出你想像中的太阳和月亮吧,一定很好玩。有什么困难跟老师商量商量。教师此时的指导便是不断地给予鼓励,这将会使儿童产生“我想这样做做看”,“我想那样画画看”的念头,使每个儿童除了能持有表现的构思与主题外,同时还能涌现乐于创作的意愿。对于学生可能遇到的粘贴、固定等技能问题,教师可以集中指导。
  6、议一议:把“太阳”贴到东边的窗玻璃上,把“月亮”贴到西边的窗玻离上,创设情境,美化教室。或者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台灯前展示,让其作品有光亮的感觉,使作品更美,增加情趣。
  7、玩一玩:开展传球游戏,接到球的同学请你到作品前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建议。
  8、改一改:根据同学的建议补充修改自己的作品。
  9、评一评:评出最好玩的太阳和月亮。
  最漂亮的太阳和月亮。
  最新奇的太阳和月亮
  课后指导学生把桌上,地上的废料收拾进垃圾箱,多余的材料收入纸箱,以备再次使用。
  第2课时
  1、太阳是个大火球,又发热,又发光。它比地球大很多很多,离地球非常非常遥远。它照射到地面的光和热减弱了许多,植物才能生长。植物又养活了地球上的动物和人类。
  2、有关月亮的民间传说有很多,嫦娥、吴刚、桂花树,每年的中秋节也是月亮的节日。写月亮的诗也非常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李白的《静夜思》,大家都会背。
  3、以小组为单位商量编一个太阳和月亮的故事,合作做出故事中的太阳和月亮。制作指导时,重视表现的过程。
  4、小组根据故事分配角色,设计人物台词、动作,还可以调配服饰、头饰等把自己打扮起来,上台表演小话剧《太阳和月亮的故事》,组织学生出现一个个体现集体智慧的“情景展示”。在学生表演时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给以充分的肯定。
  5、老师用录音机把大家的故事录下来,作为素材积累,为今后的作文打下基础。重放录音还可以成为学生评价的依据。
  6、在课即将结束之时,让学生把地上的纸屑一起收集到大塑料袋里,把口扎紧,进行装饰,做成最大的太阳和月亮。让学生知道,废纸还能再创造。
  视作品的大小,提醒学生如何携带回家的方法,并建议回家后与家人商量有关作品在
作者: hao123    时间: 2010-3-22 20:08
第10课水墨游戏(一)(二)总课时
  教材分析
  水墨画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课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水墨画,他们对这门艺术很陌生,所以本课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接触水墨画,初步感悟水墨的特性,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试一试、玩一玩,培养学生对水墨艺术的兴趣。
  本课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并配以精炼的文字,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获得启发。本课有两版,—版着重介绍了水墨画的工具、材料;也就是游戏的工具、材料,以及初步的线条练习,水墨特性的尝试。二版着重介绍了一些范作欣赏,文字中隐含着教学的目标与形式,以及一些小难点的突破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及其特点。
  2、尝试练习、体验水墨特性。
  3、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墨特性。
  毛笔、水分的控制。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欣赏作品、图片、装墨汁的小碟等;中国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古筝曲等);音响器材。
  师生共同准备:墨汁、毛笔、水瓶、2~3张小宣纸、每一小组1~2张大宣纸、毛毡或报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气氛营造:在教室四周挂上水墨画原作,播放中国古典音乐。
  1、游戏介绍
  ①
  “小朋友们都喜欢做游戏,大家知道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做什么游戏吗?”“今天的游戏非常特别,做什么待会儿告诉大家,但是要想做好今天的游戏吗,就得先了解清楚它的规则!你们看墙上这些画,它们与我们平时用水彩笔、铅笔等画出来的画有什么明显不一样的地方?”(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回答。)
  ②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把毛笔蘸饱了水和墨,在宣纸上重重的画一笔)。“快看!出现什么变化?再画第二笔,又出现什么变化?第三笔呢”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学生试画。指导交流。
  ③板书课题:《水墨游戏》(一)
  2、游戏开始
  ①游戏接龙:
  教师在黑板上贴好宣纸(注意宣纸下面要垫好报纸),每组边上放上一支毛笔,小组排好队,第一个学生先用毛笔饱蘸墨汗和水在宣纸上画上一笔(各种大小点、长短变曲线均可),再后面的学生接着笔不再蘸墨和水继续画,画出的墨迹要与前面同学的不一样。(一个一个接龙,让学生感受一下水墨的特性,体验墨迹从湿到干的变化。)
  ②认识工具:
  a.图片欣赏: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发明了笔、墨、宣纸和中国画颜料,它们是进行水墨游戏的主要工具材料。
  b.小组讨论:毛笔和其他笔有什么不同?宣纸和其他纸有什么不同?
  ③图片欣赏,体会教材中的学生作品:用笔方法的不同及为什么会有淡淡不同的变化。
  (通过欣赏,认识到一支笔行会因为用笔方法的不同可以画出细的线条、粗的笔触;水分的多少导致的变化:干燥的擦痕、渗化的墨渍……)
  ④探讨尝试:墨色的浓淡与水份多少的关系。(此处墨色变化只作点拨,不作重点要求。)
  3、游戏比赛
  a.小组比赛:一起合作在一张大纸上随意涂鸦,看看谁的墨色、笔触的变化最丰富。
  b.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手中的毛笔,用各种不同的用笔方法画出各种不同的笔触。感受线条的粗细、点的大小、墨迹的干湿等笔触的变化。
  4、比赛结果展示
  a.把每组作品一起贴到黑板上,教师随意点到哪个笔触目惊心,就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画出来的。
  b.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作品。
  c.教师点评具有突出代表性的作业。
  5、课后拓展
  今天的游戏大家表现得非常积极,各组都画出了好多的好作品,但是今天的游戏并没有结束,下次的美术课上,我们将继续进行更有意思的水墨游戏,如果想在下节课上取得好的成绩,那就可以在课后尝试更多更新的画法,并多作练习。另外,可以从课外书报上搜集大人们的水墨作品,将你认为好的作品图片带来与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1、游戏介绍
  a.谈话:上节课的水墨游戏大家玩得非常开心,今天还想玩吗?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更有意思、更富有变化的水墨游戏。
  b.揭题:《水墨游戏》(二)
  2、游戏活动
  A.听雨声:小朋友,听!是什么声音?原来是小雨点在说话。
  B.示范:
  a.教师示范用笔蘸墨在宣纸上画点。
  b.重点解决墨色的浓淡:再画一个不一样的小雨点。(师:“再加点水,这次点重一点,慢一点。比比看和刚才的小雨点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用墨用水多少及用笔轻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C.学生练习:在纸上尝试各种点,画好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并说说和老师画的点有什么不一样?是怎样画出来的?
  (教师小结:点可以变的:浓浓淡淡、干干湿湿、大大小小、疏疏密密……)
  D.作业形式:“这些各咱各样的点组合在一起像什么?你能不能把它们变成一张画呢?”
  E.欣赏:
  a.大师作品:黄宾虹及张大千用点来表现的山水画。比较两幅画的不同。
  b.学生作品:看看小朋友画得多丰富啊!
  F.搞个小小展览,看哪个小组的作品既好又多又有创意。教师巡回辅导。
  要求:a.小组合完成。
  b.教师提醒学生小心墨汁不要弄翻,注意不要把墨汗翻掉型脏教室。
  G.展评:
  各小组将作品集中展示,大家巡回欣赏,谁的点变化最多?谁的画最美?
  3、课后拓展
  课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画各种各样丰富的线条、色块、形象,看能否像大师一样画出更加精美的水墨画来。
  搜集画报上画家们画的水墨画作品,并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们交流。
作者: hao123    时间: 2010-3-22 20:13
11、玩泥巴
  课型:泥塑课时:1课时小学四年级自编教材
  一、课题分析
  玩是孩子的天性,泥巴是孩子喜欢用来玩耍的自然材料,它可塑性很强,充满着大自然的气息。因此,以泥塑作为学习的内容,不但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孩子天生好玩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并在游戏活动中使学生认识泥性,体验泥塑立体造型的乐趣,培养动手能力。
  本课通过学生进行玩泥巴时的欢快场面、玩法的探究、佳作赏析等教学环节,向学生呈现出一种趣味性、探究性、主动性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和教学思路。
  1、教学理念
  本课是运用泥材及塑形手段,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造型表现乐趣,表达自我情感及想象的学习领域。本课强调感受性、体验性和游戏性,把学与玩融为一体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体验活动的乐趣,对泥产生一定的兴趣。同时在活动中通过对泥材、塑形技法过程的探索体验。发展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力,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想象能力和自我表达的信心。
  2、教学目标
  认知:通过玩泥巴的游戏活动体验感受泥性,了解雕塑工具的简单运用,以及民间泥塑与城市雕塑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情感:本节课以探究式学习方式为主,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寻找形象、发现形象、创造形象、完善形象。使学生充分感受快乐、兴奋、美好与幸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勇于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教学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感受、了解,并初步认识雕塑泥的性能,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与加工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造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素养。
  4、学习材料
  教师:雕塑泥(教师和每个学生各一块)、教学课件一个、泥塑工具五套(教师一套,学生每组一套)、水桶、泥塑托盘(每个学生各一个)。
  学生:泥塑工具、围裙、毛巾。
  二、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方式与教学方法
  师生活动教学意图:
  一、组织教学:学生歌唱,稳定纪律。
  二、导入:"同学们,请把桌子上蒙的布打开。看看桌子上有什么?"(泥)"如果你很想摸一摸,那就快动手吧!而且还可以闻一闻。"
  通过给学生意外的惊喜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玩泥巴的愿望。
  三、新授:
  (一)、初步认识了解雕塑泥。
  1、让学生自己随意摸、捏、闻,并感受泥性,使学生在强烈的好奇谈出自己的感受。2、老师和大家一起摔、抓泥,观察泥的造型变化。
  (二)、认识了解泥塑工具,并探究功能。
  1、观察工具的形状。2、讨论工具的功能。3、尝试使用工具、了解工具的功能。
  (三)、深入了解泥与泥塑工具的性能。
  1、寻找形象。(1)、让学生利用工具或手把泥分成小块。(2)、把碎泥块进行重新堆积。2、多角度观察,培养想象力。
  (四)、初步造型,发展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1、
  基础造型。(1)、用泥将伸平的手包裹起来。(2)、将手从泥中抽出。2、展开联想。(1)、针对教师手中的泥进行多角度观察,确定基本形象。(2)、教师演示简单的加工方法与过程。3、学生通过联想,确定自己的基本形象。
  (五)、深入造型,完成作品。1、学生运用学到的技法与自己的想象,在基本形象的基础上创作自己的作品。2、教师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艺术创作。
  (六)、作品讲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1、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作品,并说明理由。2、让作者介绍自己的作品。
  (七)、佳作赏析,中外优秀的泥塑与雕塑作品。1、"泥彩绘"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2、"城市雕塑"现代城市雕塑的特点与作用。
  中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愿望。掌握基本的工具应用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会观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动手动脑的同时,发现形象,发挥想象,确定作品的基本形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出具有个性,比较完美的泥塑作品。学生的互评与自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长见识,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与环保意识。
  四、总结:许多材料都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媒材,以后的美术课上我会给同学们创造更多玩的机会。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学生的艺术创作生活化。
  三、课后反思:
  本课设计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随意造型并由此展开想象,进而进行加工与完善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比较成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再欣赏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雕塑文化,了解造型艺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作者: hao123    时间: 2010-3-22 20:14
12、秋天来了
  1、教学目标:
  (1)审美能力的培养,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2)了解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全方位地感知秋天。
  (3)学习创作画的表达形式,能大胆、直率地表现。
  2、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知“秋”,拓宽视野,学会创作的表现手段。
  教学难点: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直率表达,个性作画。
  3、教学内容:
  让学生从色彩斑斓的秋天景色之中体验到生活的美,进而运用自己喜爱的多种工具和手段表现秋天。
  说明:因为上课时间正值秋季,课前带领学生到校园中漫步,观察周围自然景色,让学生感觉温度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色彩,踩踩树叶“地毯”的感觉,收集秋天的物品,找找小朋友衣着打扮的变化,唱唱秋天的歌,讲讲秋天的故事、、、、感受了秋的气息。
  一、导入:
  1、
  秋天到了,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秋天的礼物(老师端出装有苹果、梨子、石榴、柿子、橘子、山楂、稻穗、玉米、高粱、棉桃、树叶的篮子,上面盖有一块布。)是什么呢?想瞧一瞧吗?揭开布,展示。
  (设计意图:将秋天拟人成秋姑娘,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秋天的礼物导入,切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礼物是小朋友喜欢的,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礼物呢?老师端出盖有一块布的篮子,激发学生的渴知兴趣。展示的秋天的果实、:苹果、梨子、柿子、桔子、枣、山楂、农作物:高粱、谷穗、玉米、棉桃…使学生对秋天的各种果实、农作物有了感性的认识。)
  2、这是秋姑娘带给我们的礼物,美丽的秋天已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今天朱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去郊游,去欣赏这美丽的秋天好吗?
  (师唱)走、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学生一起唱)
  二、新授;
  (一)一起去郊游,沿途欣赏秋天的景色。
  1、(1)走啊走,我们来到了树林里。秋天的树林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走进树林里去看一看。
  (2)欣赏:秋天的树林(多媒体)
  秋姑娘来到了树林,把树叶涂成金灿灿的黄色,把枫叶染成红艳艳的红色。
  满山遍野的枫树呈现出红里泛黄的颜色,山脚就好象穿上美丽的衣裳。
  无数淘气的叶子娃娃,他们早早地离开了树妈妈,
  来到了大地妈妈的怀抱,就好象给大地披上一条金黄色的地毯。
  五颜六色的树叶,装点在小河上面,像锦带一样。
  (3)学生说一说秋天的树林。
  2、(1)走、走、走、走、走、走、我们继续向前走,我们又来到了田野里。秋天的田野是一派什么样的景象,让我们走进田野里去看一看。
  (2)(欣赏)秋天的田野(多媒体)
  秋姑娘来到了田野,田野里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一个个胖乎乎的棉桃吐出了一团团像雪一样白的棉絮;
  玉米可高兴啦,你瞧它特意换了一束金缨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金牙;
  沉甸甸的稻子也早已笑弯了腰;
  高粱是最怕见生人的,低着头羞红了脸。
  (3)学生说一说秋天的田野。
  3、(1)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还有很多的果实也是在秋天成熟的。
  (2)欣赏:秋天的果园(多媒体)
  秋姑娘,走进果园里,
  把柿子抹得红彤彤,像个大红灯笼;
  把葡萄擦得紫莹莹,像颗紫珍珠;
  红彤彤的苹果压弯了枝头,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小红灯笼;
  黄澄澄的大鸭梨像一只只葫芦悬挂在枝头
  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3)学生说一说秋天的果园。
  4、(1)秋天的田野、果园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的花园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季节,让我们走进花园里,嗅一嗅花的芳香。
  (2)欣赏:秋天的花园(多媒体)
  秋天,走进花园里,
  芳香扑鼻的桂花开了,让人陶醉;
  婀娜多姿的菊花迎风而立;
  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云;
  这多像是一幅巨大的彩色图画啊!
  (3)学生说一说秋天的花园。
  (多媒体设计意图提供大量的信息去拓宽学生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对秋天童话般的语言的描绘,色彩斑斓的秋天景色的画面,私语般秋天的音乐,带领学生欣赏平时难得见到的秋天的更为夺目的秋天的景色,使学生更能体味到秋天的美丽。)
  (二)秋天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季节,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如何用我们的笔把这多彩的秋天留住。
  (1)这是一幅加拿大画家汤姆森的《秋》,画家是用什么来表达秋天的:画家用大块面浓浓的色彩直接涂抹,金黄色、黄色、红色、绿色大胆直率地表达出对秋天的感悟,对秋天的赞美。
  (2)这位学生表现的是秋天的什么?(秋天的果园里真快乐)用的什么表现方法?水彩笔、铅笔绘画的方法。
  (3)这位学生表现的是秋天的什么?(丰收的果园)用的什么表现方法?彩色纸撕贴的方法。
  示范(实物投影仪):在撕贴的时候可以巧妙地利用纸张的厚薄.(将纸张团一团,叠一叠,粘在纸上表现胖乎乎的果实。)
  (4)再来看一幅老师这儿的作品。
  用的是综合的方法。
  ①示范(实物投影仪):它的色彩是用颜料涂抹的。是什么工具涂抹的呢?海绵。海绵本身有许多小孔,将颜料直接均匀地涂抹在上面,然后敲击,就可以很快的画出大面积的颜色。敲击的轻,颜色就淡,敲击的重,颜色就深。如果要多种颜色,可以在不同的海绵上涂色,敲击。还可以重复地在一个地方敲击,使颜色更赋予变化。
  ②下面的树干、果实是用的彩色纸撕贴的方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开拓视野,了解创作画的多种表达的手段,进而使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大胆作画。)
  (三)小朋友想不想也用我们的笔留住这多彩的秋天呢?
  1、小组讨论。可以每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互相研究讨论想表现的内容和表现的方法。
  (设计意图:合作意识与能力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有目的地从小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在合作中通过交流、互助,既学到了知识又达到了情感的融会。同时有效地节约了作画时间,提高了学生作画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画面的成功感。)
  2、说一说自己想要表现的内容,所用的表现方法。
  (四)学生作画。完成后贴到美丽的秋天的长卷里。
  1、评价:
  自评:表现是秋天的什么内容。
  互评:
  师评:
  2、秋天的果实对每位学生的画奖励。
  (五)结束: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这秋天的香甜诱人的果实。
  (设计意图:感知觉综合到一起,更加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作者: hao123    时间: 2010-3-22 20:14
13手印,指印变变变
  教学目标:
  1、观察各手指纹路的形状与大小,初步了解其不同。
  2、能利用手指头印出各种不同图形,并且在此基础上添画合适的设计,构成有一定情趣和创意的画面。
  3、通过指印的联想,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手指纹理的印制、联想和添画的乐趣。
  难点:指印的联想和画面的组织。
  教学准备:水彩笔、铅画纸、各种颜色的印泥(可用颜料代替)、餐巾纸
  教学过程:
  1、引导观察。
  (1)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我们每天都用到手指,可是你知道手指的秘密么?
  我们从蝴蝶的花纹辨别它的种类;我们还知道每棵树都有树纹,它能够告诉我们树的年龄;而我们的手指同样也有指纹,现在给你们2分钟的时间仔细观察自己的指纹,一个一个地看过去,看看它们是不是都一样呢?
  (2)简单介绍手指的两种基本纹路。
  螺旋纹,波浪纹
  (3)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警察叔叔利用指纹找出真凶。为什么?
  不但每个手指的指纹不同,而且每个人的指纹也都不相同,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这个就是我们手指的秘密。
  2、导入课题。
  刚才同学们大致地了解了一下自己的指纹,老师现在教你们用压印的方法既能留下自己的指纹,又能让它变成一幅有趣的画。
  教师演示压印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根据印出来的图形自由联想。
  刚才老师给小朋友看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指印的联想》。贴指纹,写板书。
  3、方法指导。举例介绍另外几种基本印法:指腹印、指尖印、手掌印
  这个红色的小盒子里装的是印泥,黄老师平时拿来给你们盖印章打分的时候用的,我们现在也用它来印指印。当然小朋友平时也可以用颜料来代替印泥。(提醒:不要同时沾上不同颜色的印泥,以免印泥的颜色变脏)
  教师用指印的方法印制chicken,让学生联想如何添加使画面完整。
  出示flog,butterfly,panda,ant,chick,worm,dinosaur…示范图例
  4、独立创作练习。
  (1)作业要求:大胆想象尝试不同的指印造型,比比谁想的多想得好想的与众不同,并运用手中的笔将它们变成更完整更有趣的画。
  (2)教师巡回辅导。
  5、小组合作练习。
  4-5人一组合作完成一幅完整的指印画,组织各组展开比赛。
  6、展示评价。
  (1)请小组代表上台说明讲解自己的作品。
  (2)学生评价。自己最欣赏的一幅作品。
  (3)教师评价评选最棒的一组给予奖励。
  7、收拾整理。
  清洗双手,收拾整理课桌,使教室恢复原样。
作者: hao123    时间: 2010-3-22 20:15
16课题画声音课型感知、绘画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感受声音的独特魅力,对自身的听觉进行初步的关注和了解。
  2、能用水彩笔和油画棒,以不同的点、线、面、色彩表达不同的声音。
  3、激发热爱生活、关注自我的感情。
  教学重点:使用绘画工具,利用不同的点、线、面,描绘听到的各种声音。
  教学难点:声音的表现和自我感觉、自我意识相联系。
  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2、各种声音的录音3、范画、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
  教和学的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的美术课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用你的耳朵仔细听。(教师拍手)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邀请学生一起开展拍手游戏。
  ⑴模仿教师的拍手节奏拍手。拍出轻重不同、快慢不同的声音,感受掌声的节奏,体验快乐。
  ⑵学生自己创造不同的掌声,增强趣味,加强对声音的感受。
  3、大家拍手的声音真好听,但是拍过了就没了,你有没有办法把掌声留住?
  我们可以把掌声画下来,激励学生尝试用点、线、面描绘声音,进行第一次作业。
  4、展示并讲评作品,总结出声音是可以画出来的。
  揭示课题——画声音
  二、讲授新课
  1、通过比较,真实感受听清脆的铃声,感受和掌声的不同,你觉得这样的铃声该用什么颜色来画呢?试一试,第二次作业。讲评作业,从作业中反映出声音的颜色。并体会出声音不同色彩也会不同,原来声音是有颜色的。
  2、模仿感受学生模仿生活中有哪些喜欢听的声音和害怕听到的声音,通过回忆、模仿,再一次感受丰富的声音。
  3、介绍学生作品《外公的呼噜声》让学生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点、线、面的灵活运用。
  4、考考学生的小耳朵灵不灵,能不能听出声音的变化。媒体播放风声,感受高低不同的风声变化。进行第三次作业:画出声音的变化
  5、展示讲评作业
  6、考考你的眼力展示德库宁的《喧闹声》你可以从图画中听到什么声音?总结:原来画中就有声音。
  7、欣赏范图并播放相应的声音,进行比较,从中体会不同声音的不同之处并感受画面的不同。
  8、欣赏范图
  三、布置作业
  1、听不同的声音婴儿的哭声、雨声、雷声、鸟叫声、汽车的声音、直升机等等,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声音。
  2、利用学习过的点、线、面的知识,来画一种奇特的声音。要学会找到声音的色彩及表现方式。
  四、巡回辅导
  辅导学生运用不同种类的点、线及色彩来表现声音
  五、课堂小结
  1、展示作业,学生自己讲解
  2、总结本课内容
作者: hao123    时间: 2010-3-22 20:15
18、卡通
  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组织课堂纪律。
  二、谈话导入。
  1。谈话:卡通画是一种结合一定情节内容并与传播途径紧密相连、深受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及儿童喜欢的艺术形式。卡通画常常与“漫画”的艺术形式“纠缠不清”,它以连环画的样式出现的时候也很多。卡通作品,有时可以出现在电影、电视或者是各种读物上,有时又会高频率地出现在我们日常使用的各式各样的物品中.于是,不少中外优秀的卡通作品、卡通形象,走进了千家万户,深入人心。
  2.读画:孙悟空、哪吒、金刚葫芦娃、三个和尚、渔童等卡通形象基本土代表了现代我国卡通艺术发展的历程。唐老鸭、米老鼠、爱丽丝、棒球小子等则是国外众多卡通形象的缩影。
  一个经典的卡通形象往往离不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并代表着一定的价值取向。例如我国传统的卡通人物孙悟空的身上,就浓缩着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趣郁善恶观念膏机智勇敢、忠贞不渝、疾恶如仇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美德。
作者: 忙里偷闲(海安    时间: 2012-10-16 09:14
{:soso_e179:}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