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8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文学作品教学中多媒体使用例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 21:0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文学作品教学中多媒体使用例谈
【摘要】文学作品的教学应该是给鉴赏者以感情和想象,侧重于艺术真实和审美创造,但是纵观当前的文学作品的教学,大部分的教育者使用了多媒体作为主要的教学辅助工具,殊不知,这种教学方法已经违背了文学作品的欣赏规律,使得文学作品沦为了考试的牺牲品。本文针对这种情况,列举当前文学作品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并探讨如何适度使用多媒体,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文学作品  多媒体  适度原则
文学作品与其他作品的区别就在于作者将生活素材感性加工之后,通过艺术化的语言进行创造,不以传授具体的知识为目的,鉴赏者在欣赏这些作品时也应该充分加入自己的感情和想象,这样才能有效地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考试大纲中要求“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必须要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进而要求“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而当下的文学作品教学的现状就是,教师在教授文学作品时过分倚杖多媒体,用课件中的图片、视频甚至是直接下定义的方式,给一些形象定型、定性,取代了学生们的主观情感体验,忽视了文学作品的特性,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功利性特别强:纯粹是为了考试而读文学作品,那么文学作品也就失去了其正常的作用。
一、当文学作品遇上多媒体
多媒体作为辅助手段,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等多媒体的使用,不仅改变了“一只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师形象,更重要的是它利用声音、画面等,使教育教学内容变得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更有趣,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成为目前中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普遍借助的辅助手段。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所占比重很大,而文学作品教学向来被认为是使用多媒体的最佳场合。
曾听过一节公开课,教授的内容是《林黛玉进贾府》,这位教师充分地利用了多媒体,图文并茂,甚至还配上视频,可以说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师生配合默契,炫丽的展示让学生目不暇接,评课的时候,很多老师都对这节课比较满意,但是笔者认为,由于文学作品的特殊性,教师用图片、视频的方式给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定型,取代了学生自主的审美体验,到了最后学生收获到的仅仅课件中那些已经被别人定型的艺术形象,更别提说能够去领悟内涵、探索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了。
甚至在一些评教活动中,有没有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成为是否优质课的先决条件。这些内在和外在的需求使广大中学教师越来越重视提高自己使用各种现代教育教学媒体的技能,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的使用多媒体,从观念到实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这些无疑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教学媒体究其根本只是教育教学的辅助手段,它的使用必须服从教学的需要,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因此,过分夸大其作用或在使用时不考虑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都是片面和错误的。如果教学媒体的使用不考虑文学作品的特点,往往适得其反。
二、过分倚仗多媒体的后果
㈠、以单一代替多样,忽视文学形象多义性的特点。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众所周知,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是欣赏者个人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必定会戴上自己的主观情感体验及个性特点。也就是说,欣赏者由于其文化背景、审美习惯等的差异,面对同一欣赏对象,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甚至同一个人面对同一欣赏对象,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也会有不完全相同的审美感受。鲁迅曾经说过,“我们看《红楼梦》,从文字推见了林黛玉这一个人,但须排除了梅博士的《黛玉葬花》照相的先入之见,另外想一个,恐怕会想到剪头发,穿印度绸衫,清瘦、寂寞的摩登女郎。”这就是美感差异性的体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2 21:03:16 | 只看该作者

譬如,前文提到了那位教师教授《林黛玉进贾府》,在分析人物形象时,PPT中展示了《红楼梦》电视剧中扮演贾宝玉、林黛玉的两位演员的剧照,是不是每位学生包括上课教师心中的贾宝玉、林黛玉就是那个形象呢?我敢说绝对不是,每个人会凭个人生活感受,在心中产生“自己的”贾宝玉、林黛玉形象,而且是自己认为最好的。挂出的剧照,以单一代替多样,用已经定型的形象挤占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留给学生的恐怕只有失望和遗憾。同样,要给《陌上桑》的罗敷画像,恐怕再好的画师都是拙劣的。在现实生活中,将文学名著搬上银幕的结果常常是批评大于赞许,正是上面所说的原因。
㈡、明确代替模糊,没有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
有位教师在教《乡愁》一诗时,利用幻灯片打出了这样的一幅画面:一味老年男子面对大海向极远处眺望。这幅画面的确是一种对“乡愁”的诠释,也可以说是对诗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极为巧妙的意境再现。但,“乡愁”仅止于此吗?“杨柳岸晓风残月”是乡愁,“夜半钟声到客船”是乡愁,“明月何时照我还”是乡愁。“乡愁”作为一种抽象情感,再具体的时间地点 ,对于具体的人而言,可能是明确的。作为文学语言,它却是模糊的,需要欣赏者运用联想去体味,从而赋予其更为丰富的含义。文学作品的语言是文字,文字所铺设的意境远远大于文字的含义,欣赏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教养、审美观点,在对欣赏对象感性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对欣赏对象进行再创造,构成脑中的审美意象,补充对象的美。
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选用画面媒体补充自己的教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却往往将一个可以无限联想和想象的意象情味限制在一幅画面之中,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住了学生的思维。
再比如,在教《荷塘月色》时,教师常用借助“月下荷塘”的录像来辅助教学。其实,学生往往沉醉在自己心中所描画的“荷塘月色”之中,对教师展示的画面不以为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说的“看景不如听景”就是这个原因。
我们如果忽视了文学作品自身的特点,不顾文学作品的欣赏规律,选择了不恰当的教学媒体,必然影响教学效果。至于那种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的做法,更要不得。
三、多媒体使用的适度原则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只要使用能做到适度,对于文学作品的教学还是很有帮助的。如在教《林黛玉进贾府》,如果让学生根据小说中的描写,用自己的语言对人物形象进行肖像描写,并通过外貌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恐怕比我们先入为主地给出两幅头像有更好的教学效果。那些对于中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的服饰、饰品、摆设,甚至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要求学生利用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加上自己的联想与想象,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描述。或者可以设计一个问题,如“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请根据对文章中形象的理解,分别细致刻画出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眼神?”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人物有更细致的了解,又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写作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在教《雷雨》时,可以结合戏剧的特点,鼓励并要求学生在欣赏人物形象时一定到加上自己的审美体验,强调文学形象的多义性,也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第一场戏中周朴园的眼神出现的什么样的变化?请依次细致刻画!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文学形象的把握。当然,设计这样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操作完成难度,可以在设计本问题时可以规定几个情境,让学生依次描绘,也可以精选名家对人物形象眼神的刻画,要求学生参考这些例子,仿写即可。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人物形象有更深的把握,练习刻画人物的方法,也能涉及到仿写能力的考查锻炼,考查到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至于《乡愁》《荷塘月色》这样抒情意味浓郁的作品,如果我们借用与其情感基调相一致的音乐片段,作为教学的背景音乐,与教师适情适境的语速、语调、语言相配合,就能较好地达到烘托气氛、唤起学生与作品情感共鸣的目的。
总之,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想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欣赏规律,谨慎地选择、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的思维在自由的天空飞翔,还他们一片思维的净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20: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