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打造高效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几点做法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4-12-29 22:23
标题:
打造高效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几点做法
打造高效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几点做法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课程,很多教法和学法没有固定的模式,更需要广大信息技术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才能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实现信息技术高效课堂。要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育教学质量,首先应改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做到把信息技术课当作一门必修课;其次,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利用现代电教媒体辅助、创设课堂问题情境主动探索、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等方面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电教媒体;任务驱动;问题情境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走向深入,广大教师在教法和学法上加大力度进行研究,旨在打造高效课堂。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课程,很多教法和学法没有固定的模式,更需要广大信息技术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才能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实现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打造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做法。
一、利用现代电教媒体辅助打造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课程中有些需要理解的内容往往比较抽象,仅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如能巧妙地利用现代电教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再说运用现代电教媒体辅助课堂也应该是信息技术教师的强项。
我们可以将信息技术教学所需的数据、文字、图像、声音有机的融为一体,制作成相应的教学课件后,既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按照教学的需要随时调整课件各部分的组合,一个设计合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平时多注意素材的积累,形成可组合的“积件”,根据具体课堂内容形成可用的“课件”,在课堂生成时可选择性选用投影、电子白板或同步软件等方式呈现。有些实践性环节,教师在教师机上的操作过程可通过同步软件显示在学生机上,学生在仔细观察教师的操作后,学生可以立即模仿教师的操作过程,最大可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
实践性强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一大特点,学生通过上机操作实践,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马上付诸实践,手脑并用,加深印象,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的兴趣,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一环节如果组织得不到位或不成功,会使学生学习热情下降,甚至失去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其教学效果与教学设计的良好初衷背道而驰。
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来打造高效课堂,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确上机目的,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果。如果上机目的不明确,学生只是凭着新鲜好玩的心理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或者“人云亦云”看到别人做什么也跟着做什么,形成“无政府状态”,这样就没有一点课堂效果可言了。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在机房上机操作之前,要通过屏幕广播把学习的目的和操作步骤强调一遍,使每个学生都知道今天的学习任务。除此之外,还要把这次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通过广播通知,口头提示,帮助文件等方式提醒学生。
其次,精心设计课堂操作任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按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发起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法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易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下面以Word教学为例,说明任务驱动教学是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Word的价值,点明学生学习的方向,激发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我们要求学生人人都会用它,但不是机械的用,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共性的东西,Word本身只是文本编辑工具的一种,希望学生以后能举一反三,基于抓知识脉络,将教学目标任务化,以任务为驱动,教学设计过程中牢牢把握以下“三步曲”: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4-12-29 22:23
创建---如何新建Word文稿;
编辑---插入文字、图片、表格,如何进行排版设计,使文档美观、漂亮;
打印---怎样设置好打印页面,打印出美观的文档材料,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教育实践证明,用两到三个课时,就可完成基于最小知识集,最小技能集的教学。
在此基础上,学生才可能在应用设计上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应注意以下方面:
1. 将教学目标任务化。任务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兴趣特点。
2. 以任务为驱动。改变原有的以传受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构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教学模式。
3. 使学生乐于完成任务。要引导学生分析任务、理解任务,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设计与完成任务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与实践技能。
三、创设课堂问题情境主动探索打造高效课堂
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样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就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为此,我们教师要力图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根据优活的教学设计,灵活、自然、巧妙地进行课堂调控,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分析和判断,增进思考力和创新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让学生自学,发展学生个性品质,培养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安排“自学”环节,注意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适时变换课堂角色,顺应他们的志趣、爱好,多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例如:在教“图片处理的基本方法”时,首先让学生熟悉一些图片处理软件,然后给学生一幅图片放手让学生进行图片的处理,让学生调整图片的色彩,进行图片的旋转和裁剪,图片的合成以及图片的“抠取”,让学生去发现一些图片处理软件的用法、作用。这时,学生对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热情很高,他们的思维也会活跃起来,也就有了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让学生们互评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处理的这幅画好在哪,不好在哪,应怎样改进等等,之后,每位学生再次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
2.必要的激励和自学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是否愿意自学,要看教师是否调动了他们自学的兴趣及积极性;因此,这里说的“自学”并非是脱离教师的学生自学,而应该是在教师的激励、指导下学生进行的自学。譬如:在教《艺术字》这一知识应用点时,我让学生探究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可以从菜单插入 插入图片 艺术字,也可以利用绘图工具栏的快捷键等等。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指导,但决不能扼杀学生富有创新的积极探索,相反的应该鼓励他们积极的探索,用其他更好的方法来实现老师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要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育教学质量,首先应改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做到把信息技术课当作一门必修课;其次,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利用现代电教媒体辅助、创设课堂问题情境主动探索、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等方面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