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4-12-23 22:06
标题:
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科学合理运用好多媒体,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地课堂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对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新课程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科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创设一个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教学中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从而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知识点,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展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达到“课堂主效,乐在课堂”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际简要谈谈如何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构建高中化学教学高效课堂。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途径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体验往往是由具体的情境所决定的。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从课程结构来看,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龙头,它对于课堂教学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如果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和学习动机。
如在讲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中“氨的性质——喷泉实验”时,上课开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先播放一段悦耳优美的音乐,伴随着音乐再穿插美丽的多彩广场喷泉景象,让学生和多彩的喷泉产生零距离的亲密接触,使他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多彩喷泉的嬉戏中。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有关喷泉设计原理的短片,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视觉、听觉受到刺激的同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当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掌握氨的制取、收集、性质及氨溶于水所形成的喷泉实验的原理等知识点。其实,只要教师“导”的有方,学生就会学得有趣,也就乐在学中。
二、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模式、突破重点、淡化难点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知识体系中,物质结构、化学反应机理等,都是在微观世界中发生且十分抽象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抓住并解决教材中的重难点是课堂教学中的基本要求。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的突破,如果只通过简单的、枯燥的的讲述,是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认识的。事实表明,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通过形象化的画面,将知识简单化、直观化和形象化。也可以其丰富的表现力把化学现象,化学反应过程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即可模拟无机或有机化学反应过程,使学生能直观的看到化学键的断裂及重新组合的过程,使许多通常看不见的反应过程变成了生动有趣的化学过程,为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供了最充分的认知。也就自然缩短了宏观实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很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4-12-23 22:06
如在讲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中的“NO与O2”的反应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NO与O2的反应过程,使学生不但能看到气体颜色的变化,而且能看到气体体积的变化,然后从气体体积变化的定量数据中讨论原因,学习有关的知识。又如,在学习(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中的“离子键”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中的flash动画将钠原子、氯原子的化合过程展示出来。钠原子和氯原子自动相遇后,在一定条件下,钠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转移到氯原子最外层电子层上,融入并绕氯原子核运转,同时显示出负电性,此时,钠原子最外电子层消失,使次外层变成了最外层,同时显示出正电性,在静电作用下,两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NaCl。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一动态过程变瞬间为永恒,清楚地展示出电子转移轨道、电负性、极性及键的形成过程,可帮助学生对化学键的形成和分子间作用力的深入的理解。
三、运用多媒体进行模拟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成为教学的主旋律和核心内容之一。为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模拟实验,以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发展其思维,培养其创造力。例如,普通高中化学教材《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第二章“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节“化学平衡”一节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如果照本宣科,就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对此,教师可根据搜集的资料把化学平衡原理的动态平衡过程制成三维课件,则学生在观看三维动画时就能清楚地认识到化学平衡移动,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发生变化的结果,化学平衡总是向着反应速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方向移动,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然后,教师再通过谈话、问答等形式让学生对化学平衡原理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其原理为:旧的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被破坏→正、逆反应速率再次相等→新的平衡建立。
但是,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是什么呢?因为人的思维不能凭空产生,所以要理解抽象的问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给学生构建广阔的空间。教师通过多媒体模拟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使学生对此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教师再因势利导使学生展开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对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展开讨论、推理,进一步加深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此教学过程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丰富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可加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知识容量大,信息量多,是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一大特点,更是具有传统教学方式无法相比的优势。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经常需要讲述物质结构的特征、化学反应的机理、实验现象等知识点,以往教师使用较多的是模型、挂图、投影仪等手段,虽各有长处,但却占用了较大的教学时间,而且一些简单的结构模型、实验演示等手段有时并不直观明显,尽管教师花了不少心血,可学生仍然无法理解。而多媒体集文、图、像、声等于一体,具有资源融合、操作简便、交互性强、省时高效等优点,能在教学中发挥其独特作用。
如在高三化学复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每一章节的基础知识制成一个知识体系,学生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显示每一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应用举例、基础训练等,这样的课件不但便于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而且为基础差的学生提供了反复学习地机会,大大提高了复习效果。又如,在复习有机化学基础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现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缩聚反应、消去反应、水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酯化反应等知识点对比复习,再现其区别与联系,以利于引导学生抓住每一类型的本质特征,同时又能把握其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性。这一做法既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结束语
事实表明,高效课堂的实施是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备课、精心组织、精心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对高效课堂的构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这么说,只要化学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握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与传统教学完美地有机相结合,并合理、正确地使用它,就会使化学课堂变得更加精彩纷呈、绚丽多彩,变枯燥为有趣,变抽象为形象,变被动为主动,变讲授为探究,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丰富而生动,真正实现了化学教学的现代化,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和丰富学习内容,最终实现化学课堂的高效化和最优化。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