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数学获奖论文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几点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4-12-20 19:03
标题: 小学数学获奖论文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几点思考
小学数学获奖论文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几点思考
    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学校、家庭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学习动机实质是一种学习动力,其表现为学习目标、学习兴趣 、学习态度、学习需要和学习志向水平。小学生是否有学习的动机,主要是通过老师的引导、启发而形成。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缺乏学习需要,这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道课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意味教学的成功。如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最终变成强烈的求知欲望,我们有必要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 丰富的教师知识储备
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教师要对数学的认识提高,要对数学进行深入的研究,要加强数学修养,形成科学的数学思想,同时要具备广博的数学知识。以往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且是一桶活水。然而在今天看来,教师必须是一条河,一条常流常新、敢于不断地否定自己、更新自己的小河。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不断增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激励自我更新,自我反思。这样的教师给学生讲课时思路清晰,方法灵活,生动形象,使枯燥的数字变成了一串串美丽的音符,容易理解与记忆。
    二、注重联系生活实践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养成严谨的思考习惯。学习数学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体验的积累。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从而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三、精心创设学习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儿童的心理,努力创设不同的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情境,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是情境创设目的应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二是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4-12-20 19:03

     四、运用直观的电教媒体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教师所讲的知识感兴趣,学习才能有激情。只有实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乐于求知。正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平常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电教手段在这方面尤为重要,也是具有独特的手段方式。它能把形、声、色相结合,使物体化抽象为具体,变乏味枯燥为积极生动,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去学习,去掌握知识。比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是这样做的:节假日同学们都喜欢到游乐园玩(课件出示游乐园图),游乐园里玩摩天轮的有25人,坐碰碰车的有19人,如果这些同学都去玩游艇,每辆游艇可以坐5人,需要几辆游艇呢?算对的同学有机会可以去游玩。看见五光十色的电教图案,想着可以玩乐,学生的兴致很高,大家都争着回答问题,并将计算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都说了出来。
    五、增强快乐学习
    快乐的事,大家都愿去做。只有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情,他才有可能被激发出学习的动机,才有可能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要把握好二点。一是正确引导。让孩子认识到通过学习可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明白许多自己现在不懂的东西,可以在学习中、探索中发现许多乐趣。二是正确评价。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孩子一旦在学习中有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获得一种被人承认、被人接受的感觉。水滴石穿,量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同样,鼓励这个助推剂,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对某一问题、某一学科的学习也就在这一次次的鼓励中得以形成,得以发展。要全面客观的看待孩子的成长,不把书本知识、考试成绩作为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通过正确合理的评价,帮助孩子摆脱学习上的狭隘性。
     六、适当开展数学竞赛
     开展竞赛的次数要适当,次数过多,学生会丧失兴趣;开展竞赛的形式要适宜,要避免竞争太强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组织竞赛活动中要增多获胜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愉悦的体验;竞赛内容的难度要适中,过于简单的问题或过于难的问题都会丧失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有正确的自我观念,不是说我取得好成绩就高人一等;正确运用批评和表扬,奖励与处罚。一般来说,表扬、奖励比批评、处罚的效果要好一些。但要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表扬、奖励、批评、处罚效果不一样。比如我每个学期都要开展一次计算竞赛和一次解决问题。开学初就明确告诉学生竞赛的时间、内容、要求和奖励办法。班级中大部分学生早早着手准备,除了所学新知识力争过关,还利用课余时间拓展视野,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增强学习动机。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4-12-20 19:03

    七、满足学生的成功感
    我们都知道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其学习动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某种成功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责任在于帮助学生学习获得成功。当学生想独立的去探索某个新知时,要恰当给予鼓励:“你一定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你一定能行!”等。当学生的学习停留于一定的水平时,要注意设“跳板”引渡,使他们成功地到达知识的彼岸。当学生的学习活动遇到困难,特别是后进生泄气自卑时,要特别及时给予的点拨诱导,使他们“跳一下也能摘到果子吃”。这样,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就会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感油然而生,进一步增添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作者: 黄俊    时间: 2014-12-20 21:37
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