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七年级作文:《戏曲大舞台》写作指导与范文 [打印本页]

作者: 路漫漫    时间: 2010-2-28 15:42
标题: 七年级作文:《戏曲大舞台》写作指导与范文
1)我爱家乡的戏台
  谢娟(七年级九班)
  我爱家乡的夏夜,爱家乡的戏台,因为那饱经苍桑的戏台曾藏匿了我童年时多少的欢声笑语。
  家乡的夏夜总是那么醉人,繁星闪闪,流萤点点,带着淡淡花香味的立夏安静的笑着。我的奶奶可是个老戏迷了,夸张点说,哪里有戏唱,哪里就有我奶奶。因此,从小就和奶奶一起生活的我,没少看戏,什么《白蛇传》呀,《女附马》呀都不知道看过了多少遍。可奶奶却依旧绕有兴趣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奶奶说,听戏就仿佛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感的灵魂得到了升华。我心想,真的有这么妙吗?心中不免有些好奇。那时我还小,只知道戏只是许多人搬了凳子坐在戏台下看台上那些穿得五花八门的人咿咿呀呀的说些“外国话。”
  再大些就觉得戏好听了,有韵味了,就跟奶奶搬了凳子坐在戏台下静静地听,轻轻的哼,默默地看,找寻着,欣赏着,沉醉着,就像到了天堂。即使身上被蚊子“亲”了,也满不在乎。可调皮的我也不会长时间安静坐着看戏。坐在台上一会儿啃冰棍,一会儿嗑瓜子,等到冰棍啃完了,瓜子嗑光了,就干脆溜之大吉,来到邻篷的小柜前看提线木偶。这木偶本就是我最爱看的剧种了,一个个精灵般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诙谐有趣,可不多时,又被奶奶揪着耳朵提回去了。回想起来,正如鲁迅先生在《故乡》看戏说的那样“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再也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听,听,听风的笑声,云的歌唱,戏的曲调;看,看,看月的舞蹈,叶的流泪,白蛇的舞袖。小时候最爱看《白蛇传》这一出了。特别是素净的白蛇,白色的衣裙泛着古意,低低地诉说着惊天地泣鬼神的浪漫悲剧,它让我夹杂在羡慕、愤怒、痛苦的情感中不能自拔,自失起来------
  一朵饰花就是个美丽的世界,一个戏台就是一个美妙的精灵,它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能抓住你我的心。悲欢离合的故事情节不禁让人满目泪潸,精彩的武生对打不禁让人拍案叫绝,这也许正是戏曲迷人之所在!
  我爱你,家乡的夏夜,家乡的戏台!
  2)我与中国戏曲
  七年级九班钟智玄
  中国的戏曲在国际上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因为它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渐渐地,我也随着时代开始排斥戏曲------
  我的爷爷是个戏迷,自然爱看戏,爱听戏,也爱唱戏。每天早晨,爷爷都会大展歌喉,边唱边比划:“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我趴在窗上,喊着:“爷爷,别唱了,过路的人都在看你呢!你唱的是哪一出呢!”唱哪出?来来来,我告诉你。”爷爷向我挥挥手。我跑过去,爷爷说:“这曲叫《玉堂春》,不错吧?”“噢,原来你们戏迷流行这曲呀!”“流行??哈哈---”爷爷笑了,“对,我们就流行这曲。你们孩子流行啥呀?”于是我得意地唱起了周杰伦的新歌:“在我的地盘你就得听我的------”“原来玄儿喜欢听蚊子哼哼的呀?好吧,你听吧,听吧!”我看得出爷爷有点失落,但我决不喜欢,同学会说我老套的。这样,每当村里来了戏班子,爷爷一席都不缺,而我情愿一人在家里看《流星花园》,因为流行呀!
  小时候跳舞,有一跳《艺苑新蕾》,服装上画了个大大的脸谱,我觉得它透着古怪,便扔在柜子底层,不见天日。直到几年后的一天,表姐惊喜地发现它后,爱不释手,我毫不犹豫地送给了她。后来到她家,我发现她房间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脸谱,收集了非常多戏



作者: 路漫漫    时间: 2010-2-28 15:42
光盘。我嘲笑她:“你好土呀!”“说什么呢?”表姐嘴一撅:“你不知道吗?脸谱和戏曲是我们中国的标志。挂着脸谱,无论到世界哪儿,老外都知道咱们是中国人------”接着,表姐给我上了一堂戏曲课,我也惊讶得半天没回过神来。
  回到家,爷爷依旧在唱:“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爷爷,你们现在还流行这曲啊?”“对呀,我们永远都流行这曲。对了,你那蚊子哼哼不唱啦?”“嗨,又过时了!”
  我这才明白,戏曲不分时代,它不会过时也不会老套。从那时起,我不再排斥戏曲,因为它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悠久,深长------
  3)学戏
  七年级9班江秀春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每种戏曲都有各自的特点,如京剧的容华美;昆曲的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黄梅戏的悠扬委婉------
  为了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我特地去“师学戏”。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不见其人,只闻其声,不用猜就知道张奶奶又在一展歌喉了。
  点明来意后,张奶奶乐得合不拢嘴,二话不说便开始教我唱戏了。
  张奶奶给我选了一段既简单又好听的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张奶奶先找来了《天仙配》的音乐让我欣赏一番,那似乎散发着清香的泥土气息的黄梅小调使人仿佛感受到了剧情人物的欢喜幸福,看到了潺潺的溪水,在枝头欢歌的小鸟------突然,我感到一阵摇晃,猛地睁开眼,才知道是张奶奶正唤醒沉迷于戏曲的我。原来戏早已唱完了。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原来戏曲也并不亚于现在的流行歌曲,同样挺好听。
  接着张奶奶开始一句一句地教我唱,她唱一句,我学一句。一曲下来,原本婉转的黄梅戏被我唱得“面目全非”,没一句是着了调的。在场的叔叔阿姨听后笑得前仰后合,我不禁愁眉苦脸开始丧失了学戏的信心。奶奶看到我这副表情,便和蔼地对我说:“别急,万事开头难,只要有毅力一定能学好。”听了这话,我心头一热,信心之火又重新燃起。张奶奶也继续教我唱。遇到较难的让我重复练习,不厌其烦地示范唱,直到把我教会为止。几遍下来,我已能完整并着调地唱下来了。又跟着音乐练几遍后,我便能与张奶奶一个“牛郎”一个“织女”地对唱起来了。
  常言道: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去尝尝。其实,很多东西不能光看表面,需要亲自去实践,才能知道事物的真假,做事的难易。同时,我还悟出另一个道理,凡事熟能生巧,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4)可怜,老祖宗留下的东西
  (议论文)
  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乌黑亮丽的秀发,却有人对此不满,硬生生地将头发染成五颜六色,显示自己多么新潮。说好听的是“时尚一族”,说难听点就是一群“假洋鬼子”。
  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庙宇佛堂供后人求神拜佛,却有人灵机一动,在庙门口支上张桌子:入庙收费。老天爷,虽说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难道连佛祖也准备下海经商了?!
  更可气的是当人们拿自己头发开完刀,又借着佛祖的名义中饱私囊后却仍然不知满足,又将改革的矛头直指中国传统戏曲。
  现在有人提出疑问:“传统戏曲非得传统演吗?”他们认为“现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已经没有多少观众有耐心闭着眼睛坐在那里,边听边跟着哼上好几个钟头了”。但是看戏嘛,本来就是去消遣的,要是赶着干什么急事儿,那么来看戏干什么?现在不也有许多年轻人去压马路,去喝咖啡,一逛、一
作者: 路漫漫    时间: 2010-2-28 15:43
就好几个钟头,这时候他们怎么不急了呢?所谓“生书熟戏”,为什么老戏唱了那么多年还有人听,不就是冲着那“闭着眼睛坐在那里边听边跟着哼”的劲头嘛?其实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戏曲界的观念要有所转变了”,而是已有的观念实在荒唐。的确,观众的审美情趣在提高,选择的范围在扩大,他们完全有权利去看可看性极强的音乐剧或者在家里搜索电视频道看电视连继剧。但是难道因为这些原因就要把传统戏改成和音乐剧一样的玩意儿?观众喜好什么,就往传统戏里放什么,那请问“一批老观众”就喜欢老腔老调,你把传统戏都改成别的了,拿什么给这些人看?谁说戏曲的生存就一定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呢?想来,流传至今的戏曲哪个不是传统剧目,那些胡编乱造的新编“戏曲”有哪些流传下来了?
  现在的现象真的很可笑,最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竟然对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戏曲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整天想方设法地要对传统戏曲进行手术,想从其肚子里整出个怪胎、异型。你说这些人是真的爱戏曲,想为戏曲找寻新出路吗?另一边他们却像发了疯似的挤长龙买门票去听明星演唱会。倒是那些外国佬却对中国传统戏曲情有独钟,看的是如痴如醉,有的甚至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学习戏曲。对于自己文化的喜爱程度竟然不及老外!我们这些炎黄子孙难道不感到汗颜吗?
  现在想想那些提出“传统戏曲非得传统演的吗”的人们简直是在无理取闹!这个问题不就等于在问“毛笔字一定要有用毛笔字写吗?”。答案是肯定的。不用毛笔字写的字还叫毛笔字吗?!不按照传统演的戏还叫传统戏吗?!
  各位啊!我们已经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糟蹋得差不多了!就让我们放过戏曲这一方净土吧!少动些歪脑筋去改良戏曲,多想些办法让人们了解戏曲,喜爱戏曲,让这种独有中国文化、一代代原汁原味的传统戏流传下去。否则,如果老祖宗在天有灵,一定会从土里钻出来,把我们统统掐死!
  5)怨妇,还是幸运儿
  她,款款挪移的碎步,悲凉的调子弥漫了天空。
  她,时而紧蹙娥眉,细气轻调,时而甩袖轻扬,悲歌微叹;时而紧袖掩面,低声稍啼------
  她,脑海中最深的记忆是个戴着枷锁,满面愁容的妇人。
  她就是苏三。
  遭遇不幸的她是可怜的,是个怨妇!含冤!受辱!---百口莫辩。一个妇人,竟如此的微不足道。背负着天大的冤屈,承担莫须有的罪名,世道的不平与黑暗,昭雪的机率几乎是零,如此多的悲哀像一块块飞石,投向这个走投无路的妇人------泪颜与愁眉,委屈与心酸,冤歌与愤曲------无不体现得淋漓尽致、动人心扉、颤人心魂!
  然而,人生如戏!
  戏的艺术,无非如此----以其戏悲而感其人悲,以其戏愁而感其人愁,以其戏怨而感其人怨,以其戏哀而感其人哀,以其质转折而动人情之转折。
  苏三“落难逢夫”,若无“落难”的凄惨,怎会有“逢夫”的难得?!戏是如此写,人生又何尝不是?先苦后甜,先悲后喜,才有了自然而然的“大团圆”结局。所以,苏三又是个幸运儿。
  苏三这出京戏演出完了,细细嚼来,甚是回味无穷。
  我想,京剧之所以成为国粹,是因为它能在那样的年代,在那样的舞台上,描绘出、塑造出多彩的、感性的理想社会,社会中的人以千变万化的“脸谱”来诠释世事的缘故吧。
作者: ♂单身♂猎鹰♂    时间: 2012-5-8 20:43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