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4-12-13 20:58
标题: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摘要】
21世纪的社会,是网络社会——以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推动着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不仅突出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充分发挥了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信息技术;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理论;实践
社会迅速发展,计算机已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这说明多媒体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和工作方式都在进行全面的变革。在网络环境下,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学,创设了一个融洽和谐的氛围,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良好教学环境。面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作为一名负责任的美术教师,我大胆地进行教育教学创新实践,尝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本文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谈一下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编制电子教材,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美术课程无纸化教学。
“无纸化教材”意味着打破传统教育中种种壁垒与局限,拓宽教育的视界和学习的渠道,可以说它是教育理念的本义回归,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编制电子教材的意义在于:
其一,目前,在我省实施免费课本循环使用的地区,虽然循环的课本从美术、体育、音乐等艺术学科先入手,但在推行上,只能是提倡,具体怎么使用、处置这批免费教材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在推行的过程中,要考虑教材循环使用的卫生、损耗等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学习兴趣等问题。另外,循环的可能性还很大程度地受限于当前正在进行的教材改革,国内的教材和课本的知识点经常会删减和改动,这就可能让课本的循环利用变得困难。而电子教材就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其二,美术课本与其它学科的内容不同。美术学科教学内容80%以上是图片资料,只有极少部分教学内容是以文字形式出现。这对编制电子教材来说具有它特殊的优越性,并且,电子教材有着纸质教材所不能替代的优势。例如:七年级美术第一课《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中,世界名作《雅典学院》这幅图片只占32开纸大小,如果用电子教材,利用多媒体设备就可以表现出一个气势恢宏的场面,空间效果更逼真,感觉能让人走进画中,身临其境一般。又如七年级美术第一课《传神与魅力》中,《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仅方寸之间怎能展示北宋都城繁华生活的场景和祖国千里江山的瑰丽和气势?……
第三,电子教材最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节约资源。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传统木纤维制浆造纸,生产一吨纸,需消耗木材2.5立方米,耗水100-200立方米,耗电2000-2500千瓦时,耗煤300-400公斤。每节约5000张A4的纸就等于节约1立方米木材,如果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张纸,一年就节约4745亿张纸,一棵二十岁的树可造3000张A4纸,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节约用纸也就是植树造林。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中国的承诺是: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既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为了十年后的承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能力、有责任使低碳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理念。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4-12-13 20:58

二、制作学科课件,运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加速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对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制作课件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出美术学科特殊性的教学课件,在课堂里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在制作课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根据“欣赏•评述”、“设计•应用”、“造型•表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系统的、分阶段的制作课件。例如,“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设计和课件的制作,要使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不难发现,“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是系统的,由易到难,是循序渐进的。因此,制作课件时应根据各学习领域分阶段、系统的去制作。
第二,制作课件时要充分利用本土素材(如蜡染、刺绣、传统工艺等)和本校师生的优秀作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其中之一“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就明确告诉我们,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
第三,制作课件时也要充分考虑一个班级学生的知识建构。《新课标》告诉我们,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建构,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因为课堂是师生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捷径和美丽的风景。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制作课件时可根据班级学生知识建构注意“留白”。
第四、建立健全学生全面发展的长效评价体系。在各学习领域的课件中,每一个学习领域每一课内容都要设计有学科学业成绩表册。当一课内容或一个学习领域学习完成后,教师根据一定的标准及时地进行课程评价。这不仅可以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而且可以促使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4-12-13 20:58

三、孜孜不倦,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和创新。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层出不穷的当今社会,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股源源不断、清亮甘甜的活水。
首先,学习先进教育理念。通过学习能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课堂教学灵动鲜活,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教师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其次,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新课程改革强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能把各种设备的功能集于一身,其视频系统能方便地播放光盘影像,可把录像转换成文件存入计算机,随时调节显示出来;声频系统可录音放音,操作十分简便;计算机演示幻灯,屏幕色彩华丽,变化多端,图文并茂,能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领略图片资料和语言文字描绘“美”的情景,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形象生动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利用网络无法比拟的优势,让学生自我调控、自我发展
基于网络技术的课件更具有优势,它除了具有多媒体课件的优点外,还具有对学生全员的可控性优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自主选择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自己控制和调节学习的进程,在师生、生生、人机、个体与集体之间多纬度的交流,凭借网络资源的优势,在开放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
21世纪的教育是全新的教育。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会带来教育观念、教学组织形式的又一次革命。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美术课堂教学改革,达到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良好效果,能加快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我相信,只要信息技术运用得恰当,必定能为新课程改革“插翅添翼。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