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浅谈幼儿园如何有效的运用信息化教育资源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4-12-11 22:07
标题: 浅谈幼儿园如何有效的运用信息化教育资源
浅谈幼儿园如何有效的运用信息化教育资源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信息化教育模式也悄然的应用到了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中来,而且终将成为幼儿园进行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育手段的一个重要手段来应用,因为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资源能把各种教育因素与教师的教、幼儿的学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形成最优组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作为幼儿老师要充分的掌握信息化教育资源,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幼儿认知发展规律,灵活有效的运用先进的信息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幼儿园;信息教育;资源
所谓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教育资源,就是指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支持教与学的所有资源,即一切可以被师生开发和利用的在教与学中使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信息化教学资源,是一个狭义的定义,特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各种数字化素材、课件、数字化教学材料、网络课程和各种认知、情感和交流工具。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幼儿园老师,该如何正确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教育资源,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
一、对信息化教学资源要有客观的认识
在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导下,幼教事业的春天姗姗而来,幼儿老师不再是“高级保姆”的角色,更不是“阿姨”的代名词,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幼教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与时俱进,不管是捕捉政治信息还是业务信息都要有敏锐的头脑,对新生事物要用积极的态度去接受、去认可,为了不再当新时代的“教书匠”,必须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才有能力去驾驭信息化教学资源。因为,《指南》指出,3—6儿童的思维具有形象性,所以对于抽象的现象和概念往往不易理解,老师就应注意引导孩子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这时,老师将抽象的东西制作成图、文、声、像等并茂的课件,形象、生动、鲜明的把教学内容,从多层次、多角度表现出来,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让幼儿从中得到较多的感性知识,直观的去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变化,就会取得更好地效果。例如:在音乐欣赏活动《狮王进行曲》中,如果按照旧的教学模式:先听音乐、老师再通过语言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讲解给幼儿听,这样,由于孩子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很难让孩子对这段音乐产生共鸣,更谈不上欣赏音乐,但是当老师把这段音乐制作成一段FIASH视频,让幼儿在视觉的刺激下再来感受音乐的变化时,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你看:多媒体课件的画面上出现了美丽的大森林,小动物们一个个盛装出行,并且伴着符合小动物特征的音乐,如:小巧轻盈的小老鼠出现时,音乐就很轻快;猴子、小鹿等出现时音乐又变得跳跃;当老虎出现时,音乐就峰回路转,节奏变得铿锵、有力、雄厚,把森林之狮王的那种霸气和其他小动物的敬畏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时幼儿也有一种雄赳赳气昂昂的感觉,在这种气氛的感染下,幼儿无形中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也理解了这段音乐的内涵。再通过老师组织的角色游戏,让幼儿进一步用肢体形象的再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这种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远为近,化虚为实的教学模式大大的优化了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幼儿多种感官的协调作用,使幼儿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什么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一定要合理、灵活的运用多媒体,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让信息化教学资源在我们的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但是,也不可以毫无保留的摒弃一些值得发扬的传统教学模式,例如:小班计算内容“手口一致的点数”,你如果把视图都放在高高在上的屏幕上,孩子就会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因为孩子够不着也摸不着,此时,你如果抓一把大豆或者放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片在桌子上让孩子自己取物、点数,那不更直观吗?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4-12-11 22:07

二、要合理的运用信息化教育资源优化教学内容
据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以成人的智力水平为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的智力发展就占了50%,到了8岁便已经发展了整个人生智力水平的83%~90%,也就是说一个孩子聪明不聪明,幼儿园的三年时间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更好地开发幼儿的智力,让孩子在幼儿园度过人生最重要的智力开发阶段呢?关键取决于老师的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和业务素质,仅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的落后于新的教学理念和需求,所以,信息技术的运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春风也悄然而至,因此,这又是对幼儿老师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最近几年,通过多媒体的普遍应用,也出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现象,虽然老师花了大量的人力、时间和财力,但是效果并不佳,这就要求幼儿老师必须要充分理解活动的内容和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不能只为制作课件而运用软件,一定要让课件的利用“物有所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决不能有“画蛇添足”的感觉,例如:在一次观摩教学活动中,一位老师设计的科学活动《认识昆虫》,其主要目标就是认识几种常见的昆虫:蜜蜂、蜻蜓、蝴蝶等,并简单的了解昆虫身体的基本特征:“头、胸、腹分三段,六条腿不能少”。但是这位老师却煞费苦心的搜集了大量昆虫图片,并且一个接着一个的放给孩子观赏,她只是充当了一个解说员,每放一个幻灯,给孩子介绍:“这是××,你看有头有胸有腹部”……,整堂课下来,孩子们只是惊叹每个昆虫图片的漂亮,根本没有在意昆虫的特征和习性,听课的老师也是一头雾水,没有弄清楚她活动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给人的感觉是看了一节昆虫世界的动画片,视频一关,问孩子什么都不知道,只说:“昆虫很漂亮”。所以,为了更好地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老师在制作课件之前一定要“审时度势”
作为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必须认识多媒体只是个教育教学过程的辅助手段,而不是活动过程的全部,课件的运用必须要得当、要有适度,这就要求老师在制作课件之前,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绝不可以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滥用课件。例如:绘本教学,大部分老师都喜欢把绘本做成PPT的形式来教学,迫使孩子看老师设计的幻灯,孩子的眼睛机械的跟着老师的鼠标行进,思维也是在老师的引领下发散,这样展示的结果是,虽然看起来热闹,实际上幼儿并未做主动的思索和创作,反而使得幼儿对观看屏幕形成依赖。所以,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其目的在于为教学服务,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在整合中应服从于教学目标,顺应、追随幼儿的需要。虽然多媒体在教学中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独到的优势,但它无法取代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幼儿的实践、创造。有的老师甚至为了自己设计教学活动的完美性,根本不在意孩子有没有看清楚文稿上演示的内容,就迫不及待的换成了下一个视图。所以对孩子来说,看图讲述完全可以灵活的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例如直观的纸制绘本也是很理想的材料,让孩子一边用手触摸着绘本,一边仔细观察,再配上老师的讲解,也许比PPT和FIASH还要让孩子接受和喜欢,会更让孩子容易读懂故事的内容。也就是说,多媒体就像我们吃的饭菜里的几粒味精,一定要放得恰到好处,为自己的教学添姿增彩,决不可以滥用,适得其反、画蛇添足。例如《认识昆虫》活动,笔者认为,只要老师选择一种常见的昆虫蜜蜂或者蝴蝶,再把它制作成幻灯片,让孩子仔细观察,并找出答案:“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段、六条腿”,这样既激发了孩子探索的兴趣,又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然后,再可以多放一些不是昆虫的图片,例如蜗牛、乌龟等,让孩子仔细观察、对比说出不是昆虫的理由,因此,多媒体教学必须坚持以教师引导、幼儿操作为主,多媒体辅助为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4-12-11 22:08

(二)老师必须要养成课后反思的良好习惯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教学也如此,一节活动结束之后,作为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成功与否,关键就在课后反思。但是反思并不是首先把自己批倒,或者只找缺点,不讲优点,因为什么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特别是信息化教学,你首先要反思你的课件运用恰当不恰当;课件给你的活动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等等,这样会为你下一次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前面提到的《认识昆虫》,只要进行深刻反思、再认真改进、最后再制作出精品课件,就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师幼互动的环节来提升教学资源的效果
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灵活运用多媒体这个教育资源,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切忌把信息化教学过程,变成老师放,孩子看;或者是教学活动变成了看录像课。因此,老师必须要以幻灯片或者FIASH为纽带,把老师和孩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在课件可视、动画的有利条件下,利用师幼互动的机会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孩子自己独特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意图,才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说,老师决不可以唱独角戏,一定要把孩子当成主体来设计这节活动,这样才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例如:音乐活动《毛毛虫啃苹果》,首先老师让孩子用肢体来模仿一颗苹果的造型,再在课件毛毛虫啃苹果的节奏下模仿苹果让毛毛虫啃掉,慢慢变小,最后变成了一颗美丽的苹果核的过程,并让孩子掌握节奏型: ××(咔哧) ○ ××(咔哧)  ○∣××(咔哧) ××咔哧)×(咔)- ∣,整个过程,老师并没有着力强调这个节奏型怎么唱,只是引导孩子一边听一边看课件再让孩子模仿,孩子就很轻松的掌握了几个节奏型和∣×(咔)﹣ ∣的时值。就这样,多媒体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空间,达到了启迪思维的目的。如美术活动《画太阳》,老师通过轻移鼠标,给太阳装扮成不同的角色,一会儿带上博士帽,一会儿又成了可爱的太阳宝宝,幼儿在画面的变化中,不断地体验着新奇与快乐,也拓展了幼儿作画的思维定势,他们就不会再将太阳只画成一成不变的“太阳公公”了,这种良好的师幼互动环节就是对新的教学理念最好的诠释。
四、建立家园共育的信息平台
顾名思义,家园共育就是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为了更好的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幼儿园就要努力争取家长的配合。
(一)利用信息化资源对家长进行宣传工作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4-12-11 22:08

幼儿园要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机会:“宣传栏”、“共同关注主题墙”、“定期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亲子游戏”、“我和妈妈去郊游”、“家庭作业”、“班级QQ群”等,全面的向家长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形成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让家园共育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让家长积极参与老师创设的信息教育平台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家庭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作为家长,给孩子单独的学习房间,准备好书桌、书架、书等,这都是物质资源。但很多家长往往会忽略精神环境的创造,所谓的精神环境是指愉快的学习心情,好的学习氛围等,比物质环境更重要,当然精神环境的创设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作为孩子教育的载体——老师来说,必须充分调动家长来积极参与和支持育儿活动,并让大家一起分享教育点滴,让家长也成为孩子教育的主人,以拓展孩子的学习渠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例如:在一次设计公开观摩教学活动中,我设计的音乐活动《小松鼠进行曲》需要一些乐器,幼儿园的一些简单乐器孩子们已经感觉玩腻了,不喜欢玩了,我就想让家长和孩子想办法收集一些乐器来代替,我把这个想法到班级QQ群里一公告,群里就热闹了,家长争先恐后的献计献策:厨房的锅碗瓢盆、客厅的酒杯茶具、易拉罐、装奶粉的铁罐子、报废的车铃等等,大家都说可以发出声音,我一看,马上来了灵感,就决定采纳家长的意见,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寻找或者自制一样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拿到幼儿园来,就当成我活动的准备材料。第二天一早,我简直大开眼界,五十多个家长别出心裁的为孩子准备地“乐器”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两个自行车车铃做地碰铃发出了清脆的金属音”、“易拉罐里装上大米做地‘沙锤’发出了‘唰唰唰’的声音”、“手拿蝶儿敲起来”、“奶粉罐两头钻一个窟窿穿上一根绳子就成了安塞腰鼓” 等等,当孩子拿着这些自制的乐器给“小松鼠进行曲”伴奏时,那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听课的其他老师更是惊叹家长的“聪明才智”。当我把公开课的照片和视频又发到群里,并且真诚的感谢家长对我工作的支持时,家长们又在群里沸腾了,“哇,老师,你真棒”(我(*^__^*) 嘻嘻……)、“我家孩子拿的怎么不是我准备的乐器?”(我的解释:资源共享啦)、“唉,我的乐器没有做好,真不好意思,下次一定认真做?(我笑笑:都很棒)”……,家长也在为自己的劳动成果和献计献策、还有看到孩子活动时快乐的神情而兴奋不已,就这样,这种信息化的教育平台把家长和幼儿园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家长也有了 “园荣我荣”、“园盛孩子盛”的主人翁意识,使家园共育达到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模式的出现,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有力支持,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大大提高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作为幼教工作者一定要释放自己所有的能量,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不断向前发展。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