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2-19 10:16
标题: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喜欢游戏,喜欢探求新奇有趣的东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孩子的天性。在无拘无束的游戏中,孩子的创作灵感不时闪现,创作欲望得到激发,善于捕捉这些一闪即逝的灵感,并通过有意识的引导上升为理性的认识,是教师应掌握的一项教学技巧。因为激发兴趣的同时,也是培养孩子探索精神、研究能力的最佳时机。在给二年级三班上《三只蝴蝶》一课时,是学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换一种上法把课堂交给学生也未尝不可。

案例描述:

片段一:只有兴趣,才有吸引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三只蝴蝶向花姐姐躲雨的故事。本想讲完故事就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用连环画的形式画下来,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忽然举手问我:“老师,我们能不能把这个故事上台表演出来呢?”这个出人意料的问题一下打乱了正常的课堂步骤,小朋友纷纷争先恐后地说“是呀,我们也想,那多有意思呀!”看着孩子期盼的目光,我同意了。教室里一片欢呼雀跃。接着我问:“那你们打算用什么方式来表演这个童话故事呢?”学生们这时讨论开了。最后他们调皮地告诉我一个答案,暂时保密,只是要求我给他们准备一些即时贴、双面胶、挂历纸等材料,还专门嘱咐我带把手电筒,我带着疑惑赶紧到办公室拿材料。

片段二:只有吸引,才有动力

一阵分工之后,孩子们冲我诡秘地笑笑,表演开始了。学生采用以小队的形式表演。第一小队表演三只蝴蝶向黄花姐姐求救躲雨,黄花姐姐只允许黄蝴蝶进来躲雨,黄蝴蝶不忍心另外两只蝴蝶淋在雨中,三只蝴蝶只得飞走了。第一小队的小朋友用油画棒画在纸上,然后剪下来做成头饰戴在头上。有几个平时不爱举手发言的小朋友把自己装扮成小草戴着头饰也参与进来,我给他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更妙的是第二小队,他们把红花姐姐用红色的包装袋装饰起来,三只蝴蝶身上的翅膀用平时废旧的挂里历纸折叠而成,虽然有个小朋友的翅膀在飞的时候掉了下来,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但热烈的掌声已经说明了一切。

第三小队同样也用他们的小手精心营造了一个生动的画面。第三小队的小朋友别出心裁地把女同学围的丝巾做成一朵白花姐姐,三只蝴蝶的翅膀也把丝巾用小别针别在衣服上,丝巾上又贴上亮闪闪即时贴,随着翅膀的上下拍动,漂亮极了。我真为孩子们的巧手和创意惊叹。第三小队赢得了全班同学的喝彩。

最后一小队表演的是雨过天晴,三只蝴蝶飞舞在花丛中的情景,小朋友们用彩带表示彩虹,有个小朋友把手电筒开关打开,表现太阳出来了。我为这个小朋友贴上了一朵红花,表扬他的想象力。

片段三:只有动力,才有收获

表演结束了,学生们向我投来期待的目光,我知道他们在等待我的评价。我表扬了每个小队的闪光点,表扬他们既是一个个小画家,又是一个个表演家,他们露出了得意地笑脸。接着我又问:“你们觉得三只小蝴蝶怎么样?三朵花姐姐又怎么样?”学生们又展开了激烈地讨论,“我觉得花姐姐太自私了”“我觉得三只蝴蝶同甘共苦,非常友爱”,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说。一个很好的德育机会闪现在我面前,我抓紧不放,说:“如果你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你会怎么做?”“我会帮助他们”我为学生们的回答感到高兴和欣慰。

课后反思:

这堂课学生花了很多心思,构思精心,道具精美,表演精彩,学生有那么大的热情,完成得那么出色,这是我始料不及的,也给我深深地思考。只有学生喜欢的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只有兴趣才是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原动力。如果从孩子的想法出发,经常换一种上法,学生会非常开心。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富于创造力。而我们以往没有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去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经常把美术课上成了技术课,最终培养出来的美术人才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个“画匠”。如果在“术”的基础上注意拓展孩子的思维,努力达到既有方法、又有创造性的思维才是我们美术课的真正目标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