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问题学生的转化与教育》心得体会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4-11-28 17:17
标题: 《问题学生的转化与教育》心得体会
《问题学生的转化与教育》心得体会
临城中学 陈小理
一、问题学生的心理成因
问题学生因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处于落后位置或曾犯过错误受到教师的批评、问题学生的心理成因同学的抱怨、家长的训斥,经常处在"四面楚歌"的环境和氛围之中。他们在班里,在家里总感到抬不起头,老是不如别人,总爱把自己的弱点与其它同学的优点对比,心里失去平衡、心态消极,在学习、处事方面不能放开,造成学习效率低。自己的行为,学习成绩得不到认可和重视,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受到挫伤,产生恶性循环。为了寻找心理满足,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他们就设法在另一方面表现自己。我们常常看到,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学习没有兴趣效率低,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不能进入状态,在课堂上精神萎靡,神情呆滞是他们对偶像、歌星、球星等却表现出异乎平常的热情,经常关注与谈论。在与同学的交往上,经常表现在对发型、服饰等方面的追求上,以此来体现自我的价值和存在,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
  二、问题学生的转化方法
“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教育教学中复杂、艰辛而长期的一项工作,通过爱心激励法、信任激励法、尊重激励法、帮助激励法、赏识激励法和评价激励法对“问题学生”进行转化,使“问题学生”及早脱离“学困”的行列,以适应新一轮课程的改革,
全面素质都得到提高。积极探索转化“问题学生”的方法,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 爱心激励法
由于“问题学生”常常具有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因此,教师一定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就像农民对弱苗那样,给他们多一点保护,多一点浇灌,使他们和其他幼苗一样,能茁壮成长。平时多与“问题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主动去做“问题学生”的良师益友,缩
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问题学生”从喜爱老师到喜欢所教的学科,这样,“问题学生”就由厌学到喜欢学,从而激发了“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关爱“问题学生”,能更好地建立师生间的情感关系,消除师生间的情感障碍,使“问题学生”保持平和的心态,努力
学习,同时,也能使教师更了解“问题学生”的内心世界,有利于教师对“问题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
2 信任激励法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用真诚、炽热的情感去关爱、信任每位学生,学生才能
感受到教师的可敬、可亲。美国哈佛大学“罗森塔尔”实验说明:只有教师主观上充分相信
“问题学生”能有所作为,才能让他们树立起“我还行”的信心。比如,当在课堂上“问题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给学生一个微笑,投去一个信任的目光,说一句鼓励的话语,以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那么,他通过老师的表情和眼神感觉到“我还行”,于是,在课堂上就敢于发言,学习积极性就会随之增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向“问题学生”传递信任的信息,在“问题学生”的心中播下自信的种子,并在心中能够“萌发”,从而,促使他们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3、 尊重激励法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所以,
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尊重,尤其“问题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同学平等的对待,心里常常出现扭曲,处于受孤立、被歧视的地位,渐渐形成了自卑的心理。因此,教师要尊重“问题学生”的人格,多一些宽容和忍耐,消“问题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自我。实践证明:教师越尊重学生,学生越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教师的尊重。
4 帮助激励法
当“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时,一是教师既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又要教育他们如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做学习和生活中的真正强者。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分层次教学,简单的问题留给“问题学生”,使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三是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把他们与优秀生和中等生分在一个小组,主动帮助“问题学生”,多给他们提供发言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教师并且明确提出:“问题学生”必须进行讨论、发言。四是让优秀生与“问题学生”结对子,首先,由优秀生给他们讲明道理,让他们明白成绩差并不意味着智力一定差,关键是要自信、自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摸索出恰当的学习方法,勤奋努力,学习成绩就能够提高。其次,由优秀生给他们讲解学习方法,课后跟踪辅导,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通过老师和优秀生的共同努力,使“问题学生”逐渐树立自信心,慢慢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